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3年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名单(全部)
老住宅区的综合改造吗?部分城市的第一次启动
县,区名楼栋号
农业区,朝阳区,17号楼 BR /“BR />源区,新西兰,11号楼,
丰台区义东区1-8楼/>沂东10-12 / A>
北大街1-12
南大红门南,1-9
东木樨园11日,13日,14
</ 3-6,8 -12,14 -23
>>西赛马场南区5-11,19-24
秀园北大医院,12日现场11。 12
北大街15号楼,15
芳星园23,25-27,29,30,31
侧固原市明天5-7 F,北京市西城区胡同区5-8,10,12,14,20,22
号西什库大街74
爱民区14-15
外东街道,建筑物
<BR
大厦5,7,9如意大厦1 /太平桥大街第六法庭
>
露园小区扣钟北楼
7-8园一区39号楼,医院
真正的武里社区4,1-3楼院 BR />
光源武乡
石景山区八角北社区47建筑
古城北路7 22
> 老山东西里西亚区,74层高的大楼
教育委员会
苹果的四个区
季度三
,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建设1,3,4
门头沟玫瑰园玫瑰园1-15
大桥街1-20建筑施工1-91-18大厦,建筑
谷公园区建设
东城区龙西里,29,30(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B. 北京今年计划新开工30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2月25日,记者从市住建委方面了解到,今年北京市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进入新阶段,计划新开工30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根据介绍,2021年北京市计划新开工30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约1100万平方米。
此外,还将稳步推进老楼加装电梯、央产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
C. 北京住建委:竣工政策性住房超8万套 558个小区确认老旧改造
观点地产网讯:11月15日,北京住建委发布市政府重点任务及民生实事进展情况。截至9月底,全市建设筹集政策性住房55067套,竣工政策性住房80697套。截至10月底,已分5批新确认了558个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
保障房建设方面,截至9月底,全市建设筹集政策性住房55067套,完成全年任务的110%,其中集体土地租赁房11899套、公租房3251套、共有产权房7042套、定向安置房32875套;竣工政策性住房80697套,完成全年任务的101%,其中公共租赁房3394套、集体土地租赁房4652套、共有产权房16274套、限价商品房2624套、经济适用房1300套、定向安置房52453套。
危旧楼改造方面,目前启动改建试点项目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其中:朝阳区光华里5、6号楼、东城区光明楼17号楼已开工建设,西城区桦皮厂8号楼、海淀区勘测处甲乙丙宿舍楼正在进行签约工作,其他试点项目已征询居民改建意愿,正在完善方案。推动简易楼腾退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其中:今年完成简易楼腾退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在腾简易楼建筑面积约6.84万平方米。
老旧小区改造方面,截至10月底,已分5批新确认了558个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新确认率140%;已实现新开工196个小区,新开工率65%;实现新完工130个小区,新完工率130%。
D. 全国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设成效与新发展格局
在当前经济转型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已不再把追求经济数字增速作为主要目标,转而将居民福利和民生事业作为政策关注重点,挖掘存量空间承载力潜能,增强城市空间服务功能。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不仅事关民生福祉,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驱动力。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按照《纲要》提出的目标,“十四五”期间将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了2021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的任务目标。巨量的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对各级政府的一场大考,也为房地产行业转型发展带来了市场机遇。
一、实践中完善政策机制
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2020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支持管网改造、加装电梯等,发展居家养老、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到2022年,基本形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全年实际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03万个,惠及居民736万户,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在新开工小区计划任务数方面,河南省计划任务数最多,为5480个,四川计划任务数为4193个,河北、甘肃、山东、内蒙古、吉林、广西、黑龙江、江西、福建、湖南、云南、新疆、陕西、湖北等14个省份新开工小区计划任务数也超过1000个。截至2020年末,各省份均较圆满地完成了计划任务,其中过半数省份超额完成。以河南为例,2020年政府下达的老旧小区改造目标任务是50万户,截至2020年末实际完成改造76万户,远超目标任务。
