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厦门第三批集中供地共14宗商住用地 起拍总价356.4亿元
11月16日,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14宗商住用地出让公告,并将于12月8日、9日正式出让,这是厦门市本年度第三批次集中供应住宅用地。
其中岛内3幅,海沧2幅,集美4幅,翔安1幅,同安4幅,计价总建面143.83万方,起拍总价达356.40亿元。
其中,岛内2021P05、2021P07地块采用“限房价、限地价、定配建、定品质 摇号”方式拍卖出让。当竞买人报价达到上限价格时,将在拍卖会现场通过公证摇号方式确定竞得人。成交土地出让金即为竞价上限价格;
岛内2021P06地块采用“限房价、限地价、定品质 摇号”方式拍卖出让。当竞买人报价达到上限价格时,将在拍卖会现场通过公证摇号方式确定竞得人。成交土地出让金即为竞价上限价格。
同安4幅地块均采用“限房价、限地价、定品质 摇号”方式拍卖出让。当竞买人报价达到上限价格时,将在拍卖会现场通过公证摇号方式确定竞得人。成交土地出让金即为竞价上限价格。
海、集、翔三区的2021HP04、H2021P03、2021JP02、2021JP03、2021JP04、J2021P01及X2021P02等7幅商住地块均采用“限房价、限地价、定品质 摇号”方式拍卖出让;
此外,在资金方面,意向竞买人参与本次出让宗地竞买所缴纳的资金须为合规自有资金。也即是参与竞买的意向竞买人,其股东不得违规提供借款、转贷、担保和其他融资便利等;不得直接或间接使用金融机构各类融资资金;不得使用房地产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借款或预付款;不得使用其他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借款;不得使用公司控制的非房地产企业融资等。
同时,本次拍卖规定,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有权对本次出让商品住宅及车位的预售及销售价格进行限制。
Ⅱ 建发业绩大增背后:厦门“地王”左手倒右手
本报记者 郭阳琛 童海华 上海报道
日前,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发股份”,600153.SH)披露了2020年三季报。财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建发股份实现营收2643.34亿元,同比增长25.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14亿元,同比增长54.18%。
业绩大增的秘密在于一块2019年年底出让的厦门总价地王。建发股份于财报中解释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之所以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正是子公司土地一级开发业务中的该地块,在2020年第一季度确认收入并结转利润。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彼时,名不见经传的厦门恒融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厦门恒融晨”)从建发等众多品牌房企“口中夺食”。但厦门恒融晨却被认为是游离于建发体系外的全资子公司,而“厦门2019P05”地块仅隔半年便被打造为建发养云项目,并出现另一港股上市平台建发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908.HK,以下简称“建发国际”)的2020年半年报中。
值得一提的是,建发国际计划承接建发房产全部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与此同时,颇为激进的拿地策略,也让其净负债率与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分别飙升至303%和79.24%,连踩两道“红线”,也为规模增长的可持续蒙上一层阴影。
谁的“地王”?
