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军转干部的职务是怎样确定的
您好,担任师或团级领导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军转干部,一般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安排领导职务确有困难的地区,可以安排相应的非领导职务;团职务以下军转干部,计划分配到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可相应安排非领导职务。
Ⅱ 军转干部的职务是怎样确定的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担任师或团级领导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军转干部,一般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安排领导职务确有困难的地区,可以安排相应的非领导职务;团职务以下军转干部,计划分配到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可相应安排非领导职务。
确定军转干部的非领导职务原则上在本部门、本单位非领导职数限额内进行。如本部门、本单位非领导职数已经满额,允许暂时超职数参照原任职务,对应确定非领导职务,出现空缺后,须计入该部门、该单位的非领导职数之内。
军转干部非领导职务与原任职务的对应关系如下:
原任行政干部 原任专业技术干部 对应的非领导职务
正营职 技术8、9、10级 主任科员
副营职 技术11级 副主任科员
正、副连职 技术12、13级 科员
排职 技术14级 办事员
请关注:贵州中公教育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Ⅲ 正营职转业到地方算什么职位
正营职军转干部转业到地方政府机关任职,正常情况下安排为科员,工资待遇享受正科级。
根据《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
第四条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是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制度。国家对军队转业干部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
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党委、政府负责安排工作和职务;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政府协助就业、发给退役金。
第二十三条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党委、政府应当根据其德才条 件和在军队的职务等级、贡献、专长安排工作和职务。
担任师级领导职务或者担任团级领导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军队转业干部,一般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接收师、团级职务军队转业干部人数较多、安排领导职务确有困难的地区,可以安排相应的非领导职务。
其他担任师、团级职务或者担任营级领导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军队转业干部,参照上述规定,合理安排。
(3)厦门军转干部如何定级扩展阅读
配偶已随军的军队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到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1)配偶取得北京市常住户口满4年的;
(2)配偶取得上海市常住户口满3年的;
(3)配偶取得天津市、重庆市和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副省级城市常住户口满2年的;
(4)配偶取得其他城市常住户口的。
父母身边无子女或者配偶为独生子女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其父母或者配偶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未婚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其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军人且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父母原籍、入伍地或者父母离退休安置地安置。
Ⅳ 军转干部正科级工资分几级几档
摘要 首先,具体你什么级别,不管军转干部是行政还是技术,如果去了一个单位,是公务员,给你定什么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还是副调研员调研员之类的,这个要看单位。
Ⅳ 请教一下军转干部的职务是怎样确定的
分区,团级领导职务,并担任了多年的转业干部,一般安排担任领导职务的最小数量。安排领导职位在困难地区,可以安排在适当的非领导职位;该组的位置后,军转干部,计划分配到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机构,和非领导职位相应的安排。
