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为什么厦门岛内的城中村不热闹
扩展阅读
天津瘦脸微整多少钱 2024-05-02 07:31:20
福州哪里能买到竹笛 2024-05-02 07:29:43

为什么厦门岛内的城中村不热闹

发布时间: 2023-02-01 05:59:23

厦门哪里人最多

厦门人最多的地方应该是鼓浪屿,中山路,曾厝埯,等等厦门名景点,据说厦门市图书馆人也超级多。

❷ 厦门市的生活环境怎么样,岛内和岛外差别很大吗一年的气候怎么样

气候的话差的不是很大,普遍热。但是个人觉得岛内岛外的环境会有差别。就算是岛内环境也有差,思明区的环境比较好,是老区,人文气息比较浓吧,湖里会杂一些。岛外的话,集美区会比较好吧,集美区的集美大学一带也不错(就是龙舟池石鼓路一带)。

❸ 老厦门都未必知道的关于厦门的冷知识

1、沙茶面80年代才开始盛行

作为厦门最着名的小吃—沙茶面,它的盛行也就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沙茶面什么时候开始在厦门出现无从考证,但翻阅民国(30-40年代)几本介绍厦门 旅游 的书籍中,都未提及沙茶面,虾面、牛肉面、鸡蓉面(泡面)在当时是主流。解放以后不久即公私合营,私人档铺逐渐消失。据老者回忆,50-60年代,在国营的饮食店里可以点到沙茶面,不过只是众小吃的一种,并没有专门吃沙茶面的地方。到了文革后的1978年,才出现卖沙茶面的摊贩,后面才有专门做沙茶面的店铺。不同于其他闽南小吃,当时,仅在厦门市区能吃得到沙茶面,岛内郊区、岛外、漳州、泉州等地都极为罕见,所以沙茶面也成为了厦门小吃的代表。如果你在厦门看到哪家卖沙茶面的店说自己是百年老字号,那一定是瞎扯淡的了。


2、哪里才是厦门的中心?

厦门岛是厦门市的中心,厦门岛的几何中心虽然在江头(仙岳路与成功大道交汇处),但大部分人不认为它是厦门的中心。因为厦门在很长一段时期市区仅仅局限于厦门岛的西南一角,距离江头的直线距离还有8公里。在清朝,厦门城的中心点在今天的市公安局(老文化宫)。改革开放前,中山路、中山公园一带才称作厦门,火车站已经很偏远了。20-30年前,筼筜大开发,市政府迁往滨北,白鹭洲被认为是厦门新的中心。厦门中心的变迁,是早期厦门岛内发展不均衡,市区不断东扩的缩影。而如今,以前没人要住的五缘湾成为厦门最贵的地块,SM广场在几何中心,万达广场在东部,会展、两岸金融区也在东海岸,岛外建设热潮滚滚,已经很难说哪里是厦门的中心了。

▲厦门人眼中的厦门(刻板印象)


3、厦门铁道东西曾是两个世界

厦门民国形成的老城区在厦门岛的西南隅。1957年建成的鹰厦铁路把厦门岛分成了东西两块。改革开放后建设的筼筜、东渡、湖里、莲花等新区,都未曾跨过铁路以东。就算到了1995年,厦门岛还是被铁路分割成了两个世界。西部是老市区、美丽的筼筜新区以及欣欣向荣的湖里工业园。可是所有的道路遇到铁路就戛然而止。90年代的地图干脆只印厦门岛的西边,城市的边际被铁路包围着。而东部,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片未知的世界。只有零星的几路近郊公交可以到达东部比较大的村落。


▲1992年厦门交通地图只有厦门岛的西部,东以铁路为界。


4、厦门的士不找零?

