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一中为什么不好

北京一中为什么不好

发布时间: 2022-04-24 19:06:36

㈠ 北京一中 初中 升学率

升学率是百分之80
北京市第一中学(Beijing No.1 High School)是一所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12年学制的北京市实验学校,前身为八旗官学,始建于1644年(清顺治元年)。1949年,由市政府接管,更名为北京市第一中学。
北京市第一中学简称北京一中,前身为八旗官学,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是清王朝专为八旗子弟设立的学校。
1894年经整顿增设八旗书院一所,取名经正书院。
创始人徐桐,监院宗室宝丰。1902年改名为宗室觉罗八旗中学堂。

㈡ 北京一中、国子监中学和二十一中怎么样

上述三个学校是安定门一带有名的3个传统学校,国子监,原来的143中,现在应该是只有初中。

北京市第二十一中学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学,其前身是北平私立崇实中学,创建于1865年,1952年改为现名。学校现有35个教学班,1600余名学生,教职工150人,其中专职教师100余人。
北京一中是一所老校、也是一所名校。校址在东城区鼓楼东大街宝钞胡同。2001年2月被授予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铜牌。

㈢ 北京一中怎么样

偶就是在那里上学的拉,
那里嘛,师资方面嘛,略微差一些,不过比较负责任,属于那种辛勤性的
还有除了个别的班作风不好,其他的都很好的,团结,等,比一般学校好很多,不勾心斗角什么的,
那个学校的校长好,和蔼总之老好了,把一中管理的可谓是蒸蒸日上啊,嘿嘿。。其他的领导人也不错,顶多就是严厉点,不过也都是为学生好,学生出什么事情,它们绝对管,挺好的。还有还有,就是不错嘛,可能刚去的时候不习惯,或是觉得不是很喜欢,不过时间长了,会爱上那里的,我就是例子,嘿嘿。。

㈣ 北京一中怎么样学校人多么

我是北京一中应届毕业生
现在学校的情况是文科不到80人其中能上本的大概不超过30人(不含特长)
加上特长也就40人 也就是50%的上线率
理科不要考虑了人有不到100人 其中能上本的不到20人(不含特长)
所以来我们这的话还是选文吧 还比较有希望
到是大专90%以上都能上 基本都有学上。。。。。
在东城算是高中里倒数第5
不过环境还可以 现在校风也好多了 而且成绩也是在继续稳步上升的

大概就是这样

㈤ 一中和三中哪个更好

一中更好。

北京市第一中学(Beijing No.1 High School),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由北京市东城区教委主管的全日制公立完全中学,1988年被区政府定为实验学校。

学校前身为八旗官学,始建于1644年(清顺治元年);1894年,增建为经正书院;1902年,改名为宗室觉罗八旗中等学堂;1904年,更名为宗室觉罗八旗高等学堂;1912年,改为京师公立第一中学校,变为一所普通公立中学;1949年,由市政府接管,更名为北京市第一中学。

办学规模

截至2010年10月,学校有48个教学班,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愈2000人。经市教委批准,高中面向全市招生,并可招收部分寄宿生,学校是北京市体育(田径)传统校、也是北京市艺术传统校。

截至2010年10月,学校有教职员工150人,其中特级教师(王志伟)、市区骨干教师15人。北京一中教师队伍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特级、高级教师为主的骨干教师,另一部分为大学及研究生毕业的青年教师。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北京一中

㈥ 北京一中怎样

同意多智星的。
25中有许多都是靠交赞助费进去的。而且校风也一般。
一中的上任校长,也就是邓校长。抓得挺严的,一中也就慢慢地向着好的方向了。
现在,邓校长被调到了25中,管理。

进25中的第一个学年要去廊坊吧(好像)呆一阵子。那边毕竟爸妈不在身边。所以,只是生活老师在那里管理。

一中确实比25中更不错!只要你好好努力,在一中能交到很多值得交的朋友。老师也不错,只要别碰到很极端的人!
有一些人,自己不努力,只是一昧地埋怨学校不好。

我给的这些建议,只是供你参考一下。记住,不管别人怎么评价,自己的感觉最重要!!

㈦ 北京一中和北京177哪个好

如果按分数来说 是1中比177好 但是这两个学校真的没什么分别 如果上了这2个学校 你还是转校或者还是复读吧。。。
补充一下:”怎么说呢,反正177的师资好像不是很好 ,而一中,只要你别碰上特烂的老师,还是可以的。 毕竟一中是二类校。而且最近几年来一中的成绩在整个儿东城来说还算是二类校中的佼佼者。 但是,我个人认为,现在一中的校长没有以前的邓校长好了。不过也还可以。“
欧洲的小肥鱼 我想问问您 您在这儿瞎说什么呢?1中?2类中成绩的佼佼者?我怎么只记得1中今年是437啊?22中好象490多分吧?您是哪年上的一中啊?还邓校长。。我不想骂你什么 但是看到开头那几句我就火了 你这样说一中不是对他好 你是误了提问者!如果你不清楚现在1中的情况就不要随便说!

