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08 北京奥运金牌中的玉从何而来
“金镶玉”争夺尘埃落定,青海省免费赞助3000枚玉石
奥运奖牌玉出昆仑
玉石产地:产自青海的昆仑玉。
金牌、银牌、铜牌分别由白玉、青白玉、青玉制作。玉环的内环周长为31.9毫米,外环周长为57.7毫米,厚为3毫米。据介绍,青海省负责开采和加工玉,将加工好的产品交给北京奥组委之后,再由上海印钞造币公司完成奖牌金属和玉的镶嵌工作。
去年年初,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确定金镶玉的设计后,青海省政府就向北京奥组委提出将青海昆仑玉作为北京奥运会奖牌材料的请求。经过多次现场考察,北京奥组委终批准奥运奖牌取材青海昆仑玉。
据介绍,青海昆仑玉出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境内昆仑山脉的道教发源地玉虚峰。此次选用的白玉、青白玉、青玉因颜色差别大,便于奥运奖牌的区分。此外,比起新疆和田玉,青海昆仑玉颜色更加分明,而且储量丰富,能够满足北京奥运会奖牌的巨大需要量。
② 北京奥运会的金牌是金镶玉,那银牌和铜牌分别镶什么
北京奥运会奖牌将在金牌上使用白玉,银牌使用清白玉,而在铜牌上使用青玉。
金是智利金。
③ 金镶玉是采用什么独特工艺(详细说明)
“金镶玉”又称镀金锡镶工艺,即在玉石、陶瓷、紫砂、琉璃等工艺品表面镶锡包金的工艺称谓。
据介绍,“金镶玉”在琢玉工艺上的学名叫做“金银错嵌宝石玉器”,它的历史与和氏璧颇有渊源。传说王莽篡位后,胁迫皇太后交出玉玺,皇太后一怒之下将玉玺摔在地上,崩掉一角。
后来王莽命能工巧匠进行整修,用黄金镶上了缺角,被称为“金镶玉玺”,“金镶玉”便由此得名。“金镶玉”的工艺就在一个“镶”字上,要靠连续不断的敲击,把金丝或金片镶嵌到图案中。
金镶玉的手法最初见于清代干隆年间,由干隆宠爱的香妃带到中原,清末渐渐失传。进贡的玉器中,一些俱有伊斯兰风格的“痕都斯坦”玉器其中就有几件金镶玉。看着这些莹薄如纸,嵌有金银丝和各色宝石、玻璃的器皿,干隆皇帝爱不释手,当即做出了一项决定:
金镶玉只为宫中所有,不予外传,并命内务府造办处仿制。宫中的玉师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结合干隆工的宫廷技艺,终于创造出了象征皇家的金镶玉玉器。干隆还写了很多诗赞美其精致的做工。
几经风雨,沉寂数百年的金镶玉。在2003年再现世间。这种具有“干隆工”技艺的玉器珍品,不仅再现了宫廷艺术,而且其工艺水平已经比几百年前有了巨大的提高。
这次北京奥运奖牌使用的“金镶玉”技术,在近年来的玉器首饰加工中比较常见,只是细节上略有不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金镶玉”产品,其中的“金”多为18K黄金或铂金,而“玉”则多为翡翠。
金玉相嵌,寓意“金玉满堂”,象征着财富和才学。由于技术原因,现在市场上主要的“金镶玉”产品是以玉为主,价格决定因素在于翡翠本身的质地。
(3)北京奥运会金镶玉是怎么镶进去的扩展阅读:
材料来源:
在“镶玉”之前的奖牌及“金镶玉”的过程都是在位于上海普陀区的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上海造币厂内完成的。“镶玉”之前的奖牌作所需的原材料都是漂洋过海来到上海的——必和必拓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Cannington(坎宁顿)铅银矿和位于智利的Escondida(埃斯孔迪达)铜矿及Spence铜矿提供。
其中,来自于埃斯孔迪达铜矿的含金铜精矿提供了制作金牌所需的13.04公斤金;来自于坎宁顿铅银矿的铅精矿提供了制作金牌和银牌所需的1.34吨的银;而智利Spence铜矿则提供了用于制作铜牌和纪念奖牌的6.93吨电解铜。
④ 金镶玉是什么
“金镶玉”是北京奥运会的奖牌设计所采用的式样,喻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金玉良缘”,体现了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礼赞和对运动员的褒奖。它的设计方案,创意十分新颖,突破了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奖牌设计单一材质的传统,又融入了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奖牌设计中标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和具有丰富造币经验和精良设备的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组成了修改完善小组。中央美术学院按照要求对方案做进一步的细化完善,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从造币工艺技术上予以配合,以解决奖牌的最终成型工艺。
2007年1月11日,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通过了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同年2月8日,北京奥运会奖牌实物样品被送到了国际奥委会,在罗格主席主持的执委会上,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批准了北京奥运会的奖牌设计方案。在他们发来的确认函中称赞道:“北京奥运会奖牌将被证明是一件艺术品。它们高贵,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我们对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表示祝贺!”