各地在圆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目标任务的同时,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试点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机制。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住建部对全国各省市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实践经验进行了梳理,分两批印发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内容涉及改造项目的审批,存量资源的整合利用,改造资金如何实现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金融机构可持续支持,以及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在前期准备、工程审批、建设安装、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的经验。
例如在加快改造项目审批方面,可借鉴山东、浙江两省经验,采取各相关部门联合审查的方式,根据联合审查意见一次性告知所需办理的审批事项和申请材料,直接办理立项、用地、规划、施工许可等,无需再进行技术审查。浙江和甘肃的经验是,简化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审批,对不涉及土地权属变化,或不涉及规划条件调整的项目,无需办理用地规划许可。
在存量资源整合利用方面,根据辽宁、福建、江苏南京、山东济宁等地经验,通过整合利用公有住房、社区办公用房、小区综合服务设施、闲置锅炉房、闲置自行车棚等存量房屋资源,用于改建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商业服务设施。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将老旧小区内或附近的闲置房屋,通过置换、划转、移交使用权等方式交由街道(城关镇)、社区统筹。整合利用小区内空地、荒地、拆除违法建设腾空土地及小区周边存量土地,用于建设各类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公共活动空间。
在改造资金分担方面,通过完善资金分摊规则、落实居民出资责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吸引市场力量参与等几个层面的具体措施,形成完善的分担机制。根据湖北宜昌、安徽合肥等地经验,小区范围内公共部分的改造费用由政府、管线单位、原产权单位、居民等共同出资;建筑物本体的改造费用以居民出资为主,财政分类以奖代补10%或20%;养老、托育、助餐等社区服务设施改造,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财政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工程建设费用的20%实施以奖代补。四川省和山东省在“吸引市场力量参与”方面,则采用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改造。
这些试点经验通过住建部的归纳整理并以文件形式下发,为接下来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老旧小区改造提速升级
根据《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十四五”规划纲要,“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大城市老旧厂区改造,改造一批大型老旧街区,因地制宜改造一批城中村。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政府提出了要实现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的目标,比2020年实际新开工量高出1.3万个,可谓任务艰巨。按照中央文件部署,绝大部分省份都出台了改造计划和目标,并对目标进行了层层分解。从各地具体实施方案看,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改造内容系统化
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大致分为“基础类”“完善类”和“提升类”,优先完成“基础类”,一区一策建设“完善类”,因地制宜推动“提升类”。在基础类改造方面,福建省对零星危旧房,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建、适当补助的原则,推进综合整治和改造,全省房屋安全管理平台建立“一楼一档”。安徽省住建厅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度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要求指导小区改造的主管部门需提前与各联合单位进行工作对接,协调管辖小区的基础设施更新与公共服务提升活动。
在完善类改造方面,河北省与江西省利用小区公共道路、绿化用地分别计划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17万个和17.8万个。广西壮族自治区支持有条件的小区以中央出台的政策为主,因地制宜采取多渠道方式加装电梯。
在提升类方面,辽宁省与吉林省实施合理利用公共空间开展系统化居住社区,铺设5G网络设施建设、支持可再生能源应用,推动数字物业与智能社区建设,配置服务资源设施以便于开展适老化改造。新疆推进物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发展社区线上线下交叉服务,拓展居家社区养老等多元化公共社区项目,为居民创造宜居宜业的“15分钟活动圈”。
