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有什么是你去了厦门才知道的事情
扩展阅读
深圳特色军训多少钱 2025-07-22 17:26:23
杭州到武汉大巴多少小时 2025-07-22 17:07:54

有什么是你去了厦门才知道的事情

发布时间: 2022-12-22 04:20:06

① 关于厦门,有哪些冷知识

各位朋友去厦门旅游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要是你打出租车的话,千万备好零钱,因为在厦门打出租车,如果车费是9块5,你给司机10元钱,他是不会再找你5毛钱的,所以说现在移动支付非常方便,但是一些上了年纪的朋友,在出门的时候还是会随身携带纸币,并且用纸币进行支付。

这两年随着第三方移动支付软件的出现,这种情况被改变了不少,因为出租车司机再也没有任何理由,能够接触到多余规定金额的钱了,但这个事情还是应该再加强一下管理制度,毕竟每年都有那么多人到厦门去旅游,如果这个习惯一旦传遍全国各地,厦门的声誉会遭到很大损害。

② 厦门有哪些地方是你去过一次就难以忘怀的

鼓浪屿,是厦门的招牌,有着厦门“心脏”之称。这座与厦门市区隔岸相望的小岛,在2017年被评定为我国第52处“世界文化遗产”。岛上精致的洋房、颇具年代感的建筑与自然融合的恰到好处,游走其间恰能感受一段惬意的旧时光。鼓浪屿最热门的五大景点包括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风琴博物馆、国际刻字馆。


③ 去厦门不得不去的地方你知道是哪里吗

厦门声名在外,来了厦门总有几个点是不得不去的。

1、厦门大学:最美高校的头衔,使得她的人气一直是爆棚的。甚至学校不得不采取限客的措施,现在工作日上下班时间内是不允许游客进入的,也是颇为无奈,毕竟游客太多实在影响到了学生的正常学习。

