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城墙因垃圾而保留的是哪里
扩展阅读
杭州余杭溪上俪庭怎么样 2025-05-15 15:33:27

北京城墙因垃圾而保留的是哪里

发布时间: 2022-06-18 03:23:53

A. 北京在哪三个地方保留了古城墙,北京古城墙各是哪三个朝代的

吴晗当时是北京市的副市长,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也是“三家村”(吴晗、邓拓、廖沫沙)之一,绝对不会主张拆除城墙的。拆除北京城墙是中央做的决定,要疏通交通——现在看来绝对是空前的损失! 北京的城墙现在还有几处遗存: 1、东南角楼附近城墙:位于崇文区崇文门以东到东便门一带有一段保存最完整,且长度最长的北京内城城墙,外加一处箭楼——内城东南角楼。 2、西南城角附近城墙:位于西城区西二环西便门桥附近,是北京最早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城墙遗址,里面有一座“八瞪眼”箭楼。 3、德胜门箭楼:位于西城区北二环德胜门桥北。 4、正阳门城楼及箭楼:正阳门俗称前门,是北京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门,位于天安门南侧。以前的北京城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三个部分,只有正阳门保持着城楼及箭楼。 可惜的是,由于修建二环路,大部分的城墙都被拆除。

B. 在北京已经看不到老城墙的影子,为什么要被拆除

在古代城墙的作用可以抵挡敌方最为强大的骑兵与步兵,但在现代对于热武器的撞击却没有太多的用处,反而会成为累赘。

3、多方一致统一的结果

但这种拆除的决定却毁坏了中国古代许多的历史文物。所以当时梁启超先生建议应该以宏伟庞大的目标进行规划。开拓出新世纪中国的新景色。但这种理念却未被采用。

但对古城墙的拆除行为是否正确,这并不是我们所能参与的问题。这是当时上层领导一致同意票决过后的决定。也许当时对于拆除行为的决定并不成熟,但在当时社会,城墙确实限制了城市的发展,为了能更快追上外国社会使我们自身变得强大,这样的决定是必不可少的。

C. 略显残败的城墙北京明城墙遗址,为何被说为是无数北京人的痛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市中心地域。北京明长城城墙遗址公园东起城东南角楼,西至崇文门,是原北京内城城垣的组成部分。因为其珍贵的历史文化底蕴,国家采取措施极力保护,虽然已饱经沧桑。现在仅存一段墙体。

对于明长城的现状,要彻底改变城墙长期遭受破坏的状况,拆除长期影响城墙安全的各种违章建筑等。鉴于对历史文物的保护,以及明长城破坏严重,北京市政府决定修复城墙,加强保护力度。历史文化是国家的瑰宝,需要保护,需要我们贡献自己的力量。




D. 老北京城墙为什么要拆,向德胜门为什么又能留下来

对交通有影响,这是一种论点,说城墙阻碍交通,这个“废物”没用,因此拆掉。还有一种思想,是意识形态方面的,说城墙这个东西是封建社会留下来的,束缚我们的思想,应该像莫斯科一样——莫斯科拆墙改为花园路——把它拆掉。有这种主张的人还是很有地位的人。 1979年初,北京市为了修建立交桥,准备拆除德胜门箭楼。郑孝燮深知其文物价值,他听说后立刻给当时的中共中央副主席陈云同志写信。陈云同志同意了这个意见。当时交给国务院,谷牧副总理批示,由计委拨了30万块钱,来修缮德胜门箭楼。

E. 北京古城墙还剩多少,在什么位置

现存的【崇文门至城东南角楼】一线的城墙遗址全长1.5公里,是原北京内城城垣的组成部分,是仅存的一段。

北京的丰台区的凤凰嘴村、高楼村、万泉寺与马连道均可找到一些金中都城墙的遗址。具体到金中都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东管头街,中国戏曲学院西南。

F. 为什么要拆北京城墙而却连寺庙和道观都不放过!!!!!

确实是为了修地铁拆掉的,你看2号线的线路就知道了~什么安定门,阜成门,前门,和平门,西直门等等。。都是沿着城墙走的。北京站南边那里稍微拐了个弯,所以城墙保留了一段在东便门,你可以去看看。可惜啊~

G. 北京9个城门除了德胜门还有哪个保存下来了

北京城池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城防建筑的总称,由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组成,包括城墙、城门、瓮城、角楼、 敌台、护城河等多道设施,曾经是中国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御体系。北京城门是明清北京城各城门的总称。根据等级以及建筑规格的差异,分为宫城城门、皇城城门、内城城门、外城城门四类。明清北京城有宫城城门四座(一称六座)、皇城城门四座(一称六座、或七座)、内城城门九座、外城城门七座,在民间有“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清朝灭亡后,北京城池逐渐被拆毁,除宫城保留较好外,现皇城城门只有天安门被保留,内城仅存正阳门、德胜门箭楼、东南角楼以及崇文门一段残余城墙,外城则完全被毁,只有永定门被重建。

