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厦门启润实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厦门启润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配拆迅12月22日,法定代表人:陈鑫煌,注册资本:26,500.0元,地址位于厦门市湖里区仙岳路4688号国贸中心A栋2201-1单元。
公司经营状况:
厦培此门启润实业有限公司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目前在招岗位2个,招投标项目1项御型。
建议重点关注:
爱企查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1月26日,该公司存在:“自身风险”信息15条,涉及“裁判文书”等。
以上信息来源于“爱企查APP”,想查看该企业的详细信息,了解其最新情况,可以直接【打开爱企查APP】
‘贰’ 浙江省科学器材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待遇怎样
1
广东茄正梁省东莞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
228727
2
东莞市百业进出口有限公司
102909
3
新疆野马经贸有限公司
78318
4
绥芬河龙江商联进出口有限公司
60666
5
广州市华泰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44796
6
广州番禺对外贸易有限公司
43550
7
东莞市泽通贸易有限公司
39671
8
黑龙江华宇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6805
9
中山市中经进出口有限公司
36106
10
广东省东莞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
34868
11
广东省东莞清迅丝绸进出口有限公司
34162
12
东莞市旗峰对外贸易有限公司
33490
13
广东省东莞快宜外经发展有限公司
33165
14
宁波宁兴国贸实业有限公司
32516
15
广东省东莞轻工业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31571
16
天津中联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29184
17
东莞市环球工艺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28952
18
东莞市金马经贸有限公司
28297
19
东莞市溢源对外贸易有限公司
27420
20
广州市番禺区番华金银珠宝工艺厂
26952
21
东宁吉信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6002
22
无锡兴达泡塑新材料有限公司
25050
23
广东省东莞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24828
24
上海富澜宇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24522
25
上海仁田进出口有限公司
24321
26
东莞市海华五金矿产进出口有限公司
24191
27
广东省东莞市东联进出口有限公司
23247
28
绥芬河市东泰经贸有限责任公司
23003
29
绥芬河市凯莱经贸有限责任公司
22401
30
深圳市嘉来源进出口有限公司
22371
31
深圳市海港城物流有限公司
22302
32
浙江新世纪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22287
33
江门市新轻出进出口有限公司
21117
34
安徽省华安进出口有限公司
20302
35
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886
36
广东省东莞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19495
37
广东省东莞畜产进出口有限公司
19292
38
昌吉德鲁克经贸有限责任公司
18597
39
东莞市同舟化工有限公司
18393
40
江门市新会华贸发展有限公司
18296
41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
18161
42
广州保税区新纪元物流有限公司
18153
43
中山市中粮外贸发展有限公司
17512
44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汇远经贸有限责任公司
17084
45
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
16833
46
深圳市华富洋进出口有限公司
16717
47
广东东凌集团有限公司
16447
48
东莞市建筑材料进出口有限公司
16170
49
满洲里盛源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15959
50
二连浩特宏基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15938
51
广东省东莞五金矿产进出口有限公司
15653
52
山东三维油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475
53
台州中基外贸有限公司
15365
54
深圳市中汽南华汽车有限公司
15054
55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国瑞
14910
56
葫芦岛市兴达冶炼厂
14476
57
四川省新立新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14332
58
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4329
59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058
60
厦门市中信隆进出口有限公司
14048
61
伊犁德鲁克经贸有限责任公司
13909
62
佛山市骏景实业有限公司
13873
63
广州七喜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13859
64
