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网上投诉拖欠工资的问题
在网络里输入“xx人力与社会保障局,进入网上平台,里面有一项是‘投诉建议“点击进去,按照要求填写内容提交就可以了。
建议携带相关材料: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按照《劳动法》规定,工资按月发放。当月可以发放上月的工资,但跨月违法;如果公司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发放工资,逾期不支付的,还要加付赔偿金。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贰’ 如何网上投诉企业拖欠工资
法律分析:1.首先打开微信,在发现页里点击找到小程序。
2.在小程序里搜索国务院客户端。
3.进入客户端后,点击查看全部便民服务。
4.然后在便民服务里选择投诉。
5.接着点击打开投诉电话本。
6.找到社会保障,点击拨打热线,投诉举报拖欠工资问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叁’ 网上怎么投诉公司拖欠工资
一、被拖欠工资打什么电话投诉对于拖欠工资的行为,劳动者可以拨打12333进行投诉举报。二、公司拖欠工资到哪里投诉1、劳动局;2、劳动仲裁委;3、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局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
【法律分析】
打12345可以解决拖欠工资的问题,打12345会转劳动监察处理或者告知向劳动监察投诉,可以直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拖欠工资这种违法行为。劳动监察对违反劳动法规的单位或劳动者,可以依据现行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决定,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的处罚。
拖欠工资的解决办法:(一)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人提供投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和被投诉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电话等信息。如果不方便出面,可以选择拨打投诉电话:12333进行口头投诉,由举报中心接待员进行笔录,并由投诉人确认无误后签名或盖章,投诉人拒签的,应注明情况;如果接待员要对投诉过程录音,需要征得举报人的同意。(二)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以及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会给予立案,再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可以起诉到法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肆’ 在北京拖欠工资找谁解决
在北京拖欠工资的维权方式:1、拨打统一的投诉举报与政策咨询电话12333;2、可以直接向用工所在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3、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
(4)北京网上如何投诉拖欠工资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第七十八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十条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劳动争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
第八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
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第八十三条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十四条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伍’ 在北京干活不给开工资怎么投诉
法律分析:可以拔打北京拖欠工资举报电话:010-12333。如果用人单位发生欠薪行为,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相关规定,可以直接向用工所在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陆’ 拖欠工资如何维权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醒劳动者:一旦遭遇欠薪,可以通过4个渠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是拨打统一的投诉举报与政策咨询电话12333。
劳动者如果遇到欠薪问题,可以首先咨询相关政策,北京12333热线向社会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政策解读和咨询服务。
同时,北京12333热线可受理拖欠工资方面的投诉举报,转交本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处理。
二是可以直接向用工所在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官网可以查询到本市所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投诉举报地址和电话。
此外,本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还推出了维权二维码,全国各地的劳动者,只要在北京工作期间遇到欠薪问题,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填写相关信息,就可在线投诉举报。
具体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登录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扫描识别首页劳动保障维权二维码;第二种是关注“北京人社”微信公众号,点击“微服务—办理服务—劳动保障举报投诉”就可以了。
三是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
如果就是否欠薪及欠薪金额与用人单位存有争议,劳动者可依法向本企业、企业所在的街乡、园区或行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或不愿调解的,可依法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注册地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劳动者可依法提起诉讼。
四是京津冀地区劳动者可以异地投诉。
京津冀户籍的劳动者,如果用工地也在京津冀区域内,一旦发生欠薪,可以根据自身方便,选择向工作地或是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提起异地投诉。
例如一位劳动者户籍地在河北,但他长年在北京工作、居住,那么一旦发生欠薪问题,他可以就近在北京投诉,维权更便捷。
‘柒’ 网上怎么举报公司拖欠工资
法律分析:关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在“人社服务”栏目中选择“根治欠薪”登录后可随时随地提交欠薪线索不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2进入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点击“欠薪线索投诉”图标,先点击红框示意位置登录,点击红框示意位置开始反映线索选择工程建设领域或者非工程建设领域点击下一步填写即可。平台收到欠薪问题线索后,将自动流转至欠薪地人社部门进行核实处理。人社部和各省级人社部门将通过平台,对欠薪线索处理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欠薪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对群众反映强烈、带有普遍性的重大欠薪线索,人社部将会同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直接挂牌督办。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