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风险等级调整标准
北京没有高风险地区,截止2022年3月30日只有朝阳区六里屯街道八里庄北里东社区是中风险区,其它区还是低风险地区。3月30日零时,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疫情风险等级查询显示,北京朝阳区小红门乡肖村已经由中风险区调整为低风险区。
目前北京:有1例及以上病例所在区人员非必要不离京,继续严格执行进返京政策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北京有1例以上(含1例)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区人员,非必要不离京。已经离京的可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返京。至目前,全市共有高风险地区2个,为朝阳区潘家园街道松榆里社区、十八里店乡周家庄中路19号院;共有中风险地区12个,为朝阳区潘家园街道松榆东里社区、垡头街道垡头西里社区、三间房乡艺水芳园社区、南磨房乡南新园社区、十八里店乡弘善家园。
十八里店乡周家庄中路20号院、双井街道广和南里二条、垡头街道垡头西里三区、潘家园街道武圣东里、南磨房乡双龙南里和房山区窦店镇于庄村、窦店镇田家园村。全市其它地区均为低风险地区。
情中高风险地区划分标准有哪些?
1,低风险地区,无确诊新冠肺炎病例,或是连续14天都无新增加确诊新冠病例。
2,中风险地区,14天内有新增加确诊的病例,合计新冠确诊病例没有超过50例;合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了50例,14天之内未发生聚集性疫情。
3,高风险地区,总计新冠病例超过50例,并且十四天内是有聚集性疫情出现。
总结以县市区为单位,无确诊病例或连续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为低风险地区;14天内有新增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不超过50例,或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例,14天内未发生聚集性疫情为中风险地区;累计病例超过5例,14天内有聚集性疫情发生为高风险地区。
法律依据:《北京市卫健委关于新冠肺炎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根据当前疫情实际情况和发展态势,综合考虑新增和累计确诊病例数等因素,以县市区为单位,划分为低风险区、中风险区、高风险区。通过分区分类防控提高疫情防控的针对性、精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尽可能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风险等级每7天调整一次。(一)高风险地区:累计病例超过50例,14天内有聚集性疫情发生。
❷ 中风险进京防控政策
为进一步筑牢首都安全屏障,严密风险地区返京人员管理措施。加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待返京人员防控管理的若干措施如下:
1.根据北京现行疫情防控政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当租昌地人员暂不允许进京,待其所在县(市、区、旗)全域转为低风险地区后,适时放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域内其他县(市、区、旗)当地人员非必要不进京。需要进京的,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京后实施14天健康监测,并在抵京当日及满7天时进行核酸检测。
2.尚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待返京人员,和曾有14日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且尚未返京的人员,要相对固定居住场所,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政策规定,关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变化,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落实健康管理,做好自我防护,确保健康安全。
3.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以外的其他地区人员进京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证明。
更好地科学精准有效防控疫情,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对首都防控措施作出调整和加强。现将主要措施通报如下:
一是最大限度减少出京活动。在京人员近期非必要不出京,不前往新增感染者及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在京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军队加强所属人员日常防疫管理和排查管控,严格出京审批,落实“谁申请、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要求。 重点场所、重点行业可视情要求出京人员在返京后立即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方可返岗工作。
二是继续坚持涉疫地区人员限制进返京政策。有1例及以上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县(市、区、旗)及14天内有该县旅居史人员严格限制进返京,就地落实防疫要求,对其“北京健康宝”不赋绿码。有1例及以上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地级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的县、市、区)其他县人员非必要不进返京,确需来京的须持“北京健康宝”绿码和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京后主动报告,进行14天健康监测。
三是所有进中枯京人员严格查验“北京健康宝”。全国各地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对来京人员逐一查验“北京健康宝”,严阻非绿码人员登机登车。未安装“北京健康宝”的,现场下载并查验赋码状态。对老年人、儿童、视力听力残疾人等群体,可采取核验同行人员赋码状态或查验本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措施,便利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人员出行。
四是加强进出京旅游管理。市民群众最大限度减少出京旅游活动,京内景点严格控制预约人数。暂停跨省旅游,在途团队加强防疫管理。继续暂停出入境旅游业务。
五是严格会议论坛防疫要求。会议论坛等活动坚持非必要不举办原则,尽可能采用视频形式,最大限度压缩线下活动规模,减少外端口人员进京。确需举办的,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严格落实各项防疫要求。北京马拉松推后举行。
