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东红山是什么地方
扩展阅读
福州市养老院护理哪里有 2025-07-13 06:41:47
北京哪里招聘保洁员 2025-07-13 05:54:03
上海退休人员找什么工作 2025-07-13 05:51:18

北京东红山是什么地方

发布时间: 2022-09-03 11:26:57

⑴ 延庆与山西

北京市延庆县

概况

延庆县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县域地处东经115°44′-116°34′,北纬40°16′-40°47′,东与怀柔相邻,南与昌平相联,西面和北面与河北省怀来、赤城接壤。是一个北东南三面环山,西临官厅水库的小盆地,即延怀盆地,延庆位于盆地东部。总面积2000平方千米。2005年底户籍人口27.6万人。

县人民政府驻延庆镇,距北京市区74千米。邮编:102100。代码:110229。区号:010。拼音:Yanqing Xian。

全县辖11镇4乡,373个行政村,总人口27.353万人,农业人口19.92万人,非农业人口7.43万人。耕地面积31773.7公顷。人均耕地1.74亩。总面积1992.5平方公里。全境平均海拔500米左右。海坨山为境内最高峰,海拔2241米,也是北京市第二高峰。

延庆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属温带与中温带、半干旱与半湿润带的过渡连带。气候冬冷夏凉,年平均气温8摄氏度。最热月份气温比承德低0.8摄氏度,是着名的避暑胜地,有首都北京的“夏都”之称。

林木资源丰富,有较高的利用率。有林地面积12万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60%,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现存有华北地区唯一的原始油松林。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铅、锌、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海泡石、石英石、磁粘土矿等,其中地热资源较为丰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延庆地处永定河、潮白河水系上游,属独立水系。境内有四级以上河流18条,三级河流两条,妫水河是全境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1064.3平方公里。全县水资源总量7.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64亿立方米,地下水2.2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88立方米,是北京市人均占有量的5倍。

生态经济蓬勃发展,生态环境优良,地处北京市的上风上水地区,大气、水的质量均达到国家一、二类标准。为保护好首都的这一净土、净气、净水,延庆县确定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加大了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力度,加大了对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力度,先后建立了玉渡山、野鸭湖、松山等12个国家级、市级县级自然保护区和10平方公里的县城防护林体系。99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延庆的交通、通讯发达。京包、大秦铁路、110国道穿境而过。八达岭高速公路开通后,从北京市区到延庆仅需50分钟。县乡公路四通八达,村级公路纵横成网。通讯设施完善,实现了长途传输的数字化、光缆化。在县城内各地区设立了多个公用电话亭,以满足居民和游客对通讯的需求。

县城面貌焕然一新,修建了绿地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市广场——妫川广场,拥有5000亩水面面积的妫水公园和拥有1000亩水面的夏都公园,占地面积1200亩的湿地公园、占地面积500亩的江水泉公园、香水苑公园,把延庆妆扮成了名符其实的花园式城市。

延庆是京郊的农业大县,是首都北京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农业资源丰富、无污染、气候冷凉,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几年,根据市场的需求,加大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以特种出口蔬菜和名特优新果品为主的特色农业。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特种菜发展迅猛,被北京市政府命名为“首都北菜园”。盛产名优果品,玫瑰红苹果曾荣获全国林业博览会金奖及马来西亚博览会银狮奖,红地球、里扎玛特、黑澳林三个优质品种葡萄获全国评比第一名。 全县10多万亩粮田被国务院绿色食品办公室批准为“绿色食品基地”。

延庆制定了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落户延庆。形成了以制药、建筑建材、食品酿造、毛纺、消防等五大优势行业为主的工业格局。其中,延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八达岭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发展入区企业达769家。

延庆县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是京郊第一旅游大县。年均接待游客近900万人次。八达岭长城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区,自1961年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2亿多人次和400位国家元首及众多世界风云人物,1999年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景区。有塞外小漓江之称的龙庆峡及玉渡山风景区、松山、古崖居、康西草原、妫河漂流、妫海远航、硅化木地质公园、仓米古道等一大批旅游景区,每年都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度假。旅游业配套设施完善,八达岭温度假村、华风温泉大城堡、中银酒店、圣世苑、新风酒店、燕春酒店等一批高中档的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便捷优质的服务。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冷凉优势,成功举办了多届消夏避暑节和冰灯、冰雪节活动,延庆的消夏避暑节、冰雪节和龙庆峡冰灯节已经成为京郊旅游的热点,受到旅游界的广泛关注。

行政区划

延庆县辖11个镇、4个乡:延庆镇、康庄镇、八达岭镇、永宁镇、旧县镇、张山营镇、四海镇、千家店镇、沈家营镇、大榆树镇、井庄镇、大庄科乡、刘斌堡乡、香营乡、珍珠泉乡。

延庆镇 辖20个社区(新兴西社区、新兴东社区、川北东社区、川北西社区、东外社区、石河营西社区、石河营东社区、高塔社区、永安社区、康安社区、振兴南社区、颖泽洲社区、湖南社区、双路社区、温泉南东里社区、莲花苑社区、泰安社区、恒安社区、燕水佳园社区、振兴北社区)、45个村委会(解放街村、自由街村、民主街村、胜利街村、东关村、西关村、北关村、蒋家堡村、双营村、广积屯村、王泉营村、司家营村、百眼泉村、民主村、南辛堡村、李四官庄村、谷家营村、小营村、石河营村、莲花池村、上水磨村、下水磨村、王庄村、三里河村、赵庄村、八里庄村、孟庄村、老仁庄村、祁家堡村、米家堡村、唐家堡村、卓家营村、陶庄村、鲁庄村、郎庄村、张庄村、西辛庄村、小河屯村、付于屯村、东五里营村、新白庙村、东屯村、中屯村、西屯村、西白庙村)。

康庄镇 辖1个社区(康庄镇社区)、31个村委会(榆林堡村、一街村、二街村、三街村、四街村、刁千营村、马坊村、西桑园村、西红寺村、郭家堡村、小北堡村、大丰营村、大营村、火烧营村、太平庄村、张老营村、许家营村、马营村、苗家堡村、刘浩营村、屯军营村、小曹营村、大王庄村、北曹营村、南曹营村、小王庄村、小丰营村、东红寺村、王家堡村、东官坊村、大路村)。

八达岭镇 辖1个社区(八达岭镇社区)、15个村委会(石峡村、帮水峪村、里炮村、外炮村、营城子村、东曹营村、大浮坨村、小浮坨村、程家窑村、岔道村、西拨子村、南元村、东沟村、石佛寺村、三堡村)。

