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未来三天厦门午后雷雨时至 市民出行要备好雨具
昨日, 厦门市 天气好似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阳光灿烂,一会儿就阵雨突袭,更伴有隆隆雷声。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三天,厦门市午后多分散性阵雨或雷拦和阵雨,市民出行要备好雨源拍具,注意防范雷电灾害。
昨日上午,城区最高气温达到33℃~37℃左右,其中思明土屿最高气温更是飙到37.4℃。午间天空“脸色”突变,雷公率先擂鼓,随后雨水洒落。为此,市气象台提前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今明两日,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空气相对湿度最大可达到95%左右,午后局部地区会有阵雨或雷阵雨突袭。城区最高气温在33℃上下,夜晨最低气温大概在26℃左右。
气象专家预计,后天起,北方弱冷空气活动会更加频繁,鹭岛处于冷暖气流交汇处,会有阵雨或雷阵雨天气,降水时局部地区将伴有较强雷电、短时强降水、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可能引发城市内涝、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相关雹衡羡部门和市民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厦门天气】
今日最高温33℃
今天26℃~33℃
多云 午后岛外局部阵雨或雷阵雨
明天26℃~33℃
多云 午后局部地区阵雨或雷阵雨
后天26℃~32℃
多云到阴天阵雨或雷阵雨局部大雨
(数据来源:厦门气象微信公众号)
【海洋预报】
高潮时:02时00分和14时01分
低潮时:08时03分和20时15分
表层水温:27.5℃至31.0℃
厦门岛南部海域浪高:0.4米至0.8米 小到轻浪
厦门海洋环境预报台发布
【相关】
台风“轩岚诺”升为强台风级
快速向西移动,后期路径存在不确定性
昨晚8时,今年第11号台风“轩岚诺”加强为强台风级,其中心距离日本冲绳县那霸市偏东方向约136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最大风力达到14级,最大风速为45米/秒。
气象部门预测,台风“轩岚诺”将以每小时35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快速移动,强度继续增强。未来三天“轩岚诺”对我市暂无影响,由于目前处于大气环流调整时期,其后期路径还存在不确定性,请市民密切关注台风最新动态。 (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② 厦门昨晚有出现流星吗
厦门昨晚没有出现流星,绝伍昨晚是2022年08月30日,同安区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枝迅我区猛宏此部分镇街有雷电活动,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和7~9级短时大风。没有任何有关流星的消息,所以厦门昨晚没有出现流星。
③ 惊蛰打雷到什么时候结束
惊蛰是一年之中比较常见的一个节气,是春季中的第三个节气,这个时候一般都是在三月初,天气渐渐变暖,很多地方都会出现打雷的天槐毕颤气现象,这是比较正常的。那么惊蛰打雷到什么时候结束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惊蛰打雷到什么时候结束
一般来说,惊蛰后秋分前出现雷电天气是正常的,也就是春夏季节出现雷雨天气比较频繁。
由于空气对流的影响,雷电天气在惊蛰前和惊蛰后会逐渐出现,但到了冬季雷电天气会逐渐减少。一般来说,惊蛰后秋分前出现雷电天气是正常的。
“惊蛰”前后,由于地球湿度增大,导致近地面热空气上升或湿热空气北上的强烈影响和频繁活动,偶有雷声。从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物候过程来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开始的时间早晚不同。云南南部1月底左右可以听到雷声,而北京的第一个雷天是4月下旬。“惊蛰打雷”的说法只符合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