上海海博鑫惠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13744
65
美的(中山)电风扇制造有限公司
13707
66
深圳市易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13705
67
温州市五机化医外贸有限公司
13673
68
东莞市广利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13488
69
苏州工业园区大田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13462
70
绥芬河市林源经贸有限责任公司
12754
71
珠海实友化工有限公司
12735
72
江苏华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12666
73
海宁颤运蒙努集团有限公司
12467
74
张家港保税区力凯化工仓储有限公司
12330
75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12308
76
山西大典商贸有限公司
12286
77
福建三钢国贸有限公司
12137
78
广州保税区玮骏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11946
79
东宁县诺信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11930
80
合肥汇智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11697
81
新疆坤宇经贸有限公司
11633
82
江阴市华宏化纤有限公司
11598
83
绥芬河市源丰经贸有限责任公司
11585
84
新疆霍尔果斯对外经济贸易有限公司
11326
85
深圳市信利康实业有限公司
11098
86
东莞市天锐贸易有限公司
11044
87
浙江万邦浆纸集团有限公司
11030
88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1001
89
深圳市宝创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10930
90
绥芬河市宏隆经贸有限责任公司
10872
91
宁波联合集团上海进出口有限公司
10861
92
深圳市天元伟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10787
93
厦门市嘉晟对外贸易有限公司
10739
94
福州福辉珠宝有限公司
10730
95
深圳市同和工贸有限公司
10730
96
唐山三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10640
97
隆鑫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
10526
98
广州市兴贸贸易有限公司
10423
99
天津港保税区安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10361
100
浙江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叁’ 厦门国贸2020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厦门国贸(600755)2020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1.总体经营情况概述
2020年上半年,全球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国家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 社会 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展示出我国经济的强劲韧性。
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公司坚持“保规模、增效益、控风险、优资源、促变革、高发展”的工作方针,积极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动各项业务变革与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展与主业协同的业务领域,优化资源配置,严守风控合规;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制订股权激励计划;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以 科技 赋能业务发展,实现规模、效益稳步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6.23亿元,同比增长21.97%;实现利润总额22.09亿元,同比增长9.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5亿元,同比增长4.66%;净资产收益率7.60%。
2.供应链管理业务
2020年上半年,供应链管理业务促转型、谋发展,防疫与经营两不误,在加强风险管控的前提下保持业务规模和效益双增长。报告期内,供应链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16.83亿元,同比增长21.37%;实现进出口总额39.07亿美元,同比增长16.47%。
报告期内,公司名列《财富》杂志“中国500强”贸易子榜单第2位,为商务部等8部门公布的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
深耕五大垂直产业链
公司在“铁矿-钢铁”垂直产业链,与国际主流矿山、国内各大中型钢铁企业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纺织-服装”垂直产业链,打通棉纺、化纤、面料、服装上下游。在“橡胶-轮胎”垂直产业链,上游与“一带一路”沿线橡胶产地国家充分合作,中游携手国内轮胎生产企业,下游与全球客户合作,助推民族品牌走向世界。在“林浆纸”垂直产业链,锻造“林地-木材-纸浆-纸张-纸制品”全产业链。在“农牧产品”垂直产业链,依托完善的渠道和高效的物流优势,在“玉米、大豆-豆粕-饲料-肉食”领域精耕细作,在东北主产区重要物流节点筹建粮库,为优质农产品搭建产销桥梁,与下游饲料企业战略合作,优势互补。通过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紧密结合,向主要产品上下游延伸。