诞生过程
2007年3月27日,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500天之际,一个汇聚着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的盛大仪式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整个中国都在注视着流光溢彩的北京,整个世界都在瞩目现代而又古朴的北京首都博物馆。当三块镶嵌着美玉的奥运会奖牌展现在众人面前时,人们看到了“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充满动感活力的中国印”,“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这些元素被完美地集合在一起,于是,北京奥运会又诞生了一项让所有人惊叹的杰作——“金玉良缘”——北京奥运会奖牌诞生了!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郁,既体现了对获胜者的礼赞,也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而将玉创造性地运用于奥运奖牌之上,则再一次完美地表达了东方智慧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独特诠释。与奖牌同时发布的奖牌包装盒、丝带,也均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趣,凸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北京奥运会奖牌包装盒为中国传统工艺制作的木制漆盒,四方造型,天地盖四边略呈弧形,喻天地四方、六合美满之意。丝带由机织而成,朱地云纹,喜庆祥瑞。
奥运奖牌式样在首都博物馆首次问世。其学名为“瑞”,因背面镶嵌着玉璧而被称作“金镶玉”。金镶玉的设计,让玉这种具有中国特色,堪称中国符号的特殊物品,一下子由“温润”变得耀眼,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北京奥运会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即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形象。奖牌背面镶嵌玉璧,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上月初,3030枚奥运奖牌所用的玉环——中国青海的昆仑玉在扬州已全部加工完毕,澳大利亚和智利的金、银、铜也在上海造币厂进行铸造,两者通过接下来的“金镶玉”、“银镶玉”、“铜镶玉”环节,带有传奇色彩的北京奥运会奖牌将于今年6月面世。
奖牌是奥运会形象景观和竞赛组织中的重要环节。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至今,奖牌的设计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历届奥运会组委会都力图在奖牌设计上体现主办城市、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从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开始,奥运会奖牌正面的图案背景是古罗马圆形竞技场,图中还有意大利艺术家朱塞佩•卡西奥利设计的希腊神话胜利女神举着花环坐在当中。从1972年起卡西奥利的设计一直用于奖牌的正面,背面则由组委会加上自己的设计。在国际奥委会于2004年统一了奖牌正面图案设计后,留给组委会发挥的空间便被限制在奖牌的背面,在这方寸之间,历届奥运会组委会费尽心思,力求将本国文化体现到极致。
北京奥运会奖牌在传统的金属牌上第一次创造性地使用了中华美玉,使2008年奥运奖牌既遵循了国际惯例,又增加了中国特色。玉文化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玉表示着美好、尊敬、相爱、相助的内涵,象征着中华文明,也诠释着团结友谊的奥林匹克精神。含玉奖牌既体现了对获胜者的尊重,又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受到国际奥委会的肯定,也必将受到运动员的喜爱。
国际奥委会称这一设计“是一项非常好的艺术品。”同时,他们相信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得知玉的象征意义时,也会非常高兴地接受这一理念,毕竟,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只有品德高尚的君子才配得上。这一设计将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具东方色彩的诠释,是对运动员最高的褒奖!
设计方案传出后,新疆和田玉、河南南阳玉、辽宁岫岩玉、青海昆仑玉等中国美玉参与了奥运奖牌玉的“竞选”。而在玉的产地和成色上,北京奥组委都有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机制和条件。从原材料的选择到奖牌最后的加工都将有严格的程序,力争使金、银、铜每块奖牌的玉的成色保持一致。
经过层层角逐,青海昆仑玉脱颖而出,于2008年1月2日,被正式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用玉,而青海省将向北京奥运会无偿提供制作奖牌所需的玉料。参与奥运奖牌用玉分析鉴定并撰写专家意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毅进说:“品质均匀、储量丰富,是昆仑玉中选的主要原因。”
于是该消息不胫而走,昆仑玉也因此一朝闻名天下知:昆仑山位于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是中华文化中的神山圣水,昆仑山是中国的万山之祖,昆仑山是百神会聚的中心,昆仑山不仅气势雄伟,还盛产玲珑剔透的彩色美玉——昆仑玉。该玉产于昆仑山玉虚峰附近,海拔4100米的高山上,玉虚峰是道教昆仑派仙师修炼升天的地方,产于此仙山的昆仑玉是一种交织成毡状的透闪前微晶集合体。昆仑玉颜色丰富,白玉、青玉、青白玉、黄玉、墨玉、翠绿色玉等品种,其质地细密柔润,加工处理后,光莹温润,洁透高雅,美观坚固,是国际珠宝界目前认定的优质级别宝玉石种类。
得知昆仑玉是在扬州被加工成奥运奖牌玉后,记者来到了奥运奖牌玉环加工厂家——扬州昆仑玉制品实业有限公司。一进门记者就看到了一位老师傅正在用巨大的电锯在拉一块五六吨的大石头,不远处还有一堆都是几吨重量的大石头。
“老师傅把大石头拉开,看看里面的玉是否符合奥运奖牌玉的品质,这也就是在选料。而旁边的这一堆石头都是被挑剩下的石头。” 扬州昆仑玉制品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素灵解释着记者心中的疑惑。
王素灵介绍说,玉石料经过选料后,在切割厂被切割成一块块长宽约为7厘米、厚3.5毫米—4毫米的玉片后,被送入主车间。在这里,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电脑程序,玉片将要经过洗玉、割圆、开槽、抛光等一系列工序。玉坯打磨多厚,玉环切割的弧度多大,小槽开多深,其误差不能超过头发丝的三分之一。训练有素的工人通过点击鼠标即可完成雕琢。整个雕琢过程,是名闻天下的“扬州工”与现代数控技术完美融合的尝试。
另据介绍,奥运奖牌玉环外径57.7毫米、内径31.9毫米,厚3毫米,加工误差必须小于0.025毫米,其工艺相当精密,必须采用电脑微控技术才能实现。而奖牌玉环表面抛光要达到镜面效果,只能通过手工完成。
王素灵说,今年1月22日,2008年奥运会奖牌玉料启运仪式在青海省格尔木市举行,4吨高品质的昆仑玉原料被运往加工地江苏扬州。“有很多人问我玉出昆冈,为何不就地加工,而要耗费巨力千里迢迢运到扬州?”