在厦门坐的士有一个潜规则,常常司机不会找给顾客五毛零钱。比如计价9块5会直接收客人10块。实际上,关于出租车的收费找零问题,政府价格管理部门并无专门的规定。既然出租车计费标准中有保留了“角”的单位,那么,出租车司机就无权擅自把“角”进到“元”,除非乘客本人自愿。这样说来,出租车司机在遇到带“角”的零头时,能找零则找零,如果不能找零的话,只能主动让利,即减掉“元”以下的零头。所以,下次乘车遇到这种情况,不妨问一下司机有没有零钱找哦。


5、厦大大南门不在南边

厦大校门的命名让很多人一头雾水,西北边的大门不叫“西门”或“北门”,却叫“大南门”。原来,此门是1921年厦大建校时起名的,因毗邻南普陀寺,面向思明南路,进校门后的马路为大南路(厦大至南普陀)而得名,许多厦大学子简称此门为“南门”。但是此南非校区之南,大家可别搞混了。


▲厦门大学大南门


6、厦门第一座隧道与高架

厦门岛内山多平地少,为了提高交通的流量与效率,厦门岛内如今遍布着大量的隧道与高架桥,其密度在全国数一数二。不过,隧道及高架在厦门是近十几年来才兴起的。在2000年以前,厦门的隧道与高架桥屈指可数,公路隧道仅有钟鼓隧道及仙岳隧道。第一座公路隧道是钟鼓山洞,北起万石植物园钟山,南至南普陀寺鼓山,全长1161米,1986年通车。钟鼓隧道大大拉近了厦门市区与厦大的距离。第一座高架桥是文园路一中门前的高架桥,长130米,双车道,1991年通车,解决了学生进出存在安全隐患。


▲1990年代钟鼓山洞旧影


7、百家村不是农村

厦门老市区有一个地名叫百家村。虽然地名有一个“村”字,不过它可不是农村。1927年,为兴建厦门第一座公园—中山公园,原公园片区的124家住户自愿迁往此处,为构建中山公园腾出空地,故名“百家村”。百家村的发展亦由此开始。百家村是厦门民国年代规划且得到实施的几个新区之一,也是至今保留较为完整的一个老街区,内遍布着众多的风貌建筑,散发着浓厚的市井文化气息。

▲百家村老街


8、厦门岛内唯一的少数民族村落

湖里区钟宅村是岛内惟一的少数民族村落,位于厦门岛东北部,面积3.5平方公里。钟宅村聚居着3000多名畲民(2000年),其中超过90%为钟姓。钟氏先祖原居于河南省许州颍川郡朱昌县安邑乡,后迁徙至福建海澄县屿上村居住,于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移居钟宅村,至今已有600多年 历史 。当地的民俗文化蕴涵着民族信仰,至今仍演绎着本族特色的习俗,例如“送王船”。遗憾的是,钟宅村已经列入了拆迁的计划,即将消失。


▲钟宅钟氏宗祠


9、五缘大桥上的题字改过了好几回

五缘湾原名钟宅湾,因北岸的钟宅村得名。横跨钟宅湾的大桥于2004年建成,当时的名称是“钟宅湾大桥”。但到了2005年,出于两岸政治上的寓意,叫了600多年的钟宅湾被更名为“五缘湾”。大桥也随之更名为“五缘大桥”。而五缘大桥上的字一开始使用的是无署名的简体字,2008年又换成了江泽民题写的繁体“五缘大桥”。


▲不同时期的大桥题字


10、“前村埔路”写错了吗?

在前埔莲前东路南侧有一条路,路牌上写着“前村埔路”。很多人都以为广告公司做路牌的时候把“前埔村路”的字写颠倒了。其实不然。“前村埔”这个地名确实存在。前埔行政村由前埔、前村等自然村组成,其中前埔自然村的别名也叫“前村埔”,所以这个路牌是没有错的。

▲前村埔路路牌


11、1924年,厦门才有了第一条马路
以前厦门市区没有马路,只有狭窄的街巷。民国初,陈旧落后的市政设施,已不能适应厦门商端口日益发展的需要。1920年,地方人士向政府请准征收两个月铺捐和发行公债后,一面规划测量,一面从徐州、温州、广东招工1000多人来厦门,当年12月兴筑从提督路头至浮屿长700余米的新马路。此路仿英国“麦嘉顿”式,两旁建立南洋骑楼式的人行道,一可遮阳,二可避雨,是厦门第一条近代化马路,遂以“开元”命名。开元路历时四年于1924年建成。

▲开元路街景


12、厦门北站曾经在岛内

现在说起厦门北站,大家想到必然是位于集美后溪的北站。不过在集美的厦门北站还没建成之前,厦门北站指的是岛内的高崎火车站。高崎火车站1958年建成,1982年改名为厦门北站。2010年,新厦门北站启用后,高崎火车站恢复原名。2012年改称厦门高崎站。2015年,高崎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


▲厦门高崎站


13、“内厝澳”还是“内厝沃”?