时间拨回至2019年12月24日,厦门市迎来了一场土拍盛宴,集中出让了5宗地块,起拍总价128.3亿元,土地总面积约14.1万平方米,最终总成交金额150.62亿元。建发股份也积极参与其中,共斥资约44亿元拿下了其中的3宗地块。
“重头戏”则是将成为2020年建发股份业绩支柱的2019P05地块,厦门恒融晨以75.25亿元将上述地块收入囊中,还刷新了当时的厦门总价“地王”纪录。据多家媒体报道,厦门恒融晨是建发成立的体系外全资子公司,主要在建发旗下做一级整理的壳公司。
据建发股份公告,2019P05地块属于“后埔-枋湖旧村改造项目”,系建发房产全资子公司厦门市禾山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山公司”)受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委托实施的土地一级开发项目。该项目于2008年批复立项,湖里区人民政府作为业主,委托禾山公司承担上述改造项目的开发建设,由禾山公司“费用包干,自求平衡”。
建发股份方面透露,上述项目的经营模式是公司投入资金进行拆迁改造,改造完成后交予政府进行招拍挂,公司在满足地块交付手续等确认条件后,按政府应支付的土地开发费用确认相关收入。由于行业特性,多年的经营成果有可能集中体现在单个会计年度。
据建发股份初步预计,以建发股份2018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72亿元为基数,该地块出让事项将贡献建发股份“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以上。
然而,记者注意到,虽然拿地的厦门恒融晨与建发控股表面上并无实质性的关联,但2019P05地块最终打造成的建发养云项目却并表于建发国际中。建发国际半年报显示,建发养云可供销售面积23.29万平方米,建发国际所属权益为80%。
据悉,建发股份主营业务为供应链运营及房地产开发,其房地产开发业务由子公司建发房产负责。而建发国际是建发房产旗下控股子公司,2014年“借壳”在香港上市。
在业务定位上,建发国际主要负责承接建发房产的房地产开发及相关产业链业务,同时负责新兴产业的投资,随着母公司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逐步注入建发国际,预计3~5年后,建发国际将承接全部建发房产的房地产开发板块。
上述建发股份投资部工作人员则解释称:“建发养云是建发房产开发的,项目宣传时也都打着建发房产的旗号,拍地时建发并没有拍到,是后续通过合作的方式有了一些业务往来。”
值得一提的是,建发养云也有望拿下今年厦门住宅单个项目销售金额和面积的“双料冠军”。据克而瑞厦门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建发养云成交金额54.37亿元,市场份额占比9.2%;成交面积8.22万平方米,市场份额占比5.5%,均大幅领先第二名。
土拍凶猛“后遗症”
2020年,建发在土地市场上的表现不可谓不凶猛。据中指研究院最新披露,今年前10个月,建发房产拿地总耗资510亿元,排名第16位;拿地面积481万平方米,排名第29位,与过往排名均有不小的提升。
以其港股上市平台建发股份为例,半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建发国际在北京、上海、贵阳、南京、杭州和厦门等核心城市取得18个优质项目,新增项目的总可售面积达28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总可售货值为667亿元,同比增长145%;购地权益比例为79%。
中泰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上半年建发国际在招拍挂市场新增货值近600亿元,约 90%位于一线和二线城市,约10%位于大本营福建的三线城市。
建发股份也不甘落后。仅在10月,建发股份便在株洲、南昌、淮安三地多次“落子”,总地价达84.52亿元。其中,南昌、淮安所拿地块溢价率均接近55%。此外,今年7月,建发股份以33.64亿元在无锡市新吴区竞得一幅地块,约1.48万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更是让其成为该区楼面单价地王。
在地产评论员严跃进看来,拿地力度比较大与激进,说明企业还是想追求规模。不过由于“三道红线”的约束,未来激进拿地也会面临很多阻力和压力。
相对激进的拿地策略,也使得建发的债务压力雪上加霜。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建发国际负债总额达到1212亿元,较2019年的959亿元增长26%。其中,须于一年内偿还的债务约26.85亿元,长期债务约502.75亿元,相较期初大幅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建发国际的净负债率已从2019年底的234%飙升至今年上半年的303%。加之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9.24%,触碰了“三道红线”中的两道。据监管部门规定,两项“踩线”,为橙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5%。
建发股份的债务压力同样逆势加大。Wind数据显示,2015年,建发股份的负债率和总负债分别为73.18%和727.63亿元;而到2020年3月末,上述数据已飙升至82.76%和3216.04亿元。对房企而言,负债率达到80%是一个“分水岭”,会有一定的财务风险。
对此,建发控股投资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房产业务在拿地方面算是比较积极,拿地策略具体看业务的把控,会结合自身情况对土地进行评估和考量。“现在才11月,我们会照着合规的标准来做,尽量把负债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具体时间还未定,今年年末应该可以的。”
“在债务压力大的时候,若是盲目扩张,可能相关动作就会不可持续。所以还是需要积极降低负债,这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尤其是要减少对各类债务的依赖。”严跃进说。
挤入物业“上市潮”