永宁镇 辖1个社区(永宁镇社区)、36个村委会(河湾村、北沟村、清泉铺村、罗家台村、王家堡村、水口子村、偏坡峪村、二铺村、营城村、马蹄湾村、西山沟村、永新堡村、狮子营村、上磨村、吴坊营村、小庄科村、前平坊村、孔化营村、新华营村、左所屯村、北关村、西关村、小南元村、盛世营村、南关村、太平街村、利民街村、和平街村、阜民街村、王家山村、南张庄村、东灰岭村、彭家窑村、西灰岭村、头司村、四司村)。

旧县镇 辖1个社区(旧县镇社区)、22个村委会(白草洼村、三里庄村、烧窑峪村、北张庄村、白羊峪村、黄峪口村、白河堡村、闫家庄村、耿家营村、 车坊村、旧县村、东羊坊村、米粮屯村、古城村、常家营村、常里营村、盆窑村、团山村、大柏老村、小柏老村、西龙湾村、东龙湾村)。

张山营镇 辖1个社区(张山营镇社区)、32个村委会(大庄科村、佛峪口村、水峪村、胡家营村、姚家营村、东门营村、下营村、西五里营村、前黑龙庙村、后黑龙庙村、西卓家营村、下卢凤营村、上卢凤营村、张山营村、马庄村、小河屯村、上板泉村、下板泉村、玉皇庙村、西羊坊村、辛家堡村、丁家堡村、靳家堡村、田宋营村、吴庄村、龙聚山庄村、晏家堡村、中羊坊村、黄柏寺村、上郝庄村、韩郝庄村、苏庄村)。

四海镇 辖1个社区(四海镇社区)、18个村委会(西沟里村、西沟外村、四海村、椴木沟村、菜食河村、海字口村、岔石口村、永安堡村、郭家湾村、石窑村、大胜岭村、南湾村、黑汉岭村、大吉祥村、上花楼村、王顺沟村、前山村、楼梁村)。

千家店镇 辖1个社区(千家店镇社区)、19个村委会(河口村、石槽村、红石湾村、千家店村、河南村、下德龙湾村、水头村、大石窑村、红旗甸村、六道河村、大栜树村、沙梁子村、四潭沟村、下湾村、菜木沟村、牤牛沟村、水泉沟村、花盆村、平台子村)。

沈家营镇 辖1个社区(沈家营镇社区)、22个村委会(沈家营村、东王化营村、冯庄村、新合营村、曹官营村、临河村、香村营村、北老君堂村、兴安堡村、魏家营村、连家营村、前吕庄村、后吕庄村、马匹营村、孙庄村、下郝庄村、北梁村、八里店村、西王化营村、河东村、下花园村、上花园村)。

大榆树镇 辖1个社区(大榆树镇社区)、25个村委会(姜家台村、陈家营村、杨户庄村、阜高营村、奚官营村、下辛庄村、上辛庄村、宗家营村、大榆树村、高庙屯村、刘家堡村、北红门村、南红门村、东桑园村、大泥河村、小泥河村、小张家口村、下屯村、东杏园村、西杏园村、岳家营村、簸箕营村、新宝庄村、程家营村、军营村)。

井庄镇 辖1个社区(井庄镇社区)、31个村委会(南老君堂村、艾官营村、宝林寺村、东小营村、王木营村、房老营村、井家庄村、小胡家营村、东石河村、三司村、二司村、柳沟村、果树园村、王仲营村、东红山村、张伍堡村、西红山村、八家村、东沟村、西二道河村、窑湾村、老银庄村、冯家庙村、孟家窑村、曹碾村、箭杆岭村、莲花滩村、门泉石村、碓臼石村、北地村、西三岔村)。

大庄科乡 辖1个社区(大庄科乡社区)、29个村委会(东二道河村、台自沟村、榆木沟村、东太平庄村、黄土梁村、小庄科村、里长沟村、大庄科村、汉家川河北村、汉家川河南村、董家沟村、慈母川村、沙门村、景而沟村、沙塘沟村、霹破石村、铁炉村、西沙梁村、瓦庙村、车岭村、松树沟村、暖水面村、水泉沟村、旺泉沟村、龙泉峪村、香屯村、东三岔村、解字石村、东王庄村)。

刘斌堡乡 辖1个社区(刘斌堡乡社区)、16个村委会(刘斌堡村、大观头村、周四沟村、红果寺村、上虎叫村、下虎叫村、营盘村、营东沟村、马道梁村、山西沟村、山东沟村、山南沟村、小观头村、观西沟村、姚官岭村、小吉祥村)。

香营乡 辖1个社区(香营乡社区)、20个村委会(屈家窑村、黑峪口村、上垙村、下垙村、山底下村、东白庙村、孟官屯村、小堡村、香营村、新庄堡村、后所屯村、里仁堡村、聂庄村、庄科村、高家窑村、小川村、八道河村、南窑村、三道沟村、东边村)。

珍珠泉乡 辖1个社区(珍珠泉乡社区)、15个村委会(珍珠泉村、秤沟湾村、庙梁村、下水沟村、上水沟村、下花楼村、八亩地村、转山子村、水泉子村、双金草村、小川村、小铺村、苍米道村、南天门村、桃条沟村)。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延庆县曾是山戎族活动地区。春秋晚期和战国初期地属燕国。秦统一全国后,地属上谷郡。西汉开始在延庆境内设县;唐末开始在延庆境内设州。此后二千多年来先后建有居庸县、夷舆县、妫川县、缙山县、永宁县、四海县和延庆县,并曾先后设置过儒州、镇州、龙庆州、隆庆州和延庆州。

1912年,延庆州改为延庆县。1928年成立察哈尔省,延庆县属之。1937年8月25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延庆后,延庆县隶属三个伪政府统治。以延庆县城为中心设延庆县,隶属伪蒙疆自治政府察南政厅(后改为宣化省);刘斌堡以东隶属伪华北自治政府昌平县。1941年八路军开辟了“平北”抗日根据地,今延庆县分属昌延联合县和龙延怀联合县。1944年撤销昌延联合县,重设延庆县,与日伪所设的延庆县并存。

1945年9月20日,八路军解放了延庆县城,以青龙桥为界,青龙桥以南为国民党统治区,青龙桥以北为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1946年10月12日,国民党军队侵占延庆县城之后,再次出现分属共产党和国民党管理的两个延庆县。1948年5月19日,解放军解放了延庆县城。延庆县属察哈尔省,1952年改属河北省,1958年10月划归北京市.