以 科技 推动供应链一体化运营
公司从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方面开展变革工作,通过“四流合一”的形式推进供应链一体化运营。同时,以 科技 驱动业务发展,通过引进区块链数字存证等先进的中台产品和服务,启动供应链一体化业务协同平台建设,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生态合作伙伴创造数字协同价值。
拓宽业务领域,扩展区域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在油品领域取得突破,子公司厦门同歆贸易有限公司成为福建省首批获商务部颁发的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企业;成立厦门国贸石油有限公司,正式进军成品油供应链领域;成立国贸新加坡能源有限公司,作为油品供应链业务统一的海外平台和全球采购窗口。
同时,公司加强与行业龙头合资合作,在钢铁、医疗仪器、农产品、水产品等领域不断增强产业链延伸力度。成立宝达医疗服务有限公司,拓展长三角地区的医疗器械经营服务;合资成立厦门国贸傲农农产品有限公司,提升对农产品产业链的服务能力;合资成立厦门市国贸宏龙实业有限公司,提供优质水产品采购、贸易、冷链仓储、配送为一体的供应链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在东北、西北、西南市场加大布局,新增4个区域办事处,并持续推进在海南的业务发展,新增原油、化工品等贸易业务。
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银泰商业的战略合作继续深化,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顾客全场景消费模式,加快商业零售的转型升级。
3.房地产经营板块
2020年上半年,房地产政策调控坚决贯彻落实“房住不炒”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 健康 发展。
公司房地产板块紧扣“规模、速度、创新、管控、人力、融资”六大举措,积极推进战略转型变革。丰富投拓方式,加大收并购力度,实现收并购项目的突破;调整销售方式,通过上线“国贸购房宝”、开展网上直播等来应对新冠疫情对线下销售的影响;依据现有“原”系产品,开展产品线的标准化建设,满足快速复制、加快周转的需要,并形成了较强的产品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签约销售面积42.57万平方米,其中权益销售面积36.46万平方米;签约销售金额113.68亿元,其中权益销售金额93.15亿元,均创 历史 同期新高。账面确认销售面积24.45万平方米,实现房地产销售收入57.81亿元;上半年在建项目23个,在建总建筑面积320.57万平方米,其中权益在建总建筑面积263.0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7.14万平方米。报告期内,公司在福州、厦门竞得三幅优质地块,新增土地储备29.56万平方米;同时,加强与业内优质开发商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降低开发经营风险,提高项目经营效益。
房地产经营板块新兴业务实现新的发展。城市更新方面,征迁、搬迁工作进展顺利;产城融合方面,确定了国贸智谷项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 科技 、智慧医疗大 健康 四大产业集群定位,招商拓展各类企业上百家。
4.金融服务板块
2020年上半年,公司金融服务板块在继续强化风险管控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业务模式,聚焦业务转型升级,推动产融结合,助力服务实体,强化内部协同发展;坚持危中拓新机,拓展新业务,取得新成果。2020中国企业竞争力夏季峰会上获评“金融服务创新奖”。报告期内,金融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0.43亿元。
期货及衍生品业务
国贸期货持续做精做深产业客户服务,提升业务质量。报告期内,拓展和优化营业网点,筹建浙江分公司和营业部,目前境内共有15家分支机构。风险管理子公司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做强能源化工及有色金属,做大农产品、黑色金属业务,业务稳步提升。国贸期货荣获上海期货交易所颁发的2019年优秀会员金奖、不锈钢产业服务奖。
产业金融服务方面
创新“产融结合”模式,对外服务实体产业,深挖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区域经济发展机遇,在特定产品领域形成立体化的业务优势。公司持续深耕中小企业客户,服务三农,深入小微实体,利用新兴技术开发 科技 金融, 探索 金融“互联网+”,产业金融服务的区域竞争优势明显增强。报告期内,福建金海峡典当有限公司获评2019年度厦门“新金融”最具成长力机构、福建金海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获评金融服务创新奖。
推进持牌金融业务发展
世纪证券制定并实施三年发展战略,重点夯实中后台保障基础和自营业务,启动财富管理、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三大平台培育建设。今年4月,世纪证券厦门分公司开业。通过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建章立制,组织架构优化,在世纪证券股东和管理层的共同努力下,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取得较大提升。
兴业信托股权投资项目收益良好,通过间接参与兴业信托的经营,实现了金融业务之间的相互协同。
公司与新希望集团等头部企业合资合作, 探索 “互联网+” 科技 金融服务,获批设立厦门望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AMC),后续将加快推进开展不良资产管理业务。
5.积极履行 社会 责任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履行抗疫、扶贫 社会 责任,彰显国企担当。
