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芥末墩儿的介绍
芥末墩儿是老北京汉族传统风味小菜。老北京失传的点心和菜肴很多,但芥末墩儿依然保存了下来,一是这道菜太有特点了,二是因为用大白菜作原料具有普遍性。芥茉墩儿是地道的百姓菜,一到冬天大白菜上市,老北京很多讲究的家庭都要做芥茉墩儿。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吃得油腻,换换口味,芥茉墩最好不过了,清爽、利口,颇受老北京人喜爱。
② 如何食用黄芥末
可蘸食三文鱼、做为烤肉酱、还可以凉拌菜等,有多重吃法,下面介绍一种黄芥末的吃法:
准备材料:吐司10片、油浸金枪鱼罐头1罐(140g)、黄介末酱25g、紫甘蓝20g、蛋液(刷边封口用)少许
制作步骤:
1、紫甘蓝切丝
③ 求:老北京凉菜芥末墩儿的做法,要详细的
主料:大白菜两棵(最好是高棵菜叶紧包的)。
辅料:白糖200克,米醋200克,精盐10克,芥末25克(可根据个人喜好酌量加减)。
程序:1、先将白菜去掉一两层老帮。再切去菜根,整棵冲洗干净,横切成3-4厘米厚的圆段。
2、烧一锅开水,将白菜放入开水里烫热,待用。为了美观我将白菜墩捆好,逐段放在盆中。
3、将芥末粉用开水沏好,放入盐、糖、白醋,搅拌。
4、将搅拌好调料洒在白菜墩上,盖上烫好的白菜叶子。第二天即可取食。
说明:此菜甜、酸、脆、辣。头天做第二天就能吃,简单省时。切记不要用粘了油的筷子夹取,吃不完要放在阴凉处保存
④ 芥末墩的菜品特色
芥茉墩是地道的百姓菜。大白菜上市了,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很多讲究北京味儿的家庭主妇都要做芥茉墩儿。过年吃得油腻,换换口味,芥茉墩最好不过了。它清爽,利口,解腻,很多人都喜欢。 芥末墩儿是北京传统风味小菜。老北京失传的点心和菜肴很多,但芥末墩儿依然保存了下来,一是这道菜太有特点了,二是因为用大白菜作原料具有普遍性。芥茉墩儿是地道的百姓菜,一到冬天大白菜上市,老北京很多讲究的家庭都要做芥茉墩儿。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吃得油腻,换换口味,芥茉墩最好不过了,清爽、利口,颇受老北京人喜爱。
过去老北京年夜饭讲究“四四见底”,宴席由四凉(芥末墩儿、炸咯吱、肉皮冻儿、五彩花生米)、四热炒(红烧鲤鱼、葱烧海参、清炒虾仁儿、烩鱿鱼菜)、四肉菜(米粉肉、四喜丸子、红焖肘子、回锅肉)、四汤菜(烩三鲜、奶汤干丝、玉米全烩、八宝涮锅)等组成,讨一个四平八稳的吉祥寓意。
“芥末墩儿”是老北京传统风味小菜。相信说起这芥末墩儿,多少会唤起老北京人的回忆来。 虽然老北京失传的点心和菜肴很多,但这芥末墩儿却依然保存到今天,足可见这道菜的特点。其实,芥末墩儿的诱人之处就是这个“冲味儿”,痛快淋漓尽致地让人流出眼泪来,有的老北京人还会端起盘子,把汤也喝下去,连喊:美哉!美哉!
