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学生怎么落户厦门
外地生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厦门有接收单位的,可由单位办理毕业生就业报到。报到之日起一年内可落户厦门。
Ⅱ 落户厦门需要什么条件
法律分析: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所学专业符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的普通高校专科学历毕业生、取得人力资源行政部门核发的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或者高等教育文凭且经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留学归国人员,与我市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依法持有营业执照后,可以按规定将户口迁入厦门。高校和职业院校录取的学生,可以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迁至院校学生集体户,毕业后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迁回原籍或按规定迁入厦门。外来务工人员持有我市居住证(暂住证)连续满5周年、在我市办理就业登记手续并参加我市社会养老保险连续满5周年且在本市拥有《厦门市土地房屋权证》(房屋用途为住宅,所有权份额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1%)的房产,可将户口迁入厦门。
法律依据:《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我市户籍迁移政策的通知》 一、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一)放宽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留学归国人员落户限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所学专业符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的普通高校专科学历毕业生、取得人力资源行政部门核发的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或者高等教育文凭且经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留学归国人员,与我市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依法持有营业执照后,可以按规定将户口迁入我市。对上述规定,市人社局、市公安局等部门要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二)我市高校和职业院校录取的学生,可以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迁至院校学生集体户,毕业后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迁回原籍或按规定迁入我市。二、放宽在我市居住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落户条件。外来务工人员持有我市居住证(暂住证)连续满5周年、在我市办理就业登记手续并参加我市社会养老保险连续满5周年且在本市拥有《厦门市土地房屋权证》(房屋用途为住宅,所有权份额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1%)的房产,可将户口迁入我市。
Ⅲ 厦门落户政策
法律分析:厦门落户政策新政2021是:1、应届高校毕业生在厦门就业创业的,可落户厦门;2、年龄45周岁以下的本科毕业生或者连续缴交社会养老保险满1年,小于35岁的专科学历生;3、在厦门缴纳保险满1年的中级工或合法稳定就业的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可落户本市集美区、海沧区等。拟落户思明区、湖里区的技能人才要求本人在思明区、湖里区拥有《厦门市土地房屋权证》(房屋用途为住宅,所有权份额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1%)的房产。
一、应届高校毕业生落户要求。应届高校毕业生在我市就业创业的,可落户我市。
二、往届高校毕业生落户要求。往届高校毕业生在厦就业符合下列条件的,可落户本市:
1.在厦合法稳定就业,年龄45周岁以下的本科学历毕业生;
2.连续在厦缴交社会养老保险满1年,年龄35周岁以下的专科学历毕业生,其中落户思明区、湖里区应在思明区、湖里区单位连续缴交社会养老保险满3年。
三、技能人才落户要求。男性50周岁以下、女性40周岁以下,在厦连续缴保满1年的中级工或者在厦合法稳定就业的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可落户本市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
拟落户思明区、湖里区的技能人才要求本人在思明区、湖里区拥有《厦门市土地房屋权证》(房屋用途为住宅,所有权份额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1%)的房产。
法律依据:《重点群体来厦落户实施细则》 一、应届高校毕业生落户要求。应届高校毕业生在我市就业创业的,可落户我市。
二、往届高校毕业生落户要求。往届高校毕业生在厦就业符合下列条件的,可落户本市:
1.在厦合法稳定就业,年龄45周岁以下的本科学历毕业生;
2.连续在厦缴交社会养老保险满1年,年龄35周岁以下的专科学历毕业生,其中落户思明区、湖里区应在思明区、湖里区单位连续缴交社会养老保险满3年。
三、技能人才落户要求。男性50周岁以下、女性40周岁以下,在厦连续缴保满1年的中级工或者在厦合法稳定就业的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可落户本市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