“其实原因很简单,玉不琢不成器,”王素灵说,“好料还需好工雕,青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但本土雕工粗糙,无法体现昆仑玉的品牌价值。扬州玉雕做工精细,工艺大师在设计时也会因材施艺,每件产品都是精益求精。只有‘扬州工’,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昆仑玉的价值。”
她接着说,运料期间,赶上了百年不遇的雪灾,“天湿、路滑……我们在路上碰上了大雪,在盘山公路上时,有一辆车子从后面冲过来,撞上了我们的货车,我们差点送命。”她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黄金文化一脉相承
1896年,一个叫皮埃尔•顾拜旦的法国人创立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首届现代奥运会上,主办者希腊人觉得金子太俗气,其含义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不符,所以只向比赛前两名运动员颁发了奖牌,而且是冠军得银牌、橄榄枝花环和一张奖状,亚军得铜牌、月桂花冠和一张奖状。
到了1904年圣路易斯第三届奥运会,现代奥运会首次离开欧洲,登陆美洲。此次奥运会的奖牌首次以奥运会为主要内容,造型为圆形,以胜利运动员为主体。正面包含了举办活动的时间,背景图案则是几种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图案,并有雅典城的图案雕刻。奖牌上方有OLYMPIAD字样。奖牌背面继承了前两届奥运会的惯例,以胜利女神为主题。此次奥运会还在奖牌上方做了一个圆形扣环,并且首次搭配了缎带,可以配挂在选手的颈上。这一届奥运会因为考虑到通俗习惯,只给第一名颁发了一枚金牌,这也是奥运史上颁发的第一枚真正含黄金的金牌,并延续至今。
而黄金,人类最早发现的贵重金属,成与自然,凤毛麟角,贵不可言。人类赋予金尊贵典雅的艺术形象,使它从一开始就获得了一种长久的超越时空的生命感。
《说文解字》中说,“金,无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从商代到清朝,中国的黄金文化几千年来一脉相承,兼容并蓄。那些流传下来的作为文化传承的黄金工艺品,顺理成章地与高贵、希望、永恒等一切美好的事物相关。
北京奥运会奖牌中国特色浓厚,艺术风格尊贵典雅,和谐地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结合在一起。其所蕴含的“以玉比德”的理念充分表达着对奥运成绩优胜者崇高的敬意和礼赞。而将玉创造性地运用于奥运奖牌之上,则再一次完美地表达了东方智慧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独特诠释。
上海造币厂铸造金玉良缘 “金镶玉”奖牌6月全部完成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直径为70毫米,厚6毫米。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郁,既体现了对获胜者的礼赞,也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
在“镶玉”之前的奖牌及“金镶玉”的过程都是在位于上海普陀区的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上海造币厂内完成的。“镶玉”之前的奖牌作所需的原材料都是漂洋过海来到上海的——必和必拓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Cannington(坎宁顿)铅银矿和位于智利的Escondida(埃斯孔迪达)铜矿及Spence铜矿提供。其中,来自于埃斯孔迪达铜矿的含金铜精矿提供了制作金牌所需的13.04公斤金;来自于坎宁顿铅银矿的铅精矿提供了制作金牌和银牌所需的1.34吨的银;而智利Spence铜矿则提供了用于制作铜牌和纪念奖牌的6.93吨电解铜。
而用于北京奥运会金、银、铜牌制作的这些原材料在运抵上海造币厂之前,已先期由必和必拓的合作伙伴——中国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公司完成冶炼和精炼。
玉与金属的结合将采用特殊的工艺,可以保证玉石不会掉下来,满足佩戴、展示的需要。据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王沂蓬教授介绍,设计人员在玉环内部的边缘设计了一个缓冲带,但玉与金属之间还会发生碰撞。最后在中间添加了一种阻尼材料,液态的阻尼材料灌进玉与金属间的缝隙后固化,让玉与金属“严丝合缝”,并起到减震的作用。经过数十次实验,即便是从20米的高空摔下,“金镶玉”也能安然无恙。
3月13日,青海昆仑玉、上海造币厂、北京奥组委及鉴定专家签署了昆仑玉移交接受凭证,3030枚奥运奖牌所用的玉环全部送到上海造币厂,静待“金镶玉”工程。
2008年6月,上海造币厂将完成奖牌的最后制作,正式交付北京奥组委。经过8月的奥运大战后,2008年北京奥运会各运动项目的优胜者将佩戴中国特色的“金玉良缘”奖牌返回故乡,带走中华儿女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祝福之情。
“有眼不识金镶玉”是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人们常用其来比喻见识浅陋、缺乏识别事物的能力。可是如果仔细琢磨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这个俗语颇令人费解。
“金镶玉”本来是指一种特殊的金、玉加工工艺(即在金器上镶嵌各种玉石),有时也指用这种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金、玉器物。如:《金瓶梅》第二十回:“剩下的再替我打一件,照依他大娘正面戴的金镶玉观音满池娇分心。”第七十二回:“林氏又早戴着满头珠翠,身穿大红通袖袍儿,腰系金镶碧玉带,下着玄锦百花裙。”这种“金镶玉”器物原本是极易识别的,人们怎么会“有眼不识”呢?
