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城门有哪些门店

北京城门有哪些门店

发布时间: 2022-09-13 19:28:37

⑴ 老北京像玄武门之类门都有哪些

北京城门引分为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龙脉口四门,宫城四门,现代城门等。北京旧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指的是内城九门、外城七门以及皇城四门。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龙脉口四门:中华门、端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

宫城四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近代城门: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水关门。

⑵ 北京内城九个城门是什么

北京内城九个城门是北面的德胜门、安定门,东面的东直门、朝阳门,南面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又称前三门,西面的西直门、阜成门。北京内城又称京城、大城。东段和西段的大部分为元大都城墙,北段和南段修筑于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内城有城门九座故又名内九城。

北京九门就简介

朝阳门,元称齐化门,门内九仓之粮皆从此门运至,故瓮城门洞内刻有谷穗一束,逢京都填仓之节日,往来粮车络绎不绝。崇文门,元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正阳门,元称丽正门,京人俗称前门。宣武门,元称顺承门,明永乐十七年,南拓北京南城墙时修建,沿称元顺承门之名。

阜城门,元为平则门,与朝阳门东西两方遥遥相对,京西门头沟,斋堂的煤车多出入此门,故瓮城门洞内由煤栈客商募捐刻梅花一束记之。德胜门,元为健德门,为出兵征战之门,寄语于德胜二字。安定门,元称安贞门。

东直门,元祟仁门,此门为京华九门中最贫之门,以郊外盆窑小贩,日用杂品占据瓮城为主,但瓮城庙中的药王雕像极为精细,市人称东直雕像。西直门,元称和义门,是东直门的姐妹门,故瓮城门洞中刻有汉白玉水纹石雕一块,京人皆知西直水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北京九门

⑶ 北京除了天安门,还有那些门

还有地安门、午门、端门、正阳门、宣武门。

1、地安门

地安门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是皇城的北门,天安门则是皇城的南门。南北互相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

地安门是北京皇城四门之一。皇城正门称天安门(明称承天门),东称东安门,西称西安门,北称地安门。明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亦称后门。

⑷ 北京历代有哪几个城门

北京历代共有城门32个,分别为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龙脉口四门,宫城四门,现代城门等。北京旧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指得是内城九门、外城七门以及皇城四门。

具体如下: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龙脉口四门:大清门、端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

宫城四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北京城门有哪些门店扩展阅读:

北京近代城门有和平门、建国门、复兴门以及水关门。

近代城门的建造要迟于其他城门,历史相对较短,多为民国及民国以后建造。主要的现代城门有和平门、建国门、复兴门以及水关门。

和平门

位于内城南城墙,正阳门和宣武门之间。它建于1926年,并非是北京的传统城门,该门无城楼、瓮城之设,而只是在城墙上开的两个拱形券洞,并将该处墙体略增高增厚,用来连通南新华街与北新华街,便利内外城之间的交通。

和平门初名“新华门”,1927年改名“和平门”,以区别于中南海新华门。张作霖时期此门曾改名为兴华门,后改回。门洞高13米,宽10米,各装两扇铁门。1958年将门洞拆除,改为豁口。

建国门

不属于老北京城中的内九外七中的老城门,而是在民国时期日本人发动侵华战争占领北平后,为了出入方便,将位于东边老城墙扒开的缺口取名叫启明门。1945年抗战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改启明门为建国门,名字一直到1949年中共建政延续至今。

复兴门

不属于老北京城中的内九外七中的老城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北平之后,为了东西方向运输便利,将位于城市西边老城墙扒开的口子,当时取名为长安门意为长治久安,1945年抗战胜利,国民政府接管北平后将长安门改为复兴门,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沿用至今。

水关门

是清末(1905)将正阳门东水关盖板后扩建成“门”,为便利东交民巷“使馆界”人员进出之用。照片为水关门建成不久,自南向北拍摄的南侧面。经历“庚子之变”后,担心因“事件”再次成为“困兽”,“使馆界”的御河出水孔道——正阳门东水关被改造成了“门”,便于出入登临赴天津的火车。

