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2年全国小学生有多少人
根据公报,全国一般小学的在校生超过了1亿人。全国普通小学为15.80万所,比去年减少了2169所,减少了1.35%。另外,小学的教育据点为9.03万处,比去年减少了0.62万处。招生人数为1808.09万人,比去年减少了60.95万人,减少了3.26%。在校生为10725.35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64.12万人,增加了1.55%。毕业生1640.32万人,比去年减少了7.58万人,减少了0.46%。
❷ 2025年,北京将新增学位16万个左右,增加学位能给学区房降温吗
我个人觉得其实不太可能,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位增加,进入北京人口,北京的出生人口也在增加,缓解不了大趋势。要知道,北京作为中国的多个中心,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有地位的城市之一,每年有无数的人会涌入北京,每年也有会无数的人因为在北京生存不下去回到自己的家乡,所以说各种各样的优质人才都会源源不断的涌向北京,他们会在北京结婚生子,到时候仍然会有非常多的学生需要上学,学区房仍然供不应求。而随着开放二胎乃至以后的三胎,其实北京的居民也会增加生育,这样的话其实新出生的婴儿会越来越多,16万左右的学位其实只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浪潮,而这种趋势是不可能缓解得了的。
❸ 北京有多少所小学,初中和高中
根据统计,2017年-2018年,北京市一共有小学1504所,拥有将近60万名小学生,以西城区的实验二小、东城区的史家小学、海淀区的中关村一小、宣武区的北京小学、崇文区的光明小学较为出名。
中学共305所,拥有将近27万名中学生,以西城区的北师大实验中学、东城区的北京二中、海淀区的人大附中(实验班)、朝阳区的北京八十中学、宣武区的师大附中、崇文区的汇文中学较为出名。
高中共378所(不包括职高),拥有将近17万名高中生,以西城区的北京四中、海淀区的人大附中、朝阳区的北京八十中学、顺义区的牛栏山一中较为出名。
(3)北京增多少小学生扩展阅读:
史家小学:
史家小学重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还积极探索考试方法改革和完善监控评价体系,实施多维立体动态评价体系,采取单元测试重考制,综合考试分项制,学科能力竞赛制,分层次选考制等多种考试方法改革,减轻学生的一些学习压力。
1993年被北京市教委评为贯彻“十八字总要求”的标兵校,受到市教委的重奖。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人大附中,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该校成立于1950年,是一所享誉中外的着名中学,多次荣登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所公布的中国高中排行榜排名首位。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先后被授予“北京市高中示范校”、“全国劳技教育先进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等称号,2007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拥有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以及开展国际课程的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等多家知名分校。
截至2012年,学校有本部和人大北校区两个校区,设有高中部、初中部、国际部三个教学序列,在校学生4500余人。
北京市第四中学:
北京市第四中学,简称北京四中(BHSF),是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也是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北京市第四中学创建于1907年,初名顺天中学堂;1912年,更名为京师公立第四中学校;1928年,改名为北平市市立第四中学校;1949年改名北京市第四中学;2002年增设国际部;2005年与北海中学合并。
截至2013年9月,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中部共有近30个班级,学生数1153人;截至2012年,北京市第四中学初中部共有20余个班级,学生数1200余人。
❹ 全国小学生有多少