芥茉墩儿是地道的百姓菜,一到冬天大白菜上市,老北京很多讲究的家庭都要做芥末墩儿。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吃得油腻,换换口味,芥膜墩儿最好不过了,清爽、利口,颇受老北京人喜爱。而且芥末墩儿还是老北京年夜饭里必有的凉菜,被人称为凉菜里的首席。它盛行在冬季和初春时吃,食用的时候,要用干净筷子把芥末墩儿逐个地夹出来,芥末钻鼻的香辣味儿,顿时令人痛快许多。年菜中大鱼大肉甚多,吃口芥末墩儿能起到清口的作用。
其实,这道菜盛行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这芥末墩儿非常容易做。老北京人大都会做芥末墩儿,将大白菜剥去老帮子,横刀切成寸高的菜墩儿,放在漏勺上,这样一层层码好,最后用棉垫子把瓦盆盖严封实,约两三天即可食用。芥末墩儿吃起来辣味蹿鼻,恨不得眼泪都流出来,嘴里却爽脆甜香,叫人欲罢不能。 做法一:(随做随吃版)
主料:大白菜(要求同上)200克。
辅料:白醋4克,白糖4克,精盐6克,芥末60克,香油4克。程序:
将白菜去帮洗净,横切成2厘米厚的圆菜墩;
芥末放在碗里,沏入沸水,顺一个方向边搅边加入醋、盐、糖、香油,制成芥末糊。
将白菜墩码在漏勺里,连勺放开水中烫一下。
控净水涂上芥末糊,码放在小盆中盖严,放在暖气或火炉旁闷半天后,再放阴凉处放一天,即可食用。
说明:此为2人量,可随做随吃,注意不要用粘了油的容器盛放。 做法二:(一天版)
材料:大白菜、芥末粉、糖、盐、白醋
做法:
1大白菜剥去外帮,取菜心,只用下半部分的菜帮子,切成5cm左右长的段;
2取一个玻璃瓶,装些芥末粉,灌点热水调成芥末糊,盖上瓶盖,瓶身坐在热水里保温约5分钟,等待芥末味慢慢挥发出来;
3火上煮开一锅水,不关火,取一个白菜墩儿放进漏勺,在开水里煮约30秒捞出沥干,放进干净的小砂锅中;
4在白菜墩儿上抹一层芥末糊,再撒些糖盐,如此处理完所有白菜墩儿;
5腌制一天后取出,浇些白醋就可以吃了。 做法三:(长期版)
做芥末墩儿要用白菜的下半部分,切开了为了形不散,还得拿牙签固定住,切好后捏点盐撒在上面,用开水焯一下,拿出来后再撒点盐,泼上芥末,用罐子封住,两三天后拿出来,加白糖、醋精就可以吃了。芥末墩儿圆圆矮矮,上面是黄绿的芥末,乍一看挺像一个简单的小蛋糕。
原料:大白菜,芥茉粉、白糖、醋适量
做法:
1.将大白菜剥去老皮败叶,横刀切成6~7厘米高的菜墩儿。
2.随后把它一个个分几次放在漏勺内,用汤勺不断舀起正在沸滚的沸水浇在菜墩上,一直浇到白菜开始变软,即一层层码在瓦盆内,码一层,撒一层芥末,芥末上撒白糖和少许醋。
3.这样一层层码好、撒好,最后,用棉垫子把瓦盆盖严封实,约五六天即可食用,吃多少取多少,既方便又好吃。
⑤ 老北京芥末墩的正宗做法
超级好吃的老北京芥末墩儿教学,喜欢的朋友可以试试
有一袋芥末粉,忘了我为什么要拿回来。直到我看到这个芥末码头,我才发现它有任何用处。尽管这不是芥末粉的初衷,尽管白菜帮子一直不受欢迎,它不妨试一试。因为我不知道芥末粉到底想做什么。
久闻其名的芥末杜纳,据说其特点是酸、甜、辣、脆、浓。非常好奇,但忽略了尝试。碰巧白菜帮子和芥末都是现成的,做得很少。许多芥末,人
果不其然,它非常酸而且令人耳目一新,还有一些味道,但是它仍然没有四川.好。"
材料
主要成分是200克白糖、10克芥末, 30克米醋和30毫升。
5克辅助盐
做法杜纳,芥末,老北京
1.
配料:白菜帮子, 200克,芥末粉30克,白糖10克,米醋30毫升,盐5克
2.
白菜帮子被洗了,用沸水倒了三次。
3.
把它放在冷水中冷却。
4.
拿出来,控制水分含量。
5.
