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京为何这么拥堵
北京拥堵是正常的,它是中国的首都人,是最多的一个城市,而且家家都有车,所以我去过北京,我也受不了,太堵了,基本上都走不动,出去了就车堵人,堵心更堵,所以现在各大城市都堵
② 同为大城市,北京为什么比上海堵
春节将至首堵北京。 其实,不仅是春节,每逢佳节,以及平时的星期一和星期五,无论是私车还是公车,行走在北京的人,都感觉“路不平”,一堵再堵,难以通行。 事实上,北京堵车的根源,并非仅仅在于道路规划,而在于发展的不均衡。 2011年,北京各个区中,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东城,西城六区的产值,占北京总产值的四分之三强,而其面积,却不到全市面积的10%,也就是说,北京的城区经济产出效率,大约是郊区的30倍。其中,产值最大的朝阳区,其产值超过3000亿,其一个区的产值,就相当于十个远郊区县的总产值。而西城区的产值,达到2100亿,是延庆的大约30倍,而其面积只有延庆的十分之一,产出效率高出大约300倍。 城区与郊区差别的过大,固然使中心城区产生了聚焦效应,但是,也造成了郊区的塌陷。由于城市中心经济力量的集中,北京的资源基本被城区掌握,如此,人口亦主要被城区吸附。目前,北京市区人口超过1000万,比郊区所有的人口总和还要大。城区的人口密度,十倍于郊区。 在此情况下,工作机会都集中在城区,北京成为一个分裂的城市。大量的人口,拥挤在中心城区的弹丸之地,各种人均资源,都非常低下,此外,还有大部分人是在城区上班,而散居在通州,昌平,房山,大兴,顺义等郊区,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睡城”。而这些散居在郊区的人口,其白天的活动,仍然需要占用城区的资源,道路交通,亦是如此,在北京,每天下班时间,往通州方向的车辆,从来都是黑压压一片,连绵数十里。 不仅交通拥堵的根源于此,北京的房价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核心城区发达,而郊区落后,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市区,自然人口也向中心城区集中,导致中心城区土地压力增大。中心城区房价自然居高不下。 中国的大城市,基本都堵车厉害,但是,论其程度,上海却较北京稍轻,一个重要原因,即是上海发展相对均衡。 相对而言,上海主城区产值,大约占总产值的30%强,而且比较分散,浦东新区是上海产值最大的区,俨然新城区,分流了上海的很大部分人口,郊区如青浦,闵行等区,产值与核心区基本持平,可谓是郊区强镇。这些郊区强镇,容纳了大量的工业人口。而上海主城区人口,不过700万左右,不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就发展阶段而言,北京已经完成了从分散到集中的阶段,在城市总产值、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发达程度等方面的进步,使北京初步具备了现代化大都市的基础。从集中,到分散,从规模化发展,到功能化发展,实行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进行精耕细作,将是北京未来的趋势。 北京东部的通州新城未来计划打造成东方CBD,实现北京中心的东移,而南部的大兴,亦将重新规划。此外,北部的顺义被定为为北京未来的研发新区,其他如密云要做北京的休闲之都,怀柔要打造北京的文化产业基地等,均可放手发展,各自精彩。 相对而言,环渤大经济区的发达程度远远落后于长三角。长三角不仅有中心城市上海,亦有杭州,苏州,绍兴,嘉兴,无锡,扬州等等十余个经济发达的重镇,这些经济重镇,亦吸引了无数的就业人口。反观环渤海经济区,只有京津,而且民营经济不振,几乎所有的人口,都涌向了京津,尤其是北京,其他城市,都无法分流人口。 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中心城区的繁荣,还在于“小镇式繁荣”,而不是似当下这样,五环内灯火辉煌,五环外一片静寂。大城小区,大市小镇,方是北京的未来大势。 加快东扩南进计划,形成北京的普遍繁荣和均衡发展,方才可以分流人口,彻底解决交通问题。而目前的限行,只是权益之计,而非雄略之策。 北京郊区发展大计,十年可成,则“踏平北京”,解决拥堵,亦只需十年。
③ 北京为什么总是堵车