其实,寻根溯源,“有眼不识金镶玉”这句俗语乃是由“有眼不识荆山玉”谐音讹传而来。而“有眼不识荆山玉”这句俗语则典出《韩非子·和氏》:春秋时期,楚人卞和看见一只凤凰落在荆山(位于今湖北南漳县境内)的一块青石上。由于当时的人们皆认为凤凰神鸟不落无宝之地。于是,卞和就认定那块青石中必有宝玉,便将它献给了楚厉王。楚厉王命玉工辨识,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楚厉王大怒,命人砍下了卞和的左脚。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宝。楚武王又命玉工辨识,玉工仍然说那只是一块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而失去了右脚。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一直哭得泪水流尽、眼中滴血。楚文王听说此事后,感到很奇怪,便派人去问他:“天下受刑被砍掉脚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如此悲伤?”卞和答:“我悲伤的不是被砍掉了双脚,而是美玉被当成石头、忠贞之士被当成骗子。”楚文王听后便命玉工剖开璞玉,发现里面果真是一块稀世之宝玉。后来,为了彰显卞和之名,楚文王遂将此玉命名为“和氏璧”。因和氏璧出自荆山,故后人又称之为“荆山玉”,如三国·曹植《与杨祖德书》中即有句云:“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金镶玉,顾名思义就是在金器上镶嵌各种美玉,这种特殊的金、玉镶嵌工艺为我国所特有,且历史悠久制作精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金和玉象征高贵与纯洁,一如诗仙李白所赞“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所以金镶玉寓意“金玉良缘”,堪称尊贵吉祥与超凡脱俗的完美结合。
有趣的是,“金镶玉”的出现也像许多发明一样,纯属偶然。相传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得美玉献给楚文王,琢成璧,称为“和氏璧”。此璧冬暖夏凉,百步之内蚊蝇不近,乃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秦统一中国后,“和氏璧”被秦始皇所得。始皇令人将其雕成玉玺,镌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再雕饰五龙图案,玲珑剔透、巧夺天工,始皇自是爱不释手,视为神物。汉灭秦后,“和氏璧”落刘邦手中,刘将其作为传国玉玺世代相传,一直传了十二代。至西汉末年,两岁的孺子婴即位,藏玉玺于长乐宫。时逢王莽篡权,王欲胁迫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玺。太后不从,一怒之下取出玉玺摔在地上,将之摔掉一角。
王莽见玉玺受损,连声叹息,忙招来能工巧匠修补,那匠人倒也聪明,想出用黄金镶上缺角的奇招,修补后竟也愈加光彩耀目,遂美其名曰“金镶玉玺”,这便是“金镶玉”的由来。可惜,这个稀世国宝“金镶玉玺”后来几经转手,到三国时代就不知去向了。但金镶玉的制作工艺却被传承下来,并由宫廷走向民间,达官贵人中出现各种金镶玉饰物甚至金镶玉筷子等。自古民间还有“有眼不识金镶玉”之说,比喻见识短浅、孤陋寡闻。
值得一提的是:与金镶玉同音的还有一种尤物叫金香玉,此金香玉与彼金镶玉是截然不同两码事。金香玉乃是一种能散发迷人香味的美玉,它出于天然,外表古朴、质地细腻,呈红褐色或深褐色半透明状,其香气独特、回味悠长。更为奇者,触摸过金香玉的手也会粘上芳香,且能保持相当长时间。现代科学研究认为,金香玉是沧海桑田亿万年变化的产物,乃火山爆发后炙热的岩浆融合吸纳附近芳香植物而冷静沉积下来的结晶,堪称纯自然的杰作。金香玉还有药用价值,其粉末入肤,可使肌肤增香、滑爽细腻,老人佩戴可防中风,日含此玉能生津止渴润声喉,还可治黄水疮等。因金香玉外观貌不惊人,故民间也有“有钱难买金香玉”之说。
由于卞和献玉的故事在后世流传很广,“有眼不识荆山玉”也就随故事的流传而成为一句广为人知的俗语典故。如《金瓶梅》第二十一回:“我西门庆一时昏昧,不知你之良言,辜负你之好意,正是‘有眼不识荆山玉’,拿着顽石一样看。”
至明代以后,或许是因为人们觉得“荆山玉”之说不够通俗、其所牵涉的典故也不是人人都能说得清楚的缘故,这一俗语中的“荆山玉”一词在口语中渐渐地被发音相近的“金镶玉”所代替,“有眼不识金镶玉”一语就这样在民间以讹传讹地流传开来。
制作秘密
奖牌用玉的质量要求,包括颜色、质地、净度、裂隙、石纹及透明度等条件。
颜色:颜色是奖牌用玉的首要条件。从颜色角度主要考虑因素有两方面:一是颜色种类:昆仑玉的颜色种类主要有:白、青白、青。其次是黑、糖(褐红)、绿及黄等色。按这些颜色种类划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墨玉、糖玉、碧玉及黄玉等品种。董振信说,白玉、青白玉及青玉是常见的品种。奖牌所用的白玉颜色要求白、不能偏灰、不能偏黄。青玉为灰黑绿色,不能太黑。青白玉是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间的颜色,为灰绿色。二是颜色均匀程度:奖牌用玉的颜色要求要均匀,不能出现斑点状、条纹状或条带状等不同颜色分布的状况。
