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清朝有多少人在北京居住
扩展阅读
厦门哪个港口到漳州港 2025-07-03 02:05:05
骆闻怎么知道兇手在杭州 2025-07-03 01:57:02
福州哪里看小梅花 2025-07-03 01:54:32

清朝有多少人在北京居住

发布时间: 2023-01-21 23:16:47

⑴ 我国清朝时的“北京”人口最多的时候有多少

古代和近代北京作为国都时的人口数量

辽 (907--1125) 30万人
金 (1115--1234) 102万人
元 (1206--1279) 40万人
明弘治四年(1491年) 67万人
清顺治八年(1651年) 42万人
民国
1913年 73万人
1930年 130万人(南京为首都)
1936年 155万人(南京为首都)
1948年 203万人(南京为首都)

建国以来北京的人口数量

1958年 660万人 ,比1948年增加457万人
1978年 871万人 ,比1958年增加211万人;
因为1968年是文革期间,所以没有人口数据
1988年 1061万人,比1978年增加190万人
(1993年 取消粮票,外地人开始大量来京)
1998年 1246万人,比1988年增加185万人
2008年 2213万人,比1998年增加967万人;其中本市人员1204万,外地来京人员1009万。北京全年外来人口超过1亿5400万“人次”,居世界之冠。
总结:1948年至1958年(增加457万人)和1998年至2008年(增加967万人)为两个北京人口增长的“高峰十年”
最新消息:截止2009年2月北京瞬间人口已经突破3074万人

⑵ 北京故宫共有多少位明清皇帝居住

共有24位,其中明朝14位,清朝10位,另外大顺政权的李自成也居住过,没有计算在内。现故宫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同年明成祖入住,自始,明代(不含南明)各位皇帝均居于北京故宫,1644年清军入关,崇祯帝自缢,同年顺治帝入住故宫,之后清帝均居于故宫,末帝溥仪于1912年退位,但居故宫至1924年。
居住的皇帝列表
明朝(14位):
1. 明成祖 朱棣 (永乐,1402年-1424年)

2. 明仁宗 朱高炽(洪熙,1424年)
3. 明宣宗 朱瞻基(宣德,1424年-1435年)
4. 明英宗 朱祁镇(正统,1435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
5. 明代宗 朱祁钰(景泰,1449年-1457年)
6. 明宪宗 朱见深(成化,1464年-1487年)
7. 明孝宗 朱祐樘(弘治,1487年-1505年)
8. 明武宗 朱厚照(正德,1505年-1521年)
9. 明世宗 朱厚熜(嘉靖,1521年-1566年)
10.明穆宗 朱载垕(隆庆,1566年-1572年)
11.明神宗 朱翊钧(万历,1572年-1620年)
12.明光宗 朱常洛(泰昌,1620年)
13.明熹宗 朱由校(天启,1620年-1627年)
14.明思宗 朱由检(崇祯,1627年-1644年)
清朝(10位):
1.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 (顺治,1643-1661年)
2.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1661-1722)
3.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 雍正,1722-1735)
4.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 干隆,1735-1795)
5.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 嘉庆,1796-1820)
6.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 道光,1820-1850)
7.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 咸丰,1850-1861)
8.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 同治,1861-1875)
9.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1875-1908)
10.清废帝 爱新觉罗·溥仪( 宣统,1908-1912)

⑶ 清朝顶盛时期.北京有多少人

清顺治八年(1651年) 42万人

清朝时期统治当局对北京人口进行严格控制 康熙曾经规定 在京任职的非京籍官员被革职、解任后,必须马上离京 非京籍官员年老退休后也是严催起程 回老家休养 各个府衙书吏五年役满后 也要立即回原籍 而且还明确规定 若潜匿京城或私自来京 均要问罪 对官吏都设置如此苛刻的居留限制 对一般民众的限制就更为严格了 对北京外城的无业游民实行“逮回原籍”的政策 到1908年 北京内城居民为45万人 外城居民为30万人 由此看 200余年来 京城的人口数量控制效果不错

⑷ 清朝时北京内城基本上是旗人居住吗这些旗人的后代大部分还在北京还是大多回东北了

正黄旗就是从辽宁来的,那是满人的老家,清朝以后基本都回去了。之后一百多年,跟其他老百姓一样,为了生活工作分散世界各地,中国各地,还剩一大半没走多远,仍旧聚集在辽宁,东三省附近。至于说北京满人圈,应该是是某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在建国以后发家了,召集来一批亲戚报团吧,自称满人但祖宗在历史上没名没姓的。跟满清一点关系没有。

⑸ 北京市有多少满族人口数。

约占北京人口的1/50,主要根据北京高校统计。大约20万人。在上海约9000人。

满族人口总数为10387958人(2010年),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

满族人口分布于全国各地,以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自治区、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多,其他散居于新疆、甘肃、宁夏、山东、湖北、贵州等省区及西安、成都、广州、福州等大中城市。