④ 厦门旅游必做的事有哪些厦门旅游必做的十件事

难得的春节即将到来,该去哪里晃一圈才算对得起自己一年辛苦的工作呢?除了温泉和SPA,最好呢,还有一堆美食能让女朋友享用,当然也不能让口袋“大出血”,否则小金库就不保了。想了半天,最后选定了去美丽的休闲城市厦门旅游——适宜的温度,美味的小吃,最最重要的是还有温泉度假村!还犹豫什么呢?厦门,我们来了! 1、吹风踏浪玩沙 虽说冬天气温比较低,但鼓浪屿岛上的风情万种,来到海边不去吹海风看海有点说不过去。在鼓浪屿的海滩边晒晒太阳,玩玩海沙,也是很惬意的事情。 2、找一条最爱的小路 跟着自己的心走,300多条巷子、1000多个交叉路口,某个转角就跳出惊喜,每次擦身而过都是奇迹。古老的街巷,拐角处的特色小店,在这里,你会深深地爱上某一条小路,并放在记忆深处。 3、敞开肚子,尽享美味 厦门多美食,除了海鲜以外,更有各种小吃令人难忘。随口报来就是一串:南普陀素饼、黄则和花生汤、鱼丸汤、鸭肉粥、土笋冻、叶氏麻糍、当归牛肉汤、沙茶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只逗留几天,你可以顿顿品尝不同美食,也不一定能全部吃到家!其中我要大力推荐的是当归牛肉汤、黄胜记肉脯和土笋冻,是上海很难品尝到的美味! 4、在传说中最浪漫的厦门大学闲逛 厦大四季色彩斑斓,绿意盎然,冬天也有木棉和圣诞红在盛放。红墙绿瓦的特色建筑,碧波荡漾的湖水,轻拂水面的绿柳,眼前一张张充满朝气的笑脸,心情自然轻松愉快。 在厦大书店买上一张学校地图,就可以东西南北地逛。紧邻香火旺盛的南普陀,厦大的校门口总是熙攘,有打着阳伞探头张望的观光客,也有挂着佛珠骑自行车抄近路的和尚,书生们手里捧着教材踩着铃声投奔往各个教室。 5、鼓浪屿的小资午后 很多去过古浪屿的人都说这个弹丸小岛不好玩,其实要看你怎么玩?几个固定景点,可能要感兴趣的人才会喜欢。其实岛上的钢琴博物馆和风琴博物馆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值得一看。另外,这里的街头巷尾“埋伏”着各种小吃店、咖啡馆,只有细心的人才能找到。 6、走进南普陀寺,一路拜佛听经 南普陀寺是厦门着名古刹,居于鹭岛名山五老峰前,背依秀奇群峰,面临碧澄海港,风景绝佳。始建于唐代,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就在厦门大学的南门口,据说现在里面的和尚都是本科以上的学历。寺庙宏伟,香火巨旺。目前是全国唯一的一所佛学院,佛家最高的教育学府。 7、慢悠悠逛一遍中山路 从鼓浪屿回来,下轮渡,过马路,走几步就到了中山路步行街。神奇的是,中国很多城市都有中山路,而且大多数中山路都在城市里有着重要的地位,厦门这条也不例外,有人说中山路是厦门的名片,是厦门人的“公共神经”。 8、日月谷温泉,纷扰世界与我无关 它的泉水是咸的,硫磺味道比较重一点。但是泡完之后皮肤会变的非常光滑!据说这是日月谷的特色。 从整个设计来看,花,草,酒,茶,香料,游泳池,SPA,石板温泉+按摩,小鱼泡池;几乎是全方位涵盖。在这里除了可以自由泡温泉,你也可以选择做SPA,有专门的地方与专门的人士为你服务,给你的身心带来全面的放松。如果你流连忘返,那你可以在这附近的日月谷温泉度假村住上一晚。 9、曾厝安的闲适生活 如果想有一个安静宜人的假期,可以考虑去曾厝安住上几天。这个靠海的村落里隐藏着许多各具特色的家庭旅馆,将为你假期谱写不一样的故事:坐在客栈的庭院里,一边喝着主人泡的功夫茶,一边倾听流浪歌手的动情演唱,你能找到另一个失落已久的世界;每当夕阳西下,和心爱的人牵手赶海将是再浪漫不过的了,如果运气好,没准能赶上放孔明灯,那就许个心愿,留在厦门的这片清澈天空。夜色深沉也不代表寂寞,去古戏台看露天电影或是在海边酒窖点上一杯干红,亦中亦西,随君尽兴。 10、听一场免费音乐会 鼓浪屿早期因为教堂、教会学校、教会医院较多,所以这里习琴者众,风琴、钢琴被大量引入,到20世纪50年代初,全岛钢琴达500多架,从而培养了许多钢琴家,音乐家。所以鼓浪屿也有了“琴岛”的美誉。时至今日,音乐一直在鼓浪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来到这里除了听浪涛拍案,美妙的音乐也不容错过。在鼓浪屿音乐厅,几乎每天都有免费的音乐会和演出,可以提前关注门口的演出表。在美好的岛屿,听一场音乐会,聆听岛屿的脉搏,还有什么比这更惬意呢。

⑤ 老厦门都未必知道的关于厦门的冷知识

1、沙茶面80年代才开始盛行

作为厦门最着名的小吃—沙茶面,它的盛行也就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沙茶面什么时候开始在厦门出现无从考证,但翻阅民国(30-40年代)几本介绍厦门 旅游 的书籍中,都未提及沙茶面,虾面、牛肉面、鸡蓉面(泡面)在当时是主流。解放以后不久即公私合营,私人档铺逐渐消失。据老者回忆,50-60年代,在国营的饮食店里可以点到沙茶面,不过只是众小吃的一种,并没有专门吃沙茶面的地方。到了文革后的1978年,才出现卖沙茶面的摊贩,后面才有专门做沙茶面的店铺。不同于其他闽南小吃,当时,仅在厦门市区能吃得到沙茶面,岛内郊区、岛外、漳州、泉州等地都极为罕见,所以沙茶面也成为了厦门小吃的代表。如果你在厦门看到哪家卖沙茶面的店说自己是百年老字号,那一定是瞎扯淡的了。


2、哪里才是厦门的中心?