公司全体上下同心战“疫”,共克时艰,始终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借助供应链全球布局优势,从韩国、日本、印度、印尼等十几个国家紧急开拓采购渠道,为新冠疫情严重地区提供监护仪、呼吸机、CT机等各类医疗设备资源。同时,公司为福建省政府、厦门市采购数百万个口罩,数十万双手套,数万套防护服,上万个护目镜等大量防疫物资,是福建省第一批、厦门市首家省卫健委组织的进口防疫物资免关税企业。出口防疫物资卓有成效,公司入选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发展计划署以及国际红十字会等机构的优质供应商体系,并收到外交部、外国使馆、福建省商务厅、厦门市政府等的感谢信、表扬函。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号召,在甘肃省临夏州、新疆喀什、云南香格里拉等地开展扶贫工作,以采购当地特产、协助开展种植养殖业设施建设等方式支持乡村振兴。
6.公司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变革是致胜要诀的经营理念,把握“保规模、增效益、控风险、优资源、促变革、高发展”的工作总基调,营造敢为人先、主动变革的创新氛围,营造风险严控、安全有序的经营氛围,营造深化合作、实现共赢的开放氛围,以变革驱动发展。
供应链管理板块进一步夯实业务基础,稳中求进,提升业务规模和质量;加大“走出去”步伐,拓展业务版图;搭上新技术发展快车,持续创造新价值。
房地产板块在规模发展战略指导下,扩大土地储备规模、开发规模和销售规模;深化产品线建设,完善管理体系,推行强矩阵制的项目管理模式,积极推动新兴业务发展。
金融服务板块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业”的主基调,深化产融结合,夯实风险管控建设,推动业务提质增效。
公司将与波士顿管理咨询公司(BCG)等咨询机构共同制订“十四五”战略规划,引领公司加快战略转型发展。
二、可能面对的风险
2020年下半年,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国家推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 科技 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将面临以下风险因素:
1.供应链管理业务面临的风险
供应链行业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面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汇率波动等风险,公司经营压力和决策难度加大。全球疫情走势较难判断,进出口贸易面临不确定性。
2.房地产经营业务面临的风险
房地产调控坚持“房住不炒”,要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 健康 发展;在行业增速放缓、叠加疫情影响之下,房地产企业总体去化压力较大,竞争加剧。
对策:公司持续推进战略转型变革,深化产品线建设,进行组织优化和人力提升,完善管理体系,积极培育新兴业务,加强与业内优质房地产开发商开展合作。
3.金融服务业务面临的风险
国内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服务业务及风控管理承压。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模式优势
公司充分把握三大主业各业态间的不同特点,通过对资源的整体调配与综合运用,形成产融结合的业务模式,提升了整体效益并带动主业间的协同发展。公司主要业务品种特色已基本形成,在核心产品上具有领先的行业地位,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2.渠道优势
公司在产业链上下游有大量优质客户资源,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成都、青岛、武汉、香港、台湾等主要城市、地区及境外的美国、新加坡、新西兰、乌兹别克斯坦、缅甸等地设有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形成了辐射国内主要经济区域以及海外重要购销市场的经营网络,可有效针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3.风控及研发优势
公司本部及各事业部、重要子公司均设置风控合规部门,有严谨的预算、审计及内控机制。
公司注重研发能力建设,各业务板块均设立专门的研究团队。公司围绕“ 科技 赋能业务、数字驱动发展”的战略目标,运用信息 科技 助力业务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公司管理层善于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并运用于实践,通过综合把握多样化业态,促进业务跨界融合,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4.企业文化及人才优势
5.品牌优势
公司成立四十年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ITG”为中国驰名商标,控股股东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2020年排名第284位)。公司是沪港通标的股和融资融券标的股,入选国内上市公司治理指数、 社会 责任指数、上证380指数,以及富时罗素全球指数、标普道琼斯新兴市场全球基准指数。公司连续多年入选“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2020年排名第1529位)、《财富》杂志“中国500强”(2020年总榜单排名第48位,贸易子榜单排名第2位)。
6.筹融资优势
公司拥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是福建省首家获得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多品种债务融资工具(DFI)资质的企业、上海证券交易所适用公司债券优化融资监管企业,享受国内十多家主要商业银行的总行级重点客户政策。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A”,可利用多元化的融资品种,降低资金成本、优化融资结构。公司获得各类银行授信额度超千亿元。
‘肆’ 按GDP来算,泉州一直是福建第一,厦门何时超越泉州
厦门GDP超泉州的可能性太低了,下面我们通过数据对比一下厦门与泉州GDP差距:
2018年GDP(预估值):
厦门:5006.54亿元,同比增速:7.3%
泉州:8456.97亿元,同比增速:7.8%
从数据来分析,厦门的GDP永远也超不了泉州。
那么为何厦门GDP超不了泉州呢?
