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给我介绍一个肠胃病的专家
凌红
基本档案
姓名: 凌红 性别: 女 从医年限: 20
治疗疾病: 肝胆、胰、胃肠疾病
所属专科: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系内科
毕业学校: 广州医学院
教学职称: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研究职称:
联系电话: E_MAIL: 个人主页:
联系地址: 广东省惠州市鹅岭北路41号
专家简介
现任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1988年在中山医学院学习胃镜、肠镜及消化内科专业一年,92年及2001年分别到北京协和医院及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学习十二指肠技术(ERCP)擅长肝胆、胰、胃肠疾病的诊治及消化内镜的临床应用,公开发表本专业论文10多篇,其中“胃良恶性溃疡组织中Hip感染与端粒酶的关系”,发表于中华消化内科杂志,“缩血管药与硬化剂联合应用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发表于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参与单克隆抗体与碘油混悬物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几年来,在有关胃癌的研究方面,获得广东省医学科研资金资助及惠州市科委科研基金资助课题二项。任广东省消化内镜学会委员,是十五期间广东省医学专家库成员。
张亚历
基本档案
姓名: 张亚历 性别: 男 从医年限: 25
治疗疾病: 胃肠疾病 消化道出血
所属专科: 南方医院消化内科
毕业学校: 第一军医大学
教学职称: 教授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研究职称: 博士生导师
联系电话: E_MAIL: 个人主页:
联系地址: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
专家简介
张亚历 男,1961年出生。第一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全军消化研究所副所长、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华医学会消化学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常务理事。曾在日本医科大学研修。长期从事胃肠疾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诊断,专长于胃肠早期癌、胃肠炎症性疾病和出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对疑难疾病的诊疗分析和治疗。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并受国家优秀骨干教师基金资助。
张振书
基本档案
姓名: 张振书 性别: 男 从医年限: 30
治疗疾病: 胃肠道疾病 炎症性肠病 消化道肿瘤
所属专科: 南方医院消化内科
毕业学校: 第一军医大学
教学职称: 教授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研究职称: 博士生导师
联系电话: E_MAIL: 个人主页:
联系地址: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
专家简介
张振书 男,1951年出生。第一军医大学医学博士毕业。全军消化疾病研究所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委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及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全军消化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及消化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国内外多家杂志编委。主攻消化系肿瘤及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防治。对慢性胃肠病、慢性肝病及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大肠癌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相关性的系列研究、癌基因和TGF-β1、IL-6对大肠癌的诊断与调控、胃癌术前超声内镜诊断分期及其分子病理学基础的研究、大肠癌高危易感因素与靶向筛检指标的研究。
周殿元
基本档案
姓名: 周殿元 性别: 男 从医年限: 50
治疗疾病: 消化病 消化系肿瘤
所属专科: 南方医院消化内科
毕业学校:
教学职称: 教授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研究职称: 博士生导师
联系电话: E_MAIL: 个人主页:
联系地址: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
专家简介
周殿元 男,1925年12月出生。全军消化研究所名誉所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1级,暂缓离退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津贴。全国着名消化病及内镜专家。54年建立消化病专业组,是国内最早开展胃镜的先驱者之一,也是国内纤维结肠镜插镜技术及治疗技术的开拓者。曾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华消化学会、中华消化内镜学会、中华微生态学会常委;军队消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消化杂志等三家杂志副主编。现被聘为广东医学会名誉会长,广东省、广州市及广州军区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在内科疾病,特别是消化病、消化系肿瘤及内镜诊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是着名胃药“三九胃泰”的主要研制者。长期从事大肠癌早期诊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幽门螺杆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均取得显着成果。先后荣立三等功6次、江主席通令荣记二等功1次;获总后伯乐奖、广东省优秀园丁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姜泊
基本档案
姓名: 姜泊 性别: 男 从医年限: 30
治疗疾病: 消化道肿瘤 大肠疾病
所属专科: 南方医院消化内科
毕业学校: 第一军医大学
教学职称: 教授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研究职称: 博士生导师
联系电话: E_MAIL: 个人主页:
联系地址: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
专家简介
1956年12月出生。第一军医大学博士学位。科主任,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副所长,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消化学会常委,全军消化内镜学组副组长。 曾师从世界着名的大肠癌专家日本学者工藤进英教授研修肠镜单人操作法和早期大肠癌诊治,学成归国后致力于在全国推广这两项新技术,在国内讲学达20余次,并多次在国内学术会议上进行肠镜单人操作法表演,目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擅长消化道肿瘤、大肠疾病的诊治。主攻大肠癌早期诊治和艰难梭菌性肠炎的诊治。在国内首次报导了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和大肠锯齿状腺瘤两种新的肿瘤类型,建立了大肠粘膜腺管开口分型的新的诊断标准,对于鉴别大肠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病变及早期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对消化内镜下诊治造诣深厚,尤其擅长大肠粘膜微小病变、大肠平坦型肿瘤的诊断及内镜下治疗。荣立三等功2次。