质地:奖牌用玉的质地要细腻,肉眼见不到颗粒,只能在偏光显微镜下放大几十倍后才可看清矿物晶体。它是由无数个细小的透闪石-阳起石矿物晶体组成的。颗粒大小一般在0.01毫米~0.1毫米之间,而且以纤维状和毛毯状交织在一起。这种结构特点,使其形成了韧性强度大的特点,抗撞击的性能强,因而,镶嵌在奖牌上,从高处掉在地上不易摔碎。董振信坦言,若所用玉的颗粒粗,矿物之间结合不紧密,就很易破碎。所以,质地粗糙的玉不能做奖牌。
净度:玉的净度是指含杂质多少的程度。杂质常为原生的粗粒矿物、次生矿物(黄褐色的褐铁矿)斑点。用做奖牌的闪石玉净度要好,不能含杂质。
裂纹、石纹:由于在采玉过程中,常用以爆破的方式采玉,因此在加工成的玉环中有时可见裂纹,但奖牌的玉环不能有裂纹。另外,在加工成的玉环中,尤其是白玉中有时看到脉状、不规则状的粗粒透闪石矿物组成的“石纹”,这种玉环不能用于奖牌中。
透明度:闪石玉的透明度为微透明至不透明。用做奖牌的白玉越不透明越好,因为透明度高的白玉易见杂质和石纹,而且镶嵌在金属牌上,会看到里边的缓冲材料垫,达不到美观的效果。
在北京一家知名珠宝金楼玉器柜台的营业员说:“因为消费者喜爱‘金镶玉’奥运奖牌,对‘金镶玉’珠宝首饰产品也喜欢上了。我们增加了‘金镶玉’12生肖挂坠,圆形的翡翠中间镶嵌了黄金生肖,消费者特别感兴趣。‘金镶玉’产品金玉相交,刚柔并济,还特别受到男性消费者的青睐。”古玩城一家玉器行的老板则兴奋地说:“我店里最后一件‘金镶玉’前天晚上卖出去了,早知道就多进些货了。”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金镶玉”珠宝首饰的售价从千元至几万元不等,适合各层次的消费者。
“金镶玉”源自和氏璧传说
据琢玉高级技师霍学正介绍,“金镶玉”在琢玉工艺上的学名叫做“金银错嵌宝石玉器”,它的历史与和氏璧颇有渊源。传说王莽篡位后,胁迫皇太后交出玉玺,皇太后一怒之下将玉玺摔在地上,崩掉一角。后来,王莽命能工巧匠进行整修,用黄金镶上了缺角,被称为“金镶玉玺”,“金镶玉”便由此得名。
“金镶玉”的工艺就在一个“镶”字上,要靠连续不断的敲击,把金丝或金片镶嵌到图案中。这种在玉器上镶嵌的手法最初见于清代干隆年间,新疆地区每年进贡的玉器大多嵌有金银丝。干隆皇帝于是要求工匠仿制,还写了很多诗赞美其精致的做工。但这种工艺精细复杂,制作一件成品要耗费很长时间,因此自清道光以后就逐渐失传,严格意义上的“金镶玉”工艺几乎找不到了。
此次北京奥运奖牌使用的“金镶玉”技术,在近年来的玉器首饰加工中比较常见,只是细节上略有不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金镶玉”产品中的金多为18K黄金或铂金,而“玉”则多为翡翠。金玉相嵌,寓意“金玉满堂”,象征着财富和才学。由于技术原因,现在市场上主要的“金镶玉”产品是以玉为主,价格决定因素在于翡翠本身的质地。随着奥运奖牌“金镶玉”的带动,相信高端“金镶玉”产品会越来越火。
目前,不少商家都表示将在“金镶玉”产品上多引进货源,一些琢玉技师也摩拳擦掌,要在“金镶玉”工艺上一较高低。
制作工艺
“金镶玉”又称镀金锡镶工艺,即在玉石、陶瓷、紫砂、琉璃等工艺品表面镶锡包金的工艺称谓。
据介绍,“金镶玉”在琢玉工艺上的学名叫做“金银错嵌宝石玉器”,它的历史与和氏璧颇有渊源。传说王莽篡位后,胁迫皇太后交出玉玺,皇太后一怒之下将玉玺摔在地上,崩掉一角。后来王莽命能工巧匠进行整修,用黄金镶上了缺角,被称为“金镶玉玺”,“金镶玉”便由此得名。“金镶玉”的工艺就在一个“镶”字上,要靠连续不断的敲击,把金丝或金片镶嵌到图案中。
金镶玉的手法最初见于清代干隆年间,由干隆宠爱的香妃带到中原,清末渐渐失传。当时由外国进贡的玉器中,一些俱有伊斯兰风格的“痕都斯坦”玉器其中就有几件金镶玉。看着这些莹薄如纸,嵌有金银丝和各色宝石、玻璃的器皿,干隆皇帝爱不释手,当即做出了一项决定:金镶玉只为宫中所有,不予外传,并命内务府造办处仿制。宫中的玉师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结合干隆工的宫廷技艺,终于创造出了象征皇家的金镶玉玉器。干隆还写了很多诗赞美其精致的做工。
清代末期,皇族没落,大批的宫廷技艺就在这个时期失传了,干隆工金镶玉便是其中之一;20世纪40年代,玉器界“四怪”之一的潘秉衡大师曾经恢复了金镶玉的制作方法,但是,潘秉衡不愿把手艺外传,1978年前后,金镶玉的制作再次失传。目前有琢玉大师花费3年时间,终于做出了自己的第一件金镶玉器物。一串108颗镂空金镶玉佛珠估价为1600万。
几经风雨,沉寂数百年的金镶玉。在2003年再现世间。这种具有“干隆工”技艺的玉器珍品,不仅再现了宫廷艺术,而且其工艺水平已经比几百年前有了巨大的提高。金镶玉首次脱离了器皿运用在了工艺水平要求更高的首饰上。这些金镶玉首饰正是数百年前的皇帝梦寐以求的工艺精品。
这次北京奥运奖牌使用的“金镶玉”技术,在近年来的玉器首饰加工中比较常见,只是细节上略有不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金镶玉”产品,其中的“金”多为18K黄金或铂金,而“玉”则多为翡翠。金玉相嵌,寓意“金玉满堂”,象征着财富和才学。由于技术原因,现在市场上主要的“金镶玉”产品是以玉为主,价格决定因素在于翡翠本身的质地。
相关产品
金镶玉月饼纪念章