⑵ 红山区是哪个省哪个市

红山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下辖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全区东西长25千米,南北宽14千米。全区总面积50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6平方公里(占中心城区面积50%以上)。
因城区东北部有一赭红色的山峰,故史称红山,蒙语为“乌兰哈达”。居住着汉、蒙、满、回、朝鲜等22个民族。红山区是由1983年11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时由原县级赤峰市建立起来的,与沈阳、北京等历史名城具有较深的渊源,自古就有“东接辽沈,南依京畿”、“旱码头”之称。

⑶ 推荐一个好地方作文红山欢乐谷350字

摘要 你好 很高兴可以为你解答 我是小雪老师 在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的四方桥,有一个集国际化、现代化的大型主题公园,名叫欢乐谷,是一个带给人们无限欢乐的好地方。

⑷ 北京平谷的历史有多久

根据可考历史文献记载,平谷至今已有2200年的建置历史。有关史学专家认为,平谷是北京市最早建置的两个区县之一。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平考证
认为,北京各区县名于历史文献可考者,最早始于秦汉。西汉初年(公元前195年)二月,汉高祖刘邦为对匈奴作战,巩固北方,于三月置县平谷,时属渔阳郡,县址在如今的平谷区山东庄镇小北关村南。期间,县有撤并,域有多变,但至今仍沿用秦汉旧名的只有平谷和昌平。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在渔阳郡十二属县中有平谷县,在上谷郡十五县中有昌平县,但书中没有明确记载这两个县最初的设置岁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献芹对汉初历法研究后认为,平谷置县之日应为汉高祖十二年三月,相当于公元前195年4月9日。而且,当时历法中的三月三日与今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对应为同一天。

2002年4月,平谷撤县设区。如今,平谷区已成为连接京津两大城市的重要结点,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处于重要位置。2004年,平谷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2亿元,财政收入6.3亿元。

⑸ 辽宁朝阳红山文化是什么呢

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红山文化年代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 1984年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4号墓出土
红山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兼事渔猎,细石器工具发达;还有磨制和打制的双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锄、石磨盘、石磨棒和石镞等。陶器以压印和篦点的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种类有罐、盆、瓮、无底筒形器等。彩陶多饰涡纹、三角纹、鳞形纹和平行线纹。已出现结构进步的双火膛连室陶窑。玉雕工艺水平较高,玉器有猪龙形缶、玉龟、玉鸟、兽形玉、勾云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还发现相当多的冶铜用坩埚残片,说明冶铜业已经产生。房址为方形半地穴式,分为大型与小型。 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在发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相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红山文化的彩陶多为泥质,以红陶黑彩见常,花纹十分丰富,造型生动朴实。玉器制作为磨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莹明亮,极具神韵,发展中具备了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到目前为止,红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出土自内蒙古赤峰红山的大型碧玉C型龙,周身卷曲,吻部高昂,毛发飘举,极富动感。 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和内涵。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已发现并确定属于这个文化系统的遗址,遍布辽宁西部地区,几近千处。其内涵丰富,拥有一大批造型生动别致的玉器,多与猪、龟、鸟、蝉、鱼等动物形象。随着七十年代这批玉器被识别出来,考古学家发现了红山文化大型玉龙。
编辑本段历史
红山, 辽宁省凌源市牛河梁遗址出土玉猪龙
[1]意为“红色的山峰”,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北郊的英金河畔。传说内蒙赤峰的红山,原名叫“九女山”。远古时,有九个仙女犯了天规,西王母大怒,九仙女惊慌失措,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胭脂洒在了山上,因而出现了九个红色的山峰。蒙元时代,蒙古族人叫它为乌兰哈达,汉语译为“红色的山峰”。所以,后来都叫它“红山”。公元20世纪初,中国处于军阀割据的年代,当地喀喇沁蒙古王公聘请了一位叫鸟居龙藏的日本学者来讲学。据日本人回忆,当年他越过辽上京(今巴林左旗)来到了红山,在附近地面上发现了一些陶片。1919年,来了一位法国人,名叫桑芝华。他来到内蒙林西,无获而归。还有一位法国人,名叫德日进,他在红山一带发现一些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细石器。1930年冬,从东北通辽来了一位梁启超的儿子叫梁思永,他生于澳门,从美国留学归国后,开始研究考古学,他收集了一些鸟居龙藏的资料后,参加了中国科学院考古组,到过林西、沙拉海、锅撑子山一带,仅发现一些陶片后就回北京了。1933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当时热河省省会——承德。随后来了一批所谓的日本考古工作团,叫满蒙考察团。有个叫滨田的,是当年东京大学校长。他们来的动机是: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想在内蒙古找出不属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凭据。结果。在红山30多处遗址仅发现一些陶器残片和几件青铜器,都属于中国历史文物,让日寇枉费了心机。 红山文化博物馆示意图
解放后,梁思永先生为中国考古所副所长,中国考古学家尹达先生出版《中国新石器文化》一书,梁先生作序。尹达先生认为:红山文化是北方细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结合。两位学者论述了东北这一文化现象,属于长城南北接触产生的一种新文化现象,并提出定名为《红山文化》。 红山古玉的正式发现,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情。1971年5月,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在北山植树时,意外掘出一件大型碧玉雕龙。从此,人们开始意识到,中国玉雕艺术的源头可能发生在红山文化时代的西辽河流域。 其后不久,在内蒙敖汉轱辘板壕、克什克腾旗好鲁库石板山,阜新胡头沟等地红山文化遗存中又陆续发现了数批玉雕龙、大型勾云佩等红山文化玉器。1979年5月,考古工作者又在辽西凌源三官甸子城子山找到了具有科学地层依据的红山文化玉器墓葬,从而使红山文化确有玉器成为定论。 历史学教授雷广臻研究发现,中国古文献记载的黄帝图腾(熊、龙、龟、云、鸟等),均有红山文化玉器与之对应。这些图腾性玉器反映了5500年前红山先祖的生产、生活、生育和生灵情况,而玉龙玉凤则是红山最尊崇的玉器。 辽宁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历史学教授雷广臻有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最新见解,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关注。 红山文化墨玉马蹄形器
[2]雷广臻说,根据古文献记载,黄帝图腾主要有5种:一是熊。《史记》说:“黄帝为有熊。”班固编着的《白虎通义》也说:“黄帝有天下,号曰有熊。”在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考古发掘中,不但出土了泥塑的熊下颚和熊掌残体,还出土了双熊头三孔玉器;二是龙。《史记》说“轩辕,黄龙体”。闻一多先生认为,上古姬通女又通巳,而巳即是大蛇,这种大蛇又被人们称作龙,被黄帝部落奉为图腾。红山文化蛇形龙玉器,从兴隆洼、查海遗址的玉玦,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遗址的玉龙,已经形成了一个系列;三是龟。《国语》说“我姬氏出自天鼋”。郭沫若先生认为黄帝的图腾为天鼋,即神龟。在牛河梁遗址多次出土了神龟玉器和玉龟壳。四是云。红山文化的勾云形玉器,部分造型可能与云有关。五是鸟。《国语》记载,黄帝之子十二姓中,有“人面鸟身者”,可能以鸟为图腾。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墓葬中,确实出土了玉鸟。 雷广臻强调,在中国着名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中,只有红山文化(主要是玉器)与黄帝有这么多的契合。这种种契合的真正含义是什么?雷广臻认为,红山文化图腾性玉器反映了红山先祖的生产、生活、生育和生灵这“四生”情况。可以说,红山文化的每一件玉器均是“四生”的反映。 雷广臻教授进一步分析,黄帝多图腾,哪个为社会所共同崇拜、从而成为共同的图腾呢?从文献上看,一是龙,二是凤。从出土玉器实物上看也是如此:以蛇为原型的龙,以猫头鹰为原型的凤,组成了玉龙、玉凤系列。由此可以推断,龙和凤是黄帝部族的最高图腾,玉龙玉凤是红山最尊崇的玉器。
编辑本段经济状况
生活在西拉木伦河两岸的红山文化部落集团,过着比较稳定的农业经济生活,已经发现了较多氏族居住营地的遗址。大凌河上游牤牛河北岸的内蒙敖汉旗河福营子村,有一处红山文化的氏族部落,两条保存较好的壕沟将部落遗址分别围成紧邻的两个部分,即两个氏族。其中东南部的壕沟周长 600余米,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在壕沟的东南边留有一处供人出入的通道口;西北部的氏族,壕沟只有三边,包围的居住营地面积较小,另一边即为东南部氏族壕沟的一段。这个红山文化部落营地的发现,提供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氏族部落的规模和防卫性壕沟的实例,可以看出这种设施与仰韶文化半坡氏族部落是基本相同的。 红山文化的先民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部落,兼有畜牧和渔猎的经济生活。 在手工业生产中,制陶业占有重要地位。制陶技术比早期的兴隆洼文化有了更大的发展。一些富有制陶经验的氏族成员已经专门从事这项劳动,大批陶器具有成批加工的相似性。陶器的产量和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 老哈河东岸的敖汉旗白斯朗营子村南,四棱山前起伏不平的沙丘上,有一处红山文化的窑场,考古人员发掘清理出 6 座窑址。从这些结构各有差异的陶窑及出土的陶器来看,制陶业已经有相当大的规模了。
编辑本段“红山文化”博物馆
人类人文龙坛博物馆是由民间着名考古探险收藏家黄康泰先生创建。三十五年来,他凭着天赐的命运、龙祖的重托、坚定的意志和无私的境界,踏遍龙疆万里,走尽凤国家园,不辞辛劳地探研龙的起源和人类文明起源之大课题,始终默默地肩负着探研和弘扬人类文明起源历史的使命和重任,艰难地完成了有史以来前人所未完成的寻根之梦。 中国第一“龙”——C型龙
[3]人类人文龙坛博物馆以近三十五年来所发现的远古系列石玉器为主要物证,以陶器为辅证,以骨器为旁证,破解了五千年至三万年间人类文明起源之谜,是一所具有专题性、唯一性和重大发现性的博物馆。它是一座以考古实物讲述人类史前文化的知识宝库,是人类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无远古考古发现之前,中国学术界长期存在着疑古思想,被中国文明西来说的观点所左右。如今,本馆考古发现的龙祖凤宗文明起源实物和红山文化系列石玉器,充分地证实了中国龙凤“一统多源”起源文明演变世界文明的学术观点,彻底推翻了中国文明西来说的错误观点。中国物证探源人类文明的考古时间虽晚,但现在我们人类人文龙坛博物馆可以郑重地宣布:中国不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是人类文明第一起源国。 该馆收藏的各类远古石玉器均是龙祖凤宗文明发展、演变和传承的文化产物。中国文明起源即龙祖凤宗文明起源。龙凤图腾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图腾的象征,以最远古、最神秘的内涵,创造了中华民族总图腾的文明起始,衍生了无数中国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永恒的、从未间断的、阴阳相生相克的、无所不包的文明哲理,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三万年独树一帜的、龙凤一统多源的文明文化传承史。 红山文化——龙宗凤祖
[4]世界其他国家的文明与文化相比中国龙祖凤宗的文明与文化起步要晚,是对中国龙祖凤宗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这一观点可在当地的考古发现中得到印证。因此,本馆收藏的远古系列石玉器是探研中国乃至人类文明起源课题极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物证。 人类人文龙坛博物馆藏品达二万余件,其发现地集中于中国长城以北的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北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青海北部、新疆北部等地区,分布于闪电河、青龙河、滦河、东西辽河、哈拉哈河、老哈河、英金河、牤牛河、大凌河、西拉木伦河等流域,共计万余处。

