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顺义区李桥镇哪个村人口多
扩展阅读
天津滨海卖房工作怎么样 2025-07-26 05:13:16

北京顺义区李桥镇哪个村人口多

发布时间: 2022-09-19 19:41:36

Ⅰ 北京顺义区有哪些乡镇

截至2019年8月,北京顺义区有19个镇,没有乡。

19个镇为:仁和、马坡、南法信、天竺、后沙峪、牛栏山、杨镇、张镇、大孙各庄、北务、李遂、木林、南彩、北小营、李桥、高丽营、赵全营、北石槽、龙湾屯。

顺义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距市区30公里,毗邻北京城市副中心,是首都国际机场所在地,总面积1021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占95.7%。全区常住人口116.9万,下辖19个建制镇和6个街道办事处,共426个村民委员会、127个社区居委会。

按照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顺义区是北京市“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城市空间结构中的“多点”之一,也是“国门”所在地、首都重点平原新城、中心城区适宜功能产业的重要承接地,正在建设“港城融合的国际航空中心核心区,创新引领的区域经济提升发展先行区,城乡协调的首都和谐宜居示范区”。

(1)北京顺义区李桥镇哪个村人口多扩展阅读:

顺义区的建制沿革:

顺义夏商周三代随北京地区属冀、幽、燕。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至十二年(前195)置狐奴、安乐两县属渔阳。

唐贞观二十二年,以内附契丹别帅析纥便部置归顺州,本为契丹松漠府弹汗州(松漠府在今辽宁省阜新、彰武一带)。天宝元年(742)改称归化郡,乾元元年(758)复称归顺州,领怀柔县(与今怀柔区无关),州、郡、县治所同一。

明朝于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降顺州为顺义县,属北平府,后为顺天府所辖。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十月,改顺天府为京兆特别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六月,北京改称北平,顺义直属河北省。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8日,顺义县城解放。

1949年8月,顺义属河北省通州专署领导。

1958年4月,划归北京市设为顺义区。1960年1月,设为北京市顺义县。

199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制,设立顺义区。

Ⅱ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农民土地怎样确权

水坡村位于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镇,全村总人口共558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56人。耕地亩数为2001亩,人均确权亩数为2. 5亩。2006年,集体收入达到121万元,其中农民人均收入为7850元。该村的优势是交通非常便利:南临顺于路,西到天北路,依托六环路

Ⅲ 顺义区李桥镇都什么村

天竺村

杨二营村

楼台村

Ⅳ 顺义区李桥镇什么时候规划

李桥三四营北面是商住项目,三四营,头营,洼子肯定是最近拆迁,不知道搬迁到哪里。不是三四营北面,就是新港附近,有的说是沿河那边,但是可能不大。半壁店也会拆,但是应该是最后拆,和现在的天竺村似的 ,道路今年是壁富路到机场东路这短要开始修,但是半壁店村委会要钱多,开工可能会晚一点。还有就是新闻说宋庄书记胡介报说规划通州到首都机场的快轨,从北关走一段通顺路然后走壁富路到首都机场

Ⅳ 李桥镇沿河村是否搬迁

否。李桥镇沿河村位于大庄镇南部5公里,104国道两侧。全村有9个自然庄,18个村民组,总人口3842人,928户,耕地面积6493亩,总支党员75名,设有两个支部,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当地政府没有对此地进行搬迁的计划。

Ⅵ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有哪几个村

顺义区李桥镇所辖村简介

南庄头村
该村村域2.8公里,明初成村。此为皇家庄园,传张氏为皇家庄园的庄头,始名庄头,后析为南北二村,该村居南,故名。该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25米。清同治十三年大水,潮白河东南下,现从村东1公里处流过,属潮白河水系。

北庄头村
该村村域1.3平方公里,明初成村。此为皇家庄园,传张氏为庄头,故村名为庄头。后析为南北二村,该村居北,故名。该村地势北高南低。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26米。村东1公里为潮白河,属潮白河水系。