厦门岛是厦门市的中心,厦门岛的几何中心虽然在江头(仙岳路与成功大道交汇处),但大部分人不认为它是厦门的中心。因为厦门在很长一段时期市区仅仅局限于厦门岛的西南一角,距离江头的直线距离还有8公里。在清朝,厦门城的中心点在今天的市公安局(老文化宫)。改革开放前,中山路、中山公园一带才称作厦门,火车站已经很偏远了。20-30年前,筼筜大开发,市政府迁往滨北,白鹭洲被认为是厦门新的中心。厦门中心的变迁,是早期厦门岛内发展不均衡,市区不断东扩的缩影。而如今,以前没人要住的五缘湾成为厦门最贵的地块,SM广场在几何中心,万达广场在东部,会展、两岸金融区也在东海岸,岛外建设热潮滚滚,已经很难说哪里是厦门的中心了。

▲厦门人眼中的厦门(刻板印象)


3、厦门铁道东西曾是两个世界

厦门民国形成的老城区在厦门岛的西南隅。1957年建成的鹰厦铁路把厦门岛分成了东西两块。改革开放后建设的筼筜、东渡、湖里、莲花等新区,都未曾跨过铁路以东。就算到了1995年,厦门岛还是被铁路分割成了两个世界。西部是老市区、美丽的筼筜新区以及欣欣向荣的湖里工业园。可是所有的道路遇到铁路就戛然而止。90年代的地图干脆只印厦门岛的西边,城市的边际被铁路包围着。而东部,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片未知的世界。只有零星的几路近郊公交可以到达东部比较大的村落。


▲1992年厦门交通地图只有厦门岛的西部,东以铁路为界。


4、厦门的士不找零?

在厦门坐的士有一个潜规则,常常司机不会找给顾客五毛零钱。比如计价9块5会直接收客人10块。实际上,关于出租车的收费找零问题,政府价格管理部门并无专门的规定。既然出租车计费标准中有保留了“角”的单位,那么,出租车司机就无权擅自把“角”进到“元”,除非乘客本人自愿。这样说来,出租车司机在遇到带“角”的零头时,能找零则找零,如果不能找零的话,只能主动让利,即减掉“元”以下的零头。所以,下次乘车遇到这种情况,不妨问一下司机有没有零钱找哦。


5、厦大大南门不在南边

厦大校门的命名让很多人一头雾水,西北边的大门不叫“西门”或“北门”,却叫“大南门”。原来,此门是1921年厦大建校时起名的,因毗邻南普陀寺,面向思明南路,进校门后的马路为大南路(厦大至南普陀)而得名,许多厦大学子简称此门为“南门”。但是此南非校区之南,大家可别搞混了。


▲厦门大学大南门


6、厦门第一座隧道与高架

厦门岛内山多平地少,为了提高交通的流量与效率,厦门岛内如今遍布着大量的隧道与高架桥,其密度在全国数一数二。不过,隧道及高架在厦门是近十几年来才兴起的。在2000年以前,厦门的隧道与高架桥屈指可数,公路隧道仅有钟鼓隧道及仙岳隧道。第一座公路隧道是钟鼓山洞,北起万石植物园钟山,南至南普陀寺鼓山,全长1161米,1986年通车。钟鼓隧道大大拉近了厦门市区与厦大的距离。第一座高架桥是文园路一中门前的高架桥,长130米,双车道,1991年通车,解决了学生进出存在安全隐患。


▲1990年代钟鼓山洞旧影


7、百家村不是农村

厦门老市区有一个地名叫百家村。虽然地名有一个“村”字,不过它可不是农村。1927年,为兴建厦门第一座公园—中山公园,原公园片区的124家住户自愿迁往此处,为构建中山公园腾出空地,故名“百家村”。百家村的发展亦由此开始。百家村是厦门民国年代规划且得到实施的几个新区之一,也是至今保留较为完整的一个老街区,内遍布着众多的风貌建筑,散发着浓厚的市井文化气息。

▲百家村老街


8、厦门岛内唯一的少数民族村落

湖里区钟宅村是岛内惟一的少数民族村落,位于厦门岛东北部,面积3.5平方公里。钟宅村聚居着3000多名畲民(2000年),其中超过90%为钟姓。钟氏先祖原居于河南省许州颍川郡朱昌县安邑乡,后迁徙至福建海澄县屿上村居住,于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移居钟宅村,至今已有600多年 历史 。当地的民俗文化蕴涵着民族信仰,至今仍演绎着本族特色的习俗,例如“送王船”。遗憾的是,钟宅村已经列入了拆迁的计划,即将消失。


▲钟宅钟氏宗祠


9、五缘大桥上的题字改过了好几回

五缘湾原名钟宅湾,因北岸的钟宅村得名。横跨钟宅湾的大桥于2004年建成,当时的名称是“钟宅湾大桥”。但到了2005年,出于两岸政治上的寓意,叫了600多年的钟宅湾被更名为“五缘湾”。大桥也随之更名为“五缘大桥”。而五缘大桥上的字一开始使用的是无署名的简体字,2008年又换成了江泽民题写的繁体“五缘大桥”。


▲不同时期的大桥题字


10、“前村埔路”写错了吗?

