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的长征有多久呢
扩展阅读
福州冰龙制冷剂哪里有 2025-05-14 10:35:44
北京中公老师怎么样 2025-05-14 10:30:40

北京的长征有多久呢

发布时间: 2022-07-22 17:20:38

⑴ 长征用时时长是多久

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发展阶段

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长征失利阶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

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

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

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各部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长征

⑵ 中央红军长征总共走了多长

走了约二万五千里。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2)北京的长征有多久呢扩展阅读:

长征的艰难:

“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这绝非戏谑之语,而是一语道出了长征这一壮举留给历史、留给后人最醒目、最易生发感慨的印记,那便是一个“苦”字。

长征一路,红军官兵遭遇的苦难不计其数,难以名状。敌人一层又一层的围困、一轮又一轮的追堵带来的一场场紧张而惨烈的战斗,让红军官兵承受了严酷的生死考验。

红军用双脚翻越了那一座座陡峭险峻的高山,跨越了那一条条激流汹涌的江河,其中之难、之险、之苦可想而知。

而在饥寒交迫中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嚼菜根,红军更是经历了艰难困苦的考验,留下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故事。

聂荣臻元帅回忆这段历史时曾沉痛地写道:“环境的确是艰苦的,我们的许多同志在作战中那样英勇没有牺牲, 却在缺粮少药、饥饿、寒冷、疾病、高原缺氧的艰苦旅程中痛苦的倒下了”。

过草地是红军长征中人与自然斗争最严竣、牺牲最大,同时也是决定红军长征成败的一段艰难征程。

1936年8月,红三军团(后改为红三军)十一团在团长邓国清、政委王平的领导下,由黑水芦花进到毛儿盖附近后,准备过草地。

这一段草地长500余里,宽300余里,而且高原寒冷,空气稀薄,气候多变,忽儿狂风大作,忽儿风雨交加,忽儿冰雹骤降,还有无数的深水泥潭,人畜陷进去,几分钟就被泥潭吞噬。

在七天的草地艰难生活中,红十一团遇到了许许多多巨大困难。如找老鼠洞,挖出老鼠熬汤解解馋,或拣香菇,找野菜等。虽然有皮带或皮鞋的数量极少,但都要把它煮熟吃光。

途中遇有前面部队死马的骨头,就啃着血淋淋的骨头充饥。遇有前面部队人员或马匹拉下的粪便中还未消化的麦粒,也顾不得洗干净,就拣起来往嘴里塞。虽然采用各种办法来解决饥饿问题,但仍有许多掉队人员未能走出草地。

一位战士在回忆过草地后没有吃的窘境时说:“过了大草地,什么吃的也没有, 结果把一个村子的老鼠都吃光了,真有点对不起猫狗”。这名战士, 俏皮地描绘出乐观精神和幽默情趣。

红军过完草地到达哈达铺休整,终于可以好好吃饱饭了。哈达铺这个地方是一个粮食和其他的农作物还算比较好一点的,当地百姓送锅盔给红军。

当时因为好长时间没有吃到东西,红军战士就吃了,锅盔是干的,一喝水就在肚子里撑起来了,正常人撑起来就很难受,他们经过这么长时间没有吃的没有喝的,又是寒冷、又是高原,一下子吃了那么多,因饥饿过度导致不少人给噎着了,九个红军战士在那儿就撑死了。

1952年黑水战役中,奉命前往黑水剿匪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线部队轻骑兵师137团在山上发现12具遗骨。

141团团长唐成海曾经是一名红军战士,赶到现场后确认这是17年前长征时红军战士的遗骨,并判断这12名战士是个建制班,夜宿雅克夏雪山,因低温、缺氧而牺牲。参加剿匪的解放军收殓遗骸,造坟立碑,这是海拔最高的一处红军烈士墓。

我们的党,我们的红军为什么甘愿吃这人间的大苦、受这人间的大难?因为他们所吃的苦,所受的难,连着人生信仰,连着精神根基。

苦,是红军官兵在漫漫征途中品尝最多的一种滋味。但是,铁心跟党走的红军官兵,却始终不怕苦、不惧难,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怀和百折不挠、昂扬向上的斗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长征

⑶ 长征具体历时多久

1934年10月10日夜到1936年10月22日。

共742天。

开始
1934年10月10日夜间,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悄然从瑞金出发,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进行战略转移,向湘西进发,开始了悲壮的、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部队将所有的文件、辎重、兵工厂机器、印钞票机器、X光机以及各种文化课本都携带上路,将整个苏维埃共和国搬上旅途。在此之前,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曾先期赴雩都,选择行军路线,组织架桥,为大部队行军做准备。

11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中革军委、红军总司令部及其直属队组成第一野战纵队,由叶剑英任司令员;将中共中央机关、政府机关和军委后勤部、卫生部、工青妇机关组成第二野战纵队,李维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发任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

13日,中革军委规定军委及各部队对外使用的代号是:军委为“红星”,军委第一纵队为“红安”,第二纵队为“红章”;红一军团为“南昌”,红一、红二、红十五师依次为“广昌、建昌、都昌”;红三军团为“福州”,红四、红五、红六师依次为 “赣州、苏州、汀州”;红五军团为“长安”,红十三、红三十四师依次为“永安、吉安”;红八军团为“济南”,红二十一、红二十三师依次为“定南、龙南”;红九军团为“汉口”,红三、红二十二师依次为“洛口、巴口”。