沮沟村
该村村域1.3平方公里,聚落面积20万平方米。 明代从山西移民至此定居成村。村中原有两条沟,后淤死,故名。曾名祖沟。该村地处潮白河漫滩上,地势村中高,四周低。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26米,高差4米。村东临潮白河,为该镇最东面的一个自然村。聚落呈长方形,有东西向主街一条,长约150米。

南桃园村
该村村域0.4平方公里,明代山西移民至此,有桃园分为南北两片,后发展成村,因该村位南,故名。村址地势中步高,四周低。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24米。村西有潮白河引河流过。

安里村
该村村域0.3平方公里,清丙午年间在此修“元兴寺”取名庵里村,后谐音改今名。该村地势平坦。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24米。村西有潮白河引水渠中坝河流过。

北桃园村
该村村域1.6平方公里,明代从山西移民至此,原桃园分为两片,后发展成村,该村位北,故名。该村地势平坦。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5米。村西1公里有潮白河引水渠中坝河,属潮白河水系。

永青村
该村村域0.7平方公里,明代山西移民至此成村,原名富各庄,因傅姓谐音得名,后因避重名,于1981年改为永青庄。该村地势平坦。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25米。村东2公里有潮白河流过,属潮白河水系。

堡子村
该村村域1.4平方公里,明代成村。山东移民至此,为皇庄佃户,后发展成村,庄头佟姓,始名佟家堡,后佟家破产,改名堡子。该村地势中部低,东、西部高。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26米。村东1公里为潮白河,属潮白河水系。

官庄村
该村村域1.6平方公里,明初由山西洪洞县移民至此成村,因姓得名。该村地势北高南低。土壤为湿潮土为主。聚落平均海拔26米。村东0.5公里为潮白河,属潮白河水系。

南河村
该村村域1.1平方公里,明代成村,因位于潮白河南,故名。该村地势平坦。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25米。村西1公里有潮白河的引水渠中坝河流过。

郭庄村
该村村域0.8平方公里,清代成村,因姓得名。该村地势中部、西部稍高。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25米。村西0.5公里有中坝河流过,属潮白河水系。

史庄村
该村村域面积0.3平方公里,明代山西移民至此成村,因姓得名。该村地势北高南低。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为27.8米。村东有中坝河,属潮白河水系。

苏庄村
为苏庄村委会驻地,村委会辖苏庄、小苏庄两个自然村,村域3.4平方公里,明代山东移民至此成村,因姓得名。该村地势西高东低,村中高,四周低。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27米。村东紧邻潮白河,村西距中坝河0.5公里,属潮白河水系。
小苏庄,该村清末从苏庄析出,因村小,故名。该村地势平坦。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28米。地处引河与潮白河交汇处。

沙浮村
该村村域面积2.4平方公里,元代已成村,因村处潮白河故道上,一遇大风便尘土飘浮,故名。该村地势北高南低。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28米,高差3米。村北有潮白河,村东有中坝河,属潮白河水系。

芦各庄村
该村村域面积1.8平方公里,明代建村,原潮白河从此经过,有一大片苇塘,村因以得名。该村地势北高南低,土壤为潮褐土。聚落平均海拔25米。村东0.5公里有中坝河,属潮白河水系。

沿河村
该村村域面积5.6平方公里,汉代已有居落,因村临潮白河故道而得名。该村地势西高东低,村中部稍高。土壤为潮褐土和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26米。村东有潮白河引河,村西有月牙河,属潮白河水系。

吴庄村
该村村域1.7平方公里,明代建村,因姓得名。该村地势北高南低。土壤为潮湿土,聚落平均海拔27米。村东有潮白河引河,属潮白河水系。

北河村
该村村域6.7平方公里,汉代已有人居住,辽代已见村名。因潮白河在村北故名。该村地势西高东低。土壤为潮褐土。聚落平均海拔27米。

西大坨
该村村域约1.5平方公里,清代已成村。因村北有一大沙坨,故名。民国时期属李家桥村,1949年前,析出独立成村。该村地势东高西低。土壤以潮褐土为主。村西有潮白河故道,属潮白河水系。

