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老佛爷跑山西后多久才回北京

老佛爷跑山西后多久才回北京

发布时间: 2022-09-13 14:20:07

❶ 慈禧出逃时向乔家借十万,赏赐时为何乔家只要了4个字

咱先说说老佛爷出逃吧,说起来老佛爷是去逃难去的,但是这一路辛苦,她倒也没丢了自己的皇家颜面。光绪帝丢了京城,死了最爱的珍妃,出逃的路上恍恍惚惚,精神上备受摧残。但是老佛爷倒是有一颗随遇而安的心,穷乡僻壤里都能过得精致无比。


虽然只有四个字,但是给乔家带来的名望和利益是相当可观的,这四个字代表着的是皇恩,是一个家族和皇族的联系。只要清朝没有灭亡,还有谁敢惹乔家呢?当然,慈禧也并非给了四个字就忘了恩情的人,她后来将庚子赔款连本带息10亿两白银交给山西票号掌管,就是出于对乔家的感激和信任。

❷ 慈禧西逃期间向曹家大院借款时用金火车头钟抵押,曹家为什么认为很值呢

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来到之前带着光绪皇帝逃出了北京,一路向西而行,西逃过程中慈禧可以说是十分狼狈,一路上风餐露宿十分辛苦,官员们在知道慈禧下落后,立马前来护驾,最终平安保护慈禧进入山西。

慈禧回到北京后,由于国家财政日益紧张,最后她宣布把这件宝物赏赐给曹家,曹家也就把这件宝物收藏了起来了成为传家之宝。

❸ 逃亡时,慈禧向乔家借十万银子,最后是怎样还人情的

1900年春天正如火如荼的时候,紫禁城的老佛爷还未来得及仔细享受北京城的鸟语花香,就被一群卷毛男人(当然还有日本人)吓跑了。没错,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大清帝国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的一次瓜分,史称“庚子事变”。

虽说庚子事变的导火索是义和团运动,然而义和团运动并不是造成庚子事变的主因。没有义和团运动,西方侵略者还是不会放过清朝这块肥肉的。只能说,义和团运动给了八国联军侵略、瓜分中国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让他们更早的对清朝进行了瓜分和掠夺。

根据相关记载显示,乔家大德通票号在光绪十四年(1888)每股分红是3040两白银,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每股分红高达17000两!按照今天的粮食价格换算,乔家大德通票号1888年每股分红是二百多万人民币,庚子事变后,到1908年每股分红是一千一百多万元人民币。

乔家不止一家票号,通过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乔家真是家大业大,难怪一个业务员都有那么大口气和权力。而借钱给朝廷后,获利更是巨大,不只是简单的几句夸赞而已。乔家的票号业务,直到1951年仍在营业,由此可见庚子事变借钱给朝廷所得到的回报有多大。

❹ 慈禧逃到山西,乔致庸借款十万,为何却要了“福种琅嬛”四字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由于事出紧急慈禧和光绪只带了些散碎银子,他们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模样,混入流民逃出了紫禁城。在慈禧进入山西境内之前的半个月,他们的生活可谓是颠沛流离,连慈禧自己都说“我已完全成一乡姥姥。”困顿窘迫到此,一碗小米粥,半个窝头便足以让这位整日锦衣玉食的皇太后心满意足。

首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没有国家哪有乔家。虽然是商人,但是,作为中国人,都是有民族大义的,国家的兴亡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乔致庸出于民族大义愿意援助慈禧。其次,利益至上的原则使然。在商人眼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援助慈禧,可以让乔家声名远播,慈禧的赐字就是最有效的广告。所以,他宁要慈禧的字,也不要十万两白银。