二是筹资渠道多元化
老旧小区改造点多面广,所需资金投入量大,不易形成合理的回报机制,必须通过建立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的机制。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将居民的需求与社会资本的赢利点相结合,依靠“自我造血”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建立各地区的筹资个性化方案。江苏省在《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小区改造的三种筹资方式:一是政府加大财政出资力度,二是组织相关专业化企业、金融机构和国有公司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小区更新工作,三是鼓励居民依据利益获得直接出资或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配合小区建设。浙江省制定《关于建立开发性金融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机制的通知》,发挥建设部门的统筹规划与开发性金融的“低成本、长期、大额”等综合优势,为全省老旧小区改造提出资金解决方案。江西省通过不动产登记与土地政策,探索跨区组合平衡与小区自我平衡等以区域为基本单位的创新资金规划模式。贵州省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十四五”期间达成合作意向,为城市更新与老旧小区改造吸纳800亿元的资金。
三是治理主体科学化
各省市在2021年老旧小区规划中充分体现“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居民与社区街道和物业公司共同维护治理,成为社区的规划师与建设者,各地纷纷开展“居民评选、政府把关”活动,汇集“民需民意民智”。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六治七补三规范”,改造的“自选类”项目都是由“居民点单”的方式实现。重庆市开展广泛宣传政策优势的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引导党员、居民逐户动员、制定方案、征求意见、化解矛盾。江西省在基础类项目的改造过程中,加强与水电气暖信专营机构和居民的构通,充分征求相关主体的意愿,增强改造方案的科学性。贵州省开发建设了“贵州省城镇老旧小区管理系统”与“贵州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实时数据和多方相关利益主体的献策献计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保障。
“十四五”期间,各地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重点应聚焦于“人”“钱”“管”三大问题,持续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首先,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就要关注到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社会结构变化、人的利益诉求等,具体到老旧小区改造,居民充当重要的决策者角色。通过政策引导、社区督察监管、业主委员会直接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三位一体的自助模式,解决“人”的问题。其次,社会资本主动参与,充当耐心资本角色。小区内部充分挖掘赢利点,打破资本回收周期长、效率低的瓶颈,在避免大拆大建的前提下,拉动社会投资、促进消费、带动相关建筑装修、建材、家装家电等行业发展,助力“六稳、六保”,解决“钱”的问题。最后,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充当引导者角色。老旧小区改造“三分建、七分管”,政府应引导物业人员走向管理一线,用服务代替强制性手段,参与小区改造后的运营维护工作,使物业公司成为小区改造的监管地带,解决“管”的问题。
三、房企积极布局旧改“新赛道”
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房地产进入存量时代,一级市场可供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三道红线”“供地两集中”等政策更加剧了房企在招拍挂市场的拿地的难度。而未来五年21.9万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建筑面积约90亿平方米,将拉动数万亿投资,这无疑将成为房企转型发展的“新赛道”。
近期多数上市房企发布了2020年年报,从中可以看出,大量房企已经将开发战略转向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从业务分布看,项目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重点城市,其中广州、深圳、东莞涉及项目和参与企业最多,富力、佳兆业等房企是最典型代表,早在数年前已经积累了大量城市更新项目。
根据年报,截至2020年底富力已签约城市更新合作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超过8000万平方米,可售面积超过4100万平方米,货值超过12000亿元。城市更新成为富力集团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龙头房企万科在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领域也逐步建立起领先优势,目前参与旧城改造权益建筑面积已经达到363.4万平方米。此外,中国奥园、佳兆业、时代中国、花样年等众多房企都在发力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业务。阳光城集团执行副总裁吴建斌近期在一场论坛上也表示,原来房企拿地主要通过招拍挂,未来土地储备可能要向城市更新延展。城市更新排在第一位,产业勾地排在第二位,第三才是招拍挂。城市更新在房企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十四五”期间,城镇化依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复杂的民生工程,考验的是政府的智慧,包括政策引导、城市规划、资源整合、综合管理等方面的智慧,同时也考验开发商能力,包括资金实力、项目规划能力、开发运营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等,房企唯有练就扎实的内功,方能在这条“新赛道”占据一席之地。