两个原因:
第一: 厦门的人口和面积相对有限,很难发展成一个超级城市
第二: 泉州的工业体量更大,第二产业才是经济的增长动力,厦门第三产业相对活跃,所以经济增速会低一些。
总结:
厦门不需要GDP超过泉州,因为本身厦门就是一个小而美的城市,不需要做大,蒋昊去过几次厦门,感觉相比深圳,厦门更mini一些,那时候的厦门公交车票价是1元,坐船去鼓浪屿来回才8元,在厦门海边吃一顿海鲜,不到200元,住一家民宿,一晚上才300元,我去厦门玩了一个星期,花费不超过3000元。有时候,很想在厦门定居下来,每天就是看书,写作,自媒体,没有深圳的压迫感!可惜现在的愿望很难实现了,厦门的房价排在全国第四位,直追深圳,我的“养老”还是选择了惠州,看春暖花开,潮起潮落!泉州和厦门都伤不起!
老是说生产总值超过厦门,厦门才多大人口才多少,泉州面积是厦门的快10倍,人口比厦门多出2倍多,快900万人的城市与400万人的城市比生产总值,我们闽南人说的叫做:歹年冬厚肖狼。知道这年头不要脸的很多,但没想到竟然如此之多,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什么不公布一下人均GDP,这是刻意挑事吧,人均GDP厦门排福建省第一近12万元,福州排第二10万左右,泉州才第三9万多,也别想用深圳的发展来打厦门的脸,那是更加无知到悲哀,八十年代初国家定下四大特区,但国家对深圳与厦门的投资与扶持可以说一个天一个地,深圳主要面对香港澳门,但厦门却要面对当时还是敌对局势的台湾。 国家财政人才大力投入深圳发展的同时,厦门却在那个时候一直到90年代还在为祖国紧张守海防线,还有敌特公交 汽车 炸弹与反动传单通过空气球传过来的事件频频出现,那时候山体基本上不敢开发,都是二炮战备隧道轨道一直是不敢开发的,到2000年两岸关系和缓实现小三通后才真正发展,等于整整比深圳晚发展了20年。
这个问题问的简直有点“膨胀”了,厦门不被小弟漳州超越就不错了,还想超过泉州?
泉州,实业之城,最牛逼的地方在于民营经济的发达,它几乎每个县市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水头石材城工业、安溪铁观音产业、德化陶瓷文化、石狮服装产业、晋江鞋业产业、南安水暖产业…就这样集群整合形成了一个的强大的工业城市,所创造的GDP已经连续20多年雄霸全省,能发展至今全靠自身本事。
反观厦门,一座集副省级、计划单列以及经济特区、自贸区等光环为一身的 旅游 城市,还垄断了所有的优质资源,比如高铁、机场和港口等,然而却硬生生的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内部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外部环境还被高房价脱垮,人口一直在处在流失状态(很多人还不愿意承认)。未来,如果没有政策扶持,不知道厦门拿什么去拼?
可以这么说,在福建省,泉州就是那个负责赚钱养家的,而厦门就是那个负责貌美如花的。
纵观2018年上半年福建各城市GDP榜单,我们不难发现,福州超越泉州成为福建GDP第一市那是迟早的事,预计也就是未来三五年的事吧,毕竟有着省会优势以及全省政策资源加持。而厦门想赶超泉州,难度系数太大,不被漳州超越就不错了。据了解,从2014年开始,漳州的经济增速在福建的所有省市中就一直排名第一了。
1、GDP的PK其实代表各自城市的人寻找荣誉感和归属感的美好意愿,是好事;但个人觉得比较城市和城市比拼,更应该去发现、理解和厘清不同城市的禀赋、定位和阶段发展策略,才能更好的让一个大经济区域的不同城市携手前进;
2、《山海经》有云“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根据地理禀赋,除西北的龙岩等地有山地经济特色,海洋经济和贸易一直都是福建海西经济圈的主旋律,也形成了以泉州、福州、厦门为代表的三个主要经济圈;
3、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 历史 起点,经商意识浓厚,泉州商人长期是闽商的主要力量;现在的泉州是典型的“轻工产业+贸易”,以国内出色的轻工产业(休闲食品、纺织、鞋服、皮革、纸品等)和知名品牌(达利、安踏、恒安、七匹狼等)为基础来发展贸易,产业基础比较扎实;
4、福州近代起就是“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区位是“山海结合”,这也导致啥都有一些,贸易有一些、产业有一些、品牌有一些,又有省会资源牌的叠加,虽然“多而不强”但“回旋余地大”,GDP长期“坐二望一”;