❺ 慈禧太后来过太原吗

据历史市记载,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慈禧太后挟光绪帝(载湉)、皇后、大阿哥等,化妆成老百姓离开紫禁城(故宫)仓惶出逃,进入山西后,心想,此地已离京城甚远,且有高山阻隔,偌大一个北京城也够洋鬼子折腾一阵子了,谅他近期不会赶来,于是就又耍起威风来了。八月十七到达太原府,于闰八月初八从太原府起程时,随驾的侍从、护卫、太监、轿夫,以及各地官员等竟然多达千余人,一路上黄土垫道,清水洒街,浩浩荡荡直奔千里之外的西安府避难。 这日,辰时到达小店镇,午时到达北格镇,在北格村的“行宫”,“韦记臭娃店”打茶尖,当地的平民百姓云集道路两旁,县衙兵丁强令众人就地而跪,不准抬头窥视。此时的“韦记”小店所有房屋,早已雕梁画栋,红毯铺地,黄缎掩墙。西屋正堂有预先设置的楠木家具,墙上挂着各种人物山水、花鸟鱼虫、金石拓印、真草隶篆等名人书画。各种瓷瓶、铜壶、牙雕、玉刻、珊瑚 、玛瑙、琥珀、翡翠等古玩玲珑剔透,点缀其间,使得整个屋里几净窗明、幽兰吐秀、芳气袭人。 原来早在一个月以前府衙就已将老佛爷慈禧太后和皇帝从太原到西安的行程路线安排妥当,所经过的行宫、驿站均派人装修,雕梁画栋,焕然一新。路经各地的府衙、县衙,各级官吏无不奴颜媚骨讨好太后、皇上,只怕丢掉顶戴花翎。所以大量征集民夫、物品。据《太原市南郊区志·大事记》载:“……知县顾光照征千余民夫,黄土垫道五十里,备白面、猪肉两万余斤,鸡鸭数万只,煤炭干柴二十余万斤,草料百余万斤,供迎。民众称 ‘皇灾’。” 慈禧、光绪少事休息后起驾南行徐沟县,当晚落驾于徐沟县城西南坊徐沟清代举人古董巨商王启恩的宅第“天禄堂”(据《清徐文史资料》第二辑,由武敬先生撰写的“徐沟‘天禄堂’见闻锁记”载:“……王启恩与清庭大臣李鸿章、左宗棠结为盟兄弟,来往甚密。慈禧太后还认其为义子。”)。 慈禧挟光绪帝西逃时路过的北格“行宫”韦记臭娃店,座落于现在北格村青龙街(现在的旧街)靠南路西,座西向东。该院有西正屋五间,南北厢房各五间,东房五间带厕所和砖雕门楼。门楼于院的东北角,进门后对面有一幅“鹿鸣图”砖雕影壁(喻好客迎宾之意),线条流畅,画面逼真。该院的所有房屋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因年久失修,破旧不堪被陆续拆除,院主韦臭娃将其地基转让于他的直系亲属北格村民韦圪东所有,韦圪东与他的前院合并,扩建后的现代屋舍现在由其次子韦二心居住。

❻ 慈禧西逃期间向曹家大院借款时用金火车头钟抵押,曹家为什么认为很值

慈禧西逃这事一向被后人所诟病,但是老佛爷本人却是绝不承认这叫逃跑的,而是西狩,既然是出行狩猎,那老佛爷该有的派头是一样不能少的,即使是刚出北京城时狼狈不堪,但是到了富裕的山西地界,老佛爷就一改往日的狼狈样,开始了她奢侈的生活了。

老佛爷怎能强行使用老百姓的银子呢,这样落一个搜刮百姓民脂民膏的名声也是非常不好的,但是老佛爷想到了一个办法借。

慈禧老佛爷找山西首富借了10万两,慈禧一开口,曹家立即奉上30万两,老佛爷开口了,谁不得巴结两下,还会拒绝呢?

当时老佛爷就将随身携带的一个贵重物品作为抵押,曹家一看这物品,当时就惊呆了,这个慈禧的宝贝是什么呢?

