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厦门山多平地少有什么说法
扩展阅读
厦门哪里有卖明矾的吗 2025-05-26 06:52:19
福州哪里有室外地板 2025-05-26 06:30:14

厦门山多平地少有什么说法

发布时间: 2023-05-23 10:18:31

‘壹’ 厦门周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推荐

周末或者是小长假在厦门的朋友们已经玩遍了当地的热门或者是小众景点,那么在厦门周边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了不少好玩的旅游景点,一起来看看吧!

周边游之漳州

1、火山岛

火山岛自然生态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前亭镇至佛昙镇滨海地带,景区内保存了中心式火山喷发构造形迹和后期风化海蚀灶局地质地貌。景区由“三山(香山、烟楼山和鱼鳞石山)、三岛(林进屿、南碇岛和整美半岛)、三湾(崎沙湾、江口湾和后蔡湾)”组成。

开放时间:8:00-17:30

交通:自驾:东线高速:东线高速——龙桥立交——绕城高速——石山立交——绿色长廊(路口有“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引导牌)——火山岛自然生态风景区

2、镇海角

镇海角在镇海卫伸出海边的凸出地,这里有2座灯塔非常网红,一新一旧,新的还在使用旧的已经废弃,这里也是黄海和南海的分界线。到达镇海角,眼前是300度海景,脚下是繁花盛开的草地,远处是红白相间的灯塔??清新诗意,恍若置身在电影之中。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交通不便,建议自驾出行

3、东山岛

东山岛隶属于福建省漳州市下辖的东山县,因主岛形似蝴蝶亦称蝶岛,是福建省第二大岛。它由43个小岛组成,总面积有194平方公里,被誉为“海峡西岸旅游岛”,电影《左耳》在此取景。

门票:风动石门票(成人)42人民币/风动石门票(儿童)22人民币/东门屿门票(船票)52人民币(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开放时间:全天

景点位置: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东山岛

4、云水谣

云水谣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灵山碧水。

2005年底,一部以《寻找》为原本改编的电影《云水谣》在此拍摄取景,小镇因此声名大噪,此后便更名为“云水谣”。当年拍摄《云水谣》时建造的道具——水车至今还保存完好,并成为这个小镇的标志。

村中的溪水岸边有十几棵百年老榕,古道旁有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那就是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市。老商铺大多还保留着木板代墙的特点。村隐闭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脚下、溪岸旁、田野上星罗棋布的一座座土楼。

门票:90元;优待票45元(云水谣古镇、怀远楼、和贵楼3个景点实行套票制。)

开放时间:08:00-17:00;停止入场时间:17:00(01月01日-12月31日)

交通:在厦门湖滨南长途汽车站乘坐8:00去云水谣的班车,票价55元,车程约3.5个小时

5、南靖土楼

国家5A级景区之称,修建于11世纪以前,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汇集了现存最高、最大、最小、最奇特和保护最完好的土楼。品“四菜一汤”田螺坑,赏“东歪西斜”裕昌楼,游“小桥流水”塔下村。

门票:100元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从漳州西站坐车到南靖

6、漳州古城

漳州古城,位于“海滨邹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古城是漳州最有价值的核心区,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漳州古城地处商贸繁华的城市中心区,又是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集中的老城区,“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五大特色非常鲜明,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开放时间:全天

景点位置:福建省漳州市芗城态哗区

周边游之泉州

1、泉州西街

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现在目前西街片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0多处,分属古建筑、古遗址、石刻等多种类别,还有未列入级别但保护较好的古建筑、古民居12处。泉州西街上有很多当地特色美食~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景点位置: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西路与西街交叉口

2、崇武古城

古城濒临台湾海峡,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古城是明政府抗击倭寇时期,在万里海疆修筑的城堡。景区最大的三个看点是古城墙、石雕和海边的岩礁。城墙下的居民区生活着整个崇武最早的居民,是当年抗倭军队的后裔。爬上老城墙,站在灯塔处,可以看到城墙轮廓,海面上能望到妈祖像。石雕是惠安给人的第一印象,到处都能看到。虽然现在是商业化的存在,但是拍照欣赏下还是不错的。

