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现在作家有哪些人
扩展阅读
上海是怎么样的城市 2025-08-01 04:43:27
厦门回浙江有什么新政策 2025-08-01 04:43:26
上海医保药有哪些 2025-08-01 04:42:34

北京现在作家有哪些人

发布时间: 2022-07-31 23:58:58

① 京派作家有哪些

1、周作人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周櫆寿,又名周奎绶,后改名周作人,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独应等,浙江绍兴人。

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着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② 哪些作家是北京人

北京籍当代着名作家、教授、诗人、书法家于秀溪;

北京籍着名儿童文学作家赵静;

北京籍作家老舍。等等。

北京籍着名中青年作家:包括陈建功、刘恒、史铁生、王朔、陈染、毕淑敏等。.

③ 老舍,中国现代着名作家,原名什么字什么北京人,满族,作品有哪些至少要五个以上作品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贫血集》、《东巴山集》 。

(3)北京现在作家有哪些人扩展阅读:

作品风格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

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

④ 有哪些小说作家的北京人啊

曾获茅盾文学奖:

张 洁 《沉重的翅膀》 《无字》
刘心武 《钟鼓搂》
凌 力 《少年天子》
霍 达 《穆斯林的葬礼
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王 蒙 《蝴蝶》 《相见时难》
邓友梅 《追赶队伍的女兵们》 《那五》 《烟壶》
从维熙 《大墙下的红玉兰》 《远去的白帆》 《风泪眼》
刘绍棠 《蒲柳人家》
湛 容 《人到中年》 《太子村的秘密》 《懒得离婚》
张 洁 《祖母绿》
张承志 《黑骏马》 《北方的河》
刘索拉 《你别无选择》
霍 达 《红尘》
以上都是

⑤ 除了老舍和萧乾,还有哪些土生土长在北京的近现代作家大致活跃年代

北京,1912(原名《北京》,虽然不是90年代的事,但是也是不错的。

穆儒丐,北京人,满族作家,汉名宁裕之。19世纪80年代前半期出生在北京西郊香山的满洲旗人家庭,原名穆都哩,后更名穆笃哩。
少年时期,按照旗人的传统,曾在虎神学堂接受书面教育的同时,接受骑射训练。
1916年到1945年期间,从北京到沈阳从事写作,曾在《盛京时报》工作。后返北京。
他把自己在报社工作的经历融入到自己的故事中去,比如下面这本奇书《北京,1912》(原名《北京》,为方便今天的读者理解,改用此名),他的代表作还有《徐生自传》和《梅兰芳》,可以算作是他的“北京”。
晚年的穆儒丐回到北京,更名改姓,默默无闻,平静地度过了晚年时光,这个曾写过数百万字的文人,已经无人知晓。而他的文字其实不输上面的几位大佬,究竟是怎样的故事,出自这样一个被文学史埋没的京味小说高人,不如各位寻来一读,体会其中的奥妙。

王蒙(1934- )当代作家,北京人。其处女作是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他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影响很大,从1976-1981年发表三十多篇作品。其中《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分获1978、1979、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蝴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北京通县人。十三岁就开始创作,十七岁就发表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青枝绿叶》,1979年以后写的中篇小说《蒲柳人家》,短篇小说《峨眉》分别获得全国中篇小说奖和短篇小说奖。

张洁(1937- ),祖籍辽宁抚顺,生于北京。中共党员。当代着名女作家。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其处女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和后来写的《谁生活得更美丽》分别获1978、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⑥ 中国现代作家有哪些

1、莫言

莫言,本名管谟业,男,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河涯乡平安庄(现为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中国当代作家,中共党员。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主任。2012年10月,成为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2021年,成为河北大学特聘教授。

⑦ 北京有哪些名人

1、程砚秋

程砚秋(1904年1月1日-1958年3月9日),男,原名承麟,满族索绰罗氏,满洲正黄旗人。北京人,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侬,后改艳秋,字玉霜。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

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着名京剧旦角,着名京剧艺术大师,着名京剧演员,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的创始人。1958年3月9日去世,享年54岁。

2、丁观鹏

丁观鹏,生卒年不详(生于康熙晚期,约卒于干隆三十五年[1770年]以后),清代画家,艺术活动于康熙末期至干隆中期,顺天(今北京)人。

丁观鹏雍正四年(1726)进入宫廷成为供奉画家,他擅长画人物、道释、山水,亦能作肖像,画风工整细致,受到欧洲绘画的影响,其弟丁观鹤同时供奉内廷。

3、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4、爱新觉罗·载涛

爱新觉罗·载涛(1887年6月23日-1970年9月2日),字叔源,号野云(一说夜云),满洲正黄旗人,清末宗室,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之孙,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第七子,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异母弟,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叔叔。

最初过继为钟郡王奕诒嗣子,曾留学法国索米骑兵学校,专修骑兵作战科目,一生爱马,善画马。京剧票友,武工扎实,即能长靠又能短打,更擅猴戏,与杨小楼均为张淇林亲授,李万春曾随他学戏三年。

5、马致远

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字千里,号东篱,汉族,元大都(今北京)人,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元代着名戏曲、杂剧作家。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约在至元1250之前,卒年约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3,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