在容器底部铺一层,撒上芥末粉、盐、糖和米醋。
6.
一步一步,直到所有的材料都用完。
7.
盖上盖子,密封,冷藏2-3天。
8.
拿出来。
9.
拿几块,把它们堆在错误的地方。
10.
卷起。
11.
分成两部分。
12.
站在盘子上,把芥末醋倒在上面。
烹饪技巧
白菜帮子不应该在沸水中烫太久,以免软化和影响味道。
成品可以根据你喜欢的尺寸切成段或不切成段
⑥ wasabi是芥末吗
其实,Wasabi不是芥末,芥末也不是Wasabi,Wasabi是山葵,芥末是芥末。
在说说Wasabi的两个同父异母兄弟。
辣根很好养活,有些人甚至把它视为花园祸害。价格参考萝卜,餐桌上常见的是用辣根制作的青芥辣,都添加了绿色色素。具有催泪性的强烈刺激性辣味,对味觉、嗅觉均有刺激作用。使用真正的Wasabi的日料店不多,因为其价格是青芥辣的5倍以上。
芥末是芥菜类蔬菜包括十字花科的某些植物种子(比如芥菜籽)研磨而成,颜色是黄的,热狗或者赛百味上面用的就是它。还有就是老北京菜芥末墩儿,用的也是它。它也比Wasabi便宜很多。
青芥辣和芥末那种呛辣味是直冲脑门的,能让人半天说不出来话,完全可以作为一种酷刑使用。真正的Wasabi山葵酱口感柔和、细腻,根本没有青芥辣和芥末那么冲,而且后劲会消散得很快,回味是淡淡的香甜和清爽。
山葵生长于海拔1300-2500 米冷凉潮湿的高山和野溪谷的微酸性土壤中。冷凉潮湿的气候、清澈不停流动的泉水、纯净肥沃的林下土壤,冬季大雪的覆盖等等条件缺一不可,而且需要在极其苛刻的环境中生长2年才能上桌。江户前寿司使用的山葵均产自云南,气味芳香,味道独特。
山葵的研磨和吃法都很讲究。基本上观察一家日料店用的是什么调味料,高下立见;一个食客是不是有品,怎么吃山葵酱也能一目了然。如果把山葵酱倒入酱油,用筷子调成一碗糊糊,这叫十足的暴殄天物。
因为山葵溶于酱油时,酱油中的甲硫基丙醇会将其大部分的辛辣味给破坏掉(如果吃的是青芥辣,这个方法倒是可以缓解过于冲鼻的味道)。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在刺身上抹一点山葵酱,用刺身将山葵酱包裹起来,然后用刺身的另一面蘸酱油。清爽的白身鱼不需使用太多山葵,而口感偏浓郁的赤身鱼则应增加山葵的份量,脂肪含量较高的金枪鱼需要搭配更多的山葵以提升本味。
⑦ 怎样做芥末墩
芥末墩儿是老北京的家常菜,简单易做、贮存期长,过去在“几棵大白菜撑一年”的时代里也算上上品佳肴了。
这道菜的主料是大白菜,但不是普通的大白菜,要那种深秋才上市的、细长的、青口的(叶子青翠颜色)的“长白菜”。白菜买来后剥去外层老叶只留拳头粗细的一条白菜心儿,切去根部,在改刀斩成寸段(高3厘米左右的段)如果太粗就从中间一剖两半,再用细棉线捆扎结实避免散开。
芥末要用市场上最便宜的、黄色的芥末,大概块儿八毛就能买一两(30克还是50克我没细问)要是做上3棵白菜差不多两袋芥末粉就够了。制作时还要配上等量的白糖和适量的白醋。
处理好的白菜段(或捆)要用沸水烫过,略烫即可,初学可以放在漏勺利用滚沸的开水反复烫至色白稍软断生就行了。
