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为什么医院看病排队
扩展阅读
天津这边有什么厂 2024-05-04 19:00:23
摘仙苑在福州哪里 2024-05-04 19:00:09

北京为什么医院看病排队

发布时间: 2022-07-04 16:22:09

1. 网上预约挂号能直接看病为什么还去医院排队

挂号手续正常,看病是插队的——没有预约的人可能在你之前挂号却在你之后看病。正常排队挂号,挂号时跟挂号处说明已预约,挂号处之前就已将预约人员的号(看病的号)打印预留,因此挂号需正常排队(挂号排队时间不长的),看病时的号会是预约时间段的号而免除了看病需排长队的问题。

2. 我是北京人,为什么在同仁医院挂号还这么难怎么回事

医院挂号跟户籍没任何关系,北京知名三甲医院全挂号难住院难
每年到京看病住院外地患者超过1亿人次,北京本地还3000万人
不管你北京的外地的谁排队抢上号就谁挂
好医院几乎都在北京好医院几乎也都到北京工作·没办法的事
眼病全国主要还就是同仁医院,大家都想到最好医院看病也就拥挤

3. 为什么人们看病第一反应都是走大医院

因为在人们的认知当中,大医院的医疗设施更加先进,大医院的医生医术更加专业厉害,大医院更能对人的身体健康做到保障。这是人们的传统认知,我个人认为,这个认知一般来说也是很正确的。而且看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大医院看病我觉得也挺对的呀,毕竟是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吗,谨慎一点是好的。

后来听其他同学说,这个小诊所的医生挺有名的,治病挺厉害的。我也不是说小诊所能治好的病大医院里都治不好,诊所里的医生也会跟别的病人说你这个病最好去医院里治,我这里效果可能不好。我只想说,每个人得病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不是所有病都得去大医院才靠谱。费那个近不如想想怎么才能让自己的身体更有效地保持或恢复健康。

4. 北京协和医院的人们为什么排队生病!

他是意思是看病的人那么多,所以才这样说的吧

5. 北京看病难挂号难怎么办大家都是怎么解决的

北京人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真的很难办。
大医院的专家有时候会轮值到一些社区医院坐诊,如果你选中的专家有这种情况,可以去社区医院就诊,挂号难度会大大降低。
最重要的还是健康生活,科学饮食,积极锻炼让自己别生病,这样就可以和医院少打交道了。

6. 东京三千万人北京两千万人 为什么北京人看病到医院就像排兵布阵的摆长龙还插队和票贩子 不像东京有素质

北京人有2千万人但每年来京看病住院外地患者超过1亿人次了呀(这都媒体报道过有准确统计的),人家东京可没那多异地患者吧
北京医院黄牛都是外地人,自己看去啊

每年北京医院都上亿患者看病不排队才怪
你去北京知名三甲大医院看看去门诊排队的和住院部里患者到处是外地的,最典型的就协和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阜外心血管医院等,专家号天天挂不上,住院进不去没床位都是常见事,一些知名医院普通号早上8点半就没号了全挂完
所以您说这话您该是在京外地人吧,您这样的少来点北京就都好了

7. 为何医院如此多的今天,还是无法解决看病难这个问题呢

为什么现在医院这么多,还是无法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呢?

原因三:“看病难”不单单指的是人数太多排不上号难,还指的医药费太贵,穷人没钱看病的“难”。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负担得起需要治愈大病所支付的昂贵的医药费因为没钱看病,只能选择保守治疗或者回家等死,这种情况在穷人的世界中并不少见。不过现在国家开放医保政策,可以国家免除很多医药的费用,这样就为很多人看病减少了很多压力和负担。想到这里,不禁庆幸我生在中国。

8. 为什么看病难

中国其实并不是到处“看病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你去一、二级医院看病,等候时间超不过10分钟。很多时候进门就看。这些医院的院长常常为门可罗雀而忧心忡忡。相反,你如果去北京协和医院、同仁医院等着名三甲医院去看病,下午时光就可以看到为第二天看病排队的病人、家属或号贩子,他们要在这里风餐露宿整整一夜。顶级专家的预约号黑市上卖到上千块钱。