北京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已看不到旧时的模样。原来的城墙成了通衢大道,城门只作为地名而保存。追寻着城门的变迁,透过历史的画卷和记忆的书卷,我们依稀还能听到老北京的暮鼓晨钟,还能看到戍卒的盔甲鲜明,还能感觉到时代变迁的血雨腥风。一座座威仪的城门,时间一样消散在空气里,摸不着,看不到,但却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就像无法忽视写入史册的勇士。

北京旧城共有“内九外七”十六座城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

内九是指内城上的九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

外七是指东城墙上的七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便门、广渠门;南城墙上的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西城墙上的广安门和西便门。

内九门:
东直门,元代称崇仁门。镇门之宝外有铁塔,内有一座石雕的药王爷像。多走运木料的车。

朝阳门,元代称齐化门。标志是瓮城门洞上刻有一枝谷穗。它是北京的粮门,多走粮车。朝阳门也叫“杜门”,有休息的意思。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来的漕粮,都由此门入城,存放在朝阳门内的几座大仓库内,因此它多走粮车。它的瓮城内建有关帝庙,但庙里只有神牌而没有神像。北京内城的九座城门各有一庙,惟独正阳门有两座,因此留下了“九门十座庙,一庙无神道”的说法。

崇文门,元代称文明门,别称哈达门。标志是镇海的崇文铁龟,多走酒车。崇文门是“景门”,有光明、昌盛之门的含义。同时它大概是北京城各门中人流货流最繁忙的城门。在每天关门的时候,会敲钟来提醒要出入城门的人。而其他城门则敲击一种形状扁平的打击乐器,这种乐器发声如“嘡”。因此老北京有“九门八嘡一口钟”的说法,同时老北京口语里常说的“钟点”大概也来于此。当年北京南郊大兴县一带有很多酿酒的作坊,酒车常从崇文门进城,所以有“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囚车”的说法。

正阳门,元代称丽正门,从离卦中“日月丽乎天”得名,又称前门。标志是瓮城里的金身关帝庙。北京城的城门都各有一座庙,而唯独正阳门有两座,其中金身关老爷最为灵验。正阳门是内城的正门,明朝称大明门,清朝称大清门,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也不准从箭楼下边的正门出入,而只能走东西两边的旁门。因此它平时总是紧紧关闭。

宣武门,元代称顺承门。标志是报时的宣武午炮,多走囚车。宣武门是“死门”,当时北京的墓地多在北京的陶然亭一带,所以送葬的人多出宣武门,清代的刑场在菜市口,押送死囚的车也出宣武门。

阜成门,元代称平则门。标志是瓮城墙壁上刻着一朵梅花,多走煤车。阜成门也叫“惊门”,有“公正”的意思。西山门头沟出产的煤是北京城里必不可少的燃料,此门距西山最近,因此煤车都从此门进城。标志“梅”与“煤”同音,老年间有“阜成梅花报春暖”的说法。

西直门,元代称和义门。标志是瓮城上有一块刻着水纹的石头,多走水车。北京城内的水质不好,皇宫用水都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水车皆从西直门入城。

德胜门,军队凯旋时从此门入城,多走兵车。德胜门也叫“修门”,有品德高尚之意,仁义之师要从此门出入,因此此门多出入兵车。

安定门,军队出发从此门出城,镇门之宝是真武大帝,多走粪车。安定门也叫“生门”,有“丰裕”之意,所以皇帝要从此门出去到地坛祈祷丰年。其他八座城门的瓮城内都建有关帝庙,惟独安定门瓮城内修建的是真武大帝庙,真武大帝于是成为镇门的宝物。安定门外的粪场比较多,所以粪车多从安定门出入。

外七门

广渠门,又称沙窝门。

广安门,明代叫广宁门,又叫彰仪门。

城门的组成----城楼、箭楼和瓮城

城楼 北京内城的各个城门上方都建有城楼,这些城楼坐落在一个墩台之上,与左右的城墙紧密相连,墩台的下边正中间开有一个拱形的券洞,就是城门洞,门洞处安有两扇对开的大门,外包铁钉,正面有镀铜大泡钉。门后有大门栓。

明代北京内城的城楼修建于明正统年间,各城楼都是重檐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城楼一般都是面阔7间,进深5间,但也有进深3间的,像朝阳门。阜成门就是三间进深。内城各城楼的具体规格都不太一致,大体上说,以正阳门的规格最高,在各城楼中最为壮观,崇文门、宣武门稍差一些,东直门、西直门又差一些,德胜门、安定门、朝阳门、阜成门的规格最低,各城楼都有上下两层,守城将士可以登楼远眺。

