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天安门边是什么庙
扩展阅读
福州哪里适合做近视手术 2024-04-30 07:15:57

北京天安门边是什么庙

发布时间: 2022-10-01 09:15:48

Ⅰ 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景点介绍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位于北京天安门东侧,为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明清太庙。经周恩来总理提议,第一次政务院会议批准,将太庙移交北京市总工会管理,辟为职工群众的文化活动场所,“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匾额由毛泽东主席命名并亲笔题写,于1950年4月30日揭幕,1950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是劳动人民的“学校和乐园”和中外游客旅游的胜地。 劳动人民文化宫占地14万平方米。为了突出祭祖的主旨,四周围以三道红墙及层层松柏,衬托起金碧辉煌,错落有序的建筑,营造出 一种神秘肃穆的气氛。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琉璃门、汉白玉石拱桥、戟门、三大殿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井亭、神厨、神库、配殿依次排列于两侧。
亭殿(前殿)是皇帝举行大祭活动的场所。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 ,殿内地铺“金砖”,梁柱为名贵的金丝楠 木,气势雄伟,比故宫的太和殿高2米,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象征 。寝殿是供奉帝后神位之处。祧庙是供奉皇帝远祖神位之处。
太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规模最宏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 ,是古代最重要的宗庙建筑,堪称“天下第一庙”。1988年1月太庙被列入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优美典雅的环境吸引着众多的游人,艺术和教育培训造就了大批人才,各种艺术演出和展览也久负盛名,各种娱乐健身项目雅俗共赏,是休闲娱乐的极好去处,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成立,作为建国后的重大历史事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 1998年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被全总评为中国示范工人文化宫。2002年3月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被评为北京市一级公园,2007年12月17日,荣获中国国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文化遗产日组织奖。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自成立以来,成为首都乃至中国职工文化活动的中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养了大批各方面人才。同时,作为共产党和中国重大活动的重要场所,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文化宫正将太庙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且富涵文化价值的学校和乐园。

Ⅱ 北京的“五顶”“八庙”分别包括哪些

北京的五顶为:东顶,南顶,西顶,北订,中顶。

八庙为: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堂子、文庙和历代帝王庙。

Ⅲ 太庙在故宫的什么位置 太庙简单介绍

1、太庙在故宫的东南位置,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天安门东侧。

2、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是明清两代是皇帝祭祖的地方,1950年改名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并正式对社会开放。3、太庙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的三层封闭式庭院,是紫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已划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保护缓冲区内,按照“左祖右社”的古制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历经明清两朝,是中国现存较完整的、规模较宏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

4、1957年,太庙被北京市文物局列为第一批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太庙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Ⅳ 北京太庙在什么地方

北京太庙

太庙位于天安门广场东北侧,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三层封闭式庭园。正殿矗立于太庙建筑群中心,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重檐庑殿顶,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殿内的主要梁栋外包沉香木,别的建筑构件均为名贵的金丝楠木。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花,装饰精美,气氛庄重。太庙是皇帝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大殿之后的中殿和后殿都是黄琉璃瓦庑殿顶的九间大殿,中殿称寝殿,后殿称祧庙。此外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治牲房等附属建筑。

太庙以古柏着称,树龄多高达数百年,千姿百态,苍劲古拙。辛亥革命以后,太庙一度仍归清室所有,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50年改为现名“劳动人民文化宫”。1988年1月太庙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Ⅳ 北京五大坛是什么

北京五大坛指的是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均为明代所建,清代沿用,是明、清两朝帝王们祭天、地、日、月、山川、太岁等神祇而特意建造的。

1、天坛,天坛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在永定门内大街路东,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干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皇穹宇、斋宫、神乐署等。

2、地坛,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地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地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地坛公园有方泽坛、皇祇室、牌楼、斋宫等着名景点。

3、日坛,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西,日坛始建于明代1530年,日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大明之神(即太阳)的处所,春分之日祭大明之神坛西向,四周是圆形围墙,四面有棂星门,西门外有燎炉、瘗池;北门外有神库、神厨、宰牲亭、钟楼、具服殿,2006年被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4、月坛,月坛是是明清两代帝王秋分日祭夜明神(月亮)和天上诸星宿神祇的地方,又称“夕月坛”。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清代重修,是北京九坛八庙之一,到民国初年废弃。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月坛于1955年辟为月坛公园。

5、先农坛,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先农神及举行耕籍典礼的场所。位于永定门内大街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山川坛,合祀先农、太岁、风云、雷雨、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和钟山诸神,并在钟山之下加祀天寿山神。万历年间陆续增建了纛旗庙、神仓、斋宫等,并命名为先农坛。

(5)北京天安门边是什么庙扩展阅读:

过去老北京有句俗语:“五坛八庙颐和园。”是旧北京名胜的典型代表。“五坛”是指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八庙系指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堂子、文庙和历代帝王庙。这几处在封建时代都是帝王们祭祀列祖列宗、神佛、历代圣贤先哲的地方。

1、太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安门东侧,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殿内的主要梁栋外包沉香木,建筑构件均为金丝楠木。