祝早日康复!!^0^
⑵ 白色曼陀罗的花香会让人晕吗
曼陀罗的花很漂亮,可是有报道说曼陀罗是有毒的,我去那边的时候,吸入那种花粉的味道,会觉得人很难受,喘不过气来,还会头晕。这是不是中毒的症状?是不是可以和他们沟通一下,不要种这种曼陀罗了?这种植物会给往来的游客带来危害,又没有防护措施,我觉得没有种的必要。
调查:记者花边站5分钟,身体未出现异常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在西方,曼陀罗这种植物一直被赋予恐怖的色彩,种种传说都和死亡有关,特别是它的花香清淡幽雅,闻多了会让你产生轻微的幻觉。可是曼陀罗真有传说中的那么恐怖吗?记者为此进行了实地走访。
昨日,记者进植物园一路步行,辗转找到了刘女士提到的这株曼陀罗,它的全名叫做大本曼陀罗,属于茄科,原产地美洲。花朵呈黄色,花形像一个喇叭,花瓣向四周裂开,整朵花倒挂枝头。标识牌上介绍,它可种植于庭院中供观赏,也可做药用,不过上面并没有标明这花有毒的说法,周围也无任何警示标志。为了证实刘女士的说法,记者在花边上站了5分钟,不过身体并未出现异常。
回复:全株都有毒,中毒的前提是食用
曼陀罗到底有没有毒?植物园主任助理丁印龙给出的答案是:有,全株都有毒!包括它的叶、花、根部等,都有毒。不过,中毒的前提是你去食用它。丁印龙说,市民日常观赏、与花接触都不会中毒,“种植曼陀罗这么久,从来都没发生过游客中毒的情况,我们的养护工人天天都在和曼陀罗打交道,也未出现异常。”
据了解,曼陀罗的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药性镇痛麻醉、止咳平喘。主治咳逆气喘、面上生疮、脱肛及风湿、跌打损伤,还可作麻药。三国时期着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其主要有效成分就是曼陀罗。
解疑:感觉中毒,可能是花粉过敏或心理作用
刘女士纳闷了,那为什么自己会出现喘不过气、头晕的反应呢?记者为此咨询了厦门市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杨一民(特长小儿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他认为,刘女士很可能是对曼陀罗的花粉过敏,很多对某一类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进入呼吸道后会出现头晕、喘不过气的症状,严重的还会伴随打喷嚏,身上出皮疹等。还有一种可能是,刘女士因为之前就知道曼陀罗有毒,所以在接近这类花时心理因素在作怪,导致不由自主地头晕、喘不过气。
>>>链接
曼陀罗的神秘传说
因为曼陀罗盘根错节的根部类似人形,中世纪时,西方人对模样奇特的曼陀罗多加揣想,当时传说当曼陀罗被连根挖起时,会惊声尖叫,而听到尖叫声的人非死即疯。
在西方,曼陀罗花的解语是:1.诈情、骗爱 ;2.敬畏、敬爱;3.不可预知的死亡和爱。相传在古老的西班牙,曼陀罗似冷漠的观望者,常盛开于刑场附近,麻木祷告着生命消逝的每一个灵魂。
传说中每一株黑色曼陀罗花里都住有一位精灵,它可以帮你实现愿望,但却有交换的条件,那就是人类的鲜血。只要你用自己的鲜血浇灌那妖娆的黑色曼陀罗,在它开花的时候,花中的精灵就会满足你的一个愿望。也只能用自己的鲜血浇灌,因为精灵们喜欢这种热烈而致命的感觉。曼陀罗的根部有麻醉和迷幻效果。此外它也是保护家庭的利器,也能为佩戴的人带来勇气。
一些植物有毒但有用
不能误食也最好别碰
我市一些常见植物是有毒的,它们可用于观赏,有些在改善环境、净化空气方面有良效,植物专家提醒,只要别近距离触碰或去食用,都是对人体无害的。
■ 滴水观音
在成功大道和仙岳路多处绿化带上,记者都有发现滴水观音的踪迹。它的块状根茎长得非常像芋头,容易误认。本报2011年就曾报道过一个7岁女童把它当作芋头食用后,嘴巴红肿,一小时内都无法开口讲话。据了解,滴水观音根茎内的白色汁液有毒,皮肤接触到会产生强烈刺激和瘙痒,眼睛接触到会引起严重的结膜炎甚至失明。若食用根茎,会引起口部和咽部的不适,严重的会窒息,导致心脏麻痹而死亡。
■ 夹竹桃
绿化管理中心养护科科长魏道军介绍,夹竹桃在筼筜湖周边、环岛干道等地都有种植,它是名副其实的“吸尘大王”。不过它的花、叶、枝条、树皮都有毒,如果误服过量,会出现中毒症状。夹竹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种叫夹竹桃苷的有毒物质,误食也会中毒。人中毒后,初期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进而可能出现心脏症状,有心悸、脉搏细慢不齐等;严重的会出现瞳孔散大、血便、昏睡、抽搐甚至死亡。不触碰汁液不食用,对人体无害。
■ 盐肤木
魏道军介绍,在我市的一些山上种植的盐肤木也有毒性,它的树液对许多人的皮肤具有高度的毒性和刺激性,市民若在登山时遇见千万不要去触碰。
⑶ 厦门附属中山医院救助基金大概多久到账
厦门附属中山医院救助基金大概多久到账
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资金一般一个月内可以领到。
法律依据: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三十条申请医疗救助的,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经审核、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医疗保障部门审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的医疗救助,由县级人民政府医疗保障部门直接办理。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相衔接的医疗费用结算机制,为医疗救助对象提供便捷服务。
第三十二条国家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对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者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急重危伤病患者给予救助。符合规定的急救费用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支付。
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应当与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相衔接。
⑷ 想要报考2021厦门医院招聘考试,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怎么样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于1959年,承担为全市妇女、儿童提供保健及医疗服务、指导培训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统计全市妇幼卫生信息、健康教育、教学、科研等任务,是厦门市唯一的一所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近年来,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在中国医学科学院2018年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中,进入妇产科学百强名单,是福建省唯一上榜医院,同时积极推进舒适化医院建设,成为我国首批分娩镇痛试点医院。2019年正值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建院60周年,正式挂牌成为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此外,集美院区建设项目已获市发改委正式立项,建成后医院总床位将达到1500张,将有助于优化岛内外医疗资源布局,提升厦门整体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