⑹ 红山文化发源地在哪里

红山文化发源地在东北地区西南部。

红山文化,发源于东北地区西南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是华夏文明最早的遗迹之一,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

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赤峰东郊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54年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辽西北昭乌达盟及朝阳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发现了近千处遗址。

红山文化的历史价值:

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在发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相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

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和内涵。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

⑺ 红山区是哪个省的

红山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省级行政区)的。

红山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下辖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全区东西长25千米,南北宽14千米。全区总面积50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6平方公里(占中心城区面积50%以上)。因城区东北部有一赭红色的山峰,故史称红山,蒙语为“乌兰哈达”。居住着汉、蒙、满、回、朝鲜等22个民族。

红山区是由1983年11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时改原县级赤峰市建立起来的,与沈阳、北京等历史名城具有较深的渊源,自古就有“东接辽沈,南依京畿”、“旱码头”之称。

⑻ 红山在哪里

红山,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的一座褶皱断层山,通体由二叠纪的紫红色砂砾岩构成,西端断崖出现赭红色,故名“红山”。海拔910米,相对高度400米。因其历史及文化背景,红山被认为是乌鲁木齐的象征。红山亦是乌鲁木齐市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红山是红山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乌鲁木齐电视台采用红山的图样作为其台标。
红山位于乌鲁木齐市中心红山公园内,是乌鲁木齐繁荣发展的象征,它气势雄伟,形态壮观,就像一条头西脚东的巨龙一样昂首屹立在乌鲁木齐市市区中心。
红山因山体颜色呈红褐色而得名。山体长1.5公里,宽约1公里,呈东西走向,最高点海拔910米,相对高度约400米,其紫红色沙岩为距今约2.5亿年前大陆环境下沉积形成。
原来的乌鲁木齐河,浩浩荡荡地流经红山脚下,河的北岸是海拔910米、峭壁绝崖、飞红溢丹、巉岩兀起的红山;南岸是层峦叠嶂、巍峨挺拔的雅玛里克山。然而,时至今日,此处壮观的乌鲁木齐河变成了宽阔的河滩公路,历经200多年风风雨雨的红山“镇龙宝塔”巍然无损。

⑼ 中国的红山文化在哪里

中国的红山文化在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
红山文化是位于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距今五千多年的农业文明,是中国已知出现最早的文明。主要分布在热河地区(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
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热河省赤峰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56年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末在辽西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发现了近千处遗址,并对辽宁凌源、喀左东山嘴、建平牛河梁遗址群开展了大规模的发掘,使红山文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13年,赤峰市与朝阳市宣布将联合对红山文化进行申遗。

