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北京当演员有什么要求比如说学历…
不需要的,比如王宝强
⑵ 我想问下进北京电影学院要什么学历.
普通高中
职业高中
都可以考电影学院
高职应该就是专科吧,只有两学年,本科是四学年的
想当演员的话,去了解一下考试的内容,然后自己在那些方面努力,或者去考前班一类的地方都可以
考不上可以下一年再考
很多人都考很多年
加油吧
⑶ 北京演艺专修学院国家承认学历吗
毕业证是拿河北传媒学院的成教本科,国家承认的,学信网可以查到,师资阵容强大,在学院“名人大讲堂”活动上,经常可以看到演艺界、学术界、教育界知名人士的身影,听到他们精彩的论述。着名戏剧家徐晓钟;着名戏剧教育家王永德、方堃;着名音乐家金铁霖;着名导演张纪中、路海波、路阳、娄乃鸣、乌兰塔娜、郭帆;着名演员李保田、斯琴高娃、巩俐、陈宝国、陈建斌、娟子、史可、岳红、富大龙、李金斗、刘天池、臧金生;着名主持人阿丘、毕福剑、任志宏、刘建宏、方明、曹灿;着名歌手韩红、成方圆、庞龙、江涛、周彦宏等均先后来院摆设讲坛。
⑷ 当演员需要什么学历文化不高行吗
当演员的学历不需要要求很高。演员有的学历高,有的学历很低。有的是电影学院毕业的,也有是从群众中脱颖而出的。主要是看你有没有表演的天赋。还有就是先天的条件。比如是不是长相儿好啊,是不是特型啊。
当然学历高更好。说明你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不管怎么样都需要个人的努力。才能把这一行干好。学历高低并不是决定演员成败的关键。
⑸ 当演员需要什么学历
当演员在学历上是没有要求的,对于演员大家更关心的是他是否具有专业技能,是否具有真正的演技,当然如果你能够拥有专业院校的学历也是再好不过了,这也会成为你在演员上的一个加分项,很多剧组都会在专业院校挑选演员,所以如果能够考进专业院校的话,可以说做演员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演员,指在表演艺术中扮演某个角色的表演者,或参加戏曲、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曲艺等表演的专业人员。
行业:影视演员、话剧演员、戏曲演员、小品演员、歌唱演员、相声演员、舞蹈演员、杂技演员等
风格:本色演员、性格演员
其他:群众演员、跟组演员、特约演员、特型演员、特技演员、武行等
职称:国家一级演员、国家二级演员
性别:男演员、女演员
⑹ 当演员最低什么学历
演员这个职业是没有什么学历硬性要求的,主要还是看个人综合专业素养各方面,但一般想要发展更好,或是有名以后,大多数演员都会再进行学历提升的,不能让学历拖了自己个人发展的后腿
⑺ 上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要什么文凭嘛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属于一本文凭。去上这个学校,需要考试进去,毕业后是一本文凭。
北京电影学院(Beijing Film Academy),简称北电(BFA),是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专业院校,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公办艺术院校。
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1951年更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最终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建校60余年来,北京电影学院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育了2万余名电影工作者,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
学院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和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影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北京电影学院是国家动画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和中国儿童电影研究中心的挂牌单位。
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在陈波儿的领导下,谢铁骊、巴鸿、王赓
西四石老娘胡同,成立于1950年。
尧等经过筹划,并经文化部、中宣部和周恩来总理同意,于1950年6月创建了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简称表演艺术研究所)。并于7月初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开始招生。
1950年9月14日,第一个大专三年制的演员班38名学生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
1910-1951,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所长陈波儿,新中国刚建立,表演艺术研究所由陈波儿担任所长,王逸担任副所长。所址设在西城区石老娘胡同4号院,后又逐渐发展了三处校舍,即:石老娘胡同9号院、受壁胡同、大成巷等四座四合院,占地面积共3200平方米,房屋使用面积有2000平方米。
1951年更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
表演艺术研究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支部,隶属电影局总支,为第8支部,首届支部书记谢铁骊。
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所长陈波儿
演员一班的主任教员开始由严恭担任,不久改由谢铁骊任主任教员,直到这一届学生毕业。这个班并于1951、1952年招收了两次插班生,毕业时共有55名学生。
1951年新学年开始,又招了演员二班、编剧班,演员二班有24名学生入学,主任教员是陈怀恺。编剧班有37名学生,主任教员开始是林艺,不久由耿西担任,直到这一班学生毕业。
1951年5月,表演艺术研究所改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简称电影学校)调任白大方为校长,并兼中国共产党的支部书记。
1951年秋,演员一、二班、编剧班先后赴湖北汉阳参加土地改革6-8个月。之后,编剧班又深人石景山钢铁厂参加车间工会工作和石钢工人共同生活了三个月。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以孙明经教授为首的南京金陵大学电影播音专修科、以陈河声教授为首的苏南文化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以钱家骏、范敬祥教授为首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动画专修科的师生连同三校的教学设备,调来电影学校。在北京组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
院系调整后,1952年电影学校参加了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开办了新闻摄影专修科、洗印专修科及苏州美专转来的动画专修科三个两年制的大专班,洗印专修科除大专班外,同时招收了洗印中专班;为发展民族地区的电
1953年改名为北京电影学校
影放映工作,举办了民族地区放映师资训练班。直到1954年,又先后举办了新闻摄影干部训练班、第一期放映师资训练班、俄文专修班等在职干部培训班。
1953年3月,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改名为北京电影学校。校长白大方,副校长兼党的支部支记卢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