到了鼓浪屿,明明码头上写的是“内厝澳码头”,路牌也是“内厝澳路”,但沿路的门牌号却成了“内厝沃”,这不禁让人疑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澳”跟“沃”普通话一个读ao4,一个读wo4,闽南话的发音也不相同,意思更不同,怎么会混着使用呢?这是因为在70-80年代,“沃”曾经做为“澳”的简体字出现过一段时间,后来废除了。所以除了内厝澳以外,几乎厦门所有带“澳”的地名,都可以见到两种写法。比如:“顶澳(顶沃)”、“下澳(下沃)”、“澳头(沃头)”。“澳”其实才是正确的写法。但是“下澳社区”如今变成了“下沃社区”,顶澳却不变,比较混乱。

▲门牌上为内厝沃路,路牌却是内厝澳路


14、鼓浪屿近1/3的路名以省市名称命名

鼓浪屿上的道路30余条,有近1/3的路名以省市地名命名。其中,福建路以省命名。泉州路、漳州路、福州路、三明路、兴化路(莆田旧称)以市命名。永春路、海坛路以县命名。安海路以镇命名。


▲鼓浪屿路牌


15、厦门岛内还有多少城中村?

现在厦门岛上的城中村都是由原禾山地区的村庄演变而来,湮没在大马路及高楼大厦之中。若以成功大道与仙岳路为界,把厦门岛用“十”字分成四个区域来看。西南已经几乎完全城市化。北部由于机场限高,不少村庄还有保留。而东部因为原本是前线(面对金门)的原因,发展较晚,城中村至今仍然不少。但是这几年东部的发展力度很大,村庄也不断的在消失或萎缩。如今厦门岛上仍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城中村,不过比起民国年间统计的178社,已经消失了很多。


▲厦门岛内现存城中村分布(红圈部分)


16、这个厦门地名99%的本地人都“读错”

曾厝埯的“埯”字,随便问一个人,这个字怎么念,绝大部分会回答你是平声的ān。厦门话也是念平声,与“安”同音。但字典却告诉你这个字读ǎn(第三声),不读ān(第一声)。公交车的报站广播跟随字典,念的是上声的ǎn,反而有点怪怪的。只能说这个正规读法没什么群众基础。


17、淘大食品的英文为何是AMOY?

AMOY是厦门的英文旧称。可是在淘大食品的包装上,英文出现了AMOY的字样。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淘化大同的前身淘化在1908年于中国福建省厦门成立,除酿制豉油外,也兼营牛奶业务。1928年,淘化大同正式于香港成立,设厂制造豉油。为纪念公司发源地,淘化大同将其英文名称定为Amoy Food。解放以后,厦门的淘化大同根据业务被拆分并入了酱油厂与罐头厂,成为后来海堤、古龙品牌的基础。而淘化大同品牌继续在香港经营,一直延续至今。


▲淘大食品商标


18、有些地名的厦门话不能直接照字念

区分厦门本地人与其他闽南人(或者特务)的方法除了口音外。可以让他们念一下“文灶”、“莲坂”、“安兜”、“泥金”这几个地名。如果他们直接用闽南话念出上面的地名,基本可以排除是本地人。因为这几个地名厦门话要念“麻灶”、“刘坂”、“庵头”、“涂任”。这些地名的文字后来被雅化了,但是厦门话却保持原来的传统,一般也只有本地人才知道。


19、厦门岛上有两个城隍庙

厦门城城隍庙原址位于厦门城内,今中山路城隍庙巷一带。文革时毁,原城隍庙的范围被改建为新华路邮局及思明区人民医院。1980年代,龙海人吴天发在厦港南华路11号之2住宅重建厦门城隍庙,后来规模慢慢扩大。庙内供有一尊明代的石狮子和明代的城隍爷。但是按道理说,“有城才有城隍”,而南华路远离古厦门城。近来又有信徒在古城西路接近原址的位置复建了一座城隍庙行宫,也请进了厦门城开基祖城隍金身。因此出现了厦门岛上有两个城隍庙并存的特殊景象。