⑸ 北京城门有哪九个门、

北京旧城共有“内九外七”十六座城门。内九指内城的九座城门,分别是东城墙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的德胜门和安定门。 外七是指东城墙上的七座城门,分别是东便门、广渠门;南城墙上的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西城墙上的广安门和西便门。 内九门:东直门,元代称崇仁门。镇门之宝外有铁塔,内有一座石雕的药王爷像。多走运木料的车。 朝阳门,元代称齐化门。标志是瓮城门洞上刻有一枝谷穗。它是北京的粮门,多走粮车。朝阳门也叫“杜门”,有休息的意思。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来的漕粮,都由此门入城,存放在朝阳门内的几座大仓库内。瓮城内建有关帝庙,庙里只有神牌而没有神像。 崇文门,元代称文明门,别称哈达门。标志是镇海的崇文铁龟,多走酒车。崇文门是“景门”,光明、昌盛之门。同时它是北京城各门中人流货流最繁忙的城门。当年北京南郊大兴县一带有很多酿酒的作坊,酒车常从崇文门进城,所以有“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囚车”的说法。 正阳门,元代称丽正门,从离卦中“日月丽乎天”得名,又称前门。标志是瓮城里的金身关帝庙。北京城的城门都各有一座庙,而唯独正阳门有两座,其中金身关老爷最为灵验。正阳门是内城的正门,明朝称大明门,清朝称大清门,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也不准从箭楼下边的正门出入,而只能走东西两边的旁门。因此它平时总是紧紧关闭。 宣武门,元代称顺承门。标志是报时的宣武午炮,多走囚车。宣武门是“死门”,当时北京的墓地多在北京的陶然亭一带,所以送葬的人多出宣武门,清代的刑场在菜市口,押送死囚的车也出宣武门。 阜成门,元代称平则门。标志是瓮城墙壁上刻着一朵梅花,多走煤车。阜成门也叫“惊门”,有“公正”的意思。西山门头沟出产的煤是北京城里必不可少的燃料,此门距西山最近,因此煤车都从此门进城。标志“梅”与“煤”同音,老年间有“阜成梅花报春暖”的说法。 西直门,元代称和义门。标志是瓮城上有一块刻着水纹的石头,多走水车。北京城内的水质不好,皇宫用水都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水车皆从西直门入城。 德胜门,军队凯旋时从此门入城,多走兵车。德胜门也叫“修门”,有品德高尚之意,仁义之师要从此门出入,因此此门多出入兵车。 安定门,军队出发从此门出城,镇门之宝是真武大帝,多走粪车。安定门也叫“生门”,有“丰裕”之意,所以皇帝要从此门出去到地坛祈祷丰年。其他八座城门的瓮城内都建有关帝庙,惟独安定门瓮城内修建的是真武大帝庙,真武大帝于是成为镇门的宝物。安定门外的粪场比较多,所以粪车多从安定门出入。 外七门:广渠门,又称沙窝门。 广安门,明代叫广宁门,又叫彰仪门。 新建的城门: 和平门、建国门和复兴门都是民国时期,为了方便交通,在城墙上加建的,但是它们和原来的城门有很大的区别。它们没有城楼、箭楼和瓮城,实际上只是在原来的城墙上开了两个拱形的券洞,使来往车辆、行人得以通行。 拆除简史:1954年,长安街上建于金代的绮丽的庆寿寺双塔被拆除(今电报大楼的位置); 1957年,外城门中最大的“前有箭楼、中为瓮城、后是城楼”的永定门被拆除; 1958年,中轴线上的中华门被拆除;1965年地铁开工,内城城墙陆续被拆除; 1969年,内城城墙被尽数拆除。 至此,就只剩下了九门之首的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德胜门箭楼、东便门角楼和两小段城墙了。而东直门城楼被拆除得尤为可惜,这是北京留下来惟一的明成化年间雕梁画栋阁楼式楠木建筑。 永定门城楼最近新建了起来,不过感觉已非古物。

⑹ 老北京都有哪几个门,各门都何用途

1、朝阳门(称齐化门),运粮。

朝阳门的门洞上刻有一枝谷穗,是清朝时期的粮门,来往的大多是粮车。从京杭大运河运过来的粮食,就由此进入城内。

2、祟文门(称哈德门),收税。

它是比京各城门楼中人货量最繁忙的城门。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要想进城。就必须在这里交税。因为崇文门大多是酒车,所以又称酒门。