E. 北京老旧小区改造名单又哪些
全市首批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的部分小区
区县 小区名称 楼栋号
朝阳区 农光里小区 17号楼
新源里西小区 11号楼
丰台区 和义东里三区 1-8号楼
和义东里五区 10-12
北大街南里 1-12
大红门南里 1-9
东木樨园 11、13、14
西马场南里二区 5-11、19-24
秀园 3-6、8-12、14-23
北大地二里12号院 11、12
北大街15号楼 15
芳星园三区 23、25-27、29、30、31
芳古园一区 5-8、10、12、14、20、22
西城区 新明胡同 5-7号楼
西什库大街 74号
爱民里小区 14-15号楼
和外东街 5、7、9号楼
如意里 1号楼
太平桥大街 6号院
露园社区扣钟北里 7-8号楼
露园小区 39号楼院
真武庙社区4里 1-3栋院
光源里 一巷至五巷
石景山区 八角北里社区 共47栋楼
古城北路小区 共22栋楼
老山东西里小区 共74栋楼
教委教工楼 共7栋楼
苹果四区 共7栋楼
黑石头生活小区 共3栋楼
海淀区 甘家口 1、3、4号楼
门头沟区 月季园一区 1至15号楼
月季园二区 1至20号楼
桥东街小区 1至9号楼
峪园小区 1至18号楼
东城区 上龙西里 29、30号楼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
F. 为什么顺义不改造最老的小区
规划之中。
2022年第一批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名单涉及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房山、顺义、大兴、昌平、怀柔、密云、延庆等13个区,共366个项目,涉及改造楼栋数2021栋,改造建筑面积约1068万平方米。
2021年,北京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纳入接诉即办每月一题,重点督办事项,全市已有558个老旧小区纳入改造清单。
G. 北京市旧改政策什么时候开始
法律分析:北京市旧改政策是2021年发布的。
北京政府投资更多向惠及面广的民生项目倾斜,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提升县城公共服务水平。同时,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也被写进了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纲要提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推进老旧楼宇改造。由此可以看出,老旧小区改造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未来,将会有更多地区的老旧小区实现改造,逐渐向智慧社区过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
第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批评和建议。
H. 5万亿老旧小区改造市场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
作为“接棒”棚改的一项重要工作,老旧小区改造被认为是今年“稳投资”“促民生”的重要抓手,同时也被看作房地产及相关上下游行业的新机会。
老旧小区改造也被简称为“旧改”,但与过去旧城拆迁改造的“旧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老旧小区改造基本不涉及拆迁,而是以维修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为主,而旧城改造、城市更新涉及大量的拆迁重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可持续住区研究中心主任孔鹏认为,老旧小区改造市场空间或可达5万亿元,可直接拉动传统房地产业上游的钢铁、建材、水泥、环保等行业,下游的家装、家电等行业。此外,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相关的基础设施也将被带动。
“改造后的老旧社区不应是分裂的孤岛,而应该是依托新基建,实现未来住区的联网化和数字化,使建筑空间形成拥有合力的组织。”孔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行业前景虽然广阔,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面临着盈利模式、社会资本积极性等方面的现实问题,未来需要在政策、企业、社会等各个层面共同努力推动。
核心区的“老破小”
老旧小区是指“2000年以前,公共设施落后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老旧小区通常在单位改制之前,由政府、单位出资建设,与1998年房改后建设成的居住区相比,公共设施落后,配套设施不齐。
根据住建部初步统计,全国共有老旧小区近16万个,涉及居民超过4200万户,建筑面积约为40亿平方米。
老旧小区改造的市场空间,主要存在于大中城市。
根据贝壳楼盘字典数据,重点20城市的记录小区数量为15.39万个,其中楼龄20年以上的老旧小区数量为5.96万个,老旧小区的占比近40%。
分城市来看,老旧小区数量最多的三个城市为上海、成都、北京,老旧小区的数量分别为14000个、5200个、5100个。从老旧小区在总体存量中的占比来看,上海、济南、北京三地最高,分别为61%、49%、47%。