拟落户思明区、湖里区的技能人才要求本人在思明区、湖里区拥有《厦门市土地房屋权证》(房屋用途为住宅,所有权份额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1%)的房产。
Ⅳ 厦门毕业生办理落户需要哪些手续
毕业生落户厦门操作流程:
1、申报接收毕业生须进行以下两个步骤的操作:
(1)需求计划申报(向厦门人事局提交书面申请)
(2)网上毕业生信息申报(毕业生申报信息要求填写身份证号、入学前生源地<一般是指高中学籍、户籍所在地>、毕业中学等信息,这些信息一般在《就业推荐表》中没有,单位在申报之前需先向毕业生了解、确认。)
2、市人事局工作人员会通过网络审核、审批相关毕业生申报信息。
3、市人事局审核、审批通过后,通过网络在线打印《厦门市接收高等、中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申报表》(一式三份),单位在相应栏目签章后,连同《就业推荐表》原件或《毕业证书》原件,到市人事局办理签章确认手续。
4、办理就业报到及介绍落户手续。
(4)应届生如何落户厦门扩展阅读:
落户限制重点保护
一、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把毕业生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同时,国务院还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其中包括: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在过去,考大学似乎不是为了获取知识,更多的是获取一份体面安稳的工作和个人保障。
三、一个人一旦考上了大学,也会由此享受到不少待遇。比如其户口,会被随之转走。农业户口变成了“农转非”,非农业户口也转到了被录取大学的所在地。
Ⅳ 厦门户口迁入条件是什么
答:
表彰性落户
在厦门获得“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或“见义勇为英雄”的荣誉称号、“市十佳(优秀)来厦务工青年”、“市十佳(优秀)外来女员工”或在厦门获得市级以上“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科技重大贡献奖”。
注意,这些市级荣誉是针对您在厦门的光荣行为而言,如果,你曾经是三明的“劳动模范”,想以此来厦门落户,抱歉,不成。当然,如果您的这些荣誉称号是全国性的,那么,很好,通过!
获得上述这些荣誉的亲们,除了您本人,厦门也让您的老婆(或老公)和未成年孩子来落户哦。
技能落户
技能人才落户要求。男性50周岁以下、女性40周岁以下,在厦连续缴保满2年的中级工或者满1年的高级工以及在厦合法稳定就业的技师和高级技师,可落户本市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
拟落户思明区、湖里区的技能人才要求本人在思明区、湖里区拥有《厦门市土地房屋权证》(房屋用途为住宅,所有权份额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1%)的房产。
四、参加国家级一、二类职业技能竞赛、福建省一、二类职业技能竞赛或我市A类职业技能竞赛获得技术能手称号的,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获得地市级以上选拔赛奖项的,可参照技师或高级技师申请落户本市。
毕业生落户
1、本科及本科以上分为报到证使用过与未使用过两种情况。
(1)报到证未使用单位稳定就业交三个月以上社保。
(2)报到证使用过要求在厦门同一单位缴交一年以上医社保【年龄45周岁以内】
投资落户
(一)在思明区、湖里区投资兴办企业,从2003年度起年实际纳税额在30万元以上(扣除地方各项附加费和减、免、退税款,下同),兴办高科技型企业、科学研究单位的年实际纳税额在20万元以上的,可一次性迁入3人户口(投资者及其直系亲属或企业骨干均可,由企业自定)。年实际纳税额每增加20万元以上的,迁入名额增加1人。
(二)在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投资兴办企业,从2003年度起年实际纳税额在15万元以上,兴办高科技型企业、科学研究单位的年实际纳税额在10万元以上的,可一次性迁入3人户口(投资者及其直系亲属或企业骨干均可,由企业自定)。年实际纳税额每增加10万元以上的,迁入名额增加1人。
(三)符合投资落户条件办理企业骨干户口,企业骨干员工还应当拥有本市合法固定住所,在该企业服务满3年并已缴交社会养老保险费用,继续与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注意:孩子单独占一个名额哦!
知青本人及其子女来厦落户
(一)因退休、退职、辞职、下岗或无业的本市上山下乡知青,可以将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户口迁回本市;
(二)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在本市无子女的本市上山下乡知青,申请回本市时可以同时申请1个已成年子女及该成年子女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随迁;
(三)现留在厦门市以外的本市上山下乡知青,其子女户口均不在本市的,可以选择其1名子女回本市投靠上山下乡知青的近亲属(指知青的父母、兄弟姐妹),将户口迁入本市。
随军家属
(一)正连职(含一级科员、专业技术十二级、体育八级)以上的干部和三级军士长以上的士官。
(二)在驻国家确定的艰苦边远地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三类以上岛屿服役的干部和四级军士长以上的士官。
(三)在导弹、卫星试验训练基地从事试验或在战略导弹部队从事装配检验工作的干部,在舰、艇、船(只限执行海上任务)上服役的干部和空勤干部(包括飞行人员和空中战勤人员)。
符合以上条件之一的驻厦部队军人,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可以办理随军户口迁移。
捐赠落户
(一)华侨、港澳台同胞、外籍华人以及其他外国人在本市捐赠兴办公益事业的,捐赠额每达到100万元人民币,分别凭市侨办、市台办出具的捐赠认定书,可办理1人在本市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的捐赠人的国内亲属户口。
(二)境内个人在本市捐赠兴办公益事业的可参照上述条件,凭受赠单位主管部门出具的认定书,可办理本人或其国内亲属落户本市。
注意:捐赠100万,可以办理一人落户哦!