在前埔莲前东路南侧有一条路,路牌上写着“前村埔路”。很多人都以为广告公司做路牌的时候把“前埔村路”的字写颠倒了。其实不然。“前村埔”这个地名确实存在。前埔行政村由前埔、前村等自然村组成,其中前埔自然村的别名也叫“前村埔”,所以这个路牌是没有错的。

▲前村埔路路牌


11、1924年,厦门才有了第一条马路
以前厦门市区没有马路,只有狭窄的街巷。民国初,陈旧落后的市政设施,已不能适应厦门商端口日益发展的需要。1920年,地方人士向政府请准征收两个月铺捐和发行公债后,一面规划测量,一面从徐州、温州、广东招工1000多人来厦门,当年12月兴筑从提督路头至浮屿长700余米的新马路。此路仿英国“麦嘉顿”式,两旁建立南洋骑楼式的人行道,一可遮阳,二可避雨,是厦门第一条近代化马路,遂以“开元”命名。开元路历时四年于1924年建成。

▲开元路街景


12、厦门北站曾经在岛内

现在说起厦门北站,大家想到必然是位于集美后溪的北站。不过在集美的厦门北站还没建成之前,厦门北站指的是岛内的高崎火车站。高崎火车站1958年建成,1982年改名为厦门北站。2010年,新厦门北站启用后,高崎火车站恢复原名。2012年改称厦门高崎站。2015年,高崎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


▲厦门高崎站


13、“内厝澳”还是“内厝沃”?

到了鼓浪屿,明明码头上写的是“内厝澳码头”,路牌也是“内厝澳路”,但沿路的门牌号却成了“内厝沃”,这不禁让人疑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澳”跟“沃”普通话一个读ao4,一个读wo4,闽南话的发音也不相同,意思更不同,怎么会混着使用呢?这是因为在70-80年代,“沃”曾经做为“澳”的简体字出现过一段时间,后来废除了。所以除了内厝澳以外,几乎厦门所有带“澳”的地名,都可以见到两种写法。比如:“顶澳(顶沃)”、“下澳(下沃)”、“澳头(沃头)”。“澳”其实才是正确的写法。但是“下澳社区”如今变成了“下沃社区”,顶澳却不变,比较混乱。

▲门牌上为内厝沃路,路牌却是内厝澳路


14、鼓浪屿近1/3的路名以省市名称命名

鼓浪屿上的道路30余条,有近1/3的路名以省市地名命名。其中,福建路以省命名。泉州路、漳州路、福州路、三明路、兴化路(莆田旧称)以市命名。永春路、海坛路以县命名。安海路以镇命名。


▲鼓浪屿路牌


15、厦门岛内还有多少城中村?

现在厦门岛上的城中村都是由原禾山地区的村庄演变而来,湮没在大马路及高楼大厦之中。若以成功大道与仙岳路为界,把厦门岛用“十”字分成四个区域来看。西南已经几乎完全城市化。北部由于机场限高,不少村庄还有保留。而东部因为原本是前线(面对金门)的原因,发展较晚,城中村至今仍然不少。但是这几年东部的发展力度很大,村庄也不断的在消失或萎缩。如今厦门岛上仍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城中村,不过比起民国年间统计的178社,已经消失了很多。


▲厦门岛内现存城中村分布(红圈部分)


16、这个厦门地名99%的本地人都“读错”

曾厝埯的“埯”字,随便问一个人,这个字怎么念,绝大部分会回答你是平声的ān。厦门话也是念平声,与“安”同音。但字典却告诉你这个字读ǎn(第三声),不读ān(第一声)。公交车的报站广播跟随字典,念的是上声的ǎn,反而有点怪怪的。只能说这个正规读法没什么群众基础。


17、淘大食品的英文为何是AMOY?