▲南华路城隍庙vs古城西路城隍庙行宫


20、厦门有5条街巷 年龄超过250岁

干隆三十二年(1767年)版《同安县志》记载,当时厦门的古街道,已有25条,近城的叫内街,有桥亭街、新街仔、塔仔街、局口街和菜妈街5条;近海的叫外街,有石埕街、提督街、碗街、纸街、竹仔街、磁街、外关帝庙后街、神前街、中街、亭仔下街、木屐街、港仔口街、岛美路头街、轿巷街、五崎顶街和走马路街等16条;内、外街中间,还有火烧街和关仔内街2条;在厦门港又有桥仔头市和市仔街2条。这些古街道宽仅3米左右。250年后的今天在还沿用干隆年间街名,剩下局口街、桥亭街、菜妈街、小走马路和市仔街5条。


21、中国第一所幼稚园在鼓浪屿

中国最早创办幼儿园(幼稚园)的地方是鼓浪屿。清光绪二十四年正月(1898年2月),英国人韦爱莉在鼓浪屿创建怀德幼稚园。创办以来一直没有间断,即今鼓浪屿日光幼儿园。在厦门,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幼儿园是民国初年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幼稚园。

▲怀德幼稚园毕业生合影


22、厦门最高的地方有多高?

同安汀溪的云顶山为厦门市辖内最高山峰,位于安溪、南安两县交界处。峰顶常有云雾,故称云顶山,海拔1175.2米,相当于356层楼高。厦门岛最高峰是洪济山的主峰云顶岩,海拔339.6米,与今天在建的厦门国际中心同高。鼓浪屿岛最高峰为日光岩,海拔92.6米,比对岸的瑞颐酒店略矮一些。

▲同安云顶山


23、带有民国色彩的路名

在同安路实验小学对面,有几条平行的小路名称很特别。它们是忠孝里、仁爱里、信义里(有没有很像台湾的路名?)。这些路名源于民国初年新生活运动所倡导的国民道德中的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几个在台湾路名中仍然常见的字眼,在大陆已不多见。厦门其他比较有民国色彩的路名都被改名了,比如民国路改为新华路,民生路并入民族路,新生路并入深田路等。可惜,由于拆迁,忠孝里与仁爱里名存实亡,信义里相对完整,还有不少一些老别墅。


▲忠孝里、仁爱里、信义里周边地图(1980年)


24、幸福路竟与宫庙有关?

幸福路是大家很喜爱的厦门路名,因为幸福的寓意很美好。但是其实这条路本跟幸福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条路以前叫做佑福路,因为那里有座佑福宫而得名。一直到了文革破四旧,才将“佑福路”改了一个字,变成了“幸福路”。

❹ 厦门岛内有哪些城中村哪些城中村人多住宿的地方少

后埔,前埔,殿前(中埔),穆厝,钟宅。
前面3个人多,250-400的价格吧。后面2个比较偏远,人可能会比较少。

❺ 厦门市同安城南工业区好不好 热闹么

工业区的规模是比较大的,什么厂都有,肯定可以找到适合你的工作。公交车都很多,进出比较方便,在工业区附近的商业街有悟吕和乌涂相对近些,晚上或是放假的时候很热闹,远一些的就是同安,只要工作的地方不是太偏,应该能让你满意的

❻ 厦门岛内小巷子还有吗

需要看提问者想找的是哪一条具体的巷子了,大部分的巷子应该都是还在的。
例如马街巷。马巷街不大,沿着外围的城隍南路、城隍路、巷西二里、巷西路、翔安东路、巷南路、民安路、再回到城隍南路,绕一圈大约3.2公里,从马巷街街市头的中医诊所走到街尾的教堂也就不到700米。
巷,汉语常用字(一级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本义就是指小巷,古代也特指宫廷中的小道,一般泛指狭长的小街道,有时也泛指州闾,以上义都读作xiàng。

❼ 厦门为什么人口流失率那么高

2017年厦门常住人口401万,18年411万,19年429万 ,人口是在增长而不是减少。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在减少是因为岛内城中村的人口确实在减少,而这部分人口大多是务工人员,大部分随着工厂或工地移到岛外去,一部分确实走了。但相对高端一点的人却留在岛内,证据是这两三年来岛内思明湖里的小学生暴增。强调一下是暴增!暴增!暴增!如果你家有小孩在读一二年级你就会明白,现在岛内的小学已经严重超负荷了。一个城市小学生的增量被很多经济学家用来衡量经济前途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厦门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尽管房价很高。

作为一个福建人,我觉得自己可以从对厦门的一些实际认识来回答这道题。

第一就是大家所说的房价,厦门的房价确实很高,因为厦门地少人多。房价的高涨也使得许多卖来的务工人员,乃至厦门的本地人都负担不起高昂的房价。没有固定的居所,如何留住人口?