西树行村
该村村域面积1.5平方公里,清代成村。地处潮白河故道,河滩植树成林,始称大树行。1949年后更今名。该村地势东高西低。土壤潮褐土为主。平均海拔28.14米。村北依月牙河,属潮白河水系。

王家场村
该村村域面积5.8平方公里,明代山西房姓移民之此建两村,称东房子、西房子。民国13年(1924年),因潮白河泛滥,冲坍东房子村后,该村居民西迁至西房子西侧的王家场院,两村混住,故更名王家场。该村地势北高南低。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28米,高差1米。村东临潮白河,属潮白河水系。

临清村
为临清村委会驻地。村域约1平方公里,唐已成村。辽、金称临清。元代称小临清。因东临潮白河,河水清澈,故名。该村地势较平坦。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31.17米。村东0.4公里有月牙河,属潮白河水系。

张辛庄村
该村村域面积约2.4平方公里,明已成村,因姓始名张辛村,后简为今称。该村地势较平坦,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28.25米。村西有中小河。

英各庄村
该村村域2平方公里。明代已建村,村以姓得名。该村地势南部高,西南部低。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28.07米。村东1公里有潮白河故道月牙河,村北1公里有七分干渠。

李家桥村
该村位于城南10.1公里处,村域面积8.7平方公里。村名已见于,称李家台,明万历年间称李家桥。该村地势较平坦,土壤为湿潮土,平均海拔27.7米。村西有七分干渠、小中河;村东有月牙河,属潮白河水系。

南半壁店村
为南半壁店村委会驻地。村委会辖南半壁店、小葛渠两个自然村。该村村域面积6.6平方公里。
唐代建村。村南曾有一大寺院,火灾之后只剩残垣断壁,后在此设车马客店,故名半壁店。1981年为避重名改南半壁店。抗日时期化名“中心村”。该村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28.1米。村东1.5公里处有小中河。

小葛渠村
小葛渠村,明代从通县葛渠村迁来几户人家在此居住,后发展成村,故名。该村地势东北高,东南低。土壤为潮湿土。

洼子村
该村村域面积1.3平方公里。明末成村,因地势低洼,故名。抗日时期化名“高村”,旧属大兴县第五区。1941年划归顺义县。该村地势四周高,中间低洼,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24.6米。村西有小中河,村东有七分干渠。

后桥村
该村村域面积2.5平方公里。传唐李世民征东在潮白河上建桥两座,南边的称前桥,北边的称后桥,村以桥名。该村地势较平坦。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27.8米。村东有月牙河。

庄子营村
为庄子营村委会驻地。村委会辖庄子营、王家坟两村。该村村域面积1.7平方公里。
明已成村,庄姓首居于此,因姓得名。民国初年属大兴县。该村土壤为湿潮土,聚落平均海拔30米。村西有七分干渠和小中河流过。

王家坟村
王家坟,位于庄子营村西北,清代和硕和勤亲王葬于此,有几户为其茔地看坟,后发展成村,称王爷坟,1949年改称王家坟。民国初年属大兴县。该村地势平坦,土壤为湿潮土。

头二营村
该村村域面积4.5平方公里。明代为军屯之地,附近设多处营地,头营、二营、三营、四营。民国初年,头营、二营合并为一村,称头二营村。该村地势东高西低,土壤为湿潮土,平均海拔29.4米。村西有小中河。

三四营村
该村村域面积1.8平方公里。明代为军屯之地,附近设多处营地:头营、二营、三营、四营。民国初年,三四营合并为一村,称三四营。该村地势北高南低,土壤为湿潮土,平均海拔31.3米,七分干渠穿村而过,村西0.5公里处有小中河流过。

