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公租房登记标准
在北京申请公租房的过程中,首先要经历三审两公示,然后才能进行登记。
所谓“三审两公示”,指的是三级审核和两级公示的流程。具体来说,首先是初审,由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对申请家庭的收入、资产、人口和住房状况进行审核,并将结果公示给居民查看。
其次是复审,由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负责,对申请家庭进行进一步审核并再次公示,无异议的家庭将被上报到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
最后是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的备案,他们将对区县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复核,符合条件的家庭将被正式备案。
审核公示的流程中,各区住建委网站会不定期发布保障性住房的审核公示信息,公示时间为5天。通过审核的家庭,名单会在这段时间内公示,如果有异议,居民可以向区住房保障部门反映。
审核公示无异议后,区住房保障部门会在2个工作日内将申请材料上报市住房保障部门备案。至此,申请家庭的备案过程完成。
完成备案后,房管部门通常会通知申请者去原申请的地方领取备案通知单。随后,公租房项目公告发出时,符合摇号配租条件的家庭需要登录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的官网,按照提示完成登记。
Ⅱ 三审两公示得用多少时间
在项目手续齐全的情况下,若项目涉及资格预审,则通常需要大约40天的时间完成整个流程;若项目不进行资格预审或采用资格后审,则大约需要30天左右。对于公开招标项目而言,必须在指定的网站上发布招标公告,这一公告的发布时间需不少于五个工作日,并且在此期间内投标人可以领取资格预审文件或招标文件。
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从投标人领取招标文件开始计算,到投标截止日期之间,至少需要保证有二十天的时间。这意味着从招标文件的获取到投标文件的提交,项目参与者需要预留足够的时间来准备投标。
此外,整个招标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得以实施。例如,公告发布的时间、资格预审文件或招标文件的领取时间,以及投标文件的提交时间,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要求,确保所有参与者都能在相同的条件下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时间仅供参考,具体项目的实际操作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此,项目参与者在参与过程中应当密切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Ⅲ 北京人怎么申请公租房
京籍家庭申请北京公租房,需先满足条件,准备材料,再按流程申请。
- 申请条件:“三房”轮候家庭,即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轮候家庭;或其他具有本市城镇户籍家庭,要求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5平方米(含)以下,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10万元(含)以下、4口及以上家庭年收入13万元(含)以下。
- 申请材料:需提供按要求填写的《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申请家庭核定表》(一式两份,现场领表)、申请人及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簿等,不同情况还需额外提供相应证明,如婚姻状况证明、收入证明等,上述材料需提供原件检验,留存复印件一式两份,采用A4纸可正反面复印。
- 申请流程:
- 备案:到户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住房保障部门领表申请,提交材料。申请后经过“三审两公示”程序,各区住建委网站会公示,无异议后区住房保障部门上报市住房保障部门备案,备案完成后一般会通知领取备案通知单。
- 意向登记(房源申请):公租房项目公告发出后,符合条件家庭可网上登陆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的官网(https://www.bphc.com.cn/front/member/toLogin )登记,或现场携带身份证、备案通知单原件到原申请街(镇)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登记。
- 公开摇号:项目属地住房管理部门和产权单位共同组织摇号,结果和选房顺序在区房屋管理局公示。
- 签约入住:审核结果公示结束后,按摇号顺序分批办理选房、签约及入住手续,承租期限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