第二,就业岗位缺少,收入水平较低。厦门因为土地稀少,所以产业一直在转型。于是所拥有的就业岗位就比较少。就业人数多,岗位少,收入也就相应的比较低。

对于很多外省的朋友们来说,他们提到福建的第一印象就是厦门,但其实厦门真的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它的经济水平已经落后于福泉,更多的人才或者人口愿意流入这两个正在新兴发展的城市中。

希望对您有帮助。

第一,房价。

对于很多外地来到厦门寻找梦想的年轻人来说,居高不下的房价让他们感觉自己很难融入到这个城市,随着这几年房地产市场不断的发展,厦门的房价可以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2017年厦门均价37818元/㎡,在全国来说排列第四,面对如此至高的房价,很多人可能需要几十年或者是更长时间的积蓄才能够买上一套房子,也有一部分上班族选择按揭贷款买房,从此过上了每月按时偿还贷款的房奴生活,人生的大部分经历和财力都被房子束缚,即便是空气再好,景色在迷人,但是却没有了欣赏风景的心。

第二,收入。

对于很多外来人口来说,来到厦门是为了赚钱的,而厦门的最低工资是1700元,这是2017年7月1号从1500元提升到1700元,在厦门打工的一些制造业的工人,他们基本上工作量都非常大,基本上每天都要选择加班,因为只有加班才能够多拿工资,按照正常的作息时间上下班,很多工人的工资基本上在3000元/月到3500元/月左右,这些收入自然是难以维持一个家庭的生活,所以很多人拼命加班拼命干,每月大概能拿到将近6000元的工资,但是这个钱是放弃掉自己的 娱乐 ,团聚等时间,一些工人说,拿到高工资基本上干活和机器没什么区别。

第三,外来务工人员的政策改变,

在厦门工作多年的外来务工人员申请公租房,家里面必须有一方属于厦门户口,这应该是照顾厦门本地人的政策,和我同时毕业的大学同学,去重庆那里工作,他在一家企业工作三年,申请公租房时马上就下来了,条件要求也比较简单,只需要在当地交够社保就可以了,不需要什么一方家庭成员必须是当地户口,自然这样便利的条件才更加容易留住人,也有很多朋友会问,厦门发展那么好的城市,为什么惠民政策没有那么好,为什么不多给外来人员一些归属感?

厦门确实走了很多人,但为什么人口数量不减反而增加了呢?这个现象很值得研究。单用人口数量指标很难说明厦门究竟有没有发展潜力,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是由许多综合因素决定的,需要有更多的数据处理分析才能判断。不过以个人的感觉,厦门近年来在产业发展上过多地依靠房地产业来拉动,产业建设规划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做出新的调整,很可能会影响今后发展的后劲。这种迹象已经出现,真的不能掉以轻心。

厦门近两年人员确实流失挺严重,主要原因在于房价太高,年轻人的收入普遍一般,由此产生的归属感太弱,很多人权衡再三后,还是去往广州,重庆,成都,武汉等性价比较高城市发展。

厦门的城中村拆迁太多,低收入群体越来越难以租到一间自己心仪的房子(主要租金太高)。建议厦门学习深圳,不要一味将城中村拆迁,而是进行保护性改造。这样一来可以让低收入群体租房成本更低,也能为厦门保留下很多城市记忆,这种双赢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

城市再漂亮,也要有人气,更要有生活气息。厦门很美,很多人喜欢去 旅游 ,厦门也很贵,很多年轻人无奈选择离开。希望厦门能控制好房价,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到来,这样的厦门,一定会更美!