一般来说,冬天雷声会少一些。在冬季,由于大陆冷空气团的控制,空气寒冷干燥。另外,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不易形成剧烈对流,因此雷雨很少发生。但有时冬天天气温暖,暖湿空气影响很大。当北方偶有强冷空气南下时,暖湿空气被迫上升,对流加剧,形成雷暴,出现所谓“雷击冬”现象。
气象专家还表示,雷暴并不取决于气温本身,而取决于气温分布。也就是说,虽然冬季气温不高,但如果上下游温差达到一定值,也会形成强对流,造成雷雨。
惊蛰打雷有什么说法
1、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这句谚语很好地描述了农忙的场景,每年靖哲节气过后,都会开始响起春雷,而这个季节又是“九九”晴天,气温回升,雨水也增多,这意味着农民朋友们要开始春耕忙农忙。
2、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高山地区流行的一句农谚,意思是雷雨早于荆哲时节,对高山地区的农民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山区的农田比较高,这样的地形也有优势,即有利于蓄水排水,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
3、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农业谚语的意思是,在敬哲节气前就已经出现了雷雨天气,也就是说,到了节气后期,天气以低温多雨为主,而且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京浙节气一到,农民们就忙着春耕了。这期间,如果天气持续低温多雨,将不利于农民春耕。同时,低温天气会推迟农作物的发芽和播种,影响自然生长周期,当然产量也不会高。
4、惊蛰闻雷米似泥这句谚语的字面意思很简单。这意味着在景哲节气这天开始出现雷雨天气,预示着今年粮食丰收。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应该在景哲节这天演奏。毕竟,“春雷响,万物长”。如果京浙节气当天打雷,也意味着今年节气正点,这说明今年天气不错。在过去,农民依靠天气来获取食物。一年的收成取决于天气。在天气好的一年里,农数改民很容易获得丰收,所以大米的价格会很便宜。类似的农业谚语也有“雷打不动,米饭便宜”的意思。
惊蛰打雷时要注意什么
1、关上门窗,尽量不要使用手机。闪电和雷声也很可怕。当你在家时,记得锁门关窗。不要用你的手机。如果你觉得无聊,就和家人聊聊天,看看书。
2、不要接触金属设备。在室内被雷击的概率很低,但不太安全。如果你接触一些金属装置铅败,如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和建筑物的外墙,你可能会触电。
3、不要做水上运动。下雨时不要呆在游泳池里,也不要做其他水上运动或活动。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水会导电。
4、不要在没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避雨。打雷时,不要在没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门卫箱等低矮建筑物内避雨。
5、不要骑自行车。骑马。感觉要下雨了,赶紧找个地方避雨哦,不要骑马、骑自行车、摩托车或拖拉机。
6、如果你在打雷时洗澡,记得马上擦干身体,否则你可能会触电。
④ 未来几天厦门多阵雨或雷阵雨 出门请带雨伞
昨天又迎来一个大晴天,厦门气温快速上升,全市多个气象站点最高气温突破30℃,其中厦门本站最高气温达到30.8℃;当天全市最高气温出现在集美区塔斯曼生物基地,达到33.9℃。午后,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提醒海沧区、集美区、思明区、湖里区部分镇街注意防范短时强降水和7级-9级短时大风对公众活动、安全生产等带来的不利歼侍影响。截至当天16时,强对流降雨过程对岛外影响较大,累计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同安区淡溪村,达到了30.6mm。
未来几天,大改袜受偏南暖湿气流影响,厦门多阵雨或雷阵雨,局部地区可滚激能出现大雨和雷电天气。虽然未来几天都有雨水光顾,但气温仍居高不下,最高气温维持在29℃-32℃,体感闷热,有点“桑拿天”的感觉,让人很不舒适。近期天气多变,在此提醒大家带上雨伞再出门,做好防晒工作,及时补充水分。 (海西晨报记者 曾昊然)
○今天
阴转多云
有阵雨局部大雨
偏南风3级-4级
24℃-29℃
