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动物园到颐和园的那条河叫什么名字
昆玉河
昆玉河是京密引水渠下游从颐和园昆明湖通到玉渊潭八一湖的水道,长约10公里。京密引水渠是为了把密云水库的水引进北京城区做饮用水的人工渠,它起自密云水库白河主坝以南的调节池,于怀柔县城北入怀柔水库,下游经颐和园的昆明湖,在海淀区罗道庄与永定河引水渠相汇合,构成了北京的输水系统。1985年被列为一级水源保护区。“南水北调”进京的水也是注入了这一段水系。
2. 介绍下北京的昆明湖
昆明湖位于北京的颐和园内。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因万寿山前身有瓮山之名而得名瓮山泊。瓮山泊因地处北京西郊,又被人们称为西湖。
元朝定都北京后,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水利学家郭守敬主持开挖通慧河,引昌平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注入湖中,成为元大都城内接济漕运的水库。瓮山泊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
明代湖中多植荷花,周围水田种植稻谷,湖旁又有寺院、亭台之胜,因为这一带风景优美,山水俱佳,酷似江南风景,时人尚有“西湖十寺”与“西湖十景”之誉。明武宗、明神宗都曾在此泛舟钓鱼取乐。明朝一些诗人常把西湖周围地区的自然风光描绘成宛如“江南风景”,“环湖十里,一郡之盛观”。明朝时,每年桃红柳绿时,京城百姓扶老携幼,争往西湖踏青赏春,名曰:“耍西湖景”。
至清朝,干隆皇帝决定在瓮山一带兴建清漪园,将湖开拓,成为现在的规模,并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战的故事,命名昆明湖,干隆皇帝在昆明湖泛舟的诗中写到“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养老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多学科分析研究证明,该湖已有三千五百年的历史。
[编辑本段]昆明湖风景
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瓮山泊因地处北京西郊,又被人们称为西湖。因为这一带风景优美,山水俱佳, 明朝一些诗人常把西湖周围地区的自然风光描绘成"宛如江南风景","一郡之盛观"。干隆在昆明湖泛舟的诗中写到"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
昆明湖一个设计特色是她的西堤和堤上的桥。颐和园昆明湖西堤本是一条不宽的堤岸,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平坦的堤岸人为地断开,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桥”,形成优美的“六桥烟柳”,景色丝毫不亚于杭州西湖的苏堤,六座桥中最美的是玉带桥。颐和园昆明湖的南边是建园时有意保留下来的小岛,用十七孔桥与湖的东岸连接起来。按照中国历代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理水方式,在湖内建有“南湖岛”“治镜阁岛”和“藻鉴堂岛”三个中心岛屿,并且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修建成西堤。粼粼的湖水,蜿蜒的堤式,错落的岛屿,以及隐现在湖畔风光中的各式建筑,组成了颐和园中以水为主体的绝色风景。颐和园昆明湖巧妙地利用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借景手法,将远处的西山和玉泉山群峰纳入游人的视线,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昆明湖上的主要景物有西堤及西堤六桥、东堤、南湖岛、十七孔桥等。
颐和园的昆明湖,是北京近郊最吸引人的水域。颐和园中昆明湖的水面占公园的四分之三,昆明湖根据水域的分割状况,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大湖、西湖和后湖。其中西湖又可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昆明湖绕流万寿山后山脚下的溪河,称为后湖。后湖也可分为后湖和谐趣园湖两部分,但主要水面集中在大湖。昆明湖总面积有3000亩之阔,比北京市内的五个北海还要大。水域广阔,景色秀丽,每年夏秋季节,大量游人纷纷而至。人们在昆明湖泛舟消暑,微风拂面,微波涟漪。西望玉峰宝塔,立于青山之上,北看佛香高阁,处于翠柏之间。远山近水,诗情画意,使人暑意顿消。当人们在风和日丽的夏秋之际,立于岸边,放眼观看,湖面上汽艇、画舫,载着游客环湖游览,条条小船,乘着游客划桨而航,桥、岛、殿、阁,倒映水中,湖面上生气勃勃。呈现出一幅壮丽的画面。
3. 为什么说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
一直以来,择水而居是人类生活的传统。而古人建城也大多依河而建,因河而兴。诸如,永定河之于北京、海河之于天津、渭河之于西安、汾河之于太原??