当年全国小学68.26万所,比上年减少1.41万所;招生2537.03万人,增加183.55万人;在校生12822.62万人,增加401.38万人;毕业生1899.59万人,增加58.08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按各地相应学龄学制计算)98.4%(7-11周岁小学净入学率98.7%),比上年增长零点七个百分点。其中男女儿童入学率分别为99.0%和97.7%,分别比上年增长零点五和零点九个百分点,男女性别差由上年的一点七个百分点降低到一点三个百分点。小学在校学生五年巩固率81.08%,比上年增长二点二五个百分点。其中女学生五年巩固率80.59%,增长二点一六个百分点。小学生辍学率1.85%,比上年下降零点四二个百分点。其中男、女学生辍学率为1.93%和1.7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86.59%,比上年增长四点六个百分点。
❺ 请问北京市有多少小学生多少小学校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北京晚报》报道,2005年,北京市小学数量将由2002年的近2000所减少到1500所,优质学校的
2005年9月起,有关人士预测,尽管目前小学新生还在登记中,但城八区本市户口的小学生将在4万人左右,是近年来小学入学人数最少的一年。
按照市教委公布的计划,北京每年将通过布局调整掉100所左右的薄弱校。据悉今年北京小学毕业生首次跌破10万,而毕业生最多的年份,小学毕业生接近20万。但是,近几年来,本市小学生数量逐年减少,有的小学甚至因为区域内小学生太少而与周边学校合并。
覆盖率将进一步提高。
❻ 北京少年宫新增1300余优质学位,新增学位和课程后,师资配备是否充足
近日,北京市少年宫引进一批优质的教育教学项目,主要以体智融合为主,结合时代的发展以及素质发展的政策号召,北京市少年宫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新增课程以及学位之后,少年宫的师资配备将会陆续到位,据了解,本次的师资招揽主要来源于内部挖掘以及外部征招,内外结合,激发优质教育教学项目的最大合力。北京市少年宫自身有着专业的师资,该师资在业内具有十分优良的口碑,教师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能够结合政策与时代的需求,为社会培育一大批全面发展的学生。
❼ 全国人口中小学生数量大约占的比例是多少
中小学生数量大约占的比例是20%。
小学生指正在小学上学的孩子。
1、旧指在国子监童科和民间蒙馆、私塾读书的学生,今指在小学读书的学生。 《文献通考·选举八》:“ 徽宗政和四年,小学生近千人,尚有继至者,分十斋处之。增教谕俸,不许受束脩。自八岁至十二岁,率以诵经书字多少差次补内舍上舍。
2、比喻对某方面要从头学起的人。多用作自谦之词。毛泽东的《序言和跋》:“和全党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这就是我的志愿”。
教室活动安全教育
1、防磕碰。不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摔。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4、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留意是否会夹到他人的手。
5、防火灾。不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险物品进校园,杜绝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6、防意外伤害。不准带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等文具,不能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❽ 怎么才能查到一个城市小学的数量啊
环比、同比、常住人口这些指标,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不过从“小学生在校人数”管窥中国人口迁徙路径,进而反映出真实的楼市价值,这样的论调你可能是初次见到。更为令人意外的是,厦门地区竟然位居这个榜单的榜首,力压北上广深成为全国增速第一。该文的作者认为,厦门不仅仅像像威海、烟台、三亚吸引来了养老人口,还吸引来了孩子们,这在沿海城市里是非常独特的,也是非常突出的。这说明,厦门能提供的公共资源更全面,因而城市更有竞争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吧!
文/刘晓博
故纸堆里,往往隐藏着重大秘密,我今天继续为大家分析来自“统计公报”里的基本国情。今天的话题是,过去5年中国人是如何迁徙的,他们正从哪里撤离,向哪些中心城市聚集。
能赢得增量人口的城市,房价自然会获得支撑,商业机会大大增加,有望成为未来中国的城市之星。而失去人口的城市,或者竞争力偏弱的城市,商业价值将大打折扣。
我仍然不准备使用统计局关于人口的数据。2010年的时候,有过普查,这些数据至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每年统计公报里,也会公布新的常住人口,这些数据是抽样调查出来的,或者是估计出来的,往往受到官员政绩观的影响,因为他们需要“人均指标”。我仍然采用“小学生在校人数”这个指标,原因有二:第一,它目前没有跟政绩联系起来,所以不会受到“污染”;第二,小学是义务教育,目前全国基本上都接近100%入学率,而且小学生数量是“数人头”数出来的,不是抽样调查出来的,更不是估计出来的。