其他特殊情况
来本市创业、工作或愿来本市工作但单位未落实的留学人员和海外引进人才,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未取得外国籍或外国永久居留权的,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可迁入本市。
因留学、探亲、劳务等事由被注销本市常住户口的中国公民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未取得外国籍或永久居留权的,申请在本市落户,可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按国家有关规定核准后,可落户本市。
Ⅵ 2018年厦门应届毕业生办理落户有哪几种政策
厦门毕业生落户政策有:应届毕业生必须在厦已落实接收单位,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具有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的毕业生;
2、专业对口,且所学专业属厦门市急需、紧缺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应届专科毕业生(当年度6月10日前报批);
3、厦门岛外企业接收的,专业与厦门市产业发展方向相对应且与单位主营业务对口,并与用人单位签订有三年以上就业合同的普通高等院校应届专科毕业生(当年度9月30日前报批);
4、具有省、市级有关技术、专利部门认定的有创造发明、技术改革、产品专利等成果或者获得省、部级综合性奖励的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5、父母一方或双方由厦门支边或支援山区建设的;
6、厦门知青的子女。
(6)应届生如何落户厦门扩展阅读
取消落户的情况:
1、2016年1月1日起,厦门取消购房落户政策。
2、成年子女投靠父母落户;
3、祖父母(外祖父母)投靠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落户;
4、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投靠祖父母(外祖父母)落户;
5、儿媳投靠公婆、女婿投靠岳父母落户。
限制落户的情况:
1、夫妻投靠增加结婚和来厦落户年限要求。(岛内5年,岛外3年)
2、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增加结婚和来厦落户年限要求。(岛内5年,岛外3年)
3、父(母)投靠成年子女增加年龄、住房、计生审核、结婚和来厦落户年限要求。(岛内5年,岛外3年)
4、岛外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因夫妻投靠、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父母投靠成年子女移入岛内思明区或湖里区的,与市外迁入的年龄、住房、计生审核、结婚和来厦落户年限要求一致。
Ⅶ 厦门人才引进落户条件有什么
落户政策
在厦就业创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或年龄45周岁以下往属本科生,或连续在厦缴交社保1-3年,年龄35周岁以下往届专科生,或未取得外国国籍或外国永久居留权的留学人员,均可落户。
拓展资料
一、国内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凭身份证、毕业证书或人才入选凭证、学信网查询学历证明报告等有效凭证及在厦连续墩交三个月社保证明),符合规定的可申请直接办理准迁手续,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投靠不受年限限制。
二、生活补助
对2021年7月1日起新引进的全日制毕业生,按照博士(不超过40周岁)每人8万元,硕士(不超过35周岁)每人5万元,“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及世界最新排名前200名大学本科(不超过30周岁)每人3万元,其他高校应届本科每人1万元进行发放。企事业单位博士后工作站在站博士后人员可申请10万元/年、最长两年的生活补助。
市人社局职称管理与专家服务处。有1年以上工作经历,近5年内毕业于符合条件着名院校优势专业的博士,来闽后可申请在厦认定“福建省高层次人才”可申请最高25万元的安家补助。高层次留学毕业生可申请生活津贴2000元/月,最长五年。软件信息企业担任中层及以上技术职务或在重要技术岗位任职且年薪达到社平工资3倍以上的,可申请最高3万元/年、最长三年的生活补贴。
新引进的外省及部居免费优秀应届师范生可申请最高20万元补助。厦门生源及在厦大中专院校(合中等职业院校、技校等)的离校2年内未就业毕业生,参加见习可申请见习补贴1980元月,最长一年。
鼓励社会机构批量推荐优秀博士生来厦短期服务,经认定可享受2000元交通补助、最高3000元/月薪酬配套补贴,优先安排租住人才公寓。
三、配偶安置
2021年7月19日起,新引进到厦门有关单位的厦门高层次人才和全日制博士,其配偶为异地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单位的在编在岗人员,符合我市调配有关规定的,可根据原工作单位性质,按对应原则统筹安排工作;其他岗位的人才配偶安置由市有关部门积极给予协调。
四、子女就学
