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闽南佛学院是几本
闽南佛学院是二本院校。闽南佛学院,由会泉法师1925年创办,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学府,是弘扬佛法,培养佛家弟子的摇篮。佛学院设有养生院、图书馆等机构,现有男女学僧400多人。闽南佛学院为海内外培养了大批佛教人才。
1981年。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来闽视察冲团瞎,向福建省,厦门市党政部门有关领导提散空出对复办闽南佛学院的期望。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当年。即批准南普陀寺先行复办佛教养正院。I983年,新加坡佛教总会会长宏船老法师率团回国朝礼名山,对闽院的复办甚为关怀。在北京访问时,与赵朴初会长商谈支待闽院复办的具体问题.得到赵朴初的嘉许,并亲题学院名匾敦促其成。1984年先行挂匾招生。1985年5月举行正式复办的开学典礼。
Ⅱ 闽南佛学院的环境设备
闽南佛学院复办以来,在妙湛院长的领导下,重兴寺宇、增建殿堂、新轿拆裤建禅堂、图书馆、添置图书,建造学生宿舍,法师楼等,使闽院规模不断扩大,设施日臻完善。1993年,御咐闽院建成国内(大陆)较大的禅堂,供师生参禅修持使用,成为闽院师生重要的修持场所。
为了提高学院的教学水平与效果,充分利用和掌握电脑这门现代化技术。2001年9月,学院设置了男女闭简众二个电脑室,现拥有电脑53台;各处室和法师个人也都配备了电脑,并且都上了国际互联网,供打印文件、查找资料、获取信息、提高通讯、办公管理等使用。还配备了投影机、实物展示台、DVD、录像机等先进设备,辅助教学及各种大型活动使用。
Ⅲ 南普陀寺
南方普陀寺,主要指位于福建省夏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的普陀寺!中国只有两所普陀寺,另一所叫北普陀寺,位于浙江地区。南普陀寺,主要指夏门大学旁的闽南佛学院!
闽南佛学院历史悠久,它有一个公开的却鲜为人知的秘密: 佛学院修禅讲学,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它招生的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潜心佛法,佛学本身是宗教信仰之一,属谨键哲学的一个分枝。佛学院的招生,在修养身性上有特殊的要求,面向僧侣众人。
它招生学生文化成绩上,因为佛学主要是哲学宗教,文化上考中国语文(汉语),英国语文(英语),佛学。
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是从事佛学修行,做僧侣众人!僧侣众人是什么概念呢,这是佛学的内容,我们简单点说,巧行僧侣众人一般指皈依佛门的和尚或尼姑,这样通俗易明白!
我们会产生疑问,这些本科生和硕士生,他们为何而来?又将到何处去?他们为何而来?佛学是宗教信仰,来这里,多数是因为宗教信仰,他们内心认可佛教,信仰佛教,皈依佛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因宗教信仰而来,来接受更高的佛学教育,来了解佛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冲突如何融合!他们来,是为了佛教信仰,最后,又将何处去?
这些本科生及硕士生,他们很大一部分,将走向寺庙,努力修行,完成信仰佛教的使命!据了解,闽南佛学院培养的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在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祥宽巧香港、中国南方等东南亚地区,都具有很高的社会影响力!很多从闽南佛学院毕业的学生,有大部分在东南亚,成了有名望的僧人。
佛教是一种真诚的信仰,凡是信仰,都是内心真诚坚守护卫的东西,闽南佛学院,它不仅同南普陀寺一道弘扬佛法,还培养哲学文化,辨证和坚守信仰与现代文明的冲突,现代文明以科学技术为特征,冲破传统文明,又无系统性文化体系维护科技文明,会导致社会人人内心恐慌和无助!能传递信仰,回归生活本原,会使人幸福得多。
在多重文化及价值观的冲突中,皈依佛门是逃避现实价值观冲突,但它又召唤人类回归生活本原,本本真真的生活,真真实实的做事,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做人,构建一个诚信互信互帮互助的可信赖的友好社会。
Ⅳ 南普陀寺位于哪里
南普陀寺属于厦门宗教旅游的着名风景区。
南普陀寺位于市区五老峰下,面对龙海市南太武山,南面是厦门大学。南普陀寺是厦门着名古刹。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明末(1628年)毁于兵火。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靖海侯施琅将军重建,因寺院是奉观音菩萨为主,又位在我国四大佛教道场之一的浙江舟山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寺。南普院寺规模宏大,总占地25.8公倾,建筑面积21270平方米。从南到北主轴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和藏经阁四座,加上左右庑廊,钟楼鼓楼、功德楼、海会楼、普照楼、太虚图书馆、佛学院教室、养正院等。所有这些建筑依傍山势,层层托高,庄严肃穆。
近些年来,在天王殿南面有放生池、两座新建的万寿塔和两个凉亭以及荷花池等,在两池之间有七座由释迦牟尼佛、迦叶佛等七尊佛像组成的七佛塔,万寿塔高11层,富有南亚佛教建筑的风格,使南普陀寺风景更加美丽。天王殿也称弥勒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弥勒佛在印度是一尊头戴王冠、身体不胖的坐像,而在我国则成了手拿布袋体貌肥壮的光头和尚。据说他云游各地,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人们怎么逗他,他总是眉开眼笑、和善待人。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天王殿两侧是魁梧高大、英俊威武的四大天王。全身显得金碧辉煌。屋顶的剪瓷艺术,耐人欣赏。