面对陡增的债务和“三道红线”的双重压力,建发选择分拆建发股份旗下物业管理公司建发物业赴港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建发物业成立于1995年,历经20余年的发展,目前业务范围涵盖全国10余个省(区、市)。招股书显示,截至6月30日,建发物业合同建筑面积为3959.0万平方米,在管面积为2165.1万平方米,在管项目数量超过200个。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2019年,建发物业的收益分别为4.47亿元、6.08亿元及8.01亿元,同期毛利分别为1.16亿元、1.40亿元及1.8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245.9万元、4848.3万元、6828.5万元和6147.1万元。
然而,公司的盈利能力却较一般。2017~2020一季度,建发物业的毛利率分别为26.2%、23.1%、22.9%、24.3%,明显落后于物管行业平均毛利率29.8%和平均增速42.6%。
和众多中小型物业公司类似,建发物业也较为依赖母公司等关联方。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2020年上半年,建发物业在管面积分别为1580.5万平方米、1876.0万平方米、2067.2万平方米及2165.1万平方米,其中来自关联方的在管面积占比分别为67.3%、61.5%、54.4%、55.7%。
此外,建发物业的业务布局也较为集中。2017~2019年,建发物业来自福建省的营收分别为2.20亿元、2.92亿元、3.64亿元,占比分别为72.78%、73.01%、74.83%。从具体城市来看,来自厦门的营收占比分别高达45.46%、44.93%、46.52%。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三道红线”下,物业公司的上市对于房企而言是很好的融资渠道。但过度依赖母公司可能制约公司未来发展,物业公司要想有更好的表现,还是要有独立的市场拓展能力,以体现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通过收并购与提升增值服务收益,取得在规模和业绩方面较高的成长性。
Ⅲ 厦门并不是什么大城市,为什么房价却出奇的高
我很喜欢厦门这座城市的一个原因也在于此,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孩童,在图书馆都能看到不少喜欢阅读的人群
因为KE开始健身、学习穿搭。成功拥有短暂的马甲线,也告别黑白灰,而多了些五颜六色的衣服。对了,还爱上了西装。
虽然没有失业,但也降薪了。再加上树大招风导致的一系列坎坷,认清了现实,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想离开这里,不知明年能不能走成。渐渐明白了福祸相依的道理,凡事看开点,相信关关难过关关过,一切皆向于吉。
最重要的事,认识了Nui,并且开始了有时夏天有时冬天的爱情。疫情之下,因为一部Killing Eve,我们相识于微博。又因为凑巧,我们在厦门度过了最单纯快乐的四天。再后来,我们就在一起了。异地恋的苦,谁尝谁知道,不过也感谢科技,还能每天视频,以解相思之苦。希望两个人能早日在同一个城市,一起度过每一个阳光明媚和风雨交加。
最想说的话,所有意外出现在你生活中的事情都不是偶然,就像游戏中掉落的物品一样,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刻触发剧情,开启下一段冒险。所以,耐心,耐心等待,相信老天爷会给你一个交代的。
Ⅳ 厦门房价跌了吗
厦门房价下跌 ,房价腰斩比去年跌上万元。
中国最难买房的城市房价跌了地价回到两三年前
持续的调控高压之下,中国最难买房的城市——厦门,房价开始松动,二手房降价明显。
7月的最后一天,中央定调“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显示出坚决调控楼市的信号。这样的表述彻底击碎了一些人憧憬地产调控放松的美梦。
此前不少人怀着“房价永远涨”的信仰,然而在调控越来越紧的大环境下,不少城市的房价出现松动,甚至有较大幅度的下跌。厦门便是其中一个例子。
二手房降价明显
土地价格回到两三年前
今日(8月2日),有自媒体消息称,相比2017年3月高峰期,目前“(厦门)岛内房价普遍跌了1-1.5万/平米,岛外跌了6000-1万/平米左右。”
“据中介们说,现在房价但凡不降到2016年10月份的价格,就别想成交,高位冲进去的投资客,因经历着煎熬,大套的都要亏上百万,小套的至少五十万,但因为限售又不能割肉。”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通过链家随机查询了厦门岛内的多个小区发现,相比2017年3月的高点,如今厦门的二手房确实有一定幅度的降价。
比如位于湖里区金湖路的凯悦新城,2017年3月房价位于高峰期时,多起二手房成交价达到6万一平,甚至超过6万,而到今年5月的最新一笔交易,价格已经降到5.3万一平。值得注意的是,在成交价格下降的同时,二手房从挂牌到成交的周期也明显延长。
厦门房价下跌
来源:中财网
Ⅳ 拍卖中的“流拍”是什么意思
1、流拍是商业用语 , 特指没有人竞拍的拍卖标的物。
2、在拍卖中,由于起拍价格过高造成的拍卖交易失败。在买卖活动中,买卖双方不能达成协议,使得买卖行为无法成功进行,就对其拍卖的标的得不到想要成交的数额。
3、常见的流拍有土地流拍,土地流拍是指国家有关部门拿出土地进入市场拍卖的时候,由于买家竞价太低,或者没有买家出价,导致土地没有拍卖出去的现象,在房地产市场好的时候是不存在土地流拍现象的,只有房地产市场出现资金短缺,房屋抵押导致开发商资金链无法连接的情况才会出现土地流拍。
(5)如何看待厦门土地流拍扩展阅读
1、拍卖流拍:是指在拍卖的第四个阶段,已经成交,但是由于其他因素无法交货,最终使协议无法执行。
2、拍卖活动的主要程序包括:
(1)委托拍卖。当事人双方签定合同,规范双方责任、利益和义务;
(2)发出拍卖公告。向公众发出拍卖相关事宜的公告,扩大拍卖活动的宣传影响;
(3)拍卖交易。通过竞买,采取竞价的方式寻找竞得人;
(4)拍卖成交。拍卖物交付买受人,买受人向拍卖人交付价款,委托人与拍卖人结算拍卖费用及价款。
3、“流拍”一词借用了医学术语“流产”的意思。是指在拍卖活动中,买卖双方末达成协议,从而使得拍卖无法成功进行。一般指拍卖的第三个阶段,无法成交。
4、变相流拍,是指在拍卖的第四个阶段,已经成交,但是由于其他因素无法交货,最终使协议无法执行,即拍卖变相流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流拍、