老旧社区一般都集中在城市的老城区。以北京为例,逾八成老旧小区分布在寸土寸金的“城六区”,西城近六成是老旧小区。
老旧小区居住空间小,环境配套较差。从贝壳近五年的成交数据看,北京的老旧房源中,近半数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下。北京的老旧社区中,超六成小区无电梯,16%的小区没有集中供暖,20%的小区绿化率不足(绿化率30%以下)。这些比例均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
贝壳研究院认为,北京的老旧小区主要在核心区域,地段价值高,但是目前居住条件差,导致老旧小区在下行周期房价跌幅更大,造成了难以流通和资源被浪费的恶性循环。
老旧小区改造的市场空间,也恰恰存在于此。
住建部将老旧小区改造的内容初步分成三类:一是保基本的配套设施,包括水、电、气、路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维修完善;垃圾分类设施的配套;加装电梯等。二是提升类的基础设施,可配建停车场、活动室、物业用房等。三是完善公共服务类的内容,如养老、抚幼、文化室、医疗、助餐、家政、快递等设施,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环境。
明源地产研究院的研究数据表明,保守估计,中国老旧小区改造至少需投入4.54万亿元。
国金证券指出,作为“接棒”棚改步入舞台中央的一项工作,旧改并不涉及房屋拆迁和安置补偿问题,更多的是对现有房屋进行修缮、改造小区水电气路及光纤等基础设施以及完善周边配套服务设施。虽然老旧小区改造对地产整体投资刺激作用较弱,但对相关领域需求的拉动作用仍然明显。
据该机构估算,在旧改的撬动下,消费建材领域中,防水材料获得的市场空间可达236亿元;涂料的市场空间为518亿元;管材的市场空间为273亿元。
“民生问题”的解决之道
近些年,老旧小区改造一直以财政资金为主导。从目前的实践来看,除中央财政补贴、地方政府专项债外,银行信贷也是旧改的重要资金来源。
今年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建立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改造资金的机制,中央财政给予补助,地方政府专项债给予倾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改造运营。
老旧小区改造,对于社会资本来说,最大的难题是盈利模式。由于它不会拆迁旧房重建,因而不存在通过卖新房获得盈利的可能;投入到新装电梯、新建医疗幼儿养老设施、修建道路等公共设施的资金,未来很多只能靠物业费、停车费来获得回报。
总体来看,目前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热情并不高。在很多投资者看来,利润率低、投资回报周期长,是老旧小区改造面临的主要商业困境。孔鹏认为,主要原因是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没有清晰的产品服务的供求关系和服务标准。
孔鹏表示,老旧小区改造属于民生问题,“民生问题要想出商业模式就一定要有低息的资金支持,它跟房地产开发的逻辑不完全相同。如果没有资金杠杆、没有低息的贷款,那老旧社区改造的回报就会十分困难。”
孔鹏说,推动旧改行业的发展,还需多方努力。业主需要了解,老旧社区改造不是一种政府补贴的福利行为,而是一种政府支持的商业行为,想要获得美好生活,必须进行参与和付出;作为参与改造的企业,一定要拥有足够的耐心,并能提供真正为终端用户创造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在政策端,政府除提供低息资金支持外,还应改变老旧小区粗放式的管理和收费方式,争取实现居民和企业价值共享。
以房企为代表的社会资本,更愿意投入到旧城改造、城市更新项目上去。
存量房时代的到来,和一二线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促使房企通过旧改来加大土地储备。万科于2017年加大在“城市更新”上的布局,并积极向二三线城市进行扩展。碧桂园也在2017年表示,要加大旧改投入力度,并将旧改作为“在四个一线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亿翰智库指出,目前参与旧城改造的企业主要以大型开发商和金融房企(地产基金)为主,这两类主要玩家各具优势。“房企依靠在地产上下产业链的优势,在综合类项目的改造和建筑上具有明显优势;地产基金由于资金实力雄厚,在旧改上往往采取轻重资产结合的方式去运营,在资金和运营上具有一定优势。”
I. 北京:确认第五批老旧小区改造 涉及61小区516楼
11月10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告称,对2021年第五批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予以确认。
此次纳入名单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共涉及西城、朝阳、海淀、石景山、门头沟、顺义、昌平、平谷等8个区的共计61个项目,涉及改造楼栋数516栋,改造总建筑面积约224.25万平方米。
其中,昌平区和朝阳区纳入名单的老旧小区项目数量较多,分别有19个项目和18个项目,涉及改造楼栋数分别为190栋和86栋,改造总建筑面积分别约为65.97万平方米和41.29万平方米。
西城区此次纳入名单的老旧小区项目有3个,分别是右安门内西街3号楼小区、右安门内西街5号楼小区、白广路8号楼小区,均是楼龄较老、较为典型的老旧小区。
另据相关资料显示,北京市此前已公布四批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名单。综合统计,五批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名单,共包含555个项目、558个小区,合计改造楼栋数32512栋,总建筑面积约2044万平方米,将可惠及27.5万户居民。
J. 北京究竟有多少小区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共有大约2100个左右的小区,看清楚,是不完全统计,估计也不会有完全统计了!记得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