5、厦门太典型了,海中一个岛,没有太多的土地和人口资源进行产业回旋,海上贸易是厦门最根本的产业(这点和香港在中国南方的存在意义是一样的),“位置”首先决定了一切,比如厦门国企的代表企业建发、国贸、象屿都是贸易主业,就很说明问题;由于名气和开放性,厦门又是福建最能吸引人才和资金的地方,其实是福建最合适搞“高精尖新”产业的地方,比如芯片(联电在厦门有较大投资)、生物医药(现在不大不强)等这样的产业;
6、厘清三个经济圈的上述特点和现状后,再回来回答问题:由于产业的扎实基础,泉州GDP第一在福建短时间内是难以撼动的,这是好事,产业为王嘛;由于出口贸易的影响,厦门经济这两年其实有所下滑,所以更应该着眼于依托泉州和福州,当好福建出口和服务贸易、“高精尖新”产业的龙头,不要拘泥于争GDP第一,厦门就应该挣最该挣的大钱;
7、福建这几年是全国关注的焦点,中央政策给得也多,三个经济小圈不要只互相盯着,应该合一起看世界,挣世界的钱才是正道!
2017年泉州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548.01亿元,同比增长8.4%,连续19年排名全省第一;
2017年厦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51.18亿元,同比增长7.6%,排名全省第三。
从GDP总量上看,泉州遥遥领先厦门,且去年经济增长速度泉州也比厦门更快,可以预测,至少在10年内,厦门的GDP都难以超越泉州。
我们从以下一组经济数据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知道,GDP主要靠生产创造,在经济环境差距不大的情况下,人口越多,需求越大,产出越大,GDP就越高。泉州人口总数858万人,2倍于厦门人口总数,后者人口392万。人口基数的大小决定了,厦门GDP在数年内,都不足以撼动泉州,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其次,厦门虽然在GDP方面无法与泉州相比,但在财政收入及进出口贸易总值上,厦门是领先泉州的,说明厦门在外向型经济要比泉州发展得更好。
第三,在对比两个城市时,我们不应该只看GDP,从数据对比来看,无论是人均GDP,还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厦门都辗压泉州,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泉州还处于工业化阶段,而厦门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连续数年全省最高,说明厦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服务业结构更合理,泉州服务业水平距离厦门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从两地 旅游 收入可以看出来。
厦门作为拥有经济特区、副省级双重头衔的城市,是福建省重点发展的娇儿,知名度更在全国范围内都响当当,总的来说,泉州在GDP上领先,但厦门的经济结构更合理,更成熟。泉州在GDP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更要在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上加一把劲,争取为福建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来回答下:如何没有重大国家政策调整,厦门永远不可能超越泉州。
下面我们通过数据对比一下厦门与泉州GDP差距:
2018年GDP:
厦门:5006.54亿元,同比增速:7.3%
泉州:8456.97亿元,同比增速:7.8%
厦门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是全国知名的 旅游 城市。但恰恰 如此,证明了厦门这几十年来走的路都失败了。厦门作为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跟珠海,汕头,海南,深圳是一起发展的。如今只有深圳经济成功了。而其他城市全部没落了。厦门在这里面也就比汕头好一些。这说明了厦门经济动力的不足。以前国家给了那么多号的政策都无法发展起来,如果市场经济比重越来越高的今天,厦门更不可能有太大的经济发展了。GDP这块厦门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永远无法超越泉州了。