网络—拍卖、
网络—变相流拍
Ⅵ 流拍是什么意思
商业用语 , 特指没有人竞拍的拍卖标的物。“流拍”是指在拍卖中,由于起拍价格过高造成的专拍卖交易属失败。
经常在影视题材中看到某竞拍环节中,主持人大喊”流拍“等词。那么,镜头中的流拍是什么意思?
详细内容
- 01
在发布拍品的时候,您需要根据您预估的拍品价值,为自己的拍品设定一个适当的起拍价格,参加拍卖的拍主,将会根据您的起拍价格加价竞拍。如果您的起拍价格过高以致于脱离了大众所能够接受的价值,并且您也未能做出有力的说明来支持和证明您的起拍价格,导致无人参加,则说明此次拍卖流拍。
- 02
文物流拍
环球时报记者李洁思报道 拍得圆明园鼠兔首的神秘买家2009年2月25日曝光,为中国厦门的收藏家蔡铭超。蔡铭超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这种时刻都应该站出来,发出我们的声音。但是,这个款我不能付。”据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青铜器专家向记者透露,事实上这等于宣告了两兽首的流拍,但佳士得有可能择时对两兽首进行重新拍卖。 - 03
该专家表示,从一般的拍卖程序来说,倘若蔡铭超先生是老买家的话,有可能无须交纳保证金就参与此次拍卖,但拍得不付款的买家可能会因此进入各拍卖行的“黑名单”中。另外,佳士得拍卖行也有可能因此对买家的行为提请法律诉讼。
- 04
土地流拍
土地流拍,指国家有关部门拿出土地进入市场拍卖的时候,由于买家竞价太低,或者没有买家出价,导致土地没有拍卖出去的现象,在房地产市场好的时候,不存在土地流拍现象,只有房地产市场出现资金短缺,房屋抵押导致开发商资金链无法连接的情况才会出现土地流拍! - 05
年底开始房地产市场进入寒冬,很多买家开始观望,投资人也撤出房地产市场,开发商的房子卖不出去,自然没有资金再购买土地,而且在市场预期不好的情况下开发商也不会妄自进行竞价!导致很多以前抢手的地段土地竟然出现无人竞价,或者竞价低于底价的现象,土地没有拍卖出去,即为流拍。
Ⅶ 厦门市土地管理若干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厦门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市依法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市、区、镇人民政府应当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确保耕地保有量稳定在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内。第三条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辖区内土地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驻区分局(以下简称土地分局)具体负责辖区的土地管理和监督工作。第四条市、区、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内容,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第五条本市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没有条件开垦或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耕地。第六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耕地。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连续两年未使用,被区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且该幅土地耕作层尚未被破坏,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愿意耕种的,应当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无偿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并签订土地耕种协议,耕种期限一般为两年,期满可续期。该幅土地依法需要动工建设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提前六个月通知耕种该幅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地上附着物由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处理,不给予补偿。
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愿意耕种该幅土地的,该幅土地作为市人民政府建设储备用地,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安排使用。第七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扶持措施,鼓励对土地进行开发、整理、加强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土地整理由区、镇人民政府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计划,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定土地整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可以用作折抵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偿指标。土地整理后获得的建设用地指标,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计划部门统一管理,并可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有偿调剂使用。