⑽ 为什么北京被称为“对称的古都”

他说在大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外国的使者,他要到北京来朝见皇上,但是到中国朝见皇上得下跪,外国人这个使节说我不想下跪。中国的清朝的官员,就采取了一个礼宾仪式的安排,让他从前门走进北京这个皇城,他从皇城走进来之后,从前门走进皇城之后,迎面看到的就是我们清朝时候就存在的第一道大门,现在就是在毛主席纪念堂的这个地方,当时叫大清门。那么他走进皇城之后发觉环境不一样了,本来他进到北京城的时候,我们北京城是什么样的特色呢?是一个灰墙灰瓦,建筑体量不是很高的四合院的建筑,街巷很整齐,从元代就定都在北京,胡同很整齐,横平竖直基本都是东西向的,房子都是坐北朝南,胡同都是东西向的,是一个灰墙灰瓦的这么一座城市。但是他走进皇城之后发觉不一样了,特别是从大清门走进之后,发觉颜色是黄琉璃瓦红墙身,而且一条大道把他一直引向天安门。就是从现在毛主席纪念堂这个地方,当年是皇城的大门,从这个门进来之后是一条御路,现在你要到天安门广场去你还能看到,在这个广场正中间是大块的条石铺成的一条道,正对天安门正中的门路,这就是中轴线上的路,古代管它叫御路,就是皇上走的路,把你这个视线让你进了皇城大门之后一下子把你引向天安门。哎呀他一看天安门太好了,黄琉璃瓦,红柱子,红红的墙身,那么前面衬托的建筑是什么呢?白色的金水桥,白色的华表,白色的石狮子,蓝天白云衬映下,哎呀,他体会到中国的建筑它和西方的完全不一样,完全是东方的特色,就是我们常说的是大屋顶,是宫殿式的。当他走过天安门,穿过金水桥,进入天安门之后,迎面又是一座和天安门一模一样的建筑,这就是端门,走过端门之后,迎面是一个广场,就是穿过端门之后,迎面来的是午门,午门城墙两面伸出来,像个巨人伸出手来,欢迎到来的使者。但是高大的城墙,那时在古时候不像现在这么多人,人是很小的,因为人少,人在高大城墙面前你是矮小的,他感到中国的这个建筑太好了。那么,他穿过端门到达午门之前呢,午门上面迎宾,它上面是有人吹着号,钟鼓齐鸣,在午门前面有一个钟楼,一个鼓楼,有钟鼓齐鸣。当他穿过午门之后,又看到一道金水桥,那就是内金水桥,天安门前面那个叫外金水桥,当他走过金水桥,才到达皇城,见皇上还差一道门,这道门就是太和殿前的门,太和门。太和殿就是进入午门之后,他发觉两边,你看,你要是到故宫去看去,没有树,不种树,就是让建筑更加雄伟,就是让建筑完全尽收到你的视野,他跟着礼部官员走,过了太和门,才能到太和殿,太和殿建在一个高大的石台阶上,三层,他爬到石台阶上之后,他说哎呀,我不得不下跪了,我跪的不是中国皇帝,而是中国有如此优美的建筑,如此辉煌的建筑,我不得不五体投地了,五体投地就是下跪啊。那么,从这一点呢我开始认识北京的中轴线,但是,我讲的这个故事只是讲了中轴线当中小小的一部份。

我们理解中轴线,那么,我讲的第一个专题就是中轴线的魅力。我们中国古代有一张画,大家可能都知道,凡是来过河南的人都知道,河南有个开封市,开封古代叫汴梁,汴梁全城卖一张画叫《清明上河图》。中国画它分长卷,这种长卷是我们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我不知道这里有没有搞美术的,西洋画它是一个视点,但是中国画是有多个视点,中国画它可以讲一个故事,它可以把一件事情完完整整地表现出来。那么我想我先介绍一下《清明上河图》这张画,然后,我们再来了解北京中轴线的魅力。这个《清明上河图》,是中国长卷山水画的一个代表,它描写的是什么呢?就是清明时节人们去祭典,春游,踏青参加这一系列的活动。那么最远处它是有几棵树,很稀稀疏疏的,然后你逐渐感觉有人了,有房子了,它是由远把你带向近,然后,逐渐逐渐地走向繁华和热闹;在这张画正中,他画的是汴梁城的城外的一个汴桥,是一个拱型的桥,到这个桥的时候,欣赏人他让你达到一种高潮,你要细看这张画,桥上人来人往,桥下船要过这个桥,桥上人告诉桥下人要小心这船不能碰了桥,桥下人连包括岸边围观的人都在紧张的让这船能过这个桥,从你欣赏当中你就逐渐紧张起来了,逐渐达到一个高潮;人们过了这个桥之后,你再往前欣赏它是进了城了,有一个城门楼,气氛又有一些缓解,进了城之后他不再画了,作者就画了一小段。我到开封去访问的时候跟他们问,为什么呢?他们说这画没画完,后面还有一节没找着,其实不是,中国画的魅力就在这,就是它留下你无限想象的空间。当年这个汴梁城是宋朝的首都,非常地繁华,那么作者不可能把很多繁华的东西全画尽,他留下你无限想象的空间,从郊区到小镇到汴桥,达到高峰,从汴桥又往下,让你有一个平缓的过程,然后进城了,进城之后不画了,让你想象吧,没进城都如此地繁华,城内会有多么地繁华,这就是中国画,中国人的审美艺术。

那么,我们再来说说北京城市的中轴线,我在这儿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魅力。因为最近北京市正在修复永定门,大家知道正在修复永定门,为什么?它是我们中轴线南端的起点,我把这个中轴线它和我们欣赏《清明上河图》这种魅力对比地介绍一下。假如我们时光倒退,退到清朝,或者明朝,那时候没有现在这种方便的交通,不像现在这种现代交通,人们最多就是骑个马,坐个轿子。当一个人外地人进北京,从陆路进北京,迎接他的第一个视点就是永定门。永定门它有城楼和箭楼,是一个城,让你感觉你要进城了,先给你这么一种感觉;当你进了永定门之后,虽然进城了,可是你感觉到的是一个非常宽阔的马路,当年进永定门,最近我们要恢复永定门,永定门东边是天坛,西边是先农坛,这中轴线开始就给你感觉中轴明显,两边对称,但是并没有太多的建筑,当年在坛外边不像现在似的盖满了商店,那个两边是非常宽松的,就像我们的《清明上河图》刚刚开始有几株树,稀稀疏疏的,让你开始感觉这座城市。当你从永定门走进之后,遇到的第一个视点是天桥,大家知道现在北京有个天桥,但是天桥大家都没见过这个桥,连我都没见过。天桥是个罗锅桥,据说站在天桥南边你看不见前门,站在天桥北边你看不见永定门,让你进城之后迎接一个小小的高潮;从这个高潮走下来之后,迎面你会看到一个非常繁华的街市,而且正对着是雄伟的北京的前门,明朝管它叫正阳门,这是前门,你能看到前门了。

