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的皇家寺院是哪个
扩展阅读
杭州哪里有购买天梭表的 2025-07-19 01:41:50
北京10月哪里好玩 2025-07-19 01:37:33

北京的皇家寺院是哪个

发布时间: 2022-12-15 18:10:26

⑴ 一座根植于北京的藏传佛教皇家寺院———雍和宫

雍和宫位于东城区雍和宫大街东侧。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由皇子胤稹在明代内宫监太监官房旧址上建造,称稹贝勒府。胤稹获得和硕雍亲王封号后,改称雍亲王府。

雍正十三年,因雍正帝灵柩停放在此,将宫内永佑败、法轮殿等主要建筑改易黄瓦,将雍正帝像摆放在永佑殿进行供奉,并改名神御殿。

从此雍和宫成为清帝对祖先进行供奉的地方,大部分殿宇为喇嘛诵经之所。清政府以此为中心管理全国喇嘛教事务。

雍和宫内保存的佛像及丰富的佛教经典文物数以千计,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陈列其中,如有雍和宫“三绝”之美誉的“五百罗汉山”金丝楠木的木雕佛龛”和18米高的“檀木大佛”。

雍和宫原有医学殿、数学殿、显宗殿和密宗殿4个学殿。喇嘛在这里分别学习医学、佛教、历法和佛学经典知识。

雍和宫的建筑雄伟壮丽,共有院落五进。天王殿、雍和宫大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是其主要建筑,并配有牌楼、碑亭、配殿。

从飞檐斗拱的东西牌坊到古色古香东、西顺山楼,共占地面积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余间。

宫内最大的建筑是万福阁,黄瓦歇山顶,有楼阁三层,高达30余米。永康阁和延绥阁分别在左右两侧,悬空阁道将三阁联成一体,成为一组雄伟壮丽的建筑群。

历史 上的雍和宫,是清朝政府联系蒙藏地区的纽带和枢纽,政治地位极高。蒙、藏地区人民笃信藏传佛教,雍和宫自然就成为蒙藏宗教领袖、高僧大德在北京的活动中心。

⑵ 中国有多少皇家寺院

有四个皇家寺院;是雍和宫, 法门寺, 大理崇圣寺, 奉国寺。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亲王府。雍正三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雍正帝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柩,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

雍和宫,因干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干隆九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其事务,并成为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雍和宫,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该寺院主要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进宏伟的大殿组成。从飞檐斗拱的东西牌坊到古色古香东、西顺山楼共占地面积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余间。

主体建筑:

出雍和门,院中依次有铜鼎、御碑亭、铜须弥山、嘛呢杆和主殿雍和宫。主殿原名银安殿,是当初雍亲王接见文武官员的场所,改建喇嘛庙后,相当于一般寺院的大雄宝殿。

⑶ 北京皇家寺院在哪

皇家律宗寺院,也就是法源寺;

京郊最大的皇家寺院——潭柘寺

北京皇家寺院——碧云寺

⑷ 北京最有名的3家寺庙在哪

1、神州第一坛:戒台寺
戒台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马鞍山上,始建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原名“慧聚寺”。辽代高僧法均在此建戒坛,四方僧众多来受戒,故又名戒坛寺,寺内因拥有全国最大的佛寺戒坛而久负盛名。
戒台寺(又称戒坛寺)夙以“戒坛、奇松、古洞”而着称于世,位于门头沟区的马鞍山麓,距京城35公里,离区政府11公里,西靠极乐峰,南倚六国岭,北对石龙山,东眺北京城。寺院坐西朝东,海拔300多米,占地面积4.4公顷,建筑面积8392平方米。

2、闹市中的净土:广济寺
在北京的西四北头条胡同的东口大约100多米的地方,南侧有一堵红墙,略显巍然,这墙里便是享誉华夏的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广济寺。赵朴初先生生前曾在此办公。
北京着名的"内八刹"之一。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25号。占地2.3公顷。始建于宋朝末年,名西刘村寺。明天顺初年重建,成化二年(1466)宪宗皇帝下诏命名"弘慈广济寺"。1931年寺院失火焚毁,1935年重建。

3、千年皇家古刹:潭柘寺
潭柘寺是皇家第一寺院,历史悠久,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所以民间取名为"潭柘寺"。潭柘寺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
潭柘寺的香火很旺。信佛念佛的人越来越多。我从小与佛结缘。佛学的书接触过不少。佛是大慈大悲大能的,佛是充满智慧的,佛是大能并非万能的,佛就是觉者,人人皆可成佛。一切还是靠自己的修为。

⑸ 北京有哪些有名的寺庙

1、红螺寺

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城北5公里的红螺山南麓,距北京市区55公里,景区总面积800公顷,国家AAAA级旅游区。

红螺寺始建于东晋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原名“大明寺”(明正统年间易名“护国资福禅寺”,因红螺仙女的美妙的传说,俗称“红螺寺”)。

红螺寺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它背倚红螺山,南照红螺湖,山环水绕,林木丰茂,古树参天。红螺寺处于红螺山山前的千亩苍翠的古松林之中,形成一幅“碧波藏古刹”的优美的画卷。

2、大钟寺

大钟寺原名觉生寺。位于海淀区北三环路联想桥北侧,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大钟寺本为皇家佛教寺庙,于1985年辟为古钟博物馆,馆内展示中、外古代钟铃共400多件。

大钟寺在1996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式成为受国家保护的古迹。

3、白云观

白云观位于北京西城区西便门外白云观街道。始建于唐,为唐玄宗奉祀老子之圣地,名天长观。金世宗时,引大加扩建,更名十方大天长观,金末重建为太极宫。

白云观内收藏着大量的珍贵文物,最着名的有“三宝”:明版《正统道藏》、唐石雕老子坐像及元大书法家赵孟頫的《松雪道德经》石刻和《阴符经》附刻。

4、真武庙

位于房山区佛子庄乡(距北京市中心 62公里)。始建于明代,距今已500多年。真武庙为三进院落,两座大殿,分别供奉真武大帝、碧霞元君。

另有四座配殿、两座、两座陪楼以及十几间山房,总建筑面积三千平方米。真武庙是方圆几十钟楼个村庄的中心庙宇,香火极盛,名扬遐迩。因道观很有灵性,且主殿供奉真武大帝,被道教内部誉为北方“小武当”。

5、碧云寺

位于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西山余脉聚宝山东麓,是一组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的园林式寺庙。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后经明、清扩建。

寺院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造。整个寺院布置,以排列在六进院落为主体,南北各配一组院落,院落采用各自封闭建筑手法,层层殿堂依山叠起,三百多级阶梯式地势而形成的特殊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