AMOY是厦门的英文旧称。可是在淘大食品的包装上,英文出现了AMOY的字样。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淘化大同的前身淘化在1908年于中国福建省厦门成立,除酿制豉油外,也兼营牛奶业务。1928年,淘化大同正式于香港成立,设厂制造豉油。为纪念公司发源地,淘化大同将其英文名称定为Amoy Food。解放以后,厦门的淘化大同根据业务被拆分并入了酱油厂与罐头厂,成为后来海堤、古龙品牌的基础。而淘化大同品牌继续在香港经营,一直延续至今。


▲淘大食品商标


18、有些地名的厦门话不能直接照字念

区分厦门本地人与其他闽南人(或者特务)的方法除了口音外。可以让他们念一下“文灶”、“莲坂”、“安兜”、“泥金”这几个地名。如果他们直接用闽南话念出上面的地名,基本可以排除是本地人。因为这几个地名厦门话要念“麻灶”、“刘坂”、“庵头”、“涂任”。这些地名的文字后来被雅化了,但是厦门话却保持原来的传统,一般也只有本地人才知道。


19、厦门岛上有两个城隍庙

厦门城城隍庙原址位于厦门城内,今中山路城隍庙巷一带。文革时毁,原城隍庙的范围被改建为新华路邮局及思明区人民医院。1980年代,龙海人吴天发在厦港南华路11号之2住宅重建厦门城隍庙,后来规模慢慢扩大。庙内供有一尊明代的石狮子和明代的城隍爷。但是按道理说,“有城才有城隍”,而南华路远离古厦门城。近来又有信徒在古城西路接近原址的位置复建了一座城隍庙行宫,也请进了厦门城开基祖城隍金身。因此出现了厦门岛上有两个城隍庙并存的特殊景象。


▲南华路城隍庙vs古城西路城隍庙行宫


20、厦门有5条街巷 年龄超过250岁

干隆三十二年(1767年)版《同安县志》记载,当时厦门的古街道,已有25条,近城的叫内街,有桥亭街、新街仔、塔仔街、局口街和菜妈街5条;近海的叫外街,有石埕街、提督街、碗街、纸街、竹仔街、磁街、外关帝庙后街、神前街、中街、亭仔下街、木屐街、港仔口街、岛美路头街、轿巷街、五崎顶街和走马路街等16条;内、外街中间,还有火烧街和关仔内街2条;在厦门港又有桥仔头市和市仔街2条。这些古街道宽仅3米左右。250年后的今天在还沿用干隆年间街名,剩下局口街、桥亭街、菜妈街、小走马路和市仔街5条。


21、中国第一所幼稚园在鼓浪屿

中国最早创办幼儿园(幼稚园)的地方是鼓浪屿。清光绪二十四年正月(1898年2月),英国人韦爱莉在鼓浪屿创建怀德幼稚园。创办以来一直没有间断,即今鼓浪屿日光幼儿园。在厦门,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幼儿园是民国初年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幼稚园。

▲怀德幼稚园毕业生合影


22、厦门最高的地方有多高?

同安汀溪的云顶山为厦门市辖内最高山峰,位于安溪、南安两县交界处。峰顶常有云雾,故称云顶山,海拔1175.2米,相当于356层楼高。厦门岛最高峰是洪济山的主峰云顶岩,海拔339.6米,与今天在建的厦门国际中心同高。鼓浪屿岛最高峰为日光岩,海拔92.6米,比对岸的瑞颐酒店略矮一些。

▲同安云顶山


23、带有民国色彩的路名

在同安路实验小学对面,有几条平行的小路名称很特别。它们是忠孝里、仁爱里、信义里(有没有很像台湾的路名?)。这些路名源于民国初年新生活运动所倡导的国民道德中的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几个在台湾路名中仍然常见的字眼,在大陆已不多见。厦门其他比较有民国色彩的路名都被改名了,比如民国路改为新华路,民生路并入民族路,新生路并入深田路等。可惜,由于拆迁,忠孝里与仁爱里名存实亡,信义里相对完整,还有不少一些老别墅。


▲忠孝里、仁爱里、信义里周边地图(1980年)


24、幸福路竟与宫庙有关?

