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长安城和北京城有什么共同点
扩展阅读
福州西湖附近哪里好玩 2025-07-18 12:17:35
天津东沽哪里的房子便宜 2025-07-18 11:45:59
北京五日游报团多少钱 2025-07-18 11:29:01

长安城和北京城有什么共同点

发布时间: 2022-12-19 00:14:53

1. 唐代长安城 宋代东京城(汴梁城) 明朝北京城 不同与相同点

地方不同,民俗有差别,但同为京城 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都市;战略位置最好,易守难攻;东京:是当时商业最发达,繁华的城市;漕运发达因此经济繁荣,但地处平原,容易受到攻击;北京:城市建设规划最好;战略位置不好,容易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攻击。 唐长安九经九纬,道路网格大,道路更宽,前横大街和朱雀大街都是200米以上的宽度,里坊制度,晚上关闭,不让出门,没有商业。宋代东京依然是延续里坊制度,但管理上没有唐代严格,立方之间出现了商业街市。明北京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道路网格已经比唐宋缩小,管理制度已经全面的变化,完全不同于唐宋。

2. 明朝北京城与唐朝长安城相比,城市布局突显了什么社会特点

明朝北京城与唐朝长安城相比,城市布局突显的社会特点:
第一、城市规模的发展:
1、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但唐继承后又加扩充,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它甚至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成京(今奈良市)和后来的平安京(今京都市)。唐长安大明宫规模也很大,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清明故宫紫禁城总面积3倍多。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2、明清北京城的布局、恢复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了历代都城的规划传统。整个都城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前左(东)建太庙,右(西)建社稷坛,并在城外四方建天、地、日、月四坛。在城市布局艺术方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运用了强调中轴线的手法,造成宏伟壮丽的景象。从外城南门永定门直至钟鼓楼构成成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沿轴线布置了城阙、牌坊、华表、桥梁和各种型体不同的广场,辅以两边的殿堂,更加强了宫殿庄严气氛,显示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势。
第二、城市设计思想的变化:
1、隋唐长安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自。
2、明清北京从布局来看采用了很严整的布局。突出了中轴的空间序列,其中轴线是世界城市史上最长的一条中轴线。采用了层层封闭的规划形象,层层分隔产生了深远的空间.尺度的处理也很严谨,外朝空间是内廷的四倍,比例为9:5,象征”九五之尊”。北京故宫的皇家建筑,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是保存至今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组。体现了一整套的礼制要求,运用了阴阳五行等象征手法,在雕刻,绘画,文学等其它的艺术手段上也有相当高的造诣。
第三、城市道路系统的规划:
1、唐长安道路为严整的方格网系统,共有东西11条,南北大街14条,互相直角。长安城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西市有许多外国“胡商”和各种行店,是国际贸易的集中点。东市则有120行商店和作坊。长安城采用严格的里坊制,全城划分为108个坊,里坊大小不一:小坊约1里见方,和传统尺度相似;大坊则成倍于小坊。坊的四周筑高厚的坊墙,有的坊设2门,有的设4门。坊内有宽约15米的东西横街或十字街,再以十字小巷将全坊分成16个地块,由此通向各户,坊里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2、明清北京城内的街道,基本是元大都的基础。街道规划很整齐。街道的分布基本形式是通向各城门的街道组成城市的干道。但是,由于城市中间有海子相隔,及南北城门不对应,有些干道不能相同,故许多干道是丁字形。在南北的主干道两侧,等距离的平列着许多东西向的胡,以胡同划分为长条行的居住地带,间距约70米,中间一般为三进四合院,大多为南进口。中轴线的大街最宽为28米,其他干道25米,胡同宽为5~6米。明代化为5城37坊。这些坊只是城市管理上的划分,没有坊墙坊门严格管理的坊里制。

3. 明唐长安城和名北京城在城市建设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代表四个方位的动物,青龙朱雀,玄武,白虎,这些神兽都一样,而且都用这些命名。都是讲究对称,坐北朝南,都是砖木结构为主,其实很多城池都是延续了了传统建筑的特点,比如日本京都的奈良城就是模仿长安建筑的。其实北京城是朱棣再因袭了元代大都的基础上建筑的,具体的总设计师还没确定是谁。但是古代工匠都是根植于传统建筑理念中开始设计的。

4. 比较唐朝长安和明朝北京的布局上的异同。

唐长安城总体上是中轴对称的格局,设计时参考了邺城和汉魏洛阳城的布局。城市建设过程中,还附会《易经》中“干卦六爻”的说法,根据龙首塬分为六条岗地的特点,安排了功能不同的建筑。此外,在城市的边缘规划了园林区,既可美化环境,又可成为民众的游览场所,是中国古代城市史上的一大创举。
而明清北京城则是反映了五行八卦思想,严格按照星宿布局,中国古代将天空中央分为太微、紫微、天帝三垣。紫微垣为中央之中,是天帝所居处。明朝皇帝将皇宫定名为“紫微宫”(紫禁城之名由此而来)。当时的建筑师把紫禁城中最大的奉天殿(后名太和殿)布置在中央,供皇帝所用。奉天殿、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象征天阙三垣。三大殿下设三层台阶,象征太微垣下的“三台”星。以上是“前廷”,属阳。以偶阴奇阳的数理,阳区有“前三殿”、“三朝五门”之制,阴区有“六宫六寝”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