记得若干年前听一大领导讲话,说是北京堵车就两个原因:一是前面有车祸,二是前面有警察。当时领导的讲话引起了许多与会者的共鸣,想想也真是。 生活在北京的人喜欢侃,不会侃不能侃的应该算不上“北京人”,更入不了“北京爷”的行列。有事说事,没有事天南海北,特别是传播小道稍息,是北京的一大风景,不信你多坐几次三轮观光车或者出租车,“板爷”和“的哥”俨然个个是副总理级人物,不侃晕你是下不了车的。出车祸了,当然得侃,当然得前后车的人下来帮着忽悠,再后面的车也得想办法“钻”到前面来停停车开开车窗瞧个明白...碰到都明白事好说话的车主,各自道个歉各自蒙各自的保险公司,走人修车去了,但十有八九遇不到这样大气大度的同时出现的两(或者更多)车主,只好先是理论后是讨价还价了,个别的还会动手治气,你说这样路还有不堵之理。 警察在人们的心目中,形象总体是好的,但领导说前面有警察就堵车,我分析有几种情况:一是为领导开路限行,这在北京是天天有的事,中外国家领导人开路限行大家没有意见,只是现在不在此范围的但却想要开路限行的爷有点太多了,让人民警察们忙着路堵着还得挨着骂。二是警察查车,环路上查大车,交通结点上查酒驾,一早一晚确实是堵得让人想冒泡。三是个别警察指挥交通业务不熟练,明明大家基本都在按红绿灯正常行驶,他非要人为改变信号灯或者他让开车人不按红绿灯行驶。四是安装了太多的电子眼,许多电子眼不是疏导交通,而是为了罚款!五是限速,三、四环路限速还好,一水的80KM,二、五、六环就复杂了,一会60一会80一会90一会100,给抽疯似的,还有城区道路,限速更是林林总总,让驾驶者无所适从。 朋友们在一起,也经常说起北京的堵车,我归结了一下(包括上面领导讲的),大致有如下原因: 一、人多车多。行人多,骑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的人多,且都自低着头走自己的路。公车私车执法车军车大车小车运输车各不相让,更不让行人。限购不是最好的办法,建议严格交通法规,提高用车成本。 二、接送孩子的校车公车私车多。幼儿园小学中学附近周一至周五早晚都是一个堵,连带周边也堵。取消择校,改变高考制度。 三、大型购物场所建设不合理,去南三环转转就知道了。无解。 四、立交桥设计不合理,好看不中用,许多立交桥都是伪立桥,上不来下不去。 五、限速限行不合理。城区道路80,二三四环路均90,五六环路都120,设计的道路应该可以满足这速度吧;取消公车试试,估计比现在的限行治堵有效。 六、六环收费。五环不收了交通缓解了,六环不收了会更畅通。 七、交通管制。该管的要管,不该管的取缔。
④ 北京为什么堵车
我认为,北京之所以堵车是因为北京的车流量太多,即使路很宽敞各种的高架桥,但是因为出行的时候都选择这样的一种交通工具,才会导致堵车。
⑤ 北京为什么堵车
交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认真分析了道路拥堵的原因,认为主要来自八个方面:
一是机动车增长迅速,交通流量持续攀升。
二是路网结构先天不足。城市中心缺乏南北干道,二、三环交通压力极大,环路之间缺乏快速联络线,城乡结合部缺乏主干道,市区断头路多,环路节点和立交桥不能满足大流量需求。
三是公交线路及站点设置存在问题,主干道缺乏公交港湾,环路主路经常出现公交车“压车”现象。
四是停车设施严重短缺。
五是道路施工加剧了拥堵,对整个路网都产生了影响。
六是重大活动多。
七是出租车空驶率高,增加无效交通量。目前市区主要道路出租车流量占总流量40%以上,出租车空驶率近50%。
八是管理上还存在不科学、不到位的地方。有的路口信号灯配时不太合理,有的地方交通标志不明显。由于警力严重不足,许多地方基本处于无警力控制状态,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违章频繁。
⑥ 北京堵车什么原因
专家点评:
北京的大拥堵说明北京的道路已经到了一个饱和点了,有一点外在因素就引起了全城的拥堵。我觉得除了软件完善、提高能力以外,还应该从根本上、从规划调整方面减少这个上下班的高峰人流。因为北京的拥堵主要一个原因是规划中有问题,三环内置办公区,围着三环以外,有很多的这种住宅区,居住区这样的地方,虽然加快了地铁和公路交通的建设速度,但是公交运力的增长和上下班人流的增长完全不匹配,比如说地铁是公认的高速大容量的交通工具,但是北京的地铁现在已经是挤的没办法,所以网友就开玩笑说,你要是跟谁有仇让他坐地铁去,人进去相片出来。地铁不行了,大量人口就要买车,一买车拥堵肯定就要加剧,现在这个500万辆车,我觉得还没到顶点,将来800、900万辆也是有可能的。
这个解决的办法必需得调规划,比如说现在要扩经济、扩CBD,搞丽泽商务区,还是把办公区集中在三环内,将来还会要大大的提高上下班人流密度,公交能不能跟得上还是一个问题。所以规划的问题还是要用规划治本,将来怎么样想办法把办公区放在卫星城,放在外围,减少上下班高峰的人流,这样才能使拥堵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