确定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职务范围内的非领导职务的军转干部的原则。本部门,本单位非领导职务已满额,允许暂时超工作数量到原来的位置,以确定相应的非领导职务的部门,是一个空缺,应考虑到,领导职位的数量单位的非
军转干部和非领导职务,在原来的工作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到原来的行政干部相应的非领导职务的现任专业和技术干部
正营级8,9,10
副营级11级高级职员主任科员
积极的副甚至职业技术12,13级文员
行秩14店员
更多军队转业干相关信息关注: http://jzg.offcn.com/
Ⅵ 营级干部转业到地方是什么级别
营级干部转业到地方副营级。
到地方执行副主任科员职务工资待遇,正营级到地方执行主任科员职务工资待遇,具体行政职务看转业到县里还是市里,县里一般是科员级,市里至少是副科级。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
转业后待遇:
1、地方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要带头接收转业干部,力度非常大。其中事业单位接收转业干部需要对照军官在部队的职务以及技术等级,安排同级别的岗位。国有企业需要转业干部去的,可以优先接收。
2、转业干部在基数内安置仍按照原25%比例增加行政编制。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
Ⅶ 军转干部如何套改最新公务员职务和级别并行
摘要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正营职军转干部转业到地方政府机关任职,正常情况下安排为科员,工资待遇享受正科级。正团职干部分两种:任职满四年为副处级,不满四年为正科级。副团职干部也分两种:任职满四年为正科级,不满四年为副科级。下述只是理想条件下的转业干部定职定级的标准,在省安置办和市军转办操作中,大部分团级军转干部安排担任处级的调研员、助理调研员,科级的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少数军转干部有高套的现象,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招,或是竞聘上岗。我所在省的民政厅副厅长就是正团职军转干部,竞聘担任民政厅副厅长的事迹上过军报。(前些天为军转干部写了一些转业定职定级的标准,再贴出来给楼主参考)转业干部定级定职:转业安置各个地区政策各有不同,实际操作起来要根据安置地当年地方政府军转干部安置的有关文件操作。如:我的副职领导来自山东一个出将军的县级市,据他说他所在的县级市一年最多时要接收一百多名团职军转干部。他的一个老乡,转业前任军区教导大队副大队长,转业回乡安置到一个农场任副书记。因而他自己说转业也不回家乡安置。一、我所在的城市是一个省会城市,每年安置的军转干部也相当多。正师职干部一般由省安置办公室重点保障,一般安置在省直属机关担任副厅职务。如:我某位领导担任省口岸办主任;单位一名同事的父亲担任司法厅副厅长;也有两个同事的父亲安置在省属企业(上市公司)担任董事长(三位都是师长转业)。二、正团职军转干部的安置:正团职军转干部分成三类:1、军区每年评选十佳军转干部(正团职),入选的正团职干部一般优先挑选省直机关的副处职务。2、任职满四年的正团职军转干部,可以竞聘上岗,按省公务员考试的名次、面试的成绩担任副处职务。我这儿的省民政厅副厅长,原为正团职军转干部,竞聘副厅长时笔试成绩第三,面试时第一名。没有竞聘上岗的团职转业干部,关系较好的可分别在省、市、区三级政府部门获得副处实职,其余的一般安置为调研员(助理调研员),属拿工资等退休的群体。3、任职未满四年的正团职军转干部,转业安置正科职务,一般在省、市机关部门任正科级副职,或是副科职务加一个(享受正科),安置不好的也可能担任主任科员。三、副团职军转干部除省直机关消化一部分外,其余交市人事局军转办安置。安置情况类似于正团职,只是任职满四周年的副团干部定正科,不满四年的定职副科。每年市军转办会把各市直机关、各区政府用于安置团职干部的职务公布出来,
Ⅷ 军转干安置后职务级别和工资待遇如何确定
分配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军转干部,比照与其军队职务等级(专业技术职务)相对应的地方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奖金等工资待遇。担任师团级领导职务的,执行相应职务层次的领导职务工资标准。
军转干部在服役期间被授予荣誉称号或荣立一等功,且高定了工资档次的人员,可适当高定级别工资档次或薪级工资,最多不超过两个工资档次或两个薪级。
(二)自主择业军转干部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由安置地政府逐月发给退役金。团级职务和军龄满20年的营级职务军转干部的月退役金,按照本人转业时安置地同职务等级军队干部月职务、军衔(级别)工资和军队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为计发基数80%的数额与基础、军龄工资的全额之和计发。军龄满20年以上的,从第21年起,军龄每增加一年,增发月退役金计发基数的1%。对于立功或被大军区级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在边远艰苦地区或者从事飞行、舰艇工作满10年以上的,分别按照一定的比例标准增发。
