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春节厦门吃什么
扩展阅读
杭州学军哪个校区是私立 2025-07-01 20:22:58

春节厦门吃什么

发布时间: 2025-05-14 13:55:57

① 在厦门过年吃什么、俗话说入乡随俗

农历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厦门地区所指的春节至少是从除夕到正月初五。节前,家家户户贴春联。除夕夜,合家围炉(火锅)吃年饭(团圆饭),以示来年全家团团圆圆。有的通宵不眠,名为“守岁”。长辈把红包赏给未成年的孩童,名为“压岁钱”。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晨起起祭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清早有吃面线的习俗,表示新一年健康长寿。人们换上新装到族人亲戚家按辈份高低依次拜年。路遇朋友,都要彼此道贺新喜。客人来家,应款待甜茶、糖果、蜜饯;来客带有孩童,则送给礼柑、瓜果。正月初二,女婿日,女儿携夫君回娘家。正月初三这天,被作为新丧之家的消愁日,一般不串门和外出贺年。
围炉 : 除夕吃年夜饭,叫“吃廿九暝”,大都爱吃火锅(暖锅),“围炉”合家欢。火锅有“一品锅”(整锅一格)、“鸳鸯锅”(两格)、“四色锅”(四格)。从“一品锅”而形成名菜“一品富贵”,汤是猪肉或鸡鸭汤,主菜是金元宝(鸡蛋)、银元宝(鸽蛋),整只蹄膀叫“一团和气”,黑刺参与墨鱼用海带绑在一起叫“乌金墨玉”,鸡鸭翅膀叫“鹏程万里”,冬笋叫“节节高升”,粉丝叫“福寿绵长”,鱼丸、肉丸和发菜叫“团圆发财”,鸡头鸡尾、鱼头鱼尾叫“有始有终”,加上火腿脚爪叫“平步青云”,末了吃长生果,意思是“长生不老”,吃柑橘,象征吉利。由于火锅热气腾腾,食品翻滚不停,不断续汤,添加好料,就叫“越吃越有,越烧越旺”。厦门人特别重视海鲜,如鲢鱼(“年年有余”)、蚝仔、红虾、珠蚶、旺螺、海带和发菜豆腐“发财多福”等,近年来又有啤酒火锅、豆腐火锅、丸子火锅、什锦火锅等应市
年糕 : 吃了年糕,万事如意年年高——年年高升,年年高兴!又有敬祝长辈延年高寿之意。年糕又叫“年年糕”,“年年糕”从“粘粘糕”同音演化而来。清朝人程讷斋写了一首阐发年糕寓意的诗:“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借以祈岁稔。”厦门人把年糕叫做“粿”,品种多样,有甜有咸,甜的有白糖粿、乌(红)糖粿,并加冬瓜、红枣、花生等;咸的有金瓜(南瓜)粿、菜头(萝卜)粿、番薯(地瓜)粿、芋头粿,并加猪肉、虾米、蚝干、香菇、油葱等;此外,还有凉粿、发粿、碗糕粿......
薄饼: 薄饼还是厦门人的一大发明。厦门话“婆”“薄”同音,便又称为“薄饼”。它从官府传到民间,“夫人薄饼”又变成“美人薄饼”。
圆仔:
吃圆仔,又称吃元宵,有的地方叫汤圆、汤团。据说,吃元宵始于春秋末期,宋代才称园子,取“团团圆圆”之意。宋代有一位文人说这种食品是“秫粉包糖,香汤浴之”,并作16字赞一首:“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厦门圆仔将各地风味兼收并蓄,有甜有咸,有的白心,有的包馅,什锦、豆沙、枣泥、笋肉、猪油都有。
年节习俗,闽台同源。过去,闽台都有这样的习俗:初一炒吃除夕剩饭,每人尝几口;将鲤鱼与青菜一起吃,能得财气。
厦门传统习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门拜年,要在家里祭祀亡灵。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注:同样原因,在福建沿海均有此习俗,只是时间不同而已,如福建莆田仙游一带为正月初二。

厦门过年习俗--新年贴春联
艳红的春联,是新年伊始最红火最崭新的气象,春联自五代起至今已张扬红火了一千多年,年年新桃换旧符,年年有最诚恳最美丽的祝福让我们心花怒放,让我们对世道和人心充满希望。

据说厦门之习俗约在明朝建城以来渐渐兴盛。据方文图先生介绍:旧时厦门城区,春节临近,到处摆摊设点出售春联,平时社会交往,也常以对联应酬,为此书坊专门编印楹联版本,如1836年由厦门文德堂刻印的《风雅大成》即辑录楹联千余副,其中春联部分有154副。
近年,厦门多数人家的春联都从市场买来,少有提笔亲写的。红纸金字确实好看,但只是发财、赚钱之类的内容难免单调。因此,今年春节前,厦门楹联协会组织厦门诗、书、联、画各方大家,推陈出新,联合创作、书写了一批新春联,如“欢迎城市化,向往海湾型”,“翔安日暖花开放,集美风和鹭鸟鸣”“优生优育遵国策,倡诚倡信振民风”,“鹭海一湾商机无限,江天万里胜友如云”,等等,颇具地域性和时代感,展现了一派新的气象。 正月初三忌拜年
厦门传统习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门拜年,要在家里祭祀亡灵。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复明糕
厦门的民间饮食风俗中,也流传着许多关于反抗压迫的故事,“复明糕”即一例。相传,清初同安城被攻破,百姓奋起反抗,与清兵展开灵活的游击战。城关一家糕点铺子,是抗清秘密组织的联络点,每次行动前,店主就特制一种米糕,里面藏有纸条,写清楚联合行动时间、地点、暗号,当时人称为“复明糕”。为了防止泄露秘密,这种糕点不卖给幼小儿童,同安百姓中有句俗话就是“放牛娃与捡猪粪小孩甭吃复明糕”。 “复明糕”用米粉和白糖蒸制而成,后来加入茯苓粉,因此用谐音而获得“茯苓糕”的名称。“天公生”
以前,在农历正月初九那天,厦门的家家户户会烧香挂灯、设案摆供,诚心虔意地敬“天公”。天公诞生是子虚乌有的,但这个节日的形成却有一段有趣的故事。300多年前,清军进攻闽南,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郑成功放弃金、厦两岛,退守台湾。传说那年十二月,清政府下了两道命令:一道是全国老百姓在正月初一要家家户户点灯结彩。一道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头令”,要老百姓改变留全发的习惯。当时,全国的老百姓都不愿意改变留全发习惯,认为剪头发是叛国不孝的表现。于是,一场反剃发的斗争迅速展开,由于人民的极力反对,正月初一点灯结彩的命令没人执行,清政府只好在正月初八宣布取消“剃头令”。 厦门和邻近各县的老百姓听到这一消息,非常高兴,不约而同地在正月初九杀猪宰羊,点灯结彩,烧香放炮,庆祝反“剃头令”斗争的胜利。清朝官员知道后,便查问什么节日,于是人们巧妙地瞒骗他们,说这是天公生日。以后年年庆祝,连闽南的官府也不例外,于是正月初九便成为“天公生”。