过了天桥,而且两边环境不一样了,不再是那种清静的,种满树木的那种坛庙,而是长长的一个街市,现在的前门也没有古代的宽。我们最近跟他们考古工作者聊过,说这个前门大街当时是很宽的,没有马路,但是它是土路是很宽的。在路的两侧是商店,像珠市口,像前门大街,让你感觉热闹了,确实和农村不一样进城了。就要进城了,而且前面迎面的是什么呢?是高大的前门楼,这个前门城楼迎面你看到的是什么呢?一对大石狮子,在石狮子前面还有一牌楼,我们那时候老北京叫五牌楼,到哪去?到五牌楼。在老北京的时候每个城墙前面都有一个牌楼,一般的城墙牌楼是三间,三开间,只有前门前面是五牌楼,现在前门前面恢复一牌楼,那是假的,为了通车方便,原来是落地式的,过了牌楼你才能看到三座大石桥,石桥过去你看到的是大石狮子,非常的雄伟。进了前门,先建的是叫箭楼,现在的前门有箭楼和城楼,打仗的时候这个箭楼啊,上面穿满了箭孔,那是准备射箭的打仗的,背后,进了箭楼之后你才看到前门的城楼,城楼我说是最大的,我说这最高大的就是这个前门城楼。从城楼穿过去之后当时就在前门和现在毛主席纪念堂中间有一个方块的街叫棋盘街,方方整整,这个棋盘街就形成了皇城的前面一片小广场,就在中轴线上它有路有城楼,有广场,它内涵非常丰富。到了这个小广场之后你再往前看,不一样了是皇城,咱们想,从永定门经过天桥到前门形成了一个高潮,感觉进城了,但是这个高潮不退,马上迎面来的是皇城,是一排金灿灿的宫殿。领头的是刚才讲到的就是大清门,民国后改叫中华门,明朝才建的叫大明门,一会儿我们还给大家介绍这个门。穿过这个门是天安门,刚才我们讲到了端门,午门,太和门,然后你才能看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故宫三大殿,后边还有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然后是故宫御花园。这一线,当你爬到景山上你才能感觉到北京是帝都啊,那是皇上住的地方,你从景山上往下一看,看不见殿,只看到一片金灿灿的屋脊,就像我们奏一首音乐到达了高峰,就像我们欣赏了一张画到达了汴桥那个地方,那么欣赏北京的古建筑到这点儿到达了高峰。

从故宫的这些大殿的金灿灿的大殿走下去之后,出神武门让你缓冲一下,然后又给你提高了,上了景山的万春亭,这是全城制高点,全北京城的制高点,让你感觉像音符又上来了,上来之后跟着又下来了。景山后面现在我们叫景山少年宫,当年叫寿皇殿,也是一大殿。这个大殿它接着万春亭让你能滑下来,然后出了景山之后,又一座门,皇城后门。刚才说前门是大明门,后面是地安门,过了地安门之后,有一座叫后门桥,在老北京住的都知道,过了地安门再往前走是后门桥。后门桥和天桥的建制是类似的,过了后门桥之后,让你有一个小起伏,现在那后门桥缓了,因为我们要走现代交通,当年也是拱型的让你过一坡,那你过坡之后又看到的是什么呢?高大的鼓楼,这个鼓楼仅次于前门楼,非常雄伟。过了鼓楼之后100米又一个楼——钟楼,钟楼瘦一点像我们古代的一方印,咔的刻在那里。我们这次的奥运会的会徽用一方印来表示,非常坚固地扣在那个地方上,就像一首音乐起伏,起伏,到钟楼这儿收住了,那么留下的是什么呢?我们看一下,前面是鼓楼,后面是钟楼,那么在钟楼和鼓楼的周围是什么呢?是一片四合院,中轴的乐章到鼓楼到钟楼,钟楼就像一个有力的音符结束了,但是它留给人们的是无限的遐想,使中轴乐章消失在这些民居当中。

北京城开了很多东西的路,两广路,平安大街,还有人提出从东直门到西直门给弄通了,我说别通了,古人在设计这座城市的时候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他觉得到钟楼这儿留下的是让人们想象的空间,这点儿我就想说,什么是古都风貌?报纸上天天谈保护古都风貌,维护古都风貌,北京的古都风貌就是由这些青灰色的胡同、四合院作为大的背景,衬托着中轴线之上高大的建筑,像一首雄伟的诗,像一首歌,那么,这些加上周围高大的城墙,中间点缀着园林,像北海,王府,寺庙这样组成的一个古都的风貌,这种风貌从元代奠基,到明清发展,到清干隆年间达到顶峰。

清朝到北京之后,入关之后,干了几件事情,我们都知道,明朝占领元朝元大都之后,把城墙做了很大的改动,把元朝的皇宫基本给废了,那么今天的景山底下就是元朝皇宫,就相当于我们的太和殿这么重要的一个宫殿给它压在山底下了,目的是什么呢?不能让你元朝的社稷再回来,大明江山要开基立业了,它是起这么一个作用。当然这个景山建的非常巧妙,它既要作为镇山,镇住前朝,也作了明朝营建故宫紫禁城的一座倚山。中国古代建筑讲究叫做倚后面,因为北京是刮西北风,后面要有一个山这个建筑好,这植物住在山前向阳,前面有水环绕有俩金水桥,两道金水桥,这是古代讲的一种比较好的风水,它又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人和自然非常和谐的这种环境,那么清朝来了之后呢?没有像明朝那样搞大的建设,它做了几件事情,其中一个就是景山上建了五座亭子,人文景观大大加强,北海上建了一座白塔,对这个城市都是一些标志性高的一些建筑。

中轴线的艺术魅力是多方面的,我们今天讲的只是从音乐上,由远渐近地这么一种欣赏,那么作为城市产生中轴线这个历史是非常悠久的。那么说,为什么北京城会有这么一条如此美丽像音乐像诗一般的中轴线呢?它是经过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的积淀,就是北京城市这个城市的古都风貌,基本上说是经过元明清,我们现在纪念850年,元明清到现在也700年了,那么这个这么多年700年作为中国古代城市建造的最后的辉煌,那么前期比如唐长安,西安,汴梁城这些城都在建,但是最最后把所有建筑成果集中在哪呢?集中到元明清的,集中到明清北京城。它是我们古代城市建筑,作为封建社会古代城市建筑它是达到了顶峰,全世界独一无二。所以就是好多像法国专家到中国之后都说,北京不仅是你们的,也是全人类的,你们要好好保护,不要把北京看成光是你们自己的,我们法国人,俄国人也都觉的它是人类的文化遗产,意义就在这儿。