土地整理所需费用,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使用者承担。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土地整理,土地整理增加的有效耕地,可以确定给整理单位和个人使用。土地整理后获得的建设用地指标,可以优先安排给整理单位和个人使用。第八条市、区人民政府收取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留成部分、土地闲置费、耕地开垦费统一纳入财政专户,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按耕地开垦计划安排使用,专项用于开垦土地。第九条因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确定的农用地转用指标;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用的,还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不符合规定的,不得报批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区范围内,市、区人民政府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统一征用,统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后,按具体建设项目供地。
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由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家、省规定的标准制定。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再批准建设用地:
(一)已划拨、协议出让的土地,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未动工的;
(二)未按规定缴纳有关土地费用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十一条建设用地未经依法批准不得擅自改变土地建设用途。确需改变土地建设用途的,应当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在城市规划区内改变土地建设用途的,在报批前,应当先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获准改变土地建设用途的,应在获准之日起六十日内按新的土地建设用途缴纳有关土地费用,并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其中,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还应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Ⅷ 土地财政收入大幅回落,呼喊开发商,八大省会城市行动了
财政收入对老百姓有影响吗?很多人觉得这好像与我的日常生活没有任何的关系吧,实际上财政收入影响了每一个老百姓。
大马路、高铁、火车、地铁、飞机、学校、医院、公园等众多公共服务设施都是与财政收入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财政拨款,我们能享受到到这么好的公共服务设施吗?
财政数据是高度标准化、高度规范,统计不会存在偏差、腾挪、口径调节的问题,可以说财政数据是各类型数据中最真实,正因为真实才显得珍贵才显得明了。
4月20日财政部发布第一季度收支状况, 一句话总结就是收入的少花费得多 。
财政收入主要分为三块税收,非税收和卖地收入。
3月份税收增速,从1~2月10.1%,下降到-0.2%,增值税个税消费等各方面都在下降,只有企业所得税出现了轻微的增长。
增值税跟工业息息相关,个人税跟服务深度捆绑,3月份下旬沿海生产也已经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许多地方不能跨市工业与服务业已经支撑不起来了,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减少。
4月份并未完全的结束不少人都在,估计4月份的 汽车 销量和 汽车 购置税,整体的数据并不容乐观。
近期大宗商品的价格出现了突飞猛进,有特别收益金专项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出现轻微增长,但是放在全国这么大盘当中,就非常微弱了。
影响财政最大莫过于土地出让金,第一季度全国政府性资金预算收入为13842亿元,同比下滑25.6%,中央政府资金预算收入为853亿,同比下降7.9%;地方政府性资金基本预算12989亿,同比下降26.5%,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达到11958亿元,同比下降27.4%。
长三角和珠三角超级城市群,土地出让金都出现大幅度回落,第一季度广东、安徽、天津、广西、湖北、湖南土地出让收入下浮分别为96%、95%、90%、87%、75%,另外29个省市土地收入都要比去年少,增速均为负数。
长三角南京,20宗土地流拍了6宗,流拍率高达30%,成交14宗主要都是以国资房企为主,民营企业沉默不语。
珠三角东莞首轮供地流拍率更高,推出八宗地块,6宗流拍率75%,成交两宗土地被国资房企包揽。
2022年首轮集中供地的城市,北京流拍率6%、福州流拍率33%、厦门流拍率10%、青岛流拍率6.3%、合肥流拍率25%、武汉流拍率14%、成都流拍率12%。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住宅用地流拍和撤牌数量836宗,流拍撤牌率为23.5%。
从各方面的数据来看土地成交量不容乐观,第1季度土地出让金累计减少达到了0.45万亿,折算下来平均每个月减少1,500亿。
根据民生证券周君芝指出:若按此推衍,全年土地出让金减少金额达到2.1万亿元,同比减少高达-23%。2021年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总额5.62万亿,同比下滑9%,全国每年土地出让金体量基本在8万亿左右徘徊缩小2.1万亿相当于缩水了1/4。
收入大幅度缩水,支出却大幅度的增加 。
3月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速高达10.4%,进一步加速一季度支出进度已达到了24%。
钱都花去哪里了?投向哪一个行业?