这说明什么?它说明医疗资源基本都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老百姓得了病在当地得不到有效治疗或者不相信当地医疗机构,直奔大城市大医院,从而让这些医院陷入门诊的海洋中,它更说明,优秀医生在人才市场是严重供不应求的。

按照最基本的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一件产品和服务严重供不应求时理应出现的情况是价格升高,使价格不变或回落的方法是增加供给。

但是呢,在中国,医疗服务的价格是政府定死了的,不能动。所以“红包”或称“点名费”接踵而来。“红包”是什么呢?“红包”是对于优秀医生人力技术资本未在医疗服务收费清单中体现出来的隐性价格。

可是,对待好医生的医疗技术这一稀缺产品时,政府采取的手法是什么呢?一是在全国范围的医疗系统内展开了一场整风严厉、旷日持久、时至今日仍未结束的“反商业贿赂”运动。有些地方竟然演出不管医生是否收了“红包”,每月必须让医生交出数百元“贿赂款”,否则开除医生的闹剧。二是加大医风医德教育。

这种做法的效果是通过行政力量强行压制、抹杀或者消灭医生的真实劳务价格,从中传递出的政策希望是,医生不是被称作“白衣天使”吗?最好是永远不吃不喝的圣人或者是不管自己死活、只为病人服务的“活雷锋”。

在运动的威慑下,好医生既不愿意铤而走险,也不愿意以大大低于自己劳动的真实价格为病人看病,干脆休息了!

接下来的情况是什么?就是好医生开始退出医疗服务供给的平台,转行从事其他行业;从医学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从一开始就不愿意走上成为好医生的艰苦道路,不做临床医生,或者早早出国。这些现象并不是我杜撰或假想出来的,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由于高质量的医生在减少,医疗服务供不应求的状况只会加剧。只有两种人乐了——一是号贩子,二是伪医生。

“看病难的关键是解放医生。”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兼协和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黄建始这么说。

事实的确如此。中国30年的改革历程其实就是通过回归价值规律实现对人的解放,人的解放包括人的技术价值和尊严在社会体系中得以承认和实现。只有这样,好医生的产出才会越来越多,我们才有可能解开看病难的死结。

再说“看病贵”,这个原因也已经被反复提及——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几万亿的财政预算中,只有1000多亿用于医疗支出。结果导致,中国城乡居民应就诊而未就诊的比例由1993年的36.4%上升到2003年的48.9%;患者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比例高达29.6%。更有近五成的住院患者主动提出提前出院;农民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比例更是高达七成多。

好在,医疗保险体系扩大覆盖面的改革试点已经先行一步。今年7月24日,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根据文件要求,中国将在2010年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

然而,问题是扩大医保覆盖面是否能使钱花得更有效率?关键是看社保部门能否起到“守门人”的作用,对于医生给病人的检查和处方进行核查和把关。这些还未能在医改方案中得到肯定的答复。

下面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说!欢迎大家发言!

9. 北京医院现在看病是不是人非常多一般排号要等多久拜托了各位 谢谢

像协和这些大的医院挂号是相当的紧张,热闹的专家号都是排
了一天一宿才勉强挂上,特需号也是得提前一天去挂
。像协和的内分泌科不管是专家还是普通,早上七点前去准是挂不上的。其他医院的一些热门专家也是挂号比较难。要是想挂专家号,还得提前去医院,医院一般是早上6点半开始挂。恐怕得早上三四点去排了。挂号也得看你挂的类型,类型不同,挂号难度也不同。
求采纳

10. 去北京看病办理住院难吗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一直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但挂不上号、住不进院,服务质量就无从谈起。挂号难、住院难,在首都的名医院、大医院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医院看病有多难?大医院看病为啥难?大医院如何解决看病难?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深入到首都的一些大医院,走访了大量患者和医院管理者,就此问题采写了一组文章,也希望读者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人们都说看病难,特别是大医院看病更难,可到底有多难呢?等记者在大医院里走过一遭后,对这一“难”字才有了更具体、更真切的体会。