⑤ 中国大风、雷电和冰雹日极值讲的是什么
中国极端最大风速
极端最大风速是指在一地曾经出现过的最大的瞬间风速。因为最大风速总是只持续很短时间,因此平均时距越长,则平均风速就越小,所以,极端最大风速是一地所有实测风速中最大的风速。
新中国成立后,广州极端最大风速是35.4米/秒,东北风,发生于1964年9月5日;上海是34.7米/秒,西风,发生于1967年3月26日;北京极端最大风速28.3米/秒,北风,发生于1968年3月4日;哈尔滨1972年8月16日极端最大风速达到了34.0米/秒。
中国较大的极端最大风速大多是由台风造成的。例如1979年8月2日强台风过境,汕头最大风速60.4米/秒,风向为东风;厦门1959年8月23日强台风时瞬时最大风速也有60.0米/秒,风向为东南偏东;此外河北塘沽站在1966年8月28日飑线(沿飑线有突发性大风)过境时,使瞬时极大风速达到48.7米/秒(风向为北风);等等。
但是,台风登陆后风速就要大大减小,因此中国地面风速真正最大的地方不在陆上而在海上。台湾附近洋面上曾经观测到过90米/秒的瞬时极大风速。不过中国真正的最大风速还可能是在空弊珠峰顶上,因为中国南方冬半年高空有一支流速特别快的气流,称为西风急流。急流中心高度一般在11~12千米左右,隆冬1月份急流中心的平均风速达到了60~80米/秒以上。珠峰海拔接近9000米,已经伸到了急流中心的下方,所以珠峰附近定日气象站9000米高度上1月份的平均风速也达到了35米/秒,仅从收集到的149次探空观测中挑出来的最大风速已经达到了87米/秒,珠峰上风速之大,由此可见。
顺便说及,上海9000米高空1月份229次观测中曾出现过116米斗蚂族/秒的风速,南京14000米高空62次观测中曾出现过136米/秒的风速记录。
中国大风日数哪里最多,哪里最少
大风日数是反映一地风速大小的一个指标。怎样才算是大风日呢?中国气象部门规定,凡一天中只要某一瞬时风速达到8级或17米/秒以上时,这一天就记为大风日,而不管大风时间持续多久。一年(或月)中的大风总日数,就称为这一年(或月)的大风日数。我们所要介绍的就是多年平均的年大风日数。
广州大风日数很少,平均每年只有5.9天,上海每年15.1天,北京26.7天,哈尔滨多些,有40.9天。一般说来,年平均风速最大的地方,年大风日数也最多,例如长白山天池气象站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67.8天,即4天中平均有3天刮大风,居全国之首,最多一年甚至刮了304天之多。从11月到来年5月的大风季中,这里每月平均都有25~29天大风。其次为福建德化的九仙山,平均每年大风日203.6(最多年份268天),全年各月都有13天以上大风,3~6月每月大风都在19天以上。其他大风日数多的地方还有:五台山年平均大风189.2天(最多年220天),大风季也在11月到来年3月,每月平均大风日数都在20~24天左右;新疆博乐阿拉山口,这里海拔不高,只有282米,主要是峡谷地形而产生大风,每年平均163.8天(最多年198天),其中5~7月都在20~21天左右。
大风日数以河谷盆地地形为最少。如贵州贵定每年平均仅0.2天,即10年中才有2天大风;再如四川天全、荥经,云南威信、西畴每年0.3天,湖北恩施、贵州金沙每年0.5天,辽宁桓仁每年0.6天等。
中国哪里雷电最多,哪里雷电最少
耀眼的闪电刺破长空,隆隆的雷声震撼大地。气象站每听到雷声,就记这一天为雷暴日,不管是打了一声雷,还是打了几小时的雷(当然中间允许有间歇)。
中国年平均雷暴日数的分布形势是南方比北方多,山区比平原多,陆物旦面比水面多。中国雷暴日数最多的地区是云南南部和两广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可达90~100天,甚至更多。其中西双版纳和海南岛中部山区,年平均雷暴日可达120天以上。例如勐腊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23.7天(最多年148天),儋县122.5天(最多年139天),景洪120.8天(最多年149天)等,都是中国雷暴最多的台站。
青藏高原东部和横断山区中北部是中国仅次于云南、海南岛的多雷区,许多台站每年都可达到80~90天,例如西藏索县年平均雷暴日数94.8天(最多年118天),那曲每年85.2天(最多年98天)。