接下来找一个广口的瓶子,把烫好的白菜仅仅码在底部,码严紧后上面铺一层芥末粉、白糖和白醋;上面在紧紧的码一层白菜、撒一层调料。依此类推知道码满容器,把剩余的调料撒在最上面,加盖密封严谨后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夏季要入冰箱冷藏以保鲜。吃的时候要用干净的竹筷夹取,剩余的继续密封保存。每次取出的一次吃完,切不可再倒回容器中。
在整个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油”!制作过程如果沾了油,白菜会很快腐烂,成为名副其实的“臭白菜”哦。
⑧ 请问老北京芥末墩儿怎么做芥末酱用王致和怎么样
芥末墩是地道的百姓菜。大白菜上市了,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很多讲究北京味儿的家庭主妇都要做芥末墩儿。过年吃得油腻,换换口味,芥末墩最好不过了。它清爽,利口,解腻,很多人都喜欢。
中文名
芥末墩
分类
北京菜
口味
清爽,利口,解腻
主要食材
大白菜
做法
随做随吃
做法一:(随做随吃版)
主料:大白菜(要求同上)200克。
辅料:白醋4克,白糖4克,精盐6克,芥末60克,香油4克。程序:
芥末墩
将白菜去帮洗净,横切成2厘米厚的圆菜墩;
芥末放在碗里,沏入沸水,顺一个方向边搅边加入醋、盐、糖、香油,制成芥末糊。
将白菜墩码在漏勺里,连勺放开水中烫一下。
控净水涂上芥末糊,码放在小盆中盖严,放在暖气或火炉旁闷半天后,再放阴凉处放一天,即可食用。
说明:此为2人量,可随做随吃,注意不要用粘了油的容器盛放。
短期
做法二:(一天版)
材料:大白菜、芥末粉、糖、盐、白醋
做法:
1大白菜剥去外帮,取菜心,只用下半部分的菜帮子,切成5cm左右长的段;
2取一个玻璃瓶,装些芥末粉,灌点热水调成芥末糊,盖上瓶盖,瓶身坐在热水里保温约5分钟,等待芥末味慢慢挥发出来;
3火上煮开一锅水,不关火,取一个白菜墩儿放进漏勺,在开水里煮约30秒捞出沥干,放进干净的小砂锅中;
4在白菜墩儿上抹一层芥末糊,再撒些糖盐,如此处理完所有白菜墩儿;
芥末墩配料
5腌制一天后取出,浇些白醋就可以吃了。
长期
做法三:
做芥末墩儿要用白菜的下半部分,切开了为了形不散,还得拿牙签固定住,切好后捏点盐撒在上面,用开水焯一下,拿出来后再撒点盐,泼上芥末,用罐子封住,两三天后拿出来,加白糖、醋精就可以吃了。芥末墩儿圆圆矮矮,上面是黄绿的芥末,乍一看挺像一个简单的小蛋糕。
原料:大白菜,芥末粉、白糖、醋适量
做法:
1.将大白菜剥去老皮败叶,横刀切成6~7厘米高的菜墩儿。
2.随后把它一个个分几次放在漏勺内,用汤勺不断舀起正在沸滚的沸水浇在菜墩上,一直浇到白菜开始变软,即一层层码在瓦盆内,码一层,撒一层芥末,芥末上撒白糖和少许醋。
3.这样一层层码好、撒好,最后,用棉垫子把瓦盆盖严封实,约五六天即可食用,吃多少取多少,既方便又好吃。
菜品特色
芥末墩清爽,利口,解腻。
芥末墩儿是北京传统风味小菜。老北京失传的点心和菜肴很多,但芥末墩儿依然保存了下来,一是这道菜太有特点了,二是因为用大白菜作原料具有普遍性。芥末墩儿是地道的百姓菜,一到冬天大白菜上市,老北京很多讲究的家庭都要做芥末墩儿。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吃得油腻,换换口味,芥末墩最好不过了,清爽、利口,颇受老北京人喜爱。