门票:45元

开放时间:07:00-19:0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交通:乘车到泉州客运中心站或惠安车站,有直达崇武的班车

景点位置: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古城路

3、清源山

清源山是泉州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5A级景区,是泉州的标志性景点。整座山最大的亮点就是位于山下的老君岩,也就是老子的雕塑,它雕刻得栩栩如生,且有千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

除了看人文景观和爬山锻炼,在山中喝茶和在山顶吃喝也是种独特的乐趣。登山途中有不少休息泡茶的地方,可以停下脚步喝喝茶,慢慢品味闽南文化

门票:70元

开放时间:05:30-19:00(夏秋季),06:00-19:00(春冬季)(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交通:搭乘泉州市公交3路、10路、15路、28路、30路、45路、202路、209路、601路、K602路、K1路、K201路、K203路、K205路可到达。

景点位置: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泉山路

4、泉州钟楼

泉州钟楼是1934年建设东西街十字路时建的标准钟楼,于次年完工。钟楼高13.8米,由留英设计师设计,具有欧洲风格。泉州钟楼与东西塔、谯楼等成为古城独特的景色,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目前,钟楼的钟由机械钟换上石英钟,钟楼还装上了节日灯,夜幕下的钟楼放射出新的光辉,更加灿烂夺目。

5、泉州中山街

厦门有中山路,泉州有泉州中山街。这是一条保留泉州早时候的街景,在这条街上可以拍出好看的照片~

景点位置: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中山南路98号

周边游之龙岩

1、永定土楼

永定土楼是国家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也被戏称为“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景区主要由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初溪土楼群、南溪土楼群、中川古村落等组成。有圆楼、方楼、等各式土楼,现存土楼4000多座,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永定土楼千姿百态,历史悠久。山居建筑独一无二,凸显着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古老传统。

门票:景点门票:土楼民俗文化村85人民币/福建土楼王45人民币/初溪古村落60人民币;多景点联票:民俗文化村+天子温泉199人民币;观光车:5人民币(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开放时间:08:00-17:3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内部各小景点开放时间详见景区现场公示。

交通:建议自驾出行

2、连城冠豸山

冠豸山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连城县城东1.5公里处。这是一座平地拔起的突兀之山,因其峰似巨冠,故名“冠豸”。冠豸山山峻石奇,远望如欲放的莲花,又名莲花山,它与武夷山一起被人并称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

门票:105元

开放时间:08:00-17:00(夏季)(05月01日-10月31日周一-周日);08:00-16:00(冬季)
(11月01日-次年04月30日周一-周日)

交通:自驾长深高速公路-上匝道-连城/S204方向-连航路-观景路-终点。

动车到冠豸山站下车,再搭去连城县的大巴车。

3、古田会议旧址

古田会议会址,原为“廖氏宗祠”,又名“万源祠”。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采眉岭笔架山下。会址座东朝西。始建于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单层歇山四合院式砖木结构宗祠建筑。祠堂由前后厅和左右厢房组成,建筑面积826平方米。后改为和声小学校址。

开放时间:08:00-18:0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交通:沿319国道向古田方向开即可到古田会议旧址。

4、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

洪坑土楼群位于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形成于宋代末至现代,现存圆楼、方楼、宫殿式土楼、五凤式土楼、府第式土楼等30多种百余座客家土楼,是建筑种类、风格最多的土楼群,如果说永定是一个没有大门的中国土楼民居博物馆,那么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俨然就是浓缩永定客家土楼的博物馆。

这个平常的自然村落,因至今犹存三十多座大小不一、方圆各异的客家土楼而扬名天下。村中有最富丽堂皇的“土楼王子”振成楼、最小的“袖珍圆楼”如升楼、布达拉宫式的奎聚楼、府第式的福裕楼,还有土墙最厚的景阳楼。它们天然镶嵌于梯田山谷间、弯曲溪岸上,与山林、小溪、自然村落组成旋律优美的田园牧歌。

门票:90元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建议自驾出行

5、初溪土楼群

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它们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呈现出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其中的集庆楼建于明永乐17年(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是客家土楼中年代最久远的土圆楼之一。其结构十分独特,楼里有72部楼梯,一户一梯,非常合理,令人称奇。电视剧《下南洋》便在此取景。这里的游客比较少,所以氛围也比较原生态,若想亲身体验闽西山水及土楼风情,那就不要错过初溪。