从两广和青藏高原东部这两个多雷区向北,雷暴日数明显减少(广州平均每年81.3天)。中国东部地区大约北纬30°以北,青藏高原东部大约北纬35°以北,年平均雷暴日数就降到50天以下,一般为30~40天左右(上海30.1天,北京35.6天,哈尔滨30.9天)。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西北部雷暴十分稀少,一般每年只有5~10天以下,例如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每年平均仅1.7天,冷湖2.3天,新疆和田3.2天等,都是中国雷暴最少的台站,这些台站有些年份甚至终年听不到雷声,例如柴达木盆地中的冷湖,1961~1970年的10年中就有3年没有发生过雷暴。但热带海洋中雷暴之少也令人惊异,例如西沙永兴岛和珊瑚岛年平均雷暴日数分别为33.4和30.2天,这还算是多的;金门和马祖岛更少,分别只有11.0和13.6天;南海中的东沙群岛1926~1936年的10年间每年平均只有7.2天,1963~1970年每年平均只有8.1天。
中国各地雷暴日数一律以夏季最多,但是除了隆冬季节以外,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都可闻雷声。大约长江、巴山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即使在隆冬也曾响过雷声。全国最多雷的月份是6~8月。例如广西沿海的东兴气象站8月份平均高达23.8天(最多月份曾达30天,即几乎天天有雷),钦州8月23.7天(最多月29天),海南儋县6月21.9天(最多月29天)等。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因为雷暴高度集中在夏季,所以7~8月雷暴日数也高达20天以上。例如江孜8月平均雷暴日数23.1天(最多月27天),日喀则8月为21.8天(最多月27天,7月份最多曾有30天有雷),申扎7月20.1天(最多月26天)等,这些气象站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
中国各地雷暴发生的时间,大陆上都以午后到傍晚前后最多。例如,广州、上海雷暴分别集中在12~20时和12~18时;北京、哈尔滨的雷暴出现时间较晚,多集中在14~22时左右。全国以青藏高原雷暴的集中程度最大,如那曲93%~94%集中在12~22时。
可是有些沿海台站、岛屿和高大河谷地区,夜雷暴增多,甚至比午后还要多。例如,沿海台站东兴以早上6时左右最多,河谷地形中的拉萨和河口分别以21时和2时左右最多。
中国哪里冰雹最多
凡是气象站观测到有冰雹落下,不论下多长时间,都算一个雹日。不过,因为冰雹的地区局限性很强,一个县下一次冰雹不见得正好落在气象站。因此气象站所记的雹日,常常比全县实际降雹次数要少,有时还少得很多。
中国雹日分布的情况是西部多,东部少;山区多,平原少。东部的广州、上海、北京和哈尔滨全属平原地区,因此冰雹都很少。广州在新中国成立后没有下过雹,上海平均10年中有2天,北京每年1.1天,哈尔滨每年2.8天。
中国冰雹最多的地区是在青藏高原,例如西藏东北部的那曲每年平均有35.9天冰雹(最多年曾下了53天,最少年也有23天);其次是班戈31.4天(最多年48天,最少年22天),申扎28.0天(最多年37天),安多27.9天(最多年40天),索县27.6天(最多年44天),均出在青藏高原。此外,新疆天山山脉西段的昭苏,每年平均冰雹也达22.2天(最多年32天),这是中国除了青藏高原以外最多冰雹的气象站了。
沙漠地区和南方广大地区是中国冰雹最少的地方,这些地区里有许多站在新中国成立后都没有下过冰雹,例如沙漠地区的吐鲁番、若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浙江南麂岛、安徽巢湖,华南的广州、惠阳、汕尾、深圳、西沙群岛等都是。
中国降雹季节各地也有不同。可以分为春雹型(多在2~4月或3~5月)、春夏雹型(4~7月)、夏雹型(5~9月或6~9月)和双峰雹型(5~6月及9~10月)4种。淮河、秦岭以南多属春雹型,青藏高原多雹区主要是夏雹型和双峰雹型。从全国来说,雹最多的季节是6~9月份,其中以青藏高原为最多。例如那曲6月、9月和8月平均雹日分别为9.3、9.0和8.7天,索县6月有8.8天,申扎7、8月也有8.0天等。每月下8~9天冰雹,的确也够多的了。
冰雹的出现时间,多数是在午后到傍晚。根据大同等15个测站统计,60%以上的冰雹出现在下午12~17时。但也有少数地区,例如湘西、鄂西南、川东南及黔东等10多个山区测站,56%以上的冰雹下在20时到次日凌晨6时之间。
根据哈尔滨、北京、武汉、昆明等几个大中城市的平均,中国冰雹中有58%的持续时间不到5分钟,下到6~10分钟的占23%,11~20分钟占10%,持续时间达20~30分钟和半小时以上的仅各占5%。也就是说,冰雹的持续时间一般不长,81%的情况都短于10分钟,91%都短于20分钟。
中国大部分地区中,都曾发现过一天降两次冰雹的情况,青藏高原东部、黄土高原东北部及黔湘两省北部、黑龙江省中部,甚至一天下过4次冰雹,湖北省五峰气象站1964年2月7日一天内断续降雹曾达9次之多!