Ⅶ 顺义有多少乡镇、街道、经济功能区

乡镇(街道)简介 石园街道 顺义区政府于2005年3月8日组建了石园街道办事处。辖区位于顺义城南侧,东至燕京啤酒集团东侧与仁和镇接壤;南至京承铁路与仁和镇接壤;北至顺平快速路与光明、胜利两个街道接壤。办公地点在京通路石园路口东北角85号楼。辖区现有10个社区居委会,其中只管的有8个:五里仓第一居委会、五里仓第二居委会、石园东区居委会、石园西区居委会、石园北区第一居委会、石园北区第二居委会、石园南区居委会、石园东苑居委会;协管的有两个居委会:轻汽社区居委会、燕京啤酒社区居委会。辖区总面积9.6平方千米,辖区常住人口6.5万人,非农业人口5.8万人、农业人口7000人、常住流动人口2.8万人。 光明街道 位于府前东街,光明文化广场北侧。管辖地域范围东至望潮宫宾馆,西至光明南北大街,南至燕京桥,北至减河,面积4.12平方千米。下设11个居委会,总户数20417户,总人口45756人。顺义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司法局、武装部等均在光明街道办事处辖区内。 李桥镇 位于顺义区最南端,东邻潮白河,南与通州接壤,西侧紧邻首都国际机场,距北京市区20千米,北距顺义城区6千米。镇域面积75平方千米。民国初年该镇为顺义县第四区。抗日战争时期曾属三(河)通(县)顺(义)联合县第五区。1945年8月-1946年2月仍属三(河)通(县)顺(义)联合县第五区。1946年2月-1949年4月属(东部)顺义县第五区。1949年4月,铁路以东地区属顺义县第五区,铁路以西部分村庄属顺义县第十区。1956年撤区并乡,李家桥为中心乡,因驻地得名。1958年8月成立李家桥人民公社,同年经北京市委命名为“中波友好人民公社”,1961年划出21个生产大队,析置沿河人民公社,因驻地得名。1966年李家桥、沿河两公社合并称李家桥人民公社。1975年初夏,复析置沿河人民公社,李家桥人民公社缩小为辖12个生产大队。1983年8月4日废公社建乡,李家桥、沿河两乡辖域和驻地未变。1990年2月28日李家桥改乡为镇。1998年顺义区撤乡并镇,李桥镇、沿河乡合并,称李桥镇,辖31个行政村。 顺义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地处北纬40°00′–40°18′,东经116°28′– 116°58′之间。东邻平谷,北连怀柔、密云,西接昌平、朝阳区,南临通州区、河北省三河市。城区距北京市区30公里。全国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航空港––首都国际机场就坐落在境内。京承、大秦铁路,京平、京密公路纵横穿越全境,发达畅捷的公路、铁路网将顺义与周边市、区(县)紧密相连。 顺义区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地属燕国,汉时属渔阳郡,唐初于此置顺州,明初改为顺义县。新中国成立后属河北省通州专区,1958年3月划归北京市。199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顺义撤县设区,称顺义区。 顺义区总面积1021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下辖7个地区办事处,2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427个自然村,27个居民委员会。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万。 顺义区平原面积占95.7%,境内主要河流15条,河道总长232公里。京东第一大河––潮白河纵贯中部。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质清纯,自然资源丰富,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被称之为潮白河畔的“绿色明珠”。 顺义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冬、夏季风影响,形成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温度11.2°C ,降水620毫米左右。 顺义素为北京东北主要郊域 ,民风民俗受京城影响较深。全区有20个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满族、朝鲜族等。回族主要聚居在后沙峪镇的回民营村一带。市民居住环境以楼房为主,农村则以正房为主的四合院为多,时令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尚有遗俗。区内饮食习俗与京城无异,农村与城镇区别不大。 改革开放以来,顺义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连续三次跻身于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在全国80个基本实现小康县(市)中位居前列。98年,被评为国家级城郊型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市)、全国明星县(市)等。2000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2.9亿元人民币,财政收入14.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为78.4亿元人民币。 随着经济的发展,顺义的旅游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区纳入旅游行业管理的企业有27家,其中景区(点)8家、宾馆饭店11家、旅游定点餐馆5、旅行社3家,总资产约20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3800人左右。2000年共接待游客83.5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2.5亿元人民币,人均消费近300元人民币。