门票:70元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建议自驾出行,或在下洋镇汽车站包小车可达。

‘贰’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指什么

并没有特指某一山某一水而是因为福建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所以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

福建陆地海岸线长达3752千米,以侵蚀海岸为主,堆积海岸为次,岸线十分曲折。潮间带滩涂面积约20万公顷,底质以泥、泥沙或沙泥为主。

港湾众多,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湾等6大深水港湾。岛屿星罗棋布,共有岛屿1500多个,平潭岛现为全省第一大岛,原有的厦门岛、东山岛等岛屿已筑有海堤与陆地相连而形成半岛。



(2)厦门山多平地少有什么说法扩展阅读

福建风景名胜:

1,鼓浪屿

鼓浪屿全岛的绿地覆盖率超过40%,植物种群丰富,各种乔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余科,1000余种。代表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鼓浪石、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

2,太姥山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狭义的太姥山系指福鼎市南部秦屿镇以覆鼎峰为中心的山地,也是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带,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四十五公里,约在东经120度与北纬27度的附近。

‘叁’ 老厦门都未必知道的关于厦门的冷知识

1、沙茶面80年代才开始盛行

作为厦门最着名的小吃—沙茶面,它的盛行也就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沙茶面什么时候开始在厦门出现无从考证,但翻阅民国(30-40年代)几本介绍厦门 旅游 的书籍中,都未提及沙茶面,虾面、牛肉面、鸡蓉面(泡面)在当时是主流。解放以后不久即公私合营,私人档铺逐渐消失。据老者回忆,50-60年代,在国营的饮食店里可以点到沙茶面,不过只是众小吃的一种,并没有专门吃沙茶面的地方。到了文革后的1978年,才出现卖沙茶面的摊贩,后面才有专门做沙茶面的店铺。不同于其他闽南小吃,当时,仅在厦门市区能吃得到沙茶面,岛内郊区、岛外、漳州、泉州等地都极为罕见,所以沙茶面也成为了厦门小吃的代表。如果你在厦门看到哪家卖沙茶面的店说自己是百年老字号,那一定是瞎扯淡的了。


2、哪里才是厦门的中心?

厦门岛是厦门市的中心,厦门岛的几何中心虽然在江头(仙岳路与成功大道交汇处),但大部分人不认为它是厦门的中心。因为厦门在很长一段时期市区仅仅局限于厦门岛的西南一角,距离江头的直线距离还有8公里。在清朝,厦门城的中心点在今天的市公安局(老文化宫)。改革开放前,中山路、中山公园一带才称作厦门,火车站已经很偏远了。20-30年前,筼筜大开发,市政府迁往滨北,白鹭洲被认为是厦门新的中心。厦门中心的变迁,是早期厦门岛内发展不均衡,市区不断东扩的缩影。而如今,以前没人要住的五缘湾成为厦门最贵的地块,SM广场在几何中心,万达广场在东部,会展、两岸金融区也在东海岸,岛外建设热潮滚滚,已经很难说哪里是厦门的中心了。

▲厦门人眼中的厦门(刻板印象)


3、厦门铁道东西曾是两个世界

厦门民国形成的老城区在厦门岛的西南隅。1957年建成的鹰厦铁路把厦门岛分成了东西两块。改革开放后建设的筼筜、东渡、湖里、莲花等新区,都未曾跨过铁路以东。就算到了1995年,厦门岛还是被铁路分割成了两个世界。西部是老市区、美丽的筼筜新区以及欣欣向荣的湖里工业园。可是所有的道路遇到铁路就戛然而止。90年代的地图干脆只印厦门岛的西边,城市的边际被铁路包围着。而东部,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片未知的世界。只有零星的几路近郊公交可以到达东部比较大的村落。


▲1992年厦门交通地图只有厦门岛的西部,东以铁路为界。


4、厦门的士不找零?