泉州作为一个普通地级市,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发展成为福建GDP第一大市。除了泉州人敢打敢拼的精神以外,最主要的还是优越的地理条件。泉州有 广阔的腹地,优良的港口,浓厚的 历史 ,敢拼的精神。这些都促进了泉州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猛腾飞。自从大航海时代开启以来,全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发达的地方都是沿海的,内陆城市基本上已经很难取得较大发展了。海运是这个世界上运输成本最低的方式(没有之一),所有靠海的城市基本上经济都不会查。而泉州有自己的经济体:鞋材、服装、陶瓷、建材等,闻名全国的晋江模式,都为泉州的经济注入了永不枯竭的活力。
题主单纯的问GDP的问题,笔者也是单纯的从这方面回答。虽然厦门的GDP不会超过泉州,但不妨碍厦门有自己的特色道路。如今的厦门市福建知名度最高的城市(很多外省人都以为厦门才是省会),岛内城建,交通等各方面的完善度应该排第一(比福州还好些)。这些都是厦门的优点。厦门没有太大的纵深腹地(这也是为什么一直传厦门要接管南安,晋江的原因),经济上以国企为主。本地没有太大的企业,都是服务业为主。作为新兴的城市,在98年远华案之后,厦门及时调整方向,从经济特区转型为 旅游 城市,如今的发展已经领先全国了,以后厦门 发展也会越来越好,但是GDP这方面想超越泉州,除非有重大国家政策,不然基本无望了。
首先我们得清楚现行我国GDP核算是生产法,指的是最终产成品和服务的增加值。
打个比方,泉州生产一套卫浴产品,记一套卫浴批发销售的价格500元为GDP;厦门进出口商出口一套卫浴,记利润30元为GDP,这就是很多城市努力引进 汽车 厂的原因,对GDP贡献太大了。
可是往往对GDP贡献大的厂家不挣钱,而经销商挣钱,这就是为什么厦门企业纳税额大幅超过泉州的原因,因为你挣钱了。
如果看不懂,请参考厦门最大的三家国企建发、国贸、象屿(三家的主营均为供应链、金融、地产,地产占比是最低的),三家公司2017年营业额均超过2000亿,利润分别为70亿+、200亿+、95亿+,具体数额可以查到。
所以,GDP方面厦门要超过泉州,基本不可能,财政收入泉州要超过厦门也很难,不是一个类型的城市,各自做好自己就是了。
厦门人口基数少,产业结构特点类似于澳门,若在不合并周边城市的情况下,未来发展趋势如同现在的澳门,即使经济条件持续大幅增速的情况下也不可能达到大城市经济标准,久而久之只能变成另一个澳门标准。
这就好比福建省为何在经济总量上大大落后于人口大省是同一个道理,当然,凡事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只能说在没有强大政策扶持力度下是永远不可能的,但是省会福州超过泉州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些,按照近几年发展趋势来看,五年内福州将大幅超过泉州,人口也会大幅增长,对照经济发展来看莆田、漳州、龙岩等地都有可能超越厦门,但是人均方面想超过厦门就非常困难,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厦门的软件硬件条件都非常成熟,即使做不到经济强市,也是富甲一方的经济特区。
随着我国老龄化越加凸显,劳动比例下降对经济造成的放慢节奏,未来大陆会借鉴发达经济国家模式,打造实际性的都市圈模式,至少长三角地区已经在慢慢形成这种模式,福建确认做强做大三核发力海峡都市圈应该也不会离的太远。
泉州GDP一直是全省老大,可泉州市区如村中城,城区6个区城镇化人口不足百万,GDP总和不如辖下县级市晋江。
泉州城市建设犬牙交错,以城区中心为圆心、划一直经十公里圈,晋江、南安、惠安县、县级市占地过半。
一千年前世界第一大港已没落、泉州港口、海关、空港都成厦门管辖下。
泉州人均财政收入只有厦门3分之1,市政府级别比下厦门低一级。
厦门从市政、港口、贸易、交通、城建等方早已领先泉州很多!
看人均啊,吹总量有什么用,人均厦门一直福建第一,泉州人均要达到现在厦门水平,至少还要5年
‘伍’ 厦门国贸和厦门农哪个单位好
1、厦门国贸实业有限规模很大,还算可以。厦门国贸实业有限属于国有控股,成立于2003年1月,在全国范围内投资设立了多加下属企业,遍布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山西和河北等省份。 2、经营业务主要分为三大板块:食品罐头、塑
厦门国贸
1、厦门国贸实业有限规模很大,还算可以。厦门国贸实业有限属于国有控股,成立于2003年1月,在全国范围内投资设立了多加下属企业,遍布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山西和河北等省份。 2、经营业务主要分为三大板块:食品罐头、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