2、奉先殿,奉先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东侧,为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初。清沿明制,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按清制,凡遇朔望、万寿圣节、元旦及国家大庆等,大祭于前殿;遇列圣列后圣诞、忌辰及元宵、清明、中元、霜降、岁除等日,于后殿上香行礼。

3、传心殿,传心殿位于紫禁城东南隅的文华殿东侧,是一组由长方形院落组成的祭祀性建筑。占地面积2500㎡。传心殿是清代皇帝御经筵前行“祭告礼”之处。殿正中设皇师伏羲、神农、轩辕,帝师尧、舜,王师禹、汤、文、武的牌位。东设周公位,西设孔子位。

4、寿皇殿,位于景山正北面的一组建筑,有正殿、左右山殿、东西配殿,以及神厨、神库、碑亭、井亭等附属建筑。垣墙呈方形,坐北朝南。外有4柱9楼木牌坊3座,分东、南、西三面,均为琉璃筒瓦庑殿顶。通面阔16.2米,均带斗拱,门前正中有牌楼式拱券门3座。

5、雍和宫,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干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无定员。

6、堂子,堂子始建于1644年。原在长安左门外御河桥东,即台基厂大街北口路西一带。堂子为满洲神庙的称呼。供奉清入关前战死的4位祖先的遗物,清朝廷建立政权后,凡有重大的政治、军事行动,就在庙内举行祭把、誓师,当时称“谒庙”。“堂子祭天”被列为清王朝的吉礼之一。

7、文庙,即孔庙,占地22000平方米,有三进院落。中轴线上建筑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前院东面有碑亭、神厨、省牲亭、井亭;西面有碑亭、致斋所,并有持敬门与国子监相通。两侧排列着198座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刻有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

8、历代帝王庙,历代帝王庙俗称帝王庙,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其政治地位与太庙和孔庙相齐,合称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确定祭祀的帝王是18位,清朝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定为25位。

Ⅵ 北京太庙的由来是什么

清时期的北京太庙,位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东北侧,是皇帝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是紫禁城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1420年,是根据我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

北京太庙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祭祖建筑群。主要有宰牲亭、神厨、神库、井亭、燎炉、配殿等。最为重要的是大戟门和三重殿堂,即享殿、寝殿、祧庙,俗称大殿、二殿和三殿。

Ⅶ 宗庙是什么意思

宗庙的意思是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处所。
宗庙是我国的宗庙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是儒教徒活动的场所。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同时宗庙是供奉历朝历代国王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是中国商朝京畿附近的一个殷商帝王宗庙,原宗庙距今约3300余年,出土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小屯村,原址为盘庚迁殷后中国商朝的首都附近。有大量殷商同时期的文献与器具在此宗庙遗址中被发现,着名的如司母辛鼎。殷墟2006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太庙太庙位于北京天安门东侧,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的宗庙。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50年5月1日改名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北京太庙已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代帝王庙历代帝王庙是中国明朝、清朝皇家祭祀三皇五帝和历代帝王的场所,初设于金陵(今南京),后移至北京,现坐落在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

Ⅷ 北京太庙的具体位置在哪

太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天安门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是明清两代是皇帝祭祖的地方,1950年改名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并正式对社会开放。

太庙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的三层封闭式庭院,是紫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已划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保护缓冲区内,按照“左祖右社”的古制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历经明清两朝,是中国现存较完整的、规模较宏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

太庙的建筑格局

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 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有三重围墙,均为黄琉璃瓦顶红墙身。

墙内主要建筑均为坐北朝南,庙内主体建筑为前殿、中殿、后殿,在第一道红墙的西墙上有西向大门两座,南边的一座称太庙街门,北边的一座叫太庙右门,距故宫阙左门不远的东面为太庙西北门,黄琉璃筒瓦歇山顶。在第一重院内的东南角有牺牲所,此所的西侧建有六角井亭。

天安门与端门之间,有东、西两庑各26间,东庑之中者为太庙门,坐东朝西。在第二重院墙内正门为三开间的琉璃砖门,左右各一门。过琉璃砖门有玉带河,河上有七座单孔汉白玉石桥,桥北有两座六角井亭。内院正门五间,原列有镀金、镀银铁戟120支,故又称戟门。

戟门正中三间为三座大门,黄琉璃筒瓦庑殿顶,中有汉白玉石雕御路,分别雕有“二龙戏珠”、“狮滚绣球”、“海水江涯”。戟门正北,即为前殿。中殿在前殿的北面,又称寝宫。后殿位于二重院落的最北侧。

在中殿、后殿间有一红墙,墙上有琉璃砖门五座,均为黄琉璃瓦歇山顶。后殿后檐的两侧,各有随墙角门一座。其北为一狭长院落,构成太庙的第三重院墙。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太庙

Ⅸ 北京太庙的主要祭祀大殿共有多少开间还有哪座建筑与其开间数相同

共十一开间。紫禁城太和殿与其一样。

北京太庙在北京市天安门至午门间大道的东侧,是明清两朝祭祀本朝已故皇帝的地方,前殿是皇帝祭祀时行礼的地方,原为九间,后改为十一间。它是历史上唯一保存下来的太庙建筑。1950年改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