在厦门坐的士有一个潜规则,常常司机不会找给顾客五毛零钱。比如计价9块5会直接收客人10块。实际上,关于出租车的收费找零问题,政府价格管理部门并无专门的规定。既然出租车计费标准中有保留了“角”的单位,那么,出租车司机就无权擅自把“角”进到“元”,除非乘客本人自愿。这样说来,出租车司机在遇到带“角”的零头时,能找零则找零,如果不能找零的话,只能主动让利,即减掉“元”以下的零头。所以,下次乘车遇到这种情况,不妨问一下司机有没有零钱找哦。


5、厦大大南门不在南边

厦大校门的命名让很多人一头雾水,西北边的大门不叫“西门”或“北门”,却叫“大南门”。原来,此门是1921年厦大建校时起名的,因毗邻南普陀寺,面向思明南路,进校门后的马路为大南路(厦大至南普陀)而得名,许多厦大学子简称此门为“南门”。但是此南非校区之南,大家可别搞混了。


▲厦门大学大南门


6、厦门第一座隧道与高架

厦门岛内山多平地少,为了提高交通的流量与效率,厦门岛内如今遍布着大量的隧道与高架桥,其密度在全国数一数二。不过,隧道及高架在厦门是近十几年来才兴起的。在2000年以前,厦门的隧道与高架桥屈指可数,公路隧道仅有钟鼓隧道及仙岳隧道。第一座公路隧道是钟鼓山洞,北起万石植物园钟山,南至南普陀寺鼓山,全长1161米,1986年通车。钟鼓隧道大大拉近了厦门市区与厦大的距离。第一座高架桥是文园路一中门前的高架桥,长130米,双车道,1991年通车,解决了学生进出存在安全隐患。


▲1990年代钟鼓山洞旧影


7、百家村不是农村

厦门老市区有一个地名叫百家村。虽然地名有一个“村”字,不过它可不是农村。1927年,为兴建厦门第一座公园—中山公园,原公园片区的124家住户自愿迁往此处,为构建中山公园腾出空地,故名“百家村”。百家村的发展亦由此开始。百家村是厦门民国年代规划且得到实施的几个新区之一,也是至今保留较为完整的一个老街区,内遍布着众多的风貌建筑,散发着浓厚的市井文化气息。

▲百家村老街


8、厦门岛内唯一的少数民族村落

湖里区钟宅村是岛内惟一的少数民族村落,位于厦门岛东北部,面积3.5平方公里。钟宅村聚居着3000多名畲民(2000年),其中超过90%为钟姓。钟氏先祖原居于河南省许州颍川郡朱昌县安邑乡,后迁徙至福建海澄县屿上村居住,于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移居钟宅村,至今已有600多年 历史 。当地的民俗文化蕴涵着民族信仰,至今仍演绎着本族特色的习俗,例如“送王船”。遗憾的是,钟宅村已经列入了拆迁的计划,即将消失。


▲钟宅钟氏宗祠


9、五缘大桥上的题字改过了好几回

五缘湾原名钟宅湾,因北岸的钟宅村得名。横跨钟宅湾的大桥于2004年建成,当时的名称是“钟宅湾大桥”。但到了2005年,出于两岸政治上的寓意,叫了600多年的钟宅湾被更名为“五缘湾”。大桥也随之更名为“五缘大桥”。而五缘大桥上的字一开始使用的是无署名的简体字,2008年又换成了江泽民题写的繁体“五缘大桥”。


▲不同时期的大桥题字


10、“前村埔路”写错了吗?

在前埔莲前东路南侧有一条路,路牌上写着“前村埔路”。很多人都以为广告公司做路牌的时候把“前埔村路”的字写颠倒了。其实不然。“前村埔”这个地名确实存在。前埔行政村由前埔、前村等自然村组成,其中前埔自然村的别名也叫“前村埔”,所以这个路牌是没有错的。

▲前村埔路路牌


11、1924年,厦门才有了第一条马路
以前厦门市区没有马路,只有狭窄的街巷。民国初,陈旧落后的市政设施,已不能适应厦门商端口日益发展的需要。1920年,地方人士向政府请准征收两个月铺捐和发行公债后,一面规划测量,一面从徐州、温州、广东招工1000多人来厦门,当年12月兴筑从提督路头至浮屿长700余米的新马路。此路仿英国“麦嘉顿”式,两旁建立南洋骑楼式的人行道,一可遮阳,二可避雨,是厦门第一条近代化马路,遂以“开元”命名。开元路历时四年于1924年建成。

▲开元路街景


12、厦门北站曾经在岛内

现在说起厦门北站,大家想到必然是位于集美后溪的北站。不过在集美的厦门北站还没建成之前,厦门北站指的是岛内的高崎火车站。高崎火车站1958年建成,1982年改名为厦门北站。2010年,新厦门北站启用后,高崎火车站恢复原名。2012年改称厦门高崎站。2015年,高崎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


▲厦门高崎站


13、“内厝澳”还是“内厝沃”?