感觉你这个题目就不对,看看厦门的人口数,每年都是增加的,何来的流失?人口进出迁移本是正常,不要把个别人的离去当做大势所趋,看看需求越来越高的学位,依然坚挺的房价,人口流出之说到底是和谁相互打脸。厦门现在的人才政策力度还可以,不要把个别人享受不到的政策就当作子虚乌有。另外,优胜劣汰是法则,各取所需是自由,能留下来的奋斗前进,离开的,大家就各自安好,何必把锅甩出去呢。

厦门的人口流失率高?高吗?我不这么认为,不但没有流失,反而增长了不少。厦门有关单位登记外来人口相对来说是比较严格的,从数据分析角度来说,2017年,厦门市常住人口41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9.1%。全市户籍人口242.53万人,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207.89万人。思明、湖里两区合计115.20万人,占55.4%。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为119.78万人。到了18年411万,19年429万 ,人口是在增长而不是减少。之所以你认为会人口数量越来越少,是因为大多岛内企业搬迁到外。当然有那么一部分是离开了,但是入厦的人会相对来说比较多。你可以看看每年学校招收学员的统计数据就知道。如果你家有小孩在读一二年级你就会明白,现在岛内的小学已经严重超负荷了。一个城市小学生的增量被很多经济学家用来衡量经济前途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厦门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尽管房价很高。[微笑][微笑][微笑]

因为厦门岛内的工厂都搬出来泉州漳州地区了,再有厦门工资低,高消费,所以大家都承受不起,我在厦门待过一段时间,后来就去漳州了,漳州工资高,消费一般[呲牙]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2019年流失人口七十万,年轻人流失率全国第一啊!厦门虽然很漂亮, 旅游 业一直很不错,但是被高估的城市、产业空心化、工资低、房价高、厦门人均负债高、杠杆率全国第一,房价租售比全国垫底。

光看流失率是没用的,要看增加减少的是什么人。

办退休的逐月增加,学校也越盖越多,所以增加的是老人孩子,减少的是年轻人, 社会 精英

❽ 为什么厦门有些地方很村

厦门有些地方很村的原因是。
城中村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阶段,因为有它,维系着城市高速发展下底层人民的生活保障。厦门也一样,尽管这个城市的岛内整体建设得很漂亮,但是一样有很多的城市村,外来务工者,送快递的、送外卖的、工厂工人、刚毕业的学生,很多首选城中村作为他们在这个城市的驿站。

厦门怎么

小时候喜欢的女生说特别喜欢厦门,想去厦门读大学,于是我选了厦门的华侨大学(分数尴尬,厦大上不去),大学在集美,就业后在五缘湾、同安、金山都待过,大学兼职也几乎跑遍了厦门。感觉上面的答主们回答的都不怎么全面,厦门分思明、湖里、集美、海沧、翔安、同安几个区,每个区的人文素质都不同的,思明区最繁华,以前在这里兼职家教+旅游闲逛,景点什么的分配的特别好,这里的人最富裕,素质最好,生活节奏很慢,在思明区的确车让人是常态(回家差点没被车撞死),让座什么的真的很和谐,白鹭洲公园那一块居住区简直不要太和谐,说实话觉得这里的老人都有一种知书达理的气质;湖里区也是岛内,素质也很高,但是这里城中村比较多,城市建设没这么好,以前家教的时候家长自嘲过了火车站就是乡下,不过湖里区的人特别热情,以前在五缘湾一代上班的时候就感觉每个人都一副自家人的热情感,相比之下思明区显得更高冷一点。岛外海沧区没怎么去不评论,很多工业区,当时跑男在海沧录制的时候冒雨去过一次,还有国际美食节兴冲冲跑过去结果告诉我不开了;集美区是待过最久的,到处都是高校,学生特别多,感觉素质也挺高的。最后提一下同安,现在我在同安上班,话说我对厦门所有的负面印象都是同安给的,同安物价相对其他区便宜,比如佳丽海鲜大酒楼比岛内的价格低很多。

但是城市建设完全是两个城市,同安城区感觉是县城,摩托车乱穿,一到下班时间堵成狗,司机各种骂娘,路边卫生也脏乱差,同安人也不认为自己是厦门人,每次去岛内都说去厦门,公交上真的各种脏,气味难闻,让座别想了,公交一来都是疯狂挤,麻蛋一大堆不爽。不过同安的海鲜便宜,同事每次办酒席都是清一色的海鲜,后田BRT站那边的几条船上海鲜也好吃实惠。

❿ 厦门安兜现在人多热闹吗

厦门安兜现在人多热闹。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显示:厦门安兜社区属于禾山街道,总面积不过0.5平方公里,却有着近10万的人口,其中外地流动人口占九成以上,是厦门岛内几个超大型流动人口聚集的城中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