那么我想讲第二个专题呢,就是关于中轴线的历史,就这个中轴线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通过考古发掘,我们发掘,我们中国人有这个中轴的思想,就是有一个中心的这个思想,历史非常地漫长,长到什么程度?那么是在5000年到6000年前,以什么为依据?现在考古发掘上最早的一件,就是以红山文化的女神庙,红山文化是什么意思呢?就在我国内蒙古赤峰这个地方,赤峰市郊有一个地名叫红山,这地名就叫红山,在这儿发现了5000多年前的人类活动的遗址,这个时候最早发现的都是些玉器。那时候大概是在农业社会就是从石器社会转入农业社会,他们开始有一些陶器,玉器。而且研究中国,中国是龙的国家,大龙啊,最早龙的造型也是在红山文化里头,很简单的一个龙的造型。现在目前发现的叫红山文化,红山文化这几年不断地研究,后来就发觉红山文化是中国南北文化的一个交汇点,往北就到了我们中原的农耕文化,再往那边就过了辽宁到了东北的山林文化,内蒙的草原文化,它是一个交汇点。

红山文化进一步的发展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在东北有个县叫建平县,就是在辽河的上游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这两年考古有重大的发现,那么其中发现一个什么呢?就发现一个古代的一个祭祀的场所,这是它祭坛的遗址,由北向南,它这个有圆型的有方型的,而且串起来是在一条轴线上,在一个中心线上,那么考古学家惊奇地发现,发现什么?和我们今天的天坛这种祭坛,有惊人地相似!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天坛,天坛你要从南门进去,是叫正,从南向北走,第一个坛叫圜丘坛,祭天的,中间有一个中心石,你站中心,一说话有回音,是一个圆型的;天坛实际上是两个坛,真正祭天的就在圜丘坛,这个圆型的坛,圜丘坛后面是放神器的,叫皇穹宇,就是有回音壁那个院子也是个圆的;古人讲,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走过皇穹宇之后你再往北走,它有一道院墙,过了墙之后,有一条大道把你一直引向祈年殿。这一条道我不知道大家去天坛注意没有注意?这条道你走的时候,树啊,你能看到它的杆,越往里走的时候你看到的树的高度了,实际上古人创造意境,让你逐渐地跟天能对上,你走到北头的时候,下边有通道了,有人说那是北京最早的立交桥,它底下有通道了,那个路实际上越走越高,越走越高,但是你感觉看着是个平的,你没感觉到,走过这条我们叫海漫大道,走过这条大道之后,到祈年殿,你会发觉祈年殿的这个院子是个方的,那么和我们刚才介绍5000年前的考古发现在一条轴线上有惊人的相似,说明我们这种文化5000年一脉相承,是一种继承的关系,只是把它的文化内涵建筑内涵不断地丰富了,这是我们了解中轴线最早的历史。

那么这种中轴线引入到城市是什么时候呢?那么现在考古发现也做了一些,我们看这个城叫周王城,就是《周礼》根据周朝的时候,《周礼》设计的宫城,那时候叫王,或者是天子,他住的城应该是什么样,那么在周朝的时候做了一个规定,这皇城中间这小方块是宫城,是在中间的,这个到现在没变,我们紫禁城在城中间,皇城比它大一点,然后我们北京城就是层层包围,层层套着,皇城在中间,这个思想那在周朝就确定了,皇城在城的中间。但是周朝城和我们现在的城有一个什么变化呢?它那时候讲究每面要有三个城门,三三见九,而且道路要都对着,它这个九经九纬,经和纬就是横的竖的它都对着,然后都对谁呢?然后把皇城搁中间,这就是古代最早的建立都城的思想,这种思想有好多专家考证过,说是源于中国的井田制,因为中国的井田制就是方块的,方块不断地罗砌在一起,那么是中国最早的建城的思想,所以中国很多城是方的,凡是规划的城都是方的。北京城还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先有规划而后建的城,我们都知道像上海,像大连,像青岛,从这儿来的人,你会发觉那个城市依地势,依海边,有的是依河流,很多城市中间穿过一条大河,依河流而建的。北京不是,北京城是先有规划,原来是一块空地,没有用金朝的,没有用金中都的这个地方。金中都现在在我们南城的白云观那边,元大都是往北,是在一块平地上规划的,规划的首先思想是依据周王城的思想,是一个方形的城,皇城搁中间。但是这种思想到汉以后,发生一个变化,现在考古发掘就是在曹操的时候,三国的时候,曹操建了一个邺城,这个邺城除了每个路都对着之外,它有一条路更突出了,对着皇城,这就是最早的在城市里头引用中轴线。

这个我们看到的是开封的御街,这个御街实际上就是一条中轴线,原来对着是皇城,一条线把你带入御街,一条中轴线,建筑都建筑在中轴线上,那两条黑的是两条河;元大都又做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元大都变化,刚才讲的周王城它是每面都是三个门,到元大都的时候都有一个什么变化呢?把这个城墙的北边不是三个变成两个城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了,这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使中轴线不是通的,因为中轴线它是从前门走过来,它是要按着是南边三个门北边三个门,穿过中间是皇城它应该是通的;那么从元大都开始我们考察金中都北边有四个门,比较乱,元大都想先有规划的,规划的时候它又做了一个很大的调整,这个调整就是在北边的城门修两个城门,元大都一个叫安贞门,一个叫健德门。现在还有叫安贞桥,健德桥,明朝把那个城往南移了五里,仍然保持这种格局,修了两个城门,一个叫安定门,一个叫德胜门。这样他造成了一个什么呢?就是从南面来的中轴线到北边它不通,不让它通,就造成在钟楼周围一大片民居到北边是一个城墙,宽厚的城墙。他们研究城墙的学者跟我讲,北京的城墙厚度不一样,以北城墙高、厚,这些都符合北京的自然环境,西北风,冬天刮西北风强,所以,你看北京四合院大北房要高,是不是,它就是阻挡西北来的风。那么元大都的这个改变也影响了明北京城,另外一个元朝它把中轴线的建筑一直顶到最北边了,它和我们明北京城不一样,我们刚才讲了中轴线到头是钟楼和鼓楼,那么你看侯仁之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他上面把这个图画得特别清楚。它这个最北边是个寺庙叫万宁寺,万宁寺有一个建筑叫中心阁,它这么一个建筑,是个寺庙的;金中都的时候它的中轴线也有个寺,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叫天宁寺,到西便门出去,它中轴线对着是一个寺;寺庙是什么呀?是宗教,是里面供的是神,它原来这个人文色彩就是把中轴线引到头,引到是一个宗教的神,明朝把神变成了人。