外城的城楼都比内城矮小。最高大的是位于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城楼约高20米,为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进深3间,于正阳门遥相呼应。其次是广宁门,现名广安门,只是比永定门矮了一点。广渠门和左安门、右安门都是单檐歇山顶一层的城楼,高度只有15米左右,东便门和西便门形制更小。

箭楼 北京各城门的外边正前方还有一座城楼,叫做箭楼。各座箭楼的形制也各不相同,正阳门的箭楼最雄伟壮观。城台高约12米,为重檐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南侧面阔9间,北出抱厦7间,东南西三面设有四层箭窗,南面共有52孔,东西两面各有21孔,前门箭楼高38米,宽52米,进深32米,是北京城内各箭楼中最高大的。在内城9门中,只有前门箭楼下面开有门洞,而且仅供皇帝出入。

北京内城各门的箭楼的造型与前门箭楼基本相同,正面是重檐歇山顶,后面出抱厦五间。正面重檐下面有三排箭孔,重檐上边有一排箭孔。

外城箭楼的形制更小。永定门箭楼正面有两排箭孔,每排7孔,左右两侧两排箭孔,每排3孔,共有26个箭孔。箭楼的后面没有抱厦,只有一道门。广安、广渠、左安、右安四门次之,只有22个箭孔,东便门和西便门最小,只有8个箭孔。

瓮城 箭楼的左右两侧也有城墙,并且与内或外城的城墙相接,于是在各城门处形成了一个个向外鼓出的小城,这就是瓮城。瓮城的平面形状有正方形的,像东直门、西直门的瓮城;也有长方形的,像正阳门、德胜门的瓮城;还有半圆形的,像东便门、西便门的瓮城。其他瓮城基本是正方形,但在相邻两面墙的相接处采取了弧形而不是直角。

正阳门的瓮城占地面积最大,呈现为东西窄的长方形,其他瓮城只设一个门,正阳门瓮城除了箭楼下边的一个门外,还在左右两侧各开了一个门。

内城各门的瓮城有各特点,就是同一边的城墙上的各瓮城城门都正对而开,像东城墙上北边的东直门的瓮城门朝南,南边的朝阳门的瓮城门朝北,这对于军队从某一城门经城外调往另一城门提供了方便。西城墙上的西直门、阜成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宣武门都是如此。正阳门瓮城则是在东、南、西三面开有城门,惟独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安定门是个例外,两座瓮城的城门都朝东。

外城的瓮城比内城小,而且有两座采用半圆形布局,外城瓮城的城门也与内城不同,都开在箭楼下边正中。

废弃的城门

元大都共有城门11座,其中东、南、西三面各三座,只有北面是两座,东面三门由北象南依次是:光熙门、崇仁门,齐化门;南面三门顺承门在西,文明门在东,丽正门居中;西面三门由北向南依次是:肃清门、和义门、平则门;北面两门安贞门在东,健德门在西。

明初,徐达主持重建新城,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废弃,在南面5里处建起新城墙,原来北城墙上的安贞门和健德门被废弃,东、西城墙上最北边的光熙门、肃清门也因此废弃。

新建的城门

和平门、建国门和复兴门都是民国时期,为了方便交通,在城墙上加建的,但是它们和原来的城门有很大的区别。它们没有城楼、箭楼和瓮城,实际上只是在原来的城墙上开了两个拱形的券洞,使来往车辆、行人得以通行。

瑞典学者喜仁龙曾对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做过形象的比喻:“如果我们把它(北京城)比作一个巨人的身躯,城门好像巨人的嘴,其呼吸和说话皆经由此道,全城的生活脉搏都集中的城门处。由此出入的,不仅有大批车辆、行人和牲畜,还有人们的思想和愿望,希望和失望,以及象征死亡或崭新生活的丧礼和婚礼行列。在城门处你可以感受到全城的脉搏,以至全城的生命和意志通过这条狭道流动着----这种搏动,赋予北京这一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以生命和运动的节奏。”(《北京的城墙和城门》)

北京城门的消失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和交通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得不让人痛心历史古迹和建筑精品的湮没。如今只能坐在疾行于二环路的车上想象,当年守城的大将军在城墙上巡视;只能站在德胜门前想象,登高俯览北京城的酣畅了!