一般说来,中国东南部地区见雹不易,而北方和西部地区则多有连雹2天的情况,青藏高原东部甚至可连雹3~5天,那曲1954年9月11~21日连续11天,天天有雹,可称全国连雹日数的冠军了。
⑥ 雷电出现的月份是什么时候
雷电出现的开清梁始月份一般从南往北、由东向西逐渐推迟,一般于9~10月份结束。雷电产生的同时还经常伴随帆缓暴雨、大风、冰雹和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同时,雷电还有日变化,大陆上雷电一般多出现在答轿运白天,集中在午后到傍晚之间。沿海和西部山区的许多河谷地区,易在夜间出现雷电。雷电出现后,一般持续时间多在1~2小时,并且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持续时间长。
⑦ 2012年4月21日-4月23日的厦门天气怎样希望在厦门的朋友回答一声!
是有明显的降水,向今天厦门就普降大雨量级的天气还伴随着雷电.预计18日~19日还会有阵雨,但是雨量较小,但是从19日以后厦门又将再次迎来明显的强降雨天气,受到高空槽和西南气流影响20日厦门会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天气.23日天气可能会出现短暂好转,但是到了24日以后随着暖湿气流加强又将再次迎来明显的降雨天气.气象部门说,汛期已经到来,厦门市降雨也在明显增强。这是因为暖空气势力明显增强了,水汽和热量都显着增加,在相对冷性气团的触发下,很容易出现雷暴等强对流天气。
厦门市今天的降雨便是这一形势。气象专家说,降雨期间可能发生强对流天气过程,短时间降雨都较大,局部有大雨,对流云团发生往往还具有突然性和局地性,这也正是春夏之交雷雨的特点。
从全国范围来看,降雨正逐渐显示出雨量增大、雨势增强的特点,近日广东及我省西部等地都出现了强对流雷暴天气,局部雨量惊人,且下了冰雹,出现了强雷电。说明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南方暖湿气团的势力之盛。
6月-8月降雨偏多
根据新的《厦门市防洪防台风应急预案》,厦门市确定每年的4月15日进入汛期,10月31日结束,其中7月、8月、9月为主汛期。
气象和水利部门预计,今年汛期中的6月、7月、8月降雨偏多,有阶段性的降水集中期,可能出现局部内涝。期间,台风季总雨量略偏多,降水集中。影响厦门市的台风数量偏多,有4到5个,其中有1个可能严重影响,可能发生大风和大暴雨灾害。
⑧ 出门别忘带伞!今起三天厦门依然有阵雨或雷阵雨
昨天午后,隆隆雷声中,鹭岛迎来一波强降水。气象部门预测,今起三天,我市依然有阵雨或雷阵雨销早,局部地区会出现大雨。明天就进入端午小长假了,不少家长计划带孩子出门游玩,为避免雨水“突袭”,请备好雨具。由于湿度、温度较高,白天会比较闷热,大家外出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西南暖湿气流将厦门层层包裹,昨天白天,市区最高气温31℃,海沧区海简好翔大道附近最高气温甚至飙到33.8℃。午间,空气湿度仍居高不下,让人感觉闷热难耐。下午,短时雷阵雨来报到,相较于前几日仅岛外降水,本次岛内外均有雨水。为此,市气象台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和雷电黄色预警。
今天是端午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我市为多云天气,午后有阵雨或雷阵雨,局部地区受强对流影响,雨量较大,会达到大雨级别。市民上下班要备好雨具,注意交通安全。雨水并不能将气温压低,白天市区最高气温为30℃。空气相对湿度在70%~95%之间,夜晨沿海地区会有轻雾或雾。
端午假期,受偏南暖湿气流影响,日头公跟市民一起休假,我市多分拦斗铅散性阵雨或雷阵雨,市民尤其是要注意午后的强对流天气。不过降水分布较不均匀,最高气温不低于30℃,体感会很闷热。
民谚云“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气象专家预计,6日开始,新一轮冷空气南下,届时冷暖气流“打架”,将带来一轮较明显降水,届时气温有所下降,最低气温会降至22℃左右。 (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厦门天气
今日最高温30℃
今天
多云,阵雨或雷阵雨
局部大雨,夜晨轻雾或雾
24℃~30℃
明天(端午)
多云,午后阵雨或雷阵雨
局部大雨
24℃~30℃
后天
多云,午后阵雨或雷阵雨
局部大雨
25℃~30℃
5日
多云,午后阵雨或雷阵雨
局部大雨
25℃ ~31℃
数据来源:厦门气象微信公众号
海洋预报
-高潮时:02时05分和13时37分
-低潮时:08时02分和20时12分
-表层水温:22.0℃至25.5℃
-厦门岛南部海域浪高:
0.4米至0.8米小到轻浪
厦门海洋环境预报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