16日,中央红军南渡贡水,19日全部进入突围集结地域。

21日,中央红军从王母渡、新田之间突破国民党军的第一道封锁线。以红一军团为左路前卫,红九军团随一军团左侧跟进;红三军团为右路前卫,红八军团随三军团后跟进;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居中,红五军团殿后,成甬道式序列继续西进。25日,渡过信丰河。

结束

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2006年10月22日是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我们选在2006年8月14日开始刊登“重解长征之谜”系列,用70天70个版面、10个系列的分量,来重解这段厚重的历史。

我们试图用发生在长征路上最原生态的史实来再现辉煌的历史,那段可歌可泣的伟绩,是一群有着非凡才能和坚强品质的人完成的。除了要征服难以逾越的天险,面对强势敌人的围追堵截,他们还要面对来自团体内部产生的意见相左、矛盾,甚至是危险。

我们力图通过发生在长征路上贴近生活的细节来叙述严肃的历史,那段被神话了的征程,是一群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人完成的。除了坚定的意念,他们也有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需求,只是在极端的环境中,需求被遏制,但生命一样坚韧地延续。我们希望还原长征中普通人的生活……

长征过去70年了。我们之所以用大半年的时间来筹备这组稿件,只想说明一个道理: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都有自己的长征。可能不会像红军那样惊天动地,但却需要同一种精神:顽强、坚韧,总是抱有必胜的信念……★
参考资料:http://renjian0205.blog.hexun.com/5296725_d.html
其中

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0日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2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从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历时11个月零3天,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行程二万余里。

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3月下旬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年零7个月,途经四川、西康、青海、甘肃4省,行程一万余里。

红二十五军从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行程近万余里。

参考资料:http://www.0317cn.com/newsdetail.php?ID=1158372829&cid=1154419505

⑷ 红军长征历时多长时间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一、从1934年10月10日夜开始到1936年10月22日结束,一共742天。
二、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标志着胜利结束。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转移,进行长征。
它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⑸ 红军长征走了多长时间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我们必须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英雄故事,都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赋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5)北京的长征有多久呢扩展阅读

三大主力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保存了力量约3万人。

同年年底,红四方面军部分主力(约一半)加上红一方面军红五军团组成“西路军”,约两万人,在虎豹口度过黄河之后,向甘肃河西地区前进,打通对苏联的国际交通线失败,全军仅剩四百余人,在李先念等人的带领下,到达新疆星星峡,被新疆军阀盛世才缴械投降。

中共中央对红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表示极大的欣慰和关怀。7月22日,中共中央指示红二、红四方面军,“以迅速出至甘南为有利”,“取得三个方面军的完全会台,开展西北伟大局面”。

27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任命张国焘为书记,任弼时为副书记,统一领导红二、红四方面军的北上行动。

8月5日,红二、红四方面军先后从包座地区出发继续北上,通过腊子口,击溃国民党军的拦阻进入甘南,于9月中旬控制了漳县、洮州、泪源、通渭、成县、徽县、两当、康县_8座县城及附近广大地区。这时,红一方面军主力由宁夏的豫旺堡地区南下,接应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

9月21日,张国焘违背中共中央关于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尔后向宁夏发展的决定,命令红四方面军撤离通渭等地西进,拟从兰州以西之永靖、循化间渡过黄河,单独向甘北发展。27日,中共中央电令张国焘率红四方面军北上,迅速实现3个方面军会师。

30日,红四方面军折返北进,10月9日在会宁同红一方面军会师。10月4日,红二方面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从两当、徽县、成县、康县地区开始北移,22日在静宁以北的将台堡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长征胜利结束。

⑹ 长征历时多久,跨越了多少磨难

1934~1936年间

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长征失利阶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

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

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

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

⑺ 红军长征大约经历了几年的时间

红军长征大约经历了2年。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在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称此为“流窜”。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八万六千人,分别自长汀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转移时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火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长征胜利的标志: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长征结束。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是红军战士悲壮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

⑻ 长征有多长,走了多久

长征时间是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长征到底走了多少里?
回顾中国近代史,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先后举行长征的红军部队共有4支: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由于分别处在敌军的分割、包围之中,这4支红军部队在举行战略转移时,起始的时间、地点各不相同,行程亦大相径庭。

由此还可以看出,4支长征队伍的总行程约六万五千里,而 “二万五千里”只是其中的1支——红一方面军的基本行程。

1935年,毛泽东先后于10月23日在吴起镇、11月5日在甘泉县象鼻子湾发表讲话说,根据(红)一军团的统计,(长征)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这确实是一次远征,一次名副其实的、前所未有的远征!”

很快,“二万五千里长征”引起了中外各界人士的广泛重视。而中共中央对这种说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1月13日,中共中央首先明确地宣布了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的结论。紧接着,11月28日,中共中央在《抗 日救国宣言》中,再次明确指出:“……曾经派遣了自己的红军主力,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历尽艰难困苦北上抗 日。”

由此可见,“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说法,是经过计算并郑重负责地向国内外宣布的,绝不是虚构的。况且,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已经在世界军事历史上占有辉煌的地位,对此问题也没有必要去虚构。
参考资料:http://culture.china.com/zh_cn/history/files/11022841/20050711/12472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