这是我中轴线的末端是钟鼓楼,钟鼓楼是干什么的?和皇城不一样,它是给老百姓报时的,是为民服务的,它周围是民,是人,这也有一个重大的变化。明北京的中轴线和历史上我们历朝历代的中轴线有什么不同?重要的不同我想有这么几个:第一个,明北京的中轴线把南边拉长了,刚才讲了全长大数是8公里,准确地说是7.8公里。为什么说这么长呢?它把进入北京城的建筑大大的拉长了,就从永定门到前门这块,等于就是它从前门那儿进,就从城的正门,北京多了一个外城,外城把轴线拉长了,让你欣赏中轴线,感觉中轴线,让你大大地加长,这是一个特点;第二个,明北京城把中轴线做了一个大贡献,就是使中轴线继承了古代的这种整齐对称,那么进中轴线之后,刚一进永定门就给你一个对称,这边天坛,这边先农坛,进到天安门这边太庙,这边社稷坛,就是现在的文化宫和中山公园,让你整齐地对在这儿,元大都社稷坛和太庙是在城的两边,不是紧挨着中轴线,你看它把中轴明显整齐对称,弄得非常明显。那么这种中轴线影响了我们天安门广场的改造,我们都知道天安门广场的改造的时候,这边人民大会堂,这边是历史博物馆,你看这两座建筑虽然是西洋的,但是它上面有一些黄琉璃瓦,吸收中国民族的特色,最主要的它整齐地搁在天安门广场两侧,就是保持中轴明显,两边整齐对称,这对我们城市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明代中轴线除了继承元代的思想之后,最主要的就是它建了景山,原来的中轴线上有建筑,圆的,你可以查以前的,上面没有山,堆山。那么,这山对我们今天的奥运公园设计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挖湖堆山,它这个巧妙的是什么呢?使景山在中轴线上成为全城的一个制高点,不仅增加了城市景观,中轴线的内容大大增加了。最后一个它的变化,就是把钟鼓楼放到了中轴线的末端。这是中轴线在5000年的历史演化当中,最后形成了这么一条非常出色的气魄雄伟的北京城市中轴线。

无论是在北京工作,还是大家来北京旅游,到了北京这个城市要真正了解北京这座城市,我想不了解中轴线那你肯定是不了解北京。

当一个外地人进北京从陆路进北京,那么迎接他的第一个视点就是永定门,我们通过《干隆京城全图》看,前门当时没有箭楼,有城楼,而且很矮。这个矮,一个说因为外城的城是明朝嘉靖年间建的,有人说嘉靖年间大兴土木,我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包括景山旁边那个大高悬殿,太庙,大修都在嘉靖年间干的;当时还面临着跟北方少数民族作战,被骚扰,所以修城墙,这时候就修了外城。外城当然修得比较简单点,和内城比就差多了。

但是通过历史研究,我发觉还不光是这个,就是中国古代建城它有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它是贯穿到每一步,不光是人和人的登记,就每一个地方都很讲究这个级别讲等级,后来到清朝干隆年间,我们对永定门重新修,修的时候也没让它超过,那时候有钱了也没让它超过内城。那么永定门的城楼,也不是明朝的,我们现在恢复的这个城楼是清朝的,清朝当时皇上他有一个感觉,觉得这个永定门很重要。刚才讲它是中轴线南端的起点,它也是进北京城的标志,所以干隆皇帝在修这个城楼的时候,特别提出要把这个城楼加高一些,修得要比其他的外城高一些,但是同时也告诉不能跟内城的城楼一样,要低于内城城楼,所以它薄一点,和咱们前门楼比薄一点矮一点,这就是规制,就要体现这个等级制度。

这是一个规划图,能看出一点,近处的这个箭楼,城楼。我们准备规划的是什么呢?就是永定门这个南中轴线的标志,就是两边是马路,在城楼后边是一个广场,前面留一个广场,那条路就是进前门大街。那么你看这两边,进了城楼之后,是一个深的颜色,就是天坛和先农坛,要恢复它大片的林木,就是要恢复原来我们进入中轴线那种环境、那种氛围,这是永定门。

这张图是一张老天桥的图,是目前我惟一看到的一张天桥的图,那么前一段编了个电视剧,说天桥没有桥,实际上天桥有桥。古代这个天桥是一个汉白玉的,带栏杆的,是一个拱形的桥。桥下有水,清澈的水,而且这个水还能过船,在早年间这个船还能过去,那么天桥对的是那儿呢?它从南往北走是前门,那么皇上祭天从这儿走,一说皇上祭天,天子要走过的叫天桥,这是一种说法。

那么说祭天的时候,皇上走过桥的时候,老百姓远处围观,上面是打着皇幡,前面是仪仗队,从天桥过去非常壮观。而且天桥是个罗锅形的,走过去,然后到天坛的西门。现在天坛门也多了,有北门、东门,北边原来是没有门的,刚才讲了北边在北京这个气候里头,北方这种气候里头,北方一般讲高大的墙。西门是正的,皇上祭天西门进去,西门正好走中轴线,正好从天桥过去。原来他们有一个研究北京祭坛的,他们惊奇的发现天坛的门朝西,先农坛的门朝东,这两个门对着中轴线。地坛的大门也是西边,也对着中轴线,也对着这个,那么月坛那个门让它对东,日坛的门也是对西,这样的话使所有的坛的门都对着中轴线。古人这个中心思想,皇帝这个帝王思想非常的浓重,都是对着中间的。

那么,天桥是这样一个桥,是基本上我们现在看到的跟后门桥的那种建筑装饰是类似的。如果到后门桥你还能看到古代桥的痕迹,当年是汉白玉,现在已经非常灰非常黑了。但是底下确实是一座桥,到清朝末年的时候,当时北京修了一段叫有轨小电车,正好前门外也有。从前门外大街,这个罗锅形的桥,拱形的桥它通车就不方便,古代走马走轿子无所谓,就把桥压低了,到三十年代扩充大马路的时候,就把这桥彻底拆除了,栏杆也没了,所以就留下一个天桥的地名。我们中轴线上现在可以知道缺了一个天桥,这个还没见到规划。

那么这是前门楼的楼洞子的《京城全图》,清朝干隆年间画的,你看这个瓮城比刚才那个瓮城就大多了。就这一圈城,后面那个高的是城楼,前面这是箭楼,前门箭楼,那么前门为什么叫前门呢?因为它在皇城前面,是皇城前面的门,所以老百姓俗了叫前门,大前门。实际上它的学名叫正阳门,元朝前,管这个正门叫丽正门,元朝的城门就在今天天安门这个地方。元朝前,这个南城墙在今天长安街这一代,明朝把这城往南移了一里地,那么前门的这个箭楼里边有两个小建筑,就在城楼前,这个是两个小寺庙。当时打仗的时候,人们要攻打这个城,你光是一层城墙炮一轰,就很容易打了,进城门了。它为了安全,它修了一圈瓮城,这个是为了加强战争的防御而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