这样的物品不仅在制作材质非凡,而且还是皇家贡品,制作工艺更上当时最先进的。最重要的是它是老佛爷亲自所授,这物品的历史地位堪比黄马褂,更是免死符。

慈禧虽然让许多人讨厌,历史评价也不高,但是在封建社会,她的历史地位还是得到承认的,任何她使用过的东西都有其历史价值在内。所以曹家仅以30万两便换得这“金火车头钟”,以现在的商业 价格来看,身家早已不只千万了,实在是巨划算啊。

❼ 慈禧老佛爷在庚子西狩到两宫回銮的事件中,都做了什么

先有指挥淡定的“庚子西狩”,再有盛世嘉年的“两宫回銮”,通过这两起连续事件,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清廷统治者在民间百姓心目中树立起了体恤民情、爱民如子的道德丰碑,塑造起人民的好太后的光辉伟岸的形象。

1900年8月15日凌晨,闻听八国联军来到东华门,慈禧太后决定忍辱负重,不与洋人较一时之短长,前往西北地区体恤民情,在关键时刻给大清腹地子民打气。从紫禁城出走之时,八国联军也非常有礼貌的用炮火举行了欢送仪式,以表示对这位老太后的敬意。

慈禧表达了感谢,迅速开始了马不停蹄的西北视察过程,八国联军觉得对一国元首表现的礼仪感稍欠火候,又追到山西北部十八相送、继续致意,慈禧表示没见过你们这么客气的,一扭脸跑到了陕西。

彼时的东南各省,已经推出了“东南互保”这种新的革命形势下的新举措,向帝国主义展示了大清兵民团结的牢不可破的决心。

在李鸿章大人的努力斡旋下,清政府最终以不割一寸土地(仅仅花费了9.8亿两白银)的《辛丑条约》与列强达成了一致意见,还跟随国际潮流,设置了外务(交)部,一股蒸蒸日上的蓬勃朝气扑面而来,大清迎来了举国开放的新时代。

开启了这个新时代的太后老佛爷经过了一年多的深入考察,也完成了考察民情的既定计划,从西安踏上了“两宫回銮”之路。

来时走的河北山西陕西路线,返回时由于其他省份的百姓也需要雨露均沾,只好照顾倾斜一下,走了相对较远的陕西河南河北一线。

在沿途百姓热烈的叫好声中,1902年1月7日,慈禧团队终于回到了阔别一年半的北京城。

一回紫禁城,慈禧马上安排荣禄致书各国公使,对远来的各国将士致以亲切的问候,感谢他们不远万里,前来保护了宝贵的紫禁城,慈禧本人不顾风尘仆仆,亲自接见了各国公使夫人。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也发出了对慈禧的真诚赞美,他坚定地认为在慈禧太后的带领下,中国最后一定会成为世界强国。

慈禧表示同意他的观点,转身回寝宫后,看到她珍藏的珠宝一件也没少,留下了喜悦而欣慰的泪水。




❽ 庚子年慈禧太后逃难的路线

先由北京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然后承德逃往张家口方向!

❾ 八国联军进京,慈禧西逃路过山西,向乔家和曹家借钱,后来还了没

“慈禧西逃”说得多没面子,记住哦,以后要说“庚子西狩”。不然老佛爷在夜里会拽你脚后跟,别怪我没提醒哦。

闲话少说,且说那慈禧西逃。八国联军还没进北京的时候,慈禧说的大义凛然:

“出走不如殉国,让皇帝也跟着我殉国吧”。

真到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了,慈禧慌慌张张赶紧跑。只顾着临走把珍妃塞进井里了,吃喝都没顾上准备,就溜出了西直门。

这也算是各取所需,乔家得到字,曹家得到钟,只要不犯啥大事,一般经商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当丹书铁券使用了。

后来日军侵华,光是拉曹家太谷三多堂的宝贝,就拉了俩月,曹家还不如把宝贝早早全赠送了慈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