幸福路是大家很喜爱的厦门路名,因为幸福的寓意很美好。但是其实这条路本跟幸福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条路以前叫做佑福路,因为那里有座佑福宫而得名。一直到了文革破四旧,才将“佑福路”改了一个字,变成了“幸福路”。

⑥ 来厦门必去的十大网红地,你去过几个


学生时代每每说起旅行,都按捺不住想去厦门的心,却总是不了了之。


以至于现在,每次被生活压得透不过气的时候,就想买张车票往厦门跑。


这些年,几经春花秋月,几乎走遍厦门的每个角落,但最喜欢的还是这些地方。

记忆中,厦门有很多标签,文艺、小清新、情怀、小资、怀旧,似乎所有洋溢着美好的词都在厦门存在,还好,厦门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


厦门的空气湿咸中泛着点腥气,天空蔚蓝的像宫崎骏漫画中的场景,吹拂而来的风中像带着阳光,就这样,坐在沙滩上,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却被幸福感撞了个满怀。


迷失于小巷,每一个转角的惊喜让人心甘情愿放弃方向感;静坐夜幕下,满幕星辰的夜色让人忍不住用呐喊直抒胸臆;在海边漫步,十一月的海风中竟然还带着直达心底的暖意……


这样让人羡慕的生活似乎与我们遥不可及,但如果前提是在厦门,一切又变得理所当然。


我想,每个人的旅行清单里都应该有厦门的一席之地。

在此,体验每个如电影般美好的日子。


如果你来厦门,这十个地方,是经典中的经典,值得你去走一走。

鼓浪屿

都说不到鼓浪屿,就相当于没来过厦门。


只要在码头坐十分钟的渡轮,就可以到达这座处处荡漾着文艺和闲适的风情小岛。岛上不允许机动车行驶,每个人都是悠悠的走街串巷,用心感受着小岛的安静和脉动。

在最美转角打个卡,在张三疯奶茶店喝杯带情怀的奶茶,在赵小姐的店买份伴手礼,去菽庄花园感受藏海的巧妙,登上日光岩将整个鼓浪屿尽收眼底。


岛上的每个转角都有邂逅,每个角落都藏着惊喜,就算迷失,也不曾畏惧。



风琴博物馆里陈列的百年风琴,明明无人弹奏,却有阵阵悠扬的琴声,由远及近穿透时光传入耳中。



街角晒太阳慵懒的橘猫、带着温柔的海风、 历史 色彩浓重的建筑,让这个小岛显得十分浪漫,让人沉醉其中,不愿离去。


顶澳仔猫街


顶澳仔猫街是中国为数不多以猫咪为主题的街区,还有国内第一家民营猫咪主题博物馆。



街上随处可见猫咪元素,电线杆和墙壁上的猫咪壁画,可爱的猫咪雕塑,简直是爱猫人士的天堂。



猫咪博物馆里,有全世界各个品种的名猫60多只,由于空间所限,每次只展出20多只,不定期轮换或者做专题展览。



猫咪们在为它们专属打造的喵星号复古电车里散步、玩耍、打盹,就连电车里的扶手都是猫爪形状的。


部分时段电车会开放游客和喵星人共乘,仿佛瞬间化身成了喵星使者。


猫街上不只有猫,还有便宜又大碗的厦门特色四果汤,各式各样的猫咪周边,整条街都是明亮、活泼的氛围,让人不欢喜也难。

厦门植物园


虽说植物园是展览植物的场所,拥有名贵或稀缺的植物,然而厦门园林植物园可不仅仅如此。


位于万石山、背靠五老峰、围绕万石湖精心设计的厦门园林植物园,注定拥有迷人的自然景观。更为可贵的是,厦门旧二十四景中的小八景都汇集在这里。

从没想过仙人掌可以长的有一层楼那么高,行走其间,四周各式各样的多肉植物,就像用任意门走到了沙漠王国,让人大开眼界。


在自带仙气的热带雨林中穿梭,阳光从树叶的缝隙洒落,美的朦胧、美的沉醉。

盛满阳光的玻璃房里装着无数珍奇的植物,光芒像一个个飞舞的精灵,小心翼翼的呵护着每一个生命。

植物园旁直达钟鼓山山顶的缆车,五颜六色的车厢满是少女心,深深融在了厦门文艺又浪漫的气质里,在山顶,还可以俯视整个植物园。


沙坡尾

沙坡尾避风坞以前是厦门一个古老港口,有着老厦门渔民生活最原始的缩影。


随着城市的发展,虽然沙坡尾的避风坞功能日渐衰退,但是一直保留着避风坞、岸线、骑楼等旧日印记,斑驳的旧石板路,岸上生锈的铁环,一起仿佛都还停留在旧时光里。

这里是闹市中的一分宁静,老旧却不腐朽。


不少文艺气息满满的店铺都选择开在这里,整条街看起来有点不食人间烟火,却又没有藏匿于山水之间,处在闹市之中,又掩于市井气之外。