因为有大河才孕育了文明,因此,史学界一直都有“先有永定河,后有北京城”之说。
事实上,北京有5大水系,西南有大清河水系,西部有永定河水系,西北有温榆河水系,东北有潮白河水系,东部蓟运河水系。这5大水系又分别有很多支流,大大小小加一起有180多条河流之多。而这其中对北京影响最大的一条河要数永定河了。
北京永定河
永定河,已有160万年的历史。它的上游在山西,流经内蒙、河北、北京、天津。永定河裹挟着上游从黄土高原带来的肥沃泥土,来到北京。在出山后,经过千百万年的冲击,形成了洪积冲积扇,北京城就坐落在永定河的洪积冲积扇上。
追溯北京城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其形成和发展与永定河息息相关。
永定河在历史上有六十多个名字,漯河、湿水、桑干水、清泉河、清水河、浑河、小黄河、无定河、卢沟河、永定河??它之所以有这么多名字,是因为它的水一直在发生变化。
如今的永定河,正是一两千年来形成的地貌。古永定河的水非常大,北京的清河、沙河、一直到大兴都是古永定河流经的地方。
商代,永定河从三家店出来,一路向北流,今天的昆明湖、圆明园、清华大学也都是当时永定河流过的地区。
在永定河的影响下,北京到处都是水,到处都是沼泽,北京海淀区的名字就说明了这一点,海代表大,淀是浅湖的总成。在华北地区人们都把浅湖叫做淀,最有名的是白洋淀。
如今在海淀区,我们还能看到很多水面,比如:昆明湖、福海、北大的未名湖、清华的荷塘、紫竹院、玉渊潭等等。
因为海淀有山有水,从明代开始人们便在这里营建园林。
到了清朝,满清入关后没有烧宫殿,便将财力用在了兴建园林上。
在海淀,前后150年,绵延20余里都是大规模的园林。最着名的要数三山五园,万寿山、玉泉山、香山、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其中玉泉山静宜园最早,金朝金章宗的行宫就在玉泉山,而清漪园就是现在的颐和园。
永定河往东流以后,流到玉渊潭、紫竹院、北海、后海一带。永定河退了以后,留下很多坑坑洼洼的地方,在低处的地方就有很多泉水。比如,紫竹院就有紫竹泉,紫竹泉形成了紫竹院湖。
湖水和流出昆明湖的长河一起往东流过了白石桥,往东来到动物园的中心湖,再到展览馆的后湖,继续流就到太平湖,通过高粱河流到了积水潭。积水潭往东南流是后海、什刹海、北海、中海,往东流就进入金水河,进故宫,然后流到菖蒲河。
再往南从台基厂往南,流到三里河,到前门一带,有很多斜的胡同,都是故河道。这些水是老舍先生笔下的龙须沟、金鱼池,再向东南流就到龙潭湖,注入通惠河。
北京城从一个小居民点,变成一座大城市,历经三千余年,它始终是在永定河的边上成长起来的。因此,毫不夸张地说,是永定河水滋养了北京城。
(责编:李兆年)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本文系BeijingCom原创稿件,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4. 京杭大运河经过哪些城市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沧州市,山东省德州市、泰安市、聊城市、济宁市、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杭州市18个市区。
通州古诗云:一支塔影认通州。燃灯塔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是京门通州的标志性建筑。天津北运河和南运河在天津会师,又在这里被海河一齐送入渤海。据记载,漕运发达时期,从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上每年要承载2万艘运粮的漕船,官兵12万人次,连同商船共3万艘。水道的开通使小小的直沽寨很快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津卫”。
镇江、扬州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聊城湖、河水面积占城区的1/3,被称为“中国北方威尼斯”,在北方城市里非常少见,这其中就有京杭大运河的功劳。
苏州
“苏湖熟,天下足”。运河的开通,使苏州水多粮丰。目前京杭大运河苏杭段有客运航线往返。
淮安大运河的入淮口,运河东岸古镇码头下便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居。
5. 昆明湖在哪里 位于北京海淀区
1、昆明湖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内湖泊,属海河流域北运河支流通惠河水系。古代源于玉泉山诸水,1966年京密引水渠建成后,水源多来自此渠。出水为南长河(京密引水渠下段)。