过去老北京年夜饭讲究“四四见底”,宴席由四凉(芥末墩儿、炸咯吱、肉皮冻儿、五彩花生米)、四热炒(红烧鲤鱼、葱烧海参、清炒虾仁儿、烩鱿鱼菜)、四肉菜(米粉肉、四喜丸子、红焖肘子、回锅肉)、四汤菜(烩三鲜、奶汤干丝、玉米全烩、八宝涮锅)等组成,讨一个四平八稳的吉祥寓意。
“芥末墩儿”是老北京传统风味小菜。相信说起这芥末墩儿,多少会唤起老北京人的回忆来。
虽然老北京失传的点心和菜肴很多,但这芥末墩儿却依然保存,足可见这道菜的特点。其实,芥末墩儿的诱人之处就是这个“冲味儿”,痛快淋漓尽致地让人流出眼泪来,有的老北京人还会端起盘子,把汤也喝下去,连喊:美哉,美哉。
芥末墩美食
芥末墩儿是地道的百姓菜,一到冬天大白菜上市,老北京很多讲究的家庭都要做芥末墩儿。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吃得油腻,换换口味,芥末墩儿最好不过了,清爽、利口,颇受老北京人喜爱。而且芥末墩儿还是老北京年夜饭里必有的凉菜,被人称为凉菜里的首席。它盛行在冬季和初春时吃,食用的时候,要用干净筷子把芥末墩儿逐个地夹出来,芥末钻鼻的香辣味儿,顿时令人痛快许多。年菜中大鱼大肉甚多,吃口芥末墩儿能起到清口的作用。
其实,这道菜盛行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这芥末墩儿非常容易做。老北京人大都会做芥末墩儿,将大白菜剥去老帮子,横刀切成寸高的菜墩儿,放在漏勺上,这样一层层码好,最后用棉垫子把瓦盆盖严封实,约两三天即可食用。芥末墩儿吃起来辣味蹿鼻,恨不得眼泪都流出来,嘴里却爽脆甜香,叫人欲罢不能。
食用的时候,要用干净筷子把芥末墩逐个地夹出来,放在小碟内,再倒些原汤,味道酸、甜、脆、辣、香五味俱全,喝一口原汤透心的凉,芥末钻鼻的香辣味儿,顿时令人痛快许多。在食用了油腻食物之后,吃芥末墩不仅换了口味,那舒服适意的劲儿妙不可言。
营养价值
宴席“四凉”之首
芥末墩儿一听名字,就带着京味儿,是老北京年夜饭里必须有的,满族人尤其喜欢吃这道菜。它属于凉菜,而且是凉菜里的首席,盛行在冬季和初春时吃。年菜中大鱼大肉甚多,吃口芥末墩能起到清口儿的作用。
过去老北京年夜饭讲究“四四见底”,所谓“四四见底”,是指宴席由四凉(芥末墩儿、炸咯吱、肉皮冻儿、五彩花生米)、四热炒(红烧鲤鱼、葱烧海参、清炒虾仁儿、烩鱿鱼菜)、四肉菜(米粉肉、四喜丸子、红焖肘子、回锅肉)、四汤菜(烩三鲜、奶汤干丝、玉米全烩、八宝涮锅)等组成,讨一个四平八稳的吉祥寓意。
《闾巷话蔬食》中记载:“旧时北京有个小报介绍此菜,说其‘上能启文雅之士美兴,下能济苦穷人民困危’”,其作者还在致美斋单间里看到过张大千画的梅花册页,上面配有酒壶和芥末墩儿,并提有“谁言君俗气,梅花老酒伴君游”。想来张大居士虽为蜀人,但对芥末墩儿也是情有独钟。
产品特点黄白色,又甜又酸又脆又辣,冲鼻通气,爽口解腻,滋味绝佳。
老舍家的名菜
老舍先生家有一样菜远近闻名,有客人来,往往点名索要,这个菜就是“芥末墩儿”。老舍与胡絜青刚结婚的时候,头一回单独以小家庭的形式过年,老舍心血来潮,“命令”夫人动手做几样家乡的年菜吃吃,头一道就点了“芥末墩儿”。夫人胡絜青当仁不让,一口承诺下来:没问题。可是心里打了鼓,不会呀。在娘家当姑娘时,年年都吃,就是一回也没瞧见是怎么做的,眼睛全在书本上。