由北京奥组委授权批准,百年奥运与中国中秋文化相结合的《奥运花形金玉、金银纪念章》全国首发。
——“银镶金奥运月饼”同步上市,包装形式新颖独特深受欢迎。
奥运火炬即将点燃,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随着2007年中秋佳节的到来,备战奥运也进入了最后的阶段。为此,北京奥组委适时授权发行了《奥运花形金玉、金银纪念章》(又称“奥运月饼”),不仅为中华千年中秋文化再添异彩,而且也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献上一份厚礼。收藏界公认它既可收藏又可“礼尚往来”的多重功能,发行后发将掀起新一轮的“奥运与中秋”的奥运与中国文化的讨论热潮。
《奥运花形金玉、金银纪念章》结合了中国传统的中秋文化和奥运文化,是两种文化的艺术结晶。采用现代“金镶玉”和“银镶金”的工艺,贵金属的多重组合,加上奥运文化元素,使得“奥运花形金玉、金银纪念章”,具有双重升值空间。其中一款《奥运花形金玉纪念章》为“金镶玉”藏品。正面印有中国古代神话“嫦娥奔月”的彩金造型,采用顶级翡材质打造一轮满月。背面是北京奥运会会徽标志。含999纯金8克。另外一款《奥运花形金银纪念章》为“银镶玉”藏品。正面印中国古代神话“嫦娥奔月”的彩银造型,采用纯金打造一轮满月。背面是北京奥运会会徽标志。含999纯金0.3克,纯银12克。两款藏品的“嫦娥奔月”画面,创意美纱绝仑,令人睱想。
据了解,《奥运花形金玉纪念章》全球限量发行3400套,《奥运花形金银纪念章》全球限量发16680枚,分多种包装形式,满足不同层次的收藏和中秋送礼的需求,《奥运花形金玉、金银纪念章》组合套装全球发行3400套,极其稀缺珍贵。
奥运收藏专家认为,《奥运花形金玉、金银纪念章》是一款难得的人文奥运藏品。从意义上讲,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着中华民族大团结, 2008年奥运,圆了中国的奥运梦,是中国的一件盛事,《奥运花形金玉、金银纪念章》凝聚了中秋文化和奥运文化,同时凸现了“圆梦”美好的愿景。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绝对比自身的价值更可贵,可以称得上是奥运收藏中的“龙头股”。更重要的是,它将一改千百年来中国人中秋礼仪的常规,让中国人民过一个真正的 “奥运中秋”。
⑤ 北京奥运会的奖牌"金镶玉"镶的是什么玉啊
青海昆仑玉
昆仑玉(又称青海玉)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跟和田玉同处于一个成矿带,产于昆仑山之东为昆仑玉,产于山之北为和田玉,两者直线距离不远,约三百公里。昆仑玉质地细润,油性好,透明度高。并分白玉,灰玉,青玉,白带绿,糖包白等。
有关"青海昆仑玉"的资料,可以到网络的词条查看。
http://ke..com/view/19228.htm
有关奖牌"金镶玉"的资料,可以到网络的词条查看。
http://ke..com/link?url=xnrvbtm00tHZriY_
⑥ 2008金镶玉奖牌镶嵌的是什么玉
2008奥运会奖牌中用的是:昆仑玉。
昆仑玉又称青海玉,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与和田玉同处于一个成矿带上。虽然与和田玉同处一个成矿带上,但昆仑玉在上世纪90年代才被发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像和田玉那样受人重视。和田玉被誉为“软黄金”,是中国五大名玉之一。
昆仑山之东曰昆仑玉,山之北曰和田玉,两者直线距离约三百公里。昆仑玉质地细润、淡雅清爽、油性好,透明度高。可分白玉、灰玉、青玉、白带绿,糖包白等。以晶莹圆润、纯洁无瑕、无裂纹,无杂质者为上品。
(6)北京奥运会金镶玉是怎么镶进去的扩展阅读:
昆仑玉,又称青海玉,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与和田玉同处于一个成矿带上。
昆仑山以东称之为昆仑玉,山以北称之为和田玉,两者直线距离约三百千米。昆仑玉质地细润、淡雅清爽、油性好,透明度高。
可分白玉、灰玉、青玉、白带绿、糖包白等。以晶莹圆润、纯洁无瑕、无裂纹、无杂质者为上品。2008年,昆仑玉成为北京奥运会奖牌用玉,自此名扬海内外。
⑦ 北京奥运金牌 是金镶玉 那银和铜是 镶什么
奥运奖牌赞助商必和必拓公司宣布,其在澳大利亚和智利开采的原材料将用于制作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奖牌。其中,北京奥运会金牌所用的金原料将采自智利埃斯康迪达矿。
必和必拓公司介绍,制作北京奥运会金牌所用的金原料将选用采自智利埃斯康迪达矿的含金铜精矿,制作金牌和银牌的银原料来自该公司旗下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坎宁顿矿。此外,智利的思本斯矿将提供电解铜,用于制作铜牌所需的铜。
这些原材料将从上述两国运往位于上海的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奖牌将在那里进行制作。
坎宁顿矿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北部,是世界上最大、成本最低的银和铅生产商。此前它曾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在墨尔本举行的2006年英联邦运动会提供制作银牌的原材料。