2、昆明湖的面积约为颐和园总体面积的四分之三,总面积有3000亩之阔。元代始为通州漕运的水源地,金代以后逐步建设皇家园林,至清代形成规模宏大的颐和园。民国以后,成为公园。
3、昆明湖是元代京城漕运航道通惠河、元明清帝王赴西山浏览的水道。清代京城用水的水源地。直到1956年永定河引水渠工程建成以前,昆明湖始终是北京城的唯一地表水源。1966年建成的京密引水渠也把昆明湖作为主要的调蓄水库,堪称为北京城的生命线。
6. 想坐船游北京,求路线
坐船游北京挺好的,可以搜搜北京大运河旅游线路,路线已经开通了呢。
7. 昆明湖在什么地方
昆明湖位于北京的颐和园内,它的面积约为颐和园总体面积的四分之三。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
昆明湖虽然带昆明地名,但并不在昆明哦
8. 据说北京动物园到颐和园有一条水上航道
1、有,是真的,船票50元每人。
2、要先购买颐和园的门票,进的是颐和园的南门 。
3、还可以坐船返回,票价不变 。
4、扩充回答:还有两条另外的航线如下:
(1)颐和园——北展后湖
(2)颐和园——玉渊潭公园
(3)颐和园——北展后湖,停靠码头:北展后湖、动物园、颐和园 。
(4)颐和园——玉渊潭公园,停靠码头:玉渊潭公园、颐和园。原来的滨角园码头等均不在停靠。
9. 去北京旅游攻略
长城不怎么推荐了,毕竟行动不便,不过可以看看,爬就没必要了。
可以逛逛天坛、颐和园等皇家园林建筑吧。现在来挺好的,最近不是很热,天气也挺好。
10. 昆明湖在哪里
昆明湖,位于颐和园内,北依万寿山,南向平野。昆明湖以西堤及支堤相隔分为东湖、西北湖和西南湖。
我国地大物博,疆域辽阔,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有许多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昆明湖就是一个很有名的景点,那么下面我就来跟大家说一说昆明湖在哪里。
详细内容
- 01
昆明湖,历史上有过多种称谓。有“七里泺”、“瓮山泊”、“大泊湖”、“西湖”、“西海”、“金海”等。“瓮山泊”的名字由来于昆明湖位于瓮山(即万寿山)脚下。据《清高宗实录》载,干隆十五年(1750)三月十三日,干隆赐命昆明湖,瓫山、西湖(金海)改名,内容为“谕,瓮山着称万寿山,金海着称昆明湖,应通行晓谕中外。”
- 02
根据万寿山前佛香阁东侧的高宗弘历亲自撰写的碑刻《万寿山昆明湖记》,弘历将西湖更名昆明湖,其主旨是修成一座利中利民的水利设施,又因景仰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军的事迹,才更名昆明湖。目的是利用其进行习武。后来也确实成立了昆明湖水操学堂模仿天津水师学堂、武备学堂的建学模式开展了一阵训练,只不过仅为慈禧观赏之用。
- 03
昆明湖的面积约为颐和园总体面积的四分之三,总面积有3000亩之阔。元代始为通州漕运的水源地,金代以后逐步建设皇家园林,至清代形成规模宏大的颐和园。民国以后,成为公园。昆明湖是元代京城漕运航道通惠河、元明清帝王赴西山浏览的水道。清代京城用水的水源地。直到1956年永定河引水渠工程建成以前,昆明湖始终是北京城的唯一地表水源。1966年建成的京密引水渠也把昆明湖作为主要的调蓄水库,堪称为北京城的生命线。
- 04
昆明湖,位于颐和园内,北依万寿山,南向平野。昆明湖以西堤及支堤相隔分为东湖、西北湖和西南湖,建国初期,总水面面积为204.9万平方米,其中东湖最大为125.8万平方米;西北湖(团城湖)水面积最小为35.4万平方米;西南湖水面积为43.7万平方米。东湖湖底最深处标高为47.5米,大部分湖底标高为48.5米,其它两湖湖底标高则在49~49.5米之间。
- 05
昆明湖水,最早为原有昌平区白浮村之神山泉起源的白浮瓮山河注入补充。后来以玉泉山东由玉泉水汇流而成由北长河自东北角进入。然后自东部流出。一部分是供应京西水田及圆明园、清华园等园林用水,这部分水量约占出水量的三分之一,最后都流入清河;其余的三分之二水量经南长河流入京城,最后归于通惠河。这些河流上源干枯后,1960年代建成京密引水渠,成为其新的水源。
- 06
昆明湖中有三个岛屿,分别是:位于东湖的南湖岛(岛上建有望蟾阁(后改建为涵虚堂));位于西北湖中的治镜阁岛(岛上原有治镜阁,1860年,英法联军轰毁,后慈禧重修颐和园,将阁上的部分构件拆去营建园内其他建筑,治镜阁由此废弃);位于西南湖中的藻鉴堂岛(岛上建有藻鉴堂、烟云舒卷殿和春风啜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