科技 、债务付息、农林水事务、文化 旅游 体育 传媒、社保就业,卫生 健康 、教育、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支出、环保,钱都投在这些行业了。
4月21日业绩会上保利说,并购基本都是基于项目层面,不追求是在。收并购上完成一定具体投资金额和项目数量,在项目研判上市公司变得更加谨慎。
当前房地产的形势远超出老百姓想象的范围,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放宽楼市政策,截止到4月20日,全国超过85个城市开始松绑楼市政策,2022年的房地产市场像极了2014年,放松楼市政策,降准、降息、降利率、降首付、解除限购、限贷、限价等政策,像极了2014年局面。
根据第一 财经 数据显示,2022年至今,包括郑州、哈尔滨、福州、兰州、昆明、南宁;南京、银川等8个省会城市出台了放松楼市政策,不要觉得放松了,楼市政策真的会迎来2014年,这样的爆发结果是并不太起色。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第1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10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8%,住宅面积下降18.6%,商品房销售额度为299655亿元,下降22.7%,住宅销售额度下降25.6%。
冷冰冰的数据好像没有太大感觉,
如今房地产市场涨价的事情很小了,更多的是房价会不会降了?又或者说看看楼下的中介公司是不是倒闭了很多,最直观的去售楼中心或者是房产局交易中心,看看有没有人过户就知道了。
财政的数据是确确实实地能感觉得到,如今房地产销售达不到预期,接下来楼市政策可能会进一步的放松。经济学家马光远提到,房地产既不能出现过冷也不能出现过热,如今市场太冷了,要回暖才是最关键的。
央媒《经济日报》发文《发挥稳定楼市在稳大盘中的作用》文章中提到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或将购房计划搁置,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即便想买房,也并不会像过去一样加杠杆买房,而房地产企业从销售的融资端再到拿地端,整体都受到了全方面的阻碍,循环不顺畅。
维持房地产内循环恢复卖地收入,销售、融资、拿地、缺一不可,我们常说房地产的价格应该下降,其实有没有考虑到房地产对于财政贡献这么大,一旦出现大幅度的回落,对于 社会 经济影响也是非常大。
有人问有没有一种办法,能逐步地代替房地产土地财政收入的有,但是很难实现得了,2021年就已经提及过的“房产税”,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商品房市场达到450万亿,假设有1/3的房产需要征收房产税,增收金额在1%~2%,折算下来每年的税收在1.5万亿至3万亿,可以弥补当前土地财政带来的损失。
我前一篇文章写到,土地税收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多少人都在吐槽面粉的价格都这么贵了,面包的价格变得更贵了,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房,了如今土地的财政出现大幅度的缩减,意味着未来房价就会下跌,这何尝不是一种好事呢?