到了鼓浪屿,明明码头上写的是“内厝澳码头”,路牌也是“内厝澳路”,但沿路的门牌号却成了“内厝沃”,这不禁让人疑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澳”跟“沃”普通话一个读ao4,一个读wo4,闽南话的发音也不相同,意思更不同,怎么会混着使用呢?这是因为在70-80年代,“沃”曾经做为“澳”的简体字出现过一段时间,后来废除了。所以除了内厝澳以外,几乎厦门所有带“澳”的地名,都可以见到两种写法。比如:“顶澳(顶沃)”、“下澳(下沃)”、“澳头(沃头)”。“澳”其实才是正确的写法。但是“下澳社区”如今变成了“下沃社区”,顶澳却不变,比较混乱。

▲门牌上为内厝沃路,路牌却是内厝澳路


14、鼓浪屿近1/3的路名以省市名称命名

鼓浪屿上的道路30余条,有近1/3的路名以省市地名命名。其中,福建路以省命名。泉州路、漳州路、福州路、三明路、兴化路(莆田旧称)以市命名。永春路、海坛路以县命名。安海路以镇命名。


▲鼓浪屿路牌


15、厦门岛内还有多少城中村?

现在厦门岛上的城中村都是由原禾山地区的村庄演变而来,湮没在大马路及高楼大厦之中。若以成功大道与仙岳路为界,把厦门岛用“十”字分成四个区域来看。西南已经几乎完全城市化。北部由于机场限高,不少村庄还有保留。而东部因为原本是前线(面对金门)的原因,发展较晚,城中村至今仍然不少。但是这几年东部的发展力度很大,村庄也不断的在消失或萎缩。如今厦门岛上仍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城中村,不过比起民国年间统计的178社,已经消失了很多。


▲厦门岛内现存城中村分布(红圈部分)


16、这个厦门地名99%的本地人都“读错”

曾厝埯的“埯”字,随便问一个人,这个字怎么念,绝大部分会回答你是平声的ān。厦门话也是念平声,与“安”同音。但字典却告诉你这个字读ǎn(第三声),不读ān(第一声)。公交车的报站广播跟随字典,念的是上声的ǎn,反而有点怪怪的。只能说这个正规读法没什么群众基础。


17、淘大食品的英文为何是AMOY?

AMOY是厦门的英文旧称。可是在淘大食品的包装上,英文出现了AMOY的字样。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淘化大同的前身淘化在1908年于中国福建省厦门成立,除酿制豉油外,也兼营牛奶业务。1928年,淘化大同正式于香港成立,设厂制造豉油。为纪念公司发源地,淘化大同将其英文名称定为Amoy Food。解放以后,厦门的淘化大同根据业务被拆分并入了酱油厂与罐头厂,成为后来海堤、古龙品牌的基础。而淘化大同品牌继续在香港经营,一直延续至今。


▲淘大食品商标


18、有些地名的厦门话不能直接照字念

区分厦门本地人与其他闽南人(或者特务)的方法除了口音外。可以让他们念一下“文灶”、“莲坂”、“安兜”、“泥金”这几个地名。如果他们直接用闽南话念出上面的地名,基本可以排除是本地人。因为这几个地名厦门话要念“麻灶”、“刘坂”、“庵头”、“涂任”。这些地名的文字后来被雅化了,但是厦门话却保持原来的传统,一般也只有本地人才知道。