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由市、区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子女入学。
五、安居保障
“三高企业”(即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住房大学毕业生可申请最高70㎡公租房,不受户籍限制:符合条件的厦门户籍无住房骨干员工可申请最高70㎡的保障性商品房。适时更新《厦门市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标准》(A+(杰出人才)、A(国家级领军人才)、B(省级领军人才)、C(市级领军人才)),符合相关条件的可申购100㎡-200㎡人才住房(销售价格原则上优惠55%),或可申请130万-1000万元购房补贴,或可申请每月6000元-10000元租房补贴。
本地“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届博士毕业生、博士后留厦就业,可认定C类人才,申请最高100㎡人才住房。
人才类型确认及购(租)房补贴人才住房。2021年1月1日后首次来厦就业、创业且30周岁(含)以下的全日制本科(含)以上毕业生(包含往届毕业生),以及经各区(管委会)认定的、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30周岁(含)以下(非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骨干人才,可按规定申请5年内住房实物配租(按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评估租金五折)或租金补贴(思明、湖里每人每年8000元,集美、海沧每人每年6000元,同安、翔安每人每年5000元)
六、就业创业扶持
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申请最高30万元个人创业担保贷款。
市人社局:0592-12333
闽籍40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在厦首次创业的,首次创业且3年内获得100万元以上风险投资的,投资满一年后,经申请认定按单个项目融资总额的10%、最高50万元给予资金补。符合条件的留学毕业生可申请最高50万元创业资助。
在厦门市金融系统连续全职工作满2年并符合条件的金融从业人员可申请每人最高5万元的职业资格报考补贴。
七、引进生优惠
符合条件的党政类应属硕士引进生到任后挂职同安或翔安区科技镇长助理(正科级),可申请5万元奖励补助;国企类应届博士、硕士安排二级公司副总、总助职务,可分别申请8万元、5万元奖励补助,申请最高40万元购房补助;教育科研类、医疗卫生类、规划建设类应届博士、硕士直聘副高、中级职务、可申请8万元、5万元奖励补助,申请最高50万元购房补助,50万元生活补助。
Ⅷ 厦门户口落户政策细则
备受关注的厦门市户籍制度改革终于尘埃落定。《厦门市户籍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和《厦门市户籍管理若干规定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将于8月1日起同时施行。市政府昨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户籍制度改革的有关问题作了说明和解答。
我市户籍制度改革酝酿已久,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市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市原有的户籍政策明显不能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与我市实施的海湾型城市建设战略不相适应。我市原来的户籍准入制度在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上,未能发挥良好的政策导向作用。同时原有的户籍管理政策体系较零散,1992年以来市政府颁布了30多个涉及户口政策的文件,不利于全市人口宏观综合管理,因此,推进我市户籍制度改革,规范户籍管理势在必行。
户籍制度改革政策的出台,为我市海湾型城市建设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户籍政策保障,同时有利于推进和保障我市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提高厦门人口的整体素质,同时改变我市以往户籍政策散乱、不透明的状况,规范户籍管理。
户籍新政策要点
人才引进敞开怀抱
凡具备本市调入、人才引进条件的海内外人才均可办理户口迁入本市,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无论是否有工作接收单位均可落户本市。获得“市十佳外来青年”、“市十佳外来女员工”或在本市获得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科技重大贡献奖”、“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见义勇为英雄”荣誉称号以及获得其他全国性荣誉称号的外来人员,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户口可迁入本市。