沙坡尾低调平静、不事张扬,处处都是光阴沉淀的气息,透过内敛晕染的色调徐徐飘散。

最喜欢在有阳光的午后,坐在奶茶店的二楼,想象沙坡尾几十年前满是船舶的样子,看人聚人散、夕阳西下。


曾厝埯

走出曾厝埯,对面就是海,碧海蓝天、白沙椰林,这是我无比羡慕的生活。


曾厝埯的五街十八巷里,遍布各式各样让人口水直流的小吃和琳琅满目的水果。


这里是住宿地的首选,聚集了各式的特色民宿,有传统庭院、巴洛克风格的独栋别墅、古朴别致的渔村古厝,还有热闹有个性的青年旅舍。


藏在转角的从聿书店,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又毫不突兀,店内素雅简约,安静得只听得到翻书的声音,像是喧闹中的一片结界之处。


等到深夜,曾厝埯便开始属于民谣和酒吧,沙滩酒吧带动着年轻人的节奏,清吧里民谣声线低哑,不知藏着谁的人生失意,妄想麻痹现实里破碎的美梦,感叹大梦一场空。


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南普陀寺


“东海古刹,鹭岛禅宫。坐五老之荫麓,对红尘之寂空。历千载之更迭,阅百代之峥嵘。”



如若是夏日,走过牌楼,便能闻到阵阵荷花的清香。


寺庙前的放生池里,小乌龟和锦鲤无声地陪伴着这座古刹,时常还能看到成群的鸽子在白色报恩塔顶上盘旋。



佛殿造型优美、姿态多样,飞檐上处处体现着精巧,起风时,檐下铜铃的叮咚声,让人格外神清气爽。


寺院后的登山路直达五老峰顶,在峰顶可以俯瞰整个鹭岛,海港、建筑、热带植物点缀其间,风景绝美。


寺里的素斋十分着名,口味清淡、味道极佳,是来此处必须体验的项目之一。


食用完后,斋馆里的每个人的餐盘都是干干净净的,或许只有怀着感恩之心面对眼前的食物时,才深知每一口的来之不易。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依山傍海、静谧秀丽,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


清水墙、琉璃顶的建筑,配上木棉花、凤凰花、三角梅等有中国韵味的花卉,景色清新迷人,或校园漫步,或荫下看书,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芙蓉湖、情人谷、鲁迅纪念馆都是厦大内的风景,当美景与 历史 相交融时,尽显厦大的厚重和浪漫。


它们赋予了厦大太多魅力,让每一个游人都为不曾当过厦大人而满心遗憾。



青春里淋的每一场雨、每一次悲欢离合都值得纪念。


厦大最出名的芙蓉隧道里布满颜色缤纷涂鸦,留下了无数厦大人的学生时代,岁月匆匆,张扬轻狂,却又美好的无与伦比。


我爱你,再见


八市


厦门第八市场俗称“八市”,作为厦门一个老地标,它承载着无数人的“厦门味道”,是老厦门的缩影。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这里便是厦门的海鲜集散地。周围还有许多历经百年沧桑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南洋骑楼。



这里有最古早的味道,“麦奶、花生汤、锅边糊、海蛎饼、炸五香、卤面、烤生蚝、虾面、面线糊、卤味、小笼包、猪心汤等”,应有尽有,许多连名字都没听过。



有些看起来没有正经招牌、破破烂烂、毫不起眼的小店,却已有八十几年的 历史 ,传承了好几代人。



八市的商人守着一方天地,不改初衷,几十年坚持着一件事,在每个老厦门人的心中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



集美学村

很少人知道厦门有座大学叫做集美大学,也很少人到厦门,会来集美学村。


集美学村,是陈嘉庚的“理想国”,饱含着这位爱国华侨领袖的赤子之心。



集美学村是他一手创办的,在他的亲自指导下,大量的建筑融合了中西风格,琉璃盖顶、雕梁画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嘉庚风格”,每一栋楼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特色,每一栋建筑都让人不想错过。