还有各种各样的恶意评论认为房地产就不应当存在房地产不可能卖这么高的价格实际上跟刚刚开头所提到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恶意评论认为房地产就不应当存在,房地产不可能卖这么高的价格,实际上跟刚刚开头所提到的没有房地产,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中,国内的经济增速有这么快吗?国内的基础建设设施有现在这么方便吗?不要一边在享受房地产带来的红利同时,却在吐槽。
有日本房地产崩盘了,美国房地产崩盘了,我国海南的房地产也崩盘了,如今国内的房地产得到有效的控制,未来整体的楼市走势会倾向于平稳的状态。
经济学家马光远说了一句非常粗俗的话,房地产是我国第1支柱产业,未来100年都不会变臭是因为你没吃过,吃过的不知道他有多香,相信大家都能明白这句话中的含义。
Ⅸ 土拍新规下项目利润被释放,重点城市进入“拿地摇号”时代
8月6日,深圳成为首个中止第二批集中供地的城市,随后上海、青岛、济南等城市跟进。直至8月18日,杭州和沈阳同日终止和延期第二轮集中供地中出让的地块后,已有16城推迟和调整了二轮集中土拍出让时间与内容。
第二轮土拍“变局”背后,与近期业内盛传的自然资源部闭门会议中,对集中供地试点城市土地出让政策调整有关。从已完成土拍调整的城市来看,调整内容集中于房企资质审查、资金来源,调整土拍规则及溢价上限。
新的土拍机制已陆续呈现,多个城市的调整,印证了此前自然资源部的相关规定:单宗土地溢价上限不得超过15%;不得通过调高底价、竞配建等方式抬升实际地价;到达上限后通过摇号、一次性报价、竞高标方案等方式决定土地归属。一个大的趋势是,未来重点城市土拍将进入摇号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竞配建的土拍规则被更完善的制度所替代,未来在不竞配建,加上溢价率15%上限约束,房地产企业不断被压缩的项目利润空间也有望回归合理水平,不同城市而言,此前被明显压制的深圳和杭州值得期许。
高比例配建大幅抬升实际地价
随着22个重点城市首轮集中土拍结束,一些变相抬高地价不稳定因素被放大。
据CRIC梳理发现,首轮集中土拍的22城中,大部分城市土地竞拍方式均采取了“限地价+竞配建(自持)”,其中,仅北京、合肥和广州三城对竞配建做了明确的上限要求。对于土拍竞争激烈的城市而言,竞配建比例甚至高达30%,高比例的配建压缩了项目可售住宅面积,也变相太高了土地成交实际地价,房企的生存空间被挤压。
杭州、成都等热点二线城市最为典型,已成交地块中大部分项目到了竞配建的要求,配建比例在30%以上的地块不在少数。而杭州首轮集中成交的56宗商品住宅用地中,有41宗地有自持要求,如拱墅祥符单元宅地、临安城东滨湖新区单元地块的自持比例都超过30%以上。
高比例配建或自持地块,其名义地价与实际地价拉开较大差距,项目利润空间遭明显压缩。以杭州拱墅祥符单元宅地为例,该宗地成交楼板价为17816元/平方米,名义地价看似不高,但该项目还有38%的自持要求,实际可售楼板价接近2.9万元/平方米。
CRIC进一步对22城首轮成交名义地价和考虑配建后的实际可售地价比对,发现深圳、成都、合肥、北京、杭州、无锡和厦门这7个城市实际可售楼板价均值均高出名义地价均值10%以上,其中深圳更是以39%的差距位居首位。而大部分城市首轮集中土拍成交均价超过2020年宅地成交价格,部分城市首轮成交实际地价涨幅更高,这明显有悖于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要求。
溢价率15%+不设配建,拿地摇号成主流
目前来看,这些中止或暂缓第二轮土地出让的城市中,已有城市明确的新的土拍规则。比如天津计划出让的61宗宅地,除了对竞买企业的开发资质和购地资金来源提出严格审查,同时调整最高溢价率全部控制在15%以内,新增摇号方式确定竞得人。
济南在严控开发资质、马甲、购房资金的同时,出让方式由“限地价,竞政府储备性公有房”调整为“限地价,抽签确定竞得人”,住宅用地设定最高限价,溢价率不超15%。
从已公布最新土拍规则的城市来看,基本涵盖房地产开发资质、竞买人资金来源必须有自有资金、单宗住宅用地溢价率不得超高15%、在达到地价或溢价率上限时通过竞一次性合理报价、摇号、竞更高更优建筑品质方式确定竞得人等。
预计接下来更多城市将重新调整土地出让方式及土拍细节,设置最高限价以及摇号等将成为重要内容,重点城市将进入“拿地摇号”时代。
整体来看,一旦土拍新规“靴子落地”,溢价率不超过15%和地价上限后采取摇号、一次性报价、竞品质等方式决定土地归属,在房价稳定的前提下,超过一半的城市接下来成交项目的利润空间较首轮都将有所提升,同时也有利于缓解房地产企业的成本压力。