投资入户一视同仁
新的户籍政策继续实行投资入户政策,对各种类型企业一视同仁。《实施细则》根据投资额和纳税额对投资岛内各区和岛外分别规定不同的入户标准:在岛内各区实际投资金额在200万元以上或从1995年度起连续三年年实际纳税额在30万元以上的,可一次性迁入3人户口。在岛外实际投资金额在100万元以上或从1995年度起连续三年年实际纳税额在15万元以上的,可一次性迁入3人户口。
投靠返籍放宽限制
新政策放宽夫妻投靠、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老年人投靠子女等三投靠政策。对退职、辞职、下岗或无业的本市知青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以及原居住在本市,后因工作调动在其他地区离休、退休,现需返回原籍的人员,在厦门有合法固定住所,允许其申请将户口迁回原籍。
统一实行居民户口
全市实行统一的居民户口登记管理制度,按照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核准制,取消审批制,以准入条件取代人口控制指标,符合准入条件的,予以核准入户。实行以居民合法固定住所、职业、经济来源等主要生活基础为户口迁移落户依据。
岛内控制岛外从宽
适当提高入户岛内“门槛”,降低入户岛外“门槛”,即迁入开元、思明、湖里区适当控制,迁入同安、集美、杏林和海沧投资区适度从宽,迁入鼓浪屿从严控制。
购房入户调高标准
购买2003年4月25日以后取得建筑主体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商品住房,岛内各区在150平方米以上(含150平方米)的,岛外在80平方米以上(含80平方米)的,可一次性办理房屋产权人或其共同居住的配偶、父母或子女不超过3人的常住户口。新政策同时规定购买二手房不能入户。
蓝印停办
不再办理本市“蓝印户口”。“蓝印户口”满5年符合规定可转为本市常住户口。
城镇落户
符合条件的五类人员,可以到公安部门办理所在镇、街道常住户口。户口从学校迁出是在自己手里,如果放在公司所在地社区的话,
参考这个:已落实接收单位的大中专毕业生在本市落户的
〔应提供材料〕
1、市人事通过金宏网传输的入户介绍信息或教育部门出具的入户证明信;(这个社区的人说本人不用管)
2、本人户口迁移证(本市户口凭集体户口页或家庭户口簿);---学校给的迁移证
3、本人身份证;
4、市人事、教育局签章的《报到证》复印件;
5、单位报到证明(单位委托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中心代理人事关系的,还须出具人事关系所属的人才中心出具的介绍信复印件);单位营业执照及复印件;
6、近期1寸证件照片2张;
7、公司的劳动合同原件复印件
8、婚育证明(湖里那个社区是要求要,而且是身份证上面的地址所在地街道的证明)
新政策,公司一般不太愿意帮你弄,自己有时间就抓紧办
人事档案是要先挂在人才中心,有的人才中心还可以落集体户的,(我当时以为就只有厦门人才是唯一的代理机构呢,厦门人才集体户已经不可以落了)迁移证和报到证从学校拿出来就立即去办,有的社区还要婚育证明,(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拖太久没办的原因)这个挺麻烦的,就因为这个我都拖了快一年了没办,还要有公司的劳动合同原件复印件,一般刚毕业只有就业协议,公司没签的话自己要要求签,对自己有益无害~~~
Ⅸ 毕业生怎么落户厦门需要哪些材料
毕业生落户厦门操作流程
1、申报接收毕业生须进行以下两个步骤的操作:
(1)需求计划申报(向厦门人事局提交书面申请)
(2)网上毕业生信息申报(毕业生申报信息要求填写身份证号、入学前生源地<一般是指高中学籍、户籍所在地>、毕业中学等信息,这些信息一般在《就业推荐表》中没有,单位在申报之前需先向毕业生了解、确认。)
2、市人事局工作人员会通过网络审核、审批相关毕业生申报信息。
3、市人事局审核、审批通过后,通过网络在线打印《厦门市接收高等、中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申报表》(一式三份),单位在相应栏目签章后,连同《就业推荐表》原件或《毕业证书》原件,到市人事局办理签章确认手续。 4、办理就业报到及介绍落户手续
(1)毕业生将《毕业证书》原件、《报到证》原件交用人单位,由单位人事经办人员统一到市人事局办理就业报到手续。其中拟迁移户籍的,还需提交相应的户籍迁移材料。
(2)办理就业报到手续后,毕业生人事档案转入我司档案保管单位-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档案保管费:每月20元/人,须从公司账上扣除)
(3)毕业生办理就业报到及介绍落户手续后,持以下材料到拟落户地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属办理准迁手续的,请按照准迁手续流程办理。)
⑴ 经市人事局审核签章的《报到证》复印件
⑵ 《户口迁移证》(本市院校毕业生凭集体《户口页》)
⑶ 《居民身份证》
⑷ 用人单位接收证明
⑸ 《营业执照》副本
⑹ 三张一吋标准相片
⑺ 单位委托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代理人事关系的,还须出示该人才服务机构开具的人事介绍信复印件
⑻ 公安机关要求的其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