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人不排外下句是什么
扩展阅读
杭州有多少学生得甲流 2025-09-02 19:17:02
厦门办公皮椅哪里靠谱 2025-09-02 18:54:41
北京哪里买高保真音响 2025-09-02 18:48:57

北京人不排外下句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6-30 00:47:22

A. 北京人很排外吗

作为皇城根底下长大的人,正常的优越感肯定是有的,人心都是肉长的,你真心融入那个圈子,大家其实都很好的

B. 北京那一带的人是不是很排外

北京人一般情况下不排外。

但是遇到这种想鸠占鹊巢抢夺我们的家乡的,那就不得不排外了。

外地人来,没问题,都是吃饭的人,该赚钱赚钱该落户落户,没人会排你。但是外地人来的同时还想把本地人赶出自己的家,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在中国,跨越地域、阶层之间的相互歧视由来已久,短期内也看不到缓解的可能。地域歧视的来源,要么是因为盲目自大,要么是因为愚昧无知,大家都是智力正常、长相相似的人,不会因为户籍所在地不同和城乡二元结构分裂就差别出个三六九等。特别是像北京这样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移民城市,各种地域文化、生活习惯杂糅碰撞,误解是难以避免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在相互之间的不断交往、交流中走向和解、融合,新城市的文化也将慢慢形成。在北京生活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其实所谓的“排外现象”,其实针对的所谓“被排斥者”多是个人素质相对低下,甚至涉及违法违规行为。总体来看,排外的是少数,被排的也是少数,而排外只是一个说法。换言之,可能这些被排斥的人放在哪里都是不受欢迎的。

C. 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性格,每个地方的人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前两楼的说得很全面广泛,但是欠深入,本人作为湖南人,想浅述己见,望契楼主心意,同时相互探讨一下。
湖南人秉赋个性的主调。着名湖南籍作家丁玲的个性气质就是“蛮”、“倔”、“辣”。宋祖英的《辣妹子》、何纪光的《辣椒歌》,唱出了湖南人的这一性格特点。着名歌唱家李谷一说“我们湖南人霸得蛮,吃得苦,耐得烦”。这是对湖南人群体性格特征的绝妙概括。
湖南人真诚、率直,开朗,容易给人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他们的爱与憎,喜与怒,哀与乐,是十分鲜明的。湖南人稍欠幽默感,似乎是哪怕只轻轻一笑,也会减弱他们对生命沉重的体验和认知。他们不怕死,重义气和气节。普希金年纪轻轻为争一口气死于决斗,很多文明人不理解,湖南人懂。换了湖南人,也会这么做。沈从文说湖南人是乡下人,没错。
湖南人的性格是中国人中最有特色的一种,湖南人刚烈、直率、热情似火又爱很分明,这与中国人的传统性格是有很大区别的。关于湖南人的性格,汉代司马迁就在《史记》中称其十分骠悍,《隋书》中又谓“劲悍决裂”。
不信斜,不怕压,有时候可以解释成一种冒险的精神。湖南人有极强的冒险精神,吃得苦,耐得劳,不信邪,不怕鬼,不怕死。像毛泽东就是这种性格的典型代表。毛泽东的时代中国虽穷,然而超级大国美、苏皆望他而生畏。毛泽东对待不可一世的比自己强大很多的美军,照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南中国海周围的国家,也无一敢与他有领土纠纷。这是搞政治、搞革命不可缺的东西。这种不信邪的骡子脾气也是成就大人物的重要条件之一。有史为证,曾国藩,一介书生,根本就不懂得带兵打仗,居然敢训练湘军,还亲自带领湘军上沙场,如果没有这骡子脾气,恐怕是不行的。
湖南人崇尚高明,但是不在意是否精明。湖南人做事特别讲究的是高明,就是一定要在谋略上胜人一筹,而不在乎那些做事的细节问题是不是精到。
只要是湖南人,大多都有一种要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湖南人有句话:这辈子不做点事情,即使活得再好,活10年和50年没有任何区别。湖南人不是很崇尚做生意,挣大钱,他们认为即使挣了很多的钱也不能说明自己是在干大事。所以他们常常会选择从政、从军或者传播、文化等职业。
湖南人非常懂得人的作用,这也是湘湖文化的一个特点。在交朋友的时候,湖南人是不会特别在乎那几个铜板的。有什么事喜欢在桌面上摊开了讲。 湖南人做事很讲究谋略,他们不会表现出一种做事很小心谨慎的形象,而是运筹帷幄,张弛有度。