接下来,深圳、杭州等热点城市将迎来优质用地的拿地机会,而那些首轮集中拍地中热度较高、竞配建比例较高的城市,单位拿地成本预计较此前可减少两成,二三轮集中拍地时值得重点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的土拍规则下,土地市场或将长期出现低中签率与流拍并存的冷热不均现象,这对地方政府尤其是像长沙、郑州这类城市,在确定供地结构和出让条件设置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防止出现大规模流拍的现象。
Ⅹ 部分地区调整土拍规则:预留利润空间,关注中标企业落地能力
北京日前完成了2022年第一轮集中土拍,流拍率下降,溢价率上升,土地市场有所回暖。梳理发现,在已披露2022年集中土拍信息的城市中,多地调整了土拍规则。
引导市场理性竞争
日前,厦门公布2022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住宅用地266公顷(含商住用地83公顷、保障性住房用地7公顷、安置房用地148公顷、租赁住房用地28公顷)。在符合政策前提下,通过适当放宽配建指标、出让金缴纳条件等方式,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确保土地成交率。针对热点地块,在溢价率、竞价轮次和最高限价等方面制定了预案,引导市场理性竞争。
为保障商品住宅用地出让,资源规划部门会同各区政府、各相关单位按成交时间节点倒排工作计划,共同推进商品住宅地块前期各项工作。
上海首批集中土拍挂牌40宗地块,起拍总价850.7亿元。首创证券表示,上海本次集中土拍规则有所调整,修改了评标办法等规则,细化技术指标,关注中标企业资金实力、产品力和落地能力。
预留利润空间
北京第一轮集中土拍计划出让18宗住宅用地,成交17宗,流拍1宗,成交总价480亿元,整体溢价率为4.5%。
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32.6亿元竞得昌平区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C-30地块R2二类居住用地的使用权,成交楼面价24861元/平方米。
“北京作为2022年第一个集中土拍城市,成交热度虽不及2021年首轮,但较2021年第二轮、第三轮有明显回暖。”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关荣雪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中信建投数据显示,北京第一轮集中土拍流拍率为5.6%,较2021年第三轮集中土拍下降近10个百分点;三宗土地最高限价成交,触限率16.7%,较2021年第三轮集中土拍提升了9个百分点。
北京第一轮集中土拍吸引了多家房企参与。其中,绿城竞得3宗地块,中海、华润摘得2宗地块。
中泰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陈立介绍,福州土拍推出20宗地块,其中17宗地块设置最高限价,达到最高限价后的预估房地价差在8400元/平方米-17100元/平方米,为房企预留了利润空间。
聚焦都市圈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全国300城共推出住宅用地规划建筑面积5718.26万平方米,成交面积3922.2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1.48%。
2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金额同比下降67%。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主管彭澧丽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50家代表房企在一线城市投资占比高。前2个月,50家代表房企在长三角区域拿地面积占比达38.1%,京津冀为31.3%。”
滨江集团日前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布局区域为“三省一市”,即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和上海市。公司坚持布局经济发展潜力好,人口吸纳能力强,居民购买力有支持的地区,充分发挥公司在人员、品牌、融资等方面的优势。1月-2月,公司通过招拍挂方式新增5个项目,其中宁波1个,杭州4个,土地面积17.85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
2月28日,南山控股披露的调研纪要显示,公司对房地产业务保持谨慎乐观,始终坚持“区域深耕、布局重点城市”。公司地产项目主要分布在上海、苏州、深圳等城市,整体盈利能力和回款情况较好。
(原题:《部分地区调整土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