19、厦门岛上有两个城隍庙

厦门城城隍庙原址位于厦门城内,今中山路城隍庙巷一带。文革时毁,原城隍庙的范围被改建为新华路邮局及思明区人民医院。1980年代,龙海人吴天发在厦港南华路11号之2住宅重建厦门城隍庙,后来规模慢慢扩大。庙内供有一尊明代的石狮子和明代的城隍爷。但是按道理说,“有城才有城隍”,而南华路远离古厦门城。近来又有信徒在古城西路接近原址的位置复建了一座城隍庙行宫,也请进了厦门城开基祖城隍金身。因此出现了厦门岛上有两个城隍庙并存的特殊景象。


▲南华路城隍庙vs古城西路城隍庙行宫


20、厦门有5条街巷 年龄超过250岁

干隆三十二年(1767年)版《同安县志》记载,当时厦门的古街道,已有25条,近城的叫内街,有桥亭街、新街仔、塔仔街、局口街和菜妈街5条;近海的叫外街,有石埕街、提督街、碗街、纸街、竹仔街、磁街、外关帝庙后街、神前街、中街、亭仔下街、木屐街、港仔口街、岛美路头街、轿巷街、五崎顶街和走马路街等16条;内、外街中间,还有火烧街和关仔内街2条;在厦门港又有桥仔头市和市仔街2条。这些古街道宽仅3米左右。250年后的今天在还沿用干隆年间街名,剩下局口街、桥亭街、菜妈街、小走马路和市仔街5条。


21、中国第一所幼稚园在鼓浪屿

中国最早创办幼儿园(幼稚园)的地方是鼓浪屿。清光绪二十四年正月(1898年2月),英国人韦爱莉在鼓浪屿创建怀德幼稚园。创办以来一直没有间断,即今鼓浪屿日光幼儿园。在厦门,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幼儿园是民国初年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幼稚园。

▲怀德幼稚园毕业生合影


22、厦门最高的地方有多高?

同安汀溪的云顶山为厦门市辖内最高山峰,位于安溪、南安两县交界处。峰顶常有云雾,故称云顶山,海拔1175.2米,相当于356层楼高。厦门岛最高峰是洪济山的主峰云顶岩,海拔339.6米,与今天在建的厦门国际中心同高。鼓浪屿岛最高峰为日光岩,海拔92.6米,比对岸的瑞颐酒店略矮一些。

▲同安云顶山


23、带有民国色彩的路名

在同安路实验小学对面,有几条平行的小路名称很特别。它们是忠孝里、仁爱里、信义里(有没有很像台湾的路名?)。这些路名源于民国初年新生活运动所倡导的国民道德中的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几个在台湾路名中仍然常见的字眼,在大陆已不多见。厦门其他比较有民国色彩的路名都被改名了,比如民国路改为新华路,民生路并入民族路,新生路并入深田路等。可惜,由于拆迁,忠孝里与仁爱里名存实亡,信义里相对完整,还有不少一些老别墅。


▲忠孝里、仁爱里、信义里周边地图(1980年)


24、幸福路竟与宫庙有关?

幸福路是大家很喜爱的厦门路名,因为幸福的寓意很美好。但是其实这条路本跟幸福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条路以前叫做佑福路,因为那里有座佑福宫而得名。一直到了文革破四旧,才将“佑福路”改了一个字,变成了“幸福路”。

‘肆’ 福建沿海6城市热力图,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是怎样的呢

我国东南沿海的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都很发达,尤其是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吸引了很多人去打工、求学、创业、做生意等等。在这些东南沿海省份当中,地理位置最东南的就是福建省,福建的电视台叫东南卫视,由此也能看出福建的区位。福建沿海地形山多平地少,沿海城市既挨着大海,也挨着山区。

从厦门热力图可以看到,厦门岛还是人口最密集的区域,在福建沿海城市当中很显眼。厦门是福建省最有名的城市,海上花园名城,由于厦门主城区在厦门岛上,四面都可以看到大海,还有着名的鼓浪屿,厦门一直是旅游热门目的地。

随着厦门城市的发展,厦门岛已经远远不够,通过修建桥梁和隧道,厦门岛对面的陆地都已经发展为市区,由于厦门本身面积就小,厦门在对岸的漳州沿海建立了厦门大学漳州校区。

总的来说,福建沿海6城市热力图,福州、厦门、泉州、宁德、莆田、漳州,都是有山有海的城市,希望福建沿海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地理优势,发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