六是从严落实公共场所防控措施。按75%限流开放公园景区、影剧院、博物馆等室内外文化娱乐场所。社区棋牌室、麻将馆等场所暂停营业。商务楼宇、商超、餐馆、酒店、各类门店等各类室内外公共场所,严格落实扫码登记、体温检测、佩戴口罩、“一米线”、清洁消杀、限流错峰等措施,做好有序排队和客流疏导,坚决防范扎堆聚集。
七是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在京各类用工单位要加强内部人员排查管理,对入境进京人员、有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以及与涉疫人员、地区、场所有交集人员要按要求及时排查管控报告,对发现的漏管漏控漏检问题将严肃倒查追责。个人要严格落实各项常态化防控要求,不断提升防控敏感性,有涉疫地区旅居史、人员接触史的加强健康监测,第一时间主动报告,按照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健康管理,履行好个人防控义务。对拒不配合防疫管理,故意隐瞒旅行史、接触史、密接史的,将追究法律责任,并公开通报,提高全社会主动防疫意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四十二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
(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二)停工、停业、停弊培扒课;
(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第四十五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国务院有权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
❸ 北京的防疫最新政策
【进京规定】
10月12日新增:返京后居家健康监测3天
9月3日起新增:倡导抵京24小时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抵京24小时后、72小时内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抵京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7月6日起进返京最新消息:
进返京规定
☑7天内有1例及以上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县(市、区、旗,下同)旅居史人员严格限制进返京
☑对有1例及以上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地级市其他县人员、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人员不再限制进返京。
同时,按照“防控为主、统筹兼顾、稳妥有序、逐步推进”原则,分批有序恢复直航北京国际商业客运航班。
☑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北京健康宝”绿码,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正常进返京,抵京24小时后、72小时内进行1次核酸检测。
通勤人员进京
➊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➋“北京健康宝”绿码政策。
国内其他口岸入境人员
在当地完成“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后,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北京健康宝”绿码即可正常进返京。
对密切接触者、直航北京入境人员
实行“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对密接的密接实行7天居家隔离,对涉疫场所暴露人员、7天内有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旅居史人员实行“3天两检”并做好健康监测。
进入公共场所要求:
坚持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公共场所及社区(村),参加有组织聚集活动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严格测温扫码和查验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压紧压实“四方责任”。
坚持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区域人群常态化核酸筛查,确保“应检尽检”。认真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严防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问题。
》》外地进京返京人员最新规定(持续更新)
》》北京从中高风险地区进返京人员一律进行健康观察
【出京规定】
•北京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北京健康宝”弹窗人员严控出京。
•其他人员出京不受限制,但不得前往7天内有1例及以上感染者所在县。
重要提醒:以上内容为电话咨询北京市民服务热线010-12345,政策实时变动,请您出行前务必再电话核实一下
•乘坐火车出行,进站旅客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其他核酸检测时间以当地疫情防控部门及铁路局要求为准。
•乘坐飞机出行,须持登机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并满足目的地防疫要求即可乘机前往旅行目的地,在出行过程应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如果进入航站楼须提供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政策来源:2022.7.2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重要提示》】
•环京通勤人员:近期每次进出京查验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政策来源:2022.5.3北京发布《最新出京政策》】
小编提醒:出京前建议咨询清楚目的地所在社区、单位或酒店执行怎样的防疫措施,以免耽误行程。
➤推荐阅读:
》》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有哪些?
》》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市区旗有哪些?
》》北京24小时核酸检测机构名单(地址+电话)
❹ 北京风险地区等级划分标准
高风险划分的标准:低风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自2022年11月12日起实施)低风险:无确诊病例或连续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中风险:14天内有新增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不超过50例,或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