大雄宝殿是转逢和尚于1932年重建的,一座重檐歇山顶建筑,琉璃石柱,雕梁画栋,庄严肃穆。主要供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尊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东边是药师佛,西边是阿弥陀佛。释迦佛两旁,还有两位尊者,东边是大弟子迦叶尊者,西边是堂弟阿难陀尊者蚂猜,前面是千手闷竖型千眼观音。民间传说:古时有个老人,养了三个女儿,一天老人病了,需要人眼做药引子。大女和二女都不管,而小女自愿献出自己的眼睛,治好老人的病。此事感动了释迦牟尼,便创造了一个千手千眼观音来纪念她,并站在自己的面前。大雄宝殿建筑,体现了"闽南佛殿"四大特点:一、墙上有"清影摇风"、"楚江秋吟"等山水花鸟画,和"神河沐浴"、"六年苦行"等释迦牟尼诞生故事的连环画。二、屋脊是弯月起翘、紫燕凌空,显得轻巧灵动。三、构造精巧,技艺讲究,屋脊嵌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凤凰展翅"等图案,都是剪瓷镶嵌而成。四、建筑材料取材本地花岗岩、青斗石,所有梁、柱、础、斗拱、栏干都独具特色。大悲殿建于清初,被火焚烧。1930年太虚和尚重建,1962年重修。
大悲殿内奉祀观音,其余三面为48臂观音,掌中各雕一只手眼。手上持多种法器,姿态不一,各臻其妙。大悲殿为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铁钉。仰视藻井,别致美丽。藏经阁为两层文物楼。建于1936年。楼下是法堂,是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二楼是玉佛宝殿,有缅甸玉佛28尊,并珍藏中外佛典经书数万卷。其中较为珍贵的有宋代《碛砂藏经》,明代《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血书《妙法莲花经》、《日本大藏经》等,还有唐代铜佛、宋代铜塔、明代观音菩萨施甘露像,以及高僧大德的墨宝。1924年,南普陀寺由临济宗转逢和尚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会泉法师任第一任方丈。寺内有1925年创办的为国内最早的佛教学府纤派--闽南佛学院。
1934年,弘一法师又增办佛教养正院,迎来了南普陀寺建寺以来前所未有的兴旺时期。1937年,佛学院因抗战而停办。十几年间佛学院共培养学生200余人,不少人为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佛教事业做出巨大贡献。1985年,佛学院重新办学,现设养正院、预科班、正科班,各为两年制,1992年起又增设二年研究班,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南普陀寺与厦门大学仅一墙之隔,却两种意境;"古朴与摩登并存,小和尚和大学生为邻。"
Ⅳ 请问您知道在厦门紫竹林寺有没有比丘尼的联系方式,可以谈佛法和出家的事
闽南佛学院分设蔽旁男众部和女众部。男众部设在南普陀寺内,女众部设在景色秀丽的金榜山紫竹林寺。紫竹林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吴仓社董村,金榜公园左侧。旧为“宝山岩”,俗称“董内岩”,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相传有当地吴姓村民在此掘地得宝,即营建岩寺,是为“宝山岩”和“董内岩”名称之由来。岩侧原有泉水清冽,据传宋幼主从此经过,曾掬泉止渴,乃称为“圣泉”,为禾山四大名泉之一。 紫竹林寺现任住持圣辉法师,48岁,师从仁德法师,毕业于中国佛学院研究生班,兼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南普陀寺方丈,闽南佛学院院长,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会长,厦门宏尘橡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
闽南佛学院学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寺院兄埋的出家众。学员须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年龄在十八岁至三十岁之间,经过统一考试,择优录取。
Ⅵ 中国的佛学院有几所
中国佛教学院有很多家,没有具体数字。
1、中国佛学院(The Buddhist Academy Of China)
闽南佛学院是一所久负盛名的佛教高等学府,1925年创办,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南普陀寺内。以“爱国爱教,学修并重”为宗旨;以“学修一体化,学院生活丛林化”的办学方针;教学上坚持“八宗并重,五明兼顾”。
Ⅶ 厦门岛内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鼓浪屿素有“海上花园”、“音乐之岛”、“万国建筑博览”的美称,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鸟语花香,无车马喧嚣。
10、白鹭洲公园是厦门最大的全开放广场公园,分为西公园、中公园、东公园,是筼筜湖内的一方台地,面积10万平方米。公园内设有茶舍、公馆、生活馆、会所、酒店、字画廊等,附近还有购物中心、海鲜美食城、保龄球馆,是以休闲、游乐、购物为中心的城中公园。公园内的白鹭女神雕塑,是鹭岛的象征,雕像前的广场上常年有成群的鸽子,与游客同乐,非常自然温馨。园内的音乐喷泉广场和音乐露天广场,是人们夏天纳凉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