人口分布:

由于历史的原因,满族散居全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

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主要聚居区已建立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宽城等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

⑹ 老北京是否有许多满族人

北京能有今天,我满族(旗人)没有大半功劳也有一半功劳。

北京城建都历史八百多年,我们旗人算上金代,至少占了一半的时间。

北京旗人俗语“少不征南,老不扫北” ,自清军入关,满洲人就把满洲作为自己老家,把北京作为大本营,在清朝,北京的旗人最多。据晚清最后统计,北京城人口大约一百万,而在旗人口七十多万到八十万。

为什么当年北京城近百万的旗人,而今天老北京民族一栏是满族的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为什么?就是因为当年有一大堆的满族人旗人们,因为历史原因,不得不把自己满族老姓改为汉姓,民族成分报为汉族。。。

无论是辛亥革命后的排满和后来的一些事件,北京的满族受尽了屈辱,流尽了血泪。有那么那么多人都改了汉族,隐瞒了身份。

与此同时的,一些汉族人为考试加分而改为满族,而很多当年因为怕迫害,把满族改汉族的满族人再也改不回满族了。

我不想评价什么,可是我想说,六十年前,随着大兵的进城,老北京四九城内的所有是满族人,腾出了东西城的胡同,搬出了他们世代相传四合院。

是满族,为北京城贡献出了这么多京味文化。

北京有名的艺人学者先驱,尚小云,金寄水,侯宝林,连阔如,刘兰芳,常宝华,罗常培,英敛之,启功……数不胜数。

北京旗人 俗称“生活居住工作在北京八旗子弟”又名“京旗”

有一种禁旅八旗或者叫禁卫八旗。保护北京城周边安全的驻防守护北京城的八旗官兵。

今天的老北京人有很多祖上是北京京旗(北京的八旗子弟)。

明朝时的北京设顺天府和大兴、宛平两县,城区分属五城兵马指挥使司,“五城”即中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城。中城位于正阳门内,皇城的两边。东城位于崇文门内,街东往北至城墙。西城位于宣武门内,街西往北至城墙。南城位于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外。北城位于地安门外往北至安定门、德胜门内。

⑺ 大清帝国在大盛时期,首都北京有多少人

大清帝国人口规模大约为2.4—3亿,北京大约要占总人口的1/30,所以推测首都北京要有1千万多

⑻ 明清两代故宫里住了多少人

明清时的北京城包括内城和外城两部分,而内城又包括皇城和宫城,处在森严壁垒之中心的宫城——故宫,就是我国明清两代帝王处理朝政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宫廷的四周绕以周长3000多米,高10米的红色围墙,称紫禁城,因此故宫亦称“紫禁城”。

故宫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占地面积720000平方米,有房屋9000多间(在民间则流传着9999间半的带有神奇色彩的说法)。设想一个人每天在一间房子里住一夜,一共要花25年时间才能把故宫的房子住遍,可见故宫有多么大,房子有多么多!它是世界建筑史上规模最大的宫殿群,被人们称做“殿宇的海洋”。

故宫的整体布局为“前水后山”型。“前水”指的是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河及太和殿前的金水河。“后山”指的是人工堆成的土山万岁山(清朝改称景山)。

故宫的主体建筑皆坐北朝南沿中轴线排列,两侧建筑依次向左右展开。这条中轴线向南引伸至天安门、前门及外城南门永定门,向北沿景山、钟楼,至鼓楼结束,宫城的轴线与北京城的的轴线重合,8公里长的轴线纵贯全城。城内除皇家建筑外,大多为青灰的四合建筑,所以,当人们登上景山南望,将会感到处在灰色背景中的金色海洋般的皇宫,是何等的气度恢宏,何等的华贵庄严。这是皇权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是古代无数能工巧匠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故宫总体上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亦称“前朝后寝”。外朝是皇帝处理朝政和举行各种国家盛典礼仪的地方,内廷是皇帝及他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生活地域。

⑼ 为什么有许多满族人生活在北京

满清入关,定都北京。
将汉人驱至“四九城”以外居住(主要在城南),清朝的皇亲国戚、王公大臣、部院府衙均在城内,其家属子女也尽数入城。
八旗军的营盘扎于城外,其将领在城内亦有宅院。
远在东北的满族人也开始来到北京城做生意,谋职业。
一代代传承下来,北京便成为满族人聚居的地方之一。

⑽ 清朝 故宫 常年居住的人口是多少最好有人数类别的举例

5524人
经过估算所得
皇帝一名
各宫妃子(按康熙王朝妃子最多的算,包括太后)约52名
内务府大臣,约50多名
其他3000名左右
毕竟北京故宫的设计是按三头六臂哪咤图设计的,保守估计也就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