H.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的历史沿革

一直以来,明城墙遗址一直被单位、居民占用。据现场调查,在遗址范围内形成的79个单位中,有20余个单位直接在城墙或基础上建造厂房、车间、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其中楼房19栋,500余户职工的住房建在城墙上,有的住房拆除城砖、挖掉城墙夯土;有的将城墙打洞改做后山墙,对城墙原貌造成极大的破坏。由于大量单位、住户和自由市场的存在,使这遗址区域的环境极为恶劣,市政设施落后,管线引不进,污水排不出,房屋低矮、破落、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这一切都对城墙及遗址产生更为严重的威胁。
腾退工作分两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从2001年10月开始,对明城墙遗址公园范围内的占用单位进行腾退。铁路部门为保证双节及春运的安全,于2002年3月开始此项工作,此阶段共腾退单位79个(二开关厂正在腾退中)。第二阶段是各责任单位腾退所属住户,由于人口基数大,各责任单位采取分阶段逐批腾退的办法,便于解决腾退中出现的问题,最大程度地保证腾退区域内的社会安定。腾退办公室共腾退居民2612户。其中铁路658户;崇文区1144户;城建524户;市政168户;建工59户,纺织61户,东城2户。腾退资金总计5.08亿元。
随着市政府对占用遗址单位、住户的外迁等整治工作的实施,这一地区的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
彻底解决80多年来形成的单位、住户占用城墙遗址的问题,全部迁出遗址区域内的79个单位,2600余户居民。拆除各类建筑6000余间,共清运渣土垃圾160000吨。
彻底改变了多年来存在的房屋破落、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等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环境,在整治的基础上,环绕城墙遗址栽种了52000平方米的草坪、树木,建成环境优美的城墙遗址公园。
彻底改变城墙长期遭受破坏的状况,拆除长期影响城墙安全的各种违章建筑,为城墙修缮保护工作的进行创造了基本条件。 1、明城墙遗址公园范围内占用单位多,居民住户多。并且分属不同单位,既有中央单位,市属单位,又有区属单位、街道小厂,单位间的情况完全不同。居民的住房性质也千差万别,有房管房、单位自管房、自建有证房、自建无证房、工棚等,总之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很大。
2、明城墙遗址公园范围内,由于历史原因,单位、居民自然聚居、办公、生活,私搭乱建现象严重。市政设施极不完备,生活环境恶劣,污水横流,房屋破败不堪,其处于城市中心区的地理位置,严重破坏市容市貌,严重影响首都形象。遗址腾退工作,不仅是文物保护工作,同时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环境品质,管理水平的务实之举。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有机协调在一起。
3、明城墙遗址单位、居民的搬迁,受次采用“文物腾退”政策,即原产权单位腾退住户。谁搞的建设谁的房,就由谁负责腾退住户。澄清历史遗留问题,明确责任单位,调动责任单位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减少推诿扯皮。文物腾退政策,为文物古迹保护等公益性项目的建设,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4、明城墙腾退范围,是北京城区的中心地带,紧邻北京站铁路交通枢纽。许多居民就住在铁道边。腾退工作中,既要完成腾退任务。又要稳定居民情绪,保障腾退区域的社会安定。在整个腾退过程中,仅有4户提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强制拆迁12户,执法文明,措施严密,善后工作妥善、扎实,基本没有出现过激过火行为。 明城墙是明清北京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老北京的象征,由于历史原因,北京原有的城墙在整体上已不复存在。北京明清城墙遗迹仅余两处,崇文门至东南城角楼一段是现存最长的一段明清城墙,全长1540米,这段城墙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大部分城墙的内城砖、城心夯土均被拆光挖净,有的地段已大面积裸露城心的夯土层,仅存一侧的城墙砖体,也受到相当程度的腐蚀、风化。
在完成明城墙遗址腾退工作后,北京市文物局投资两千多万元对此段城墙进行全面修缮,此次城墙的修缮工程,是以最大限度保护城墙的历史原貌为原则,其修缮方针是保留现状、恢复原貌,维修险情,加固残状,适当复建,使城墙恢复连续的整体,并得以保护。
在拆除遗址上杂乱建设及清运渣土的工程中,施工单位注意维护好现存的城墙残状,不继续加大对城墙的破坏,尽量多地保留已残破的墙体。
在修缮工程中,注重按原状保护好城墙中原有遗迹的历史真实性;总体上采取现状加固的方法,采取传统工艺传统材料,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墙的历史信息和原有风貌。

I. 据说北京刚解放时城里堆积有几百年历史的垃圾,几个月就被全部清理干净。不知道当初被扔在哪里

所以当初北京琉璃厂才会有那么古董 不是你才会想到

J. 北京的古城墙意义重大,为什么没能像西安古城墙那样保存下来

大家不喜欢郭沫若,除了他的为人不怎么样,对待感情是个十足的渣男以外,更是因为这个人作为考古学家也是一个投机分子,德不配位。比如他生前就总想着挖皇陵拆北京古城墙,在文物保护上面,做得很差。

所以在郭沫若的极力主张下,在全北京城的老百姓的呼吁下,在刘少奇同志的指示下,北京城最终经历了前后五年时间,被拆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