“小学生在校生人数”这个指标也是有缺陷的。对于中心城市来说,它略微滞后于人口增长,因为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没有把孩子带来;在农村和小城市,它滞后于人口流失,因为家长们走了,孩子们在留守。但当我们用它来研究中心城市时,基本上还是靠谱的。唯一影响的因素是,城市房价越高,小学生人数越滞后于人口增长。我们先看数据(47个大中城市小学生数量变动表):
在上面表格中,有4个城市的数据需要说明一下,大连的数据为“义务教育阶段数”,所以实际小学生下降比例会更大。苏州、南宁没有查到2013年数字,使用的是2007年与2012年数据的比较。合肥由于在2011年参与“划分巢湖”,数据不可比,表中数据是2011年和2013年数据。里面的呼市、乌市分别是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的简称。
再介绍一个大背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仍然在发挥作用,2013年全国小学生人数比2008年下降了9.4%,但全国人口仍然在缓慢增长。所以,如果一个城市小学生人数下降不超过9.4%,它的实际人口肯定是增长的。尤其是房价高的城市,小学生人数增长是滞后于人口数字的。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北京、上海、深圳(注意,没有广州)成为中国人口增长的三大中心,不仅自身人口增长迅猛,还带动了周边城市。在全国小学生人数平均下降9.4%的情况下,北京过去5年小学生人数增长了19.5%,所以实际人口增长大于28.9%(19.5%+9.4%)。在表中,我将廊坊、唐山、保定列入,这些城市人口增长都非常快,尤其是廊坊,过去5年增长实际上在40%左右,这些都是因为“北京因素”。上海本身增速超过40%(34%+9.4%),周边的苏州也迅猛增长。
深圳自身增长超过30%(24.6%+9.4%),并带动了东莞、惠州的高速增长。事实上,深圳、东莞、惠州是广东过去5年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相比之下广佛地区黯然失色。而且,深莞惠地区过去5年资金增量也远远快过广佛等其他地区,广东的发展日益呈现出“全省看珠三角,珠三角看东岸”的态势。如果这种态势持续,广州、佛山、珠海、中山、江门等城市将被进一步边缘化。
在北上深巨大光环之下,我们看到了另外几个亮点地区。首先是厦门地区,增速竟然达到全国第一,这是我始料不及的。而且旁边的泉州地区也是高速增长。这其实解释了厦门最近几年,房价飙升的根本原因。看起来,厦门不仅仅像威海、烟台、三亚吸引来了养老人口,还吸引来了孩子们,这在沿海城市里是非常独特的,也是非常突出的。这说明,厦门能提供的公共资源更全面,因而城市更有竞争力。
郑州和长沙成为最耀眼的省会城市,他们在过去5年争取到了大量外来人口,速度远远超过了杭州、成都、武汉,这也是非常让人惊异的事情。尤其是湖南,最近几年出现了人口回流,小学生总人数的减少比例,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值得祝贺。而在河南,内部失衡非常严重,至少有6个地级市出现了人口严重流失。 东北的衰落在人口数据上得到了证实:列入表中的4大中心城市,只有沈阳跑赢了全国数据,说明实际人口在微弱增长,长春、哈尔滨、大连都跑输了全国数据,说明人口在流失。这些中心城市都出现人口流失,三省中的普通地级市、县级市就可想而知了。尤其是大连,在过去5年“义务教育在校人数”竟然下降了16.9%,人口竞争力列47个城市倒数第一,让人震惊。
大连、贵阳等7个跑输全国数据的大城市(不含重庆),其楼市都缺少投资价值。尤其是贵阳这种房地产依赖度非常高的城市,楼市风险极大,绝对不能碰。至于其他商业活动,也尽量不要首选这类城市。重庆虽然小学生人数下降较多,显示出人口的整体流失态势,但重庆其实是一个人口规模中等的省份,对于重庆市区来说,人口肯定是增长的,只是缺少相关数据。
我今天分析的47个城市里,绝大部分是“有特权的城市”,至于剩下的那些地级市、县级市,绝大多数都属于人口流失地区(但也有少数类似吉安、徐州这类人口增长较快地区),商业价值大打折扣。
【上哪学】我们基于互联网工具及大数据,为家长和学生在择校、升学
❾ 2025年北京将新增学位16万个,增加学位能给学区房降温吗
2025年北京将新增16万个学位,这些学位会对学区房的价格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因为学生上学的位置没有那么紧张了,但是说到底能不能让学区房降温,还真不一定还得看一些其他的因素。
优秀的教育资源本来就是有限的,所以初中高中这个教育资源就很难去非常好的协调,因为谁都想让自己孩子去好的学校,但是谁都去的话,学校哪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啊,那就得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尽可能随机的方式,不让周围地段的房子成为迫切抢手的东西,让房子单纯的成为房子,让上学单纯的成为上学,不与这个教育资源挂钩,这样学区房的热度才能真正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