午夜去挂号 常常挂不上

在北京同仁医院门口通宵排队挂号,已是司空见惯了。11月29日晚11点多,记者来到北京同仁医院的挂号处,见已经有3个小伙子在排队挂第二天的号了。记者站那儿没多久,一个嘴里冒着酒气的年轻男子凑上来说:“明天早上7点才发号。你要什么号?”记者说自己眼睛有点毛病,他说:“是眼底还是别的什么?是不是视网膜有问题?”记者说不懂,他即很流利地说出医院的几个眼病专家的名字来,谁看眼底最好,哪个看白内障拿手,哪个最擅长看儿童眼病,都给记者一一说个明白。他见记者犹豫,又说:“今晚我已经订了两个号。150块钱不贵,这号本身要20块钱,我请人排队一夜要给40块钱,我也只能赚一点点辛苦费。很多人在这里排一夜的队,也不一定就能挂上号。”记者问医院的门卫:“这么冷的天,常有很多人排队吗?”他说:“这还不算什么,去年一天夜里下大雪,还满院子的人,一个个像雪人似的。”河北省兴隆县大山村的刘风荣今年已经是第二次来同仁医院为8岁的儿子治疗弱斜视了,儿子正在急诊室的排椅上睡觉。刘风荣这次来给儿子复查,可以不挂号。他告诉记者:“上次就花120元向号贩子买了一个号,在这里呆一天,连吃带睡最便宜也要200多块钱,不如买一个高价号划算。”

凌晨一点半,记者又来到北京协和医院,看到在大门口已经有7个人在排队挂号了。北京顺义县龙湾屯镇45岁的马大姐说:“我们村的人都说同仁医院好,说连外国人都来这儿看。我父亲是老花眼,戴眼镜也不行,我们县医院说治不好了,我们还想再来试试。”马大姐是和姐姐、弟弟3人一起来给老父亲挂号的,她的计划是3个人轮流排队,2小时换一个班,直到挂上号。

12月1日下午2点,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室一间7平方米左右的输液室里,记者看到挤着11个人在输液。有的坐在椅子上,有的卧在沙发上、躺在推车上,还有一个人坐在轮椅上,一个紧挨一个。室外走廊上,也挤满了人,输液室出来一个,等在门口的马上就抢着挤进去。该院急诊科刘桂花大夫说:“急诊科的病人越来越多,可相当一部分就诊者的病并不急,只是因为在门诊挂不上号,就走急诊这条捷径。”

看病盯着大医院,大医院的压力越来越大。北京市卫生统计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卫生部直属的6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和北京市卫生局直属的7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的日门诊人数平均为3391.4人。而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今年的最高记录是一天门诊人数达到5090人。

门诊挂号难 住院难上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务处副处长李强大夫曾经站在门诊大厅门口数过进入医院的非医务人员的人数,最多的一次在1分钟里进了100人,平均一秒钟进去..7人!

1958年北医三院建成投入使用时,它的设计接收能力是每天700人,到今天,北医三院没有增加一栋楼,门诊人数却增加了6倍多。现在该院有病床864张,每个大房间里的病床都由以前的8个增加到9个,小间里也由3个增加到4个,但仍不能满足需要。许多病人还是不能及时住进来,等个一周两周的算正常,长一点的要等一两个月。记者在北医三院住院部看到,住院登记窗口处围了一大堆人,大伙儿都是在打听有没有床位。一位湖南来的患者,是治疗颈椎病的,他已经在北京等了一周了,还没有病床可以住,手术也就不能及时做了。医院办公室的一位同志给记者讲了一件事:有位熟人住不进院来找他,他找到总住院时,总住院一脸愁容,摇了摇手里的一沓住院单说:“我实在没有床啊,我手头还有50多个排队等着呢。”李强说,等着住院的病人很多,医院也是见缝插针,哪个科一有空床,即马上协商,进行调配。该院的病床使用率一度超过100%。病床的周转期也由以前的将近20天下降到14天,但是病人确实太多了,许多外地的患者一般都是挂上号后,不得不先回家,等医院通知有了病床后,再千里迢迢赶往医院来住院。

卫生部规定医院病床使用率最高为93%,而目前在北京市1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有7家超过了这个标准,最高的达到97.95%。在国外,病床使用率一般只有70%,留下的30%以备急诊患者使用。就诊住院的人太多了,医护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医疗质量难免会受到影响。那么我们老百姓该如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医院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