Ⅷ 李桥镇的镇情概况

省 分: 四川 城 市:自贡市 区/县: 富顺县 地 址: 李桥镇 邮 编: 643204 区 号: 0813
李桥镇位于富顺县西南部,距县城34公里。东临彭庙镇,南接南溪县林丰乡、大坝乡,西连福善镇,北抵板桥镇。距内宜高速公路板桥出口11公里。幅员面积67.8平方公里,辖19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现有人口3.1万人。农业、林业、畜牧业是李桥镇经济的三大支柱。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红苕、玉米高粱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籽、大豆、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笋竹等;养殖业以生猪、黑山羊、肉兔、鱼为主,鸡、鸭、鹅等小家禽均有一定养殖规模;岩区自制腊肉、咸菜名扬县内外。境内的五条沟自然风景区,沟壑纵横、层峦叠嶂,古洞悬崖,天造龙潭,是旅游、探秘的好地方。

Ⅸ 顺义一共有多少个镇多少各村

截至2018年,顺义区下辖6个街道,7个地区,12个镇,428个村。顺义区人民政府驻双丰街道复兴东街1号。

1998年撤县设区,调整区划。设12个镇、7个地区办事处(加挂镇牌)和6个街道办事处,辖426个村民委员会,85个居民委员会。

12个镇为:张镇、大孙各庄、北务、李遂、木林、南彩、北小营、李桥、高丽营、赵全营、北石槽、龙湾屯。

7个地区办事处为:仁和、马坡、南法信、天竺、后沙峪、牛栏山、杨镇;6个街道办事处为:光明街道办、胜利街道办、石园街道办、双丰街道办、旺泉街道办、空港街道办。

(9)北京顺义区李桥镇哪个村人口多扩展阅读:

截至2017年末,顺义区常住人口112.8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17.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63.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36.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1:38.6:60.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2万元。

顺义作为北京东北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重点发展新城之一,是首都国际航空中心核心区,是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临空产业中心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十二五” 时期将建设成为北京东北部面向区域、具有核心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化综合新城。

Ⅹ 谁知道顺义李桥啊,介绍一下

北京地名,位于北京市顺义区。
李桥镇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已有村落沿河村、北河村。建于唐代的有南半壁店、后桥、临清。李家桥、沙浮始建于元朝,西大坨、西树行、王家场、郭庄、安里、小苏庄建于清朝,其余各村均于明代建村。民国初年该镇为顺义县第四区。抗日战争时期曾属三(河)通(县)顺(义)联合县第五区。1945年8月-1946年2月仍属三(河)通(县)顺(义)联合县第五区。1946年2月-1949年4月属(东部)顺义县第五区。1949年4月,铁路以东地区属顺义县第五区,铁路以西部分村庄属顺义县第十区。1956年撤区并乡,李家桥为中心乡,因驻地得名。1958年8月成立李家桥人民公社,同年经北京市委命名为“中波友好人民公社”,1961年划出21个生产大队,析置沿河人民公社,因驻地得名。1966年李家桥、沿河两公社合并称李家桥人民公社。1975年初夏,复析置沿河人民公社,李家桥人民公社缩小为辖12个生产大队。1983年8月4日废公社建乡,李家桥、沿河两乡辖域和驻地未变。1990年2月28日李家桥改乡为镇。1998年顺义区撤乡并镇,李桥镇、沿河乡合并,称李桥镇,辖31个行政村。
李桥位于顺义区南侧,距市区20公里。镇域面积75平方公里,下辖31个自然村,西临首都国际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