D. 北京人怎么样据说排外,真的么

就是这样的,我就是北京人。原因其实很多,主要有我们有一种优越感,不用努力的工作也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不用特别努力的学习,就可以考上一所满意的大学,关系网布满北京城。这就导致了我们北京人在一些地方不如外地人,比如,公司的老总很少有北京人,就是因为北京人不能吃苦,家家都有几十万,我们都不肯能忘记这件事,所以就导致没有特强意志力的人是很难成功的。很少去求人
还有,我的一个外地的同学和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说:“北京人比我们值钱。”我们是家中的皇帝,从来没有机会去吃苦,也不会让我们去吃苦。绝对不能受气。再有,我们从来不会怕一个人,任何人。这就导致了北京人不是很会说客套话,也就是说混不吝。~~~~~~~~太多太多了。

E. “北京人并不是有地域歧视,只是有些外地人实在是不干人事,把外地人的形象毁了”

这句话说的没错,应该说不是所有的北京人都排外,他们还是很热情好客的。同样,别的地方也都有些歧视外地人的人存在。

F. 北京到底排外吗 请老北京人回答一下

嗯,不好说,我周围的北京人很少谈到外地人,刻板印象是有的,比如认为东北人都是赵本山那样的大碴子嘴,新疆人是站街烤串的,上海人很抠门小气,浙江人很有钱等等吧,这些印象还是有的,但要说排斥外地人,我周围有一两个,大部分都不排。

可是在互联网上,讲自己是北京人然后骂外地人的很多,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是部分外地人眼红北京当首都,所以装成北京人要抹黑北京形象吧,也可能是外国雇佣的汉奸网络特务,故意在网上引发事端挑起地域纷争地域歧视,从而达到分化我国国民凝聚力的作用吧。

总之现实生活中,北京人很少排外。因为北京户口1300万,95%都是外地来的移民拿到户口的,祖籍都是外地的,北京的郊区就是1958年河北省划归北京的,理论上讲北京郊区人也不算北京人。

清朝末期北京的人口才只有十几万,因为八国联军的关系。然后全国的人口往北京填,日本侵华,全国的民众往北京逃难,1949年主席又带了200多万全国的军公教和家属到了北京。

所谓的老北京人,不是指在京资历老,也不是年纪大,老北京指的是京师那块地,也就是现在四环以内加上香山颐和园圆明园这些地方。后来北京把河北的郊区都并了,这才有现在的版图。

到1960年,北京人口才720万,执行计划生育这么多年,户籍人口达到1300万(这还不算很多早年的北京人移民国外出去了),谁敢排外?哪个祖籍不是外地?哪个不是和外地人婚配生的孩子?谁敢自称自己家亲戚没有一个外地人?

以后有人敢装北京人或者真的是某些无知不知道自己家族史的北京人敢骂外地人或者骂你的,你就拿我讲的这些历史问问他,你问问他“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一年多,你祖上是怎么躲过来的?你家能在外地逃难一年多,你家族得是多有金银财宝?你又是如何保证你家族婚配了100年没有一点外地人的基因渗入?”你告诉他,这些话是一个1949年移民北京的家族与1902年移民北京的家族结亲的后代北京城区人讲的话。你告诉他“谁惹了你你骂谁去,少戴上外地人北京人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