Ⅸ 转业交流,军转干部进事业单位该怎么定职级
定级时首先分管理类和技术类岗位,这个在你进单位之前基本定下来了,都说是管理类比技术类岗位好,但我个人觉得并不绝对,这说起来就很啰嗦了。给我定的是技术类岗位,直接套职称,我在部队中职套过来就是工程师,基本工资按部队级别发,职务工资包括奖金按实际职务发,如果在部队走行政转到事业技术岗比较吃亏,只能从助理工程师干起。
Ⅹ 福建省转业干部如何进行安置,怎么选岗
以下内容为2018年福建省军转干部转业安置办法
福建省军转干部安置实行公开计划、双向选择,公开职位、竞争上岗,公开职位、依序择岗,指令性安置等办法。
公开计划、双向选择。安置计划由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机构拟定后统一公布,军转干部和接收单位根据安置计划开展双向选择。人选确定后,由省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发出报到通知,军转干部应按规定时限(驻省内部队20天、驻省外部队30天)报到。
公开职位、竞争上岗。接收单位应根据安置计划提供竞争上岗岗位,明确接收条件和岗位要求,经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机构确认后统一公布,并按照国家和本省人事考试相关规定组织竞争上岗考试。考试中公范例、阅卷工作由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机构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承担。竞争上岗以笔试分为主,功绩量化分为辅,从高效备考到低分依序确定接收对象。
公开职位、依序择岗。接收单位应根据安置计划和政策要求,明确接收安置的具体岗位和岗位性质,经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机构确认后统一公布。岗位性质分为:实施公务员法机关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员工五个类别。依序择岗由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机构组织实施,并安排纪检监察人员现场监督。军转干部按功绩分从高到低依序择岗,荣立二等功或战时三等功以上奖励的优先择岗。
指令性安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由安置地党委、政府或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机构,根据安置计划直接下达军转干部报到通知:按照政策规定应予重点照顾的军转干部;未能按规定期限落实安置单位的军转干部;未能按规定期限完成安置计划的接收单位;安置人数较少的地区。
【重点安置政策】
师团职军转干部安置政策。师职全部按低一职安置领导职务。对任职满最低年限的正团级领导职务军转干部按不低于当年同类军转干部接收总数50%的比例安排正处级非领导或副处级领导职务。军转干部安置时首次任命处、科级非领导职务的,对其所使用的非领导职数予以单列,实行实名制管理。
功臣模范军转干部照顾安置政策。在依序择岗安置中,对服现役期间个人荣立二等功或战时三等功以上奖励,以及获全国表彰的优先择岗。在艰苦边远地区和飞行、舰艇工作岗位满10年的,可以到原籍、入伍地或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的设区市城市安置。
自主择业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对在三明、南平、龙岩、宁德等山区市县和在其余设区市的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安置并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取得营业执照后,一次性给予3万元扶持。
1.福建省直:师职采取指令性安置的办法;对任职满最低年限的正团级领导职务军转干部按不低于当年同类军转干部接收总数的50%的比例安排正处级非领导或副处级领导职务;副团职采取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公开职位、依序择岗的方式;营以下和专业技术干部采取考核积分、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方式。
2.福州市:师职采取指令性安置的方式;团职采取公开职位、按功绩分排名、依序择岗的方式;营以下和专业技术干部采取考试分加功绩分依序择岗的方式。
3.厦门市:师职采取指令性安置的方式;团职采取公开职位、按功绩分排名、依序择岗的方式;营以下和专业技术干部采取考试分加功绩分依序择岗的方式。
4.漳州市、泉州市、莆田市:师职采取指令性安置的方式;团职采取公开职位、按积分排名、依序择岗的方式;营以下和专业技术干部采取考试分加功绩分依序择岗的方式。
5.龙岩市、三明市:师职采取指令性安置的方式;团职采取常委会研究、平职安排的方式;营以下和专业技术干部采取指令性安置的方式。
6.南平市:师职采取指令性安置的方式;团职采取常委会研究、指令性安置的方式;营以下和专业技术干部采取指令性安置的方式。
7.宁德市:师职采取指令性安置的方式;团职采取按功绩分排名、依序择岗、平职安排的方式;营以下和专业技术干部采取指令性安置的方式。
8.平潭综合实验区:师职采取指令性安置的方式;团职采取常委会研究、指令性安置的方式;营以下和专业技术干部采取考试分加功绩分依序择岗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