芥末墩
夫人很麻利地买来了大白菜、芥末面儿、糖、醋和大绿瓦盆。从备料和容器上看,一点儿都没错儿。可是一碰工艺,全完。据老舍夫人胡絜青说:她先后一共失败过三回,而且是全军覆没,惨败。当时老舍非常高姿态:没关系,没关系,事不过三,第四次准成。其实,这三次失败的原因,恰恰是做芥末墩儿的主要秘密之所在,掌握好这三条,八九不离十,基本上没问题。
芥末墩儿的诱人之处就是这个“冲味儿”,痛快,淋漓尽致让人流出眼泪来,合不上嘴。一盘这样的芥末墩儿端上来之后,往往是风卷残云,顷刻之间就被抢光,有的人还端起盘子,把汤也喝下去,连喊:美哉,美哉。吃到这个份儿上,老舍必高叫一声:再拿一盘来,这道菜,成了老舍的骄傲。
⑨ 白菜芥末墩儿的做法
“芥末墩儿,老北京的传统小吃,在家附近有个老北京涮羊肉,是地道的北京人开的,味道一级棒,那个老大爷向我推荐了芥末墩儿,说一定要品尝一下,唉,作为吃货的我是没挡住诱惑啊,回到家就开始在网上搜索做法,第一次,失败了,做完的是苦的,开始以为是腌的时间短,可是过了差不多半个月再吃,还是苦的,最终以失败告终了;前两天看见冰箱里还有白菜,还有上次做的时候剩下的芥末,一定要再试制一次,最后终于成功了,哈哈。”
食材明细
主料
白菜适量
- 辅料
米醋芥末
白糖适量
微辣口味
生鲜工艺
半小时耗时
简单难度
10
成品芥末墩,吃的时候用没有油的筷子夹出来,然后倒出来点汤,里面放点盐,溶解以后淋在芥末墩上,味道真的不错哦。
芥末墩儿的做法步骤
来自 美食天下波波艾岩的作品
所属分类:凉菜北京菜夏季食谱午餐晚餐
⑩ 芥么敦的做法
芥末墩是北京名菜,制作方法如下:2009/11/07 22:10 芥末墩儿是北京菜,属于最最普通的小菜,却同时又是老北京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而且被称为凉菜里的首席。少了谁都少不了它。因为年夜饭多是大鱼大肉,难免会过于油腻,而芥末墩儿极为清口爽脆,酸、甜、脆、辣、香,任谁吃了,都觉痛快无比,尤为解腻。它一上桌,往往成为最受欢迎的菜,更有爱这一口儿的,连汤都喝下去,直呼“过瘾”。真是朴素至极,又内含强大的力量,让人尝之难忘。这么重要的菜,做法其实非常简单。而众所周知的,是众多文人一致推崇的老舍家的做法。老舍家的芥末墩已成为一道名菜,吃过的人,无不称赞。而且在过年准备年夜饭时,老舍最为看重的,头一份儿就是芥末墩儿。首先,是白菜要选重的,沉甸甸的,抱心抱得紧的,而且要长得细长的,只取用下半截,要帮子,叶子部分少用,和熬白菜汤与涮锅子正好相反。其次,将白菜横切成一寸厚的菜墩儿之后,放在漏勺上,用汤勺舀沸水淋浇三次,不可多浇。多浇白菜就熟了。这两条能保障芥末墩儿做出来是脆的,而不是烂泥一摊。好芥末墩儿必须是脆的。还有一条工艺也至关重要:将浇好的白菜墩儿码在盆里,每码一个都要盖好盖子,码完整整一层之后,撒上芥末、糖,并加上米醋,立即盖上盖儿;再码第二层,再撒一次芥末、糖,加米醋,一直到摆满一盆为止,盖好盖儿,盆外上下左右包上毯子或者小棉帘一类的保温材料,让芥末“发一发”,搁上三天,便可以取而食之了。没有这一道“捂”的工序,芥末墩儿做出来不辣,不“冲”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