取自“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氏之愠兮”的南熏楼,层层叠叠、绿瓦飞檐,是集美学村里最美的一座。

这里和厦门岛隔海相对,却没有厦门其他地方的热闹和喧嚣,它适合在风清日朗的日子里在此漫步,静享美好时光,听最纯粹的海浪声。

环岛路


在环岛路上自由自在的骑行,扑面而来的海风,如梦似幻的椰树,金光灿灿的沙滩,还有在阳光下,泛着点点银色光泽的蔚蓝海水,与远处的小岛交相辉映着。

人生最舒爽的时刻,大抵就是这样了吧。


自由的气息,文艺的气质,在每一帧画面里都散发着光,仿佛呼之欲出。


脱下鞋袜,拾起精巧的贝壳,等着海水懒洋洋的浮上来,漫过脚尖,落日的昏黄看起来有些朦胧,四周升腾的是惬意和柔软。

环岛路上最适合走走停停的看风景,不急不躁、悠行其中,在人间的烟火里修行,在闹市的喧嚣里静默。


行走之时,恍然微醺。

在厦门度过的悠然时光,就像平淡日子里缓缓流动的小时光。


如果可以,我想在厦门的海边开个小店,每天在鸟儿的叫声中醒来,行走在天蓝海碧的世界里;或者坐在小店门口,看日升日落,听雨水滴落在大海里的声音。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摘自旅行去玩攻略微信公众号

⑦ 关于厦门,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一提起厦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鼓浪屿和厦门大学。

大二寒假的时候去厦门打工,在厦门呆了40多天。因为上班的时候上六休一,所以出去玩的时间比较少。可是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厦门,怎么能不去鼓浪屿和厦门大学呢?

所以在休息的那一天,我们几个朋友就一块儿去了鼓浪屿,去了之后才发现这真的是一个人间仙境,鼓浪屿在一个小岛上,我们要乘坐游轮去这个小岛,然后小岛上有热热闹闹熙熙攘攘的人群。

而且还去了我心心念念的沙滩,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心里真的是特别平静。我们在沙滩上追逐打闹,也在沙滩上写了很多字,希望我们的友情能够继续下去。听说海的对面就是台湾,所以那个时候特别希望能够插上一双翅膀飞向台湾。

下午五六点的时候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鼓浪屿,然后第二天我们就去了着名的厦门大学。去了厦大之后才觉得能在厦门大学上学的学生该有多幸福呀。厦门大学是全国唯一一个学校里边有海的大学,所以说厦大的风景真的很不错,每天能吸引很多游客来旅游。

而且厦大的芙蓉隧道最让我印象深刻,那条一望无迹的隧道里面全部是壁画,也证明厦大的学生在才艺方面真的是登峰造极,那条隧道我们走了一个小时,因为每一幅画我们都好好欣赏了。

而且厦大的芙蓉隧道在全国也是出了名的,几乎每一个去厦大旅游的游客都要花很长时间观赏芙蓉隧道。

⑧ 去厦门必做的事情,去厦门要准备哪些东西

旅游吗?
厦门被冠以文艺小清新的海滨城市,去海滩拍个美照是必须的~带好长裙短裙,遮阳伞,防晒霜,哈哈。
吃货自带属性,厦门美食隶属于闽南美食的一部分,大类就是海鲜,这个要好好挑选;小类就是各种小吃,鼓浪屿和中山路 曾厝埯都非常多 ,也都会遇到的。
鼓浪屿日光岩必须爬一爬,皓月园得去下,风琴博物馆(原美国大使馆)也可看看;
厦大,中国最美大学值得一游;
环岛路骑行,现在共享单车多了,很方便。
铁路公园走走,也是不错的选择,距离厦大约3公里。
沙坡尾逛逛,点一杯咖啡或者奶茶,在双子塔下,去演武大桥看夕阳。
鼓浪屿 曾厝埯等地有许多小店,可以手机印章,有时间可以去玩一下,有一种纪念本叫盖章本,算是厦门的一个独特文化。
带什么,最好去tb买一份地图,那种比较全的地图,有厦门地图套餐的,比较实用。。
如果在鼓浪屿给朋友闺蜜恋人什么的寄一张明信片挺好的。。文艺,古典,又有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