埃斯康迪达矿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中,是世界上最大的铜生产商,也是成本最低的铜生产商之一,以露天采矿方式开采铜。
此前,北京奥组委官员曾表示,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中的玉石肯定选自中国,但到目前为止,玉石的具体产区尚未透露。
(我的空间里有图片)
⑧ 请问有人知道奥运奖牌"奥运金镶玉"这个收藏品吗
中国古代对和田玉的颜色赋予了深刻的内涵,依据"古人五行说法"东南西北中分配五色玉:东方为青、南方为赤、西方为白、北方为黑、中央为黄,"青"即为碧,"奥运金镶玉"选择优质的"和田碧玉",意喻中国在世界的东方、碧玉代表中国,体现出奖牌藏品的至尊身份和中国特色,充分展现了古老的东方大国博大精深的玉文化,也完全符合2008盛会"绿色奥运"的理念。
由于奖牌藏品至高无上的地位,国家决定在众多名玉中选定和田玉,而且选定更有中国文化特点和更能体现绿色奥运理念的"和田碧玉"来纪念本届奥运会!"和田玉"被公认为"世界软玉"之首,在中国和世界上都有崇高的地位,历代皇帝用的宝印几乎全是和田玉所雕,和田玉的历史地位一直高不可攀。
随着国家限制开采和田玉,更刺激了和田玉价格成倍上涨,优质和田碧玉已经看齐黄金价格。和田玉极度稀缺,优质的和田碧玉甚至更少,除了"奥运金镶玉"以外,和田壁玉在收藏品中可以说没有。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国宝《大禹治水》就是和田碧玉所雕。目前和田碧玉价格不菲,一件600克左右的碧玉兽驮笔筒要价13万元。"奥运金镶玉"近100克和田玉,按200元/克计,加上40.9克黄金白银,价值基本可以估算出来。前不久,在一场慈善拍卖会上,"奥运金镶玉"第2008号以31万的天价被人买走,高出发行价近32倍,创造了在售奥运藏品的最高最快升值记录,充分体现出"奥运金镶玉"的升值潜力和投资价值。
圆了大众奖牌收藏的梦想
俗话说"金有价玉无价、玉雕更无价","奥运金镶玉"首次采用双面手工玉雕工艺,由国宝级的玉雕大师纯手工雕刻,一位大师需要数日才能雕成一枚"奥运祥云云纹和田玉璧",所雕刻的32朵奥运祥云图案来自《中华图案五千年》,为这套奖牌藏品的快速升值奠定了雄厚的文化基础。
"奥运金镶玉"在全国发行以来,民众快速抢藏,都想赶在2008盛会开幕前能先得到珍贵的"奖牌",好好感受一下胜利和成功的滋味。有位藏友谈到,这套"奥运金镶玉"圆了我们这些普通人的不可能实现的"奥运奖牌"收藏梦想。
职工黄先生分别给他的3个孙子购买了一套,他表示:他的三个孙子在学校读书,都是数二数二的好学生。正是想用奥运奖牌的优秀意义勉励他们好好学习,追求更高更大的进步。另外,"奥运金镶玉"是由黄金镶嵌和田玉,非常珍稀,也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留给孙子再好不过。等他们长大了,这个东西就更珍贵了,他们会说:"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的时候爷爷给我们留下来的。"
"世界玉王"和田玉,20年中价格上升了2000多倍
奥运收藏专家黄杰兴先生说:"奥运金镶玉"为什么要选择"和田玉"?首先,对于这款重大奥运纪念藏品,国家有严格规定:它既要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玉种,还能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玉文化。这样高的标准,只有和田玉了。和田玉细腻温润,有油脂般的光泽,一直是"历代帝王玉",被称为"国玉"。其次,"金镶玉"源于西汉的"金镶玉玺",在中国玉文化中代表'国器',清干隆曾下令'金镶玉'器只能供皇家使用。和田玉和'金镶玉'代表着中国玉文化中的精华,纪念2008奥运会,当然要用'金镶和田玉'了。
⑨ 奥运奖牌金镶玉的由来
■金牌:至少6克纯金
■丝带:朱地云纹
■创意:以“玉”比“德”
27日下午,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500天之际,首都博物馆里3块镶嵌着美玉的北京奥运会奖牌展现在世人面前。此次奖牌征集活动的评委钱绍武表示,金属质地显得张扬,玉则给人含蓄的感觉,此次奖牌设计方案可谓“金玉良缘”。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直径为70毫米,厚6毫米。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规定图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背面则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整个奖牌中国特色浓郁,既体现了对获胜者的礼赞,也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可谓“中西合璧”。
此外,奖牌包装盒、丝带也与奖牌同时发布,包装盒为木制漆盒,四方造型,天地盖四边略呈弧形,喻天地四方、六合美满之意。丝带由机织而成,朱地云纹,喜庆祥瑞。