② 厦门正月初五吃什么

厦门是闽南地区,位置靠海拥有许多的特色小吃,味道都十分美味,而春节期间,厦门也有不少传统美食,令人垂涎三尺。那么本期老黄历带大家了解一下,春节期间厦门吃什么传统美食吧。
春节期间厦门吃什么传统美食
春节期间厦门吃什么传统美食
零食坚果
逢年过节,家人团聚、招待宾朋,家里总要备满各种零食。
传统糕点
红圆、红龟粿、发糕和年糕,这些代表吉祥、长寿、发财、年年高的传统糕点。红糖、白糖、四果、萝卜等系列年糕。春糖、寸枣、炸扣、蒜蓉枝这些古早味零嘴,酥脆鲜香。
肉脯肉松
肉松、肉条、肉丁、肉脯、猪肉干等系列产品,广受老厦门人喜爱。
炸五香条
炸五香条是家家户户逢年过节的常备佳肴,年夜饭上更是少不了它的身影。
薄饼芋包
逢年过节,家家户户有吃薄饼的习惯。传统的薄饼需要海苔、肉松、贡糖和包菜、胡萝卜、豆干等材料。
春节期间厦门吃什么传统美食
春节的传统美食
饺子
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而饺子也有许多吉利的寓意,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同时又表示辞旧迎新之意;此外,饺子形似中国古代用金、银铸造的“元宝”,吃饺子便有了“招财进宝”的寓意。
糍粑
糍粑同样也是春节里一道可口的点心,尤其是在南方的武夷山地区最为盛行,全家人高高兴兴的一起打糍粑为春节做准备,其乐融融。糍粑是以糯米为主料,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
春节期间厦门吃什么传统美食
春节吃什么水果
猕猴桃
猕猴桃促进肠胃蠕动:由于猕猴桃蕴含丰富营养素,一向被视为洁肠美容食品,可促进肠胃蠕动,令排泄畅通,更有改善高血压的奇妙功用,亦可有助消除疲劳。
雪梨
雪梨能消滞解腻清理肠胃:雪梨清甜爽口,吃上一口就能立马除去口腔的油腻感,它丰富纤维素是清肠胃的好帮手,可有效舒缓便秘。
西柚
西柚可消食去肠中恶气:在不少减肥餐单中,都可见到西柚的踪迹,西柚的营养价值甚高,其丰富的纤维亦有助保持肠胃畅通。而据中药学记载,西柚有消食及去肠中恶气之效,故能舒缓因过饱而致的肠胃不适。

③ 厦门正月初五吃什么

厦门,这座位于闽南的沿海城市,以其丰富的美食文化着称。春节期间,这里更是有着诸多传统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探究,春节期间厦门人都会吃哪些传统美食。
1. 零食坚果
春节期间,家庭聚会、宾客往来,总是少不了一桌丰盛的零食坚果。无论是花生、瓜子还是开心果,都是增进气氛的好选择。
2. 传统糕点
厦门的传统糕点如红圆、红龟粿、发糕和年糕,不仅口感丰富,而且每一种都蕴含着吉祥的寓意。红糖糕、白糖糕、四果糕和萝卜糕等,不仅色彩鲜艳,更是节日里的必备品。
3. 肉脯肉松
肉松、肉条、肉丁、肉脯以及猪肉干等,这些经过精心制作的肉制品,是厦门人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小吃。
4. 炸五香条
炸五香条作为厦门人春节期间的家常菜,其香脆可口的味道,年夜饭上总是备受喜爱。
5. 薄饼芋包
厦门人在春节期间有吃薄饼的传统。薄饼中包裹着海苔、肉松、贡糖以及包菜、胡萝卜、豆干等食材,既美味又富有营养。
6. 饺子
饺子在春节期间不仅是美味,更寓意着团聚合欢、辞旧迎新。其形状类似古代的金银元宝,因此吃饺子也寓意着招财进宝。
7. 糍粑
糍粑是春节期间的另一种可口点心,尤其在武夷山地区十分盛行。全家共同制作糍粑的过程,充满了节日的温馨气氛。
8. 春节水果
春节期间,水果也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猕猴桃有助于促进肠胃健康,雪梨清甜解腻,而西柚则可以去肠中的恶气,都是春节期间的健康之选。
以上就是春节期间厦门的传统美食,每一道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节日氛围的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