3、正阳门(称前门),皇帝出入。

正阳门是内城的正门,在当时除了皇弟以外,任何人不准在正阳门的正门出入,普通百姓只能从两边的旁门进出。

4、宣城门,死门。

宣武门直通菜市口,多是囚上。在当时北京的大多数墓地都在陶然亭一弗,所以送葬人多出入宣武门。

5、阜成门,煤运。

从北京西山挖出来的煤大多从阜成门进入内城。所以这多走煤与,因为煤与梅同音,所以阜成门城头上刻着一朵梅花。

6、德胜门,军门。

军队出城或凯旋归来就由德胜门进入进出,德胜门有品德高尚之意,象征着军队为仁义之师,也正因如此,此门多走兵车。

7、安定门,生门。

军队出征也从安定门出城,因为安定冂外粪场比较多,所以通常情况下,平时以粪车出入居多。

8、东直门,木材。

东直门外有一座铁塔,塔内供奉着一座药王爷。因为东直门连着水年所以此门多去走木材。

9、西直门,御用水车。

在清代因为北京城内水质不太好,所以皇帝本人饮用的水都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皇家御用水车就由此门进入皇城。。值得一提的是这九座城门中有八座城门按时关闭,唯有祟文门因为是收税关口,所以通宵有差役守卫。

(6)北京城门有哪些门店扩展阅读:

朝阳门关厢的热闹主要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早在隋朝就已开通的这条大运河,在蒙古人统治的元朝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成为连接北京与南方各省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而朝阳门,正是离大运河北端重要码头——通州码头最近的一个城门。

通州码头在朝阳门正东40里,那时离京南去的官员客商,或是由南人京朝觐、经商的官员与客商,都要在朝阳门经停。因此,朝阳门下往来客商川流不息,一片车水马龙之景,各行各业的商人看到这巨大的商机,都争相在朝阳门关厢开设店铺。

更为重要的,这里是漕运粮食的必经之门,经大运河运达北京的南方粮米,在东便门或通州装车,通过朝阳门进城,储存在城内的各大粮仓中。时至今日,朝阳门附近仍有许多有“仓”字的地名存在(如海运仓、北新仓等),间接佐证了朝阳门的这一功能。

⑺ 北京叫什么门的地方有几个啊

北京城门共32门。具体如下: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龙脉口四门:中华门、端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

宫城四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近代城门: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水关门。



(7)北京城门有哪些门店扩展阅读

宣武门景点:

1、宣武门教堂

北京最古老的教堂(天主教)是宣武门的南堂。这座教堂是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由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创建。利马窦来华多年,对中国事务了如指掌,他生前所着的《中国札记》,至今还是研究、了解明朝历史的经典着作。

2、清学部旧址

清学部旧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城区教育街。原为敬谨亲王尼堪府邸。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设学部在此。原府坐北朝南,府门5间,银安殿面阔五间,前出丹墀,东西翼楼各面阔五间;启门3间,神殿5间,遗念殿(后罩楼)7间。东院有花园。

⑻ 北京旧城共有哪些城门

北京旧城共有“内九外七”16座城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内九城门是指内城上的9座城门,按照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和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和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

⑼ 北京城门有哪九个门、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龙脉口四门:中华门、端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

宫城四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近代城门: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水关门。



(9)北京城门有哪些门店扩展阅读

正阳门发展历史: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意将都城从南京应天府(今南京市)迁到北京,于是下诏改北平为北京,并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营建北京的宫殿和城垣,并将元大都城南城垣向南拓展近一公里,当时仍沿称丽正门。

这次移建历时两年,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始建,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完工。其后,经洪熙、宣德两代,一直称丽正门,形制未变。

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至正统四年(1439年),大规模修建京师城垣和城门,修筑了瓮城、箭楼、东、西闸楼,并疏浚城壕、建造石桥、牌楼,形成了"四门、三桥、五牌楼"的格局,并改称丽正门为正阳门。

⑽ 北京的内城分别有哪九门

内城是元大都城改建的。明军攻克大都,变为一座府城,即北平,后来渐渐衰微,特别是城北更是荒凉,城市重心南移。因此当时徐达命拆除北城,南移五里另筑新城墙。后来又将城墙南移二里,东西两边仍为元代的城墙。当时城周长四十六里,城墙高12米,共设九门: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