据悉,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奖牌的材质及其识别性、重量、尺寸、图案等都有严格规定。奥运会比赛项目冠军和亚军的奖牌质地为纯银,冠军奖牌还要镀有不少于6克的纯金。以往奥运会的奖牌材质均没有突破,北京奥运会奖牌创造性地将玉嵌其中。这一设计不仅符合国际奥委会的相关规定,也彰显了“玉”的高贵品质,喻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金玉良缘”,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礼赞和对运动员的尊至褒奖。
(图4)
●设计理念
君子佩玉
体现中国价值观
杭海曾作为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设计团队成员,以“篆书之美”为理念,设计出以篆字结构为基本形式的体育图标,兼具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单特征。这一次中国数千年的玉文化,又成为奖牌设计灵感的源泉。
谈到此次奖牌设计方案的创作灵感,杭海表示,“我们的创作理念源自中国玉文化,中国人眼中的玉是集天地之灵气的东西。深蓝色的玉祭天,黄玉祭地,将玉用在奖牌上,金玉结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表达了我们对运动员的尊重和礼赞。此外,春秋之后,儒家一直有君子贵玉的传统,玉有五德,其实都是把一切美德跟玉连接在一块。走路姿态优美,佩玉的丁当声就会很优雅。玉是中国礼仪文化的体现。”
最初的设计思想仍将材质拘泥于金属上。杭海回忆道:“一开始我们做了很多尝试,将奖牌外形做得像玉璧,但金属感受不到玉的质感。后来有人提出为什么不把玉作为奖牌的材质,才将玉引入奖牌设计中。”
杭海认为奖牌设计成功之处就在于,奖牌的玉、挂钩、奖牌盒、证书、挂带形成了一个整体,玉、漆盒、丝织、宣纸、翎子,这些都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评委访谈
从“三足鼎立”
到“金玉良缘”
■钱绍武:云纹、圣火和玉佩
从170余件到10件,从10件到3件,再到最终胜出,作为此次奖牌征集活动的评委,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钱绍武教授见证了奖牌诞生的全过程。
钱绍武谈到,在对10件作品的复评阶段,经过多次讨论,大家才将目光锁定在云纹、圣火和玉佩3件作品上。“圣火方案让人感觉奖牌仿佛就是个圣火盘,用中国传统书法的笔法来表现火焰,表现手法很灵活,很随意,有中国书法的魅力;云纹方案则通过中国传统的云的纹路表现迂回曲折之间的协调和生命力,非常有力量、有气势;玉佩的方案则通过‘金玉结合’,在材质上大胆创新,将中国最传统的玉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耳目一新。” 钱绍武介绍说。
随着评选工作的逐渐深入,钱绍武发现大家的目光逐渐向玉佩方案集中。他认为,云纹和圣火的方案虽然有中国特色,可是在欧洲也有类似的设计,但“金玉结合”的方案是一次彻底的创新,玉文化也为中国所独有,这也是其最终入选的原因。
■靳尚谊:白玉、青白玉和青玉
谈起此次的奖牌设计,作为此次奖牌征集评委之一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院院长靳尚谊教授显得十分满意,“金玉结合独一无二,是中西文化的巧妙结合。”
靳尚谊表示,和历届奥运会奖牌设计相比,玉佩方案最有特点,通过对中国古代玉佩的演变,使得金玉结合显得独一无二。同时,玉在中国古代饰物中由来已久,象征纯洁、品德高尚。该设计将在奥运史上留下独特的一笔。而金、银、铜三种材质分别镶以白玉、青白玉、青玉相搭配,在色彩上符合美学的要求。
靳尚谊谈到,装金牌的盒子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器皿漆器,形态四方之中带有稍许弧形,避免了方的简单化,又不是圆的简单化,非常具有中国韵味
⑩ 08奥运会奖牌都镶玉了么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为金镶玉、银镶玉、铜镶玉。2007年3月27日,距离奥运开幕第500天式正式公布。奖牌直径为70毫米,厚6毫米。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
北京奥运会奖牌创造性地将玉嵌其中。这一设计不仅符合国际奥委会的相关规定,也彰显了“玉”的高贵品质,喻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金玉良缘”,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礼赞和对运动员的尊至褒奖。
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奖牌的材质及其识别性、重量、尺寸、图案等都有严格规定。奥运会比赛项目冠军和亚军的奖牌质地为纯银,冠军奖牌还要镀有不少于6克的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