㈧ 北京市第一中学怎么样

北京一中是一所老校、也是一所名校。校址在东城区鼓楼东大街宝钞胡同。2001年2月被授予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铜牌。

历史沿革
教育方针
师资队伍
杰出校友
校园设备
社会荣誉
办学思想
历任校长
八旗官学管学大臣徐桐罗常培徐楚波张幼成李世濂汤朝晖
发展状况
地理位置历史沿革
教育方针
师资队伍
杰出校友
校园设备
社会荣誉
办学思想
历任校长
八旗官学管学大臣徐桐罗常培徐楚波张幼成李世濂汤朝晖
发展状况
地理位置
展开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北京市第一中学简称北京一中,前身为八旗官学,建于清顺治元年
北京市第一中学
(1644年),是清王朝专为八旗子弟设立的学校。1894年经整顿增设八旗书院一所,取名经正书院。创始人徐桐,监院宗室宝丰,校址即北京一中现校址。1902年改名为宗室觉罗八旗中学堂。1904年改名为宗室觉罗八旗高等学堂。1912年蔡元培主持教育部,决定:"八旗高等学堂仍准设立,唯将八旗取消,五族皆可入",同年八月改宗室八旗高等学堂为京师公立第一中学。1949年4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北京市第一中学。截止到1966年一直为男生校。1988年被东城区政府命名为实验学校。1990年起实施12年一贯制中小学整体实验。编辑本段教育方针
学校一贯继承发扬“有志者事竟成”的传统精神,遵循教学规律,教书育
北京市第一中学
人,为学生全面成才打好基础。在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学校努力构建“以教学为中心,课内外相结合,以家庭社会为依托”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在学科教学、德育、科技教育、艺术教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均以形成特色。学校遵循“主体、个性、现代”的教育理念,提出“全面育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整体办学方向。在高中新课改中,课程设置多样化,围绕“主体、探究、效率”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多层面的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模式的施行,都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平台。编辑本段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教职员工180人,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愈2000人。经市教
北京市第一中学
委批准,高中面向全市招生,并可招收部分寄宿生。?北京一中教师队伍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特级、高级教师为主的骨干教师,另一部分为近年来大学及研究生毕业的青年教师。中老年教师经验丰富,青年教师朝气蓬勃。敬业爱生是师资队伍的基本素质。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育人的方针,承担了北京市教育科学“八五”和“九五”重点课题,还是教育部“九五”重点教育科研课题组主要成员。北京一中实施9年一贯制,从小学毕业直升初中,一中小学部使用景山学校21世纪教材,为学生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学校是北京市体育(田径)传统校、也是北京市艺术传统校。几年来为大专院校输送了许多体育和艺术类特长生。编辑本段杰出校友
一中是北京市最古老的学校之一,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老舍、刘白羽、许嘉璐、强卫、李荻生、刘晓晨、李素丽等都是一中的校友。近几年一中的发展受
北京市第一中学
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李岚清、柳斌、龙新民、张健民、李志坚、强卫、徐锡安、陶西平、林文漪、陆宇澄、胡昭广等领导人为一中题词或批示勉励学校、或亲临学校指导工作。编辑本段校园设备
北京一中校园环境优美,被北京市评为花园式学校。校内有塑胶跑道,宽
北京市第一中学
广的操场、礼堂和食堂;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图书馆、学生览阅室、电教室、多功能教室、学生机房和木质地板的形体房、各教室都安装了闭路电视和多媒体设备。 优美的校园、先进的设备、良好的校风、严谨的教学传统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进入我校学习提供了求学成才的条件。编辑本段社会荣誉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
北京市第一中学
作先进单位,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优秀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北京市绿色学校等。1978年被批准为全国铁路重点中学和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2004年由铁路移交西城区政府管理,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先后被教育部、北京市及西城区授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优类学校”、“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校”、“电化教育优类校”、“实验教学先进校”、“创建文明行业示范单位”等一系列光荣称号,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编辑本段办学思想
学校的校训是“勤奋、求实、创造、奉献”。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以质求发展”的办学思想,以多样性为特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中学阶段的基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创新,每年为北大、清华等全国重点大学输送了大批优秀高中学生。 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以质求发展,以多样性为特征,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把北京市第一中学建设成为“研究型、开放式、高质量、信息化”的现代化示范中学,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坚持“全面育人”的教育原则,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国家规定的教育内容,完成学业,为进一步深造或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学校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有专设部门和人员负责学生的思想工作、青春期教育和心理辅导,有专设的医务保健室为学生服务,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编辑本段历任校长
八旗官学管学大臣徐桐
北京一中前身为八旗官学,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是清王朝专为八旗子弟设立的学校,学校隶属于清朝太学(国子监) 清光绪八年(1882年)八旗官学经历了一次大的整顿,增设了管学大臣,第一任管学大臣为吏部尚书大学士徐桐。 (现北京一中校园内,碑亭中仍清晰可见徐桐当年撰写的碑文) 京师第一公立中学校长 美国康必乃尔大学毕业,1923年留学英国,曾三任京师公立第一中学校长: 1923(因去伦敦留学未到任) 1924.7----1928.8 1934.9----1939.9 京师公立第一中学代理校长 1923.2--1924.7
罗常培
我国着名的语言学家,教授,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 罗常培先生是北京一中历史上一位不领薪水的校长,任职期间全部薪水均购图书捐赠学校(文化大革命中损失惨重,罗常培的赠书,现只有少量尚存,尾页可见罗常培的藏书印) 罗常培任校长期间,前后曾有数位文化教育知名人士到一中任教,老舍、郑天挺、董鲁安。罗常培本人,他们不仅带来了进步的思想,而且带来了新的文化,董鲁安是北京教育界第一个教语体文的,以后的老舍先生,罗常培先生也都是用白话文教学。这在当时就是崭新的人物了,可以说是“天风气之先”“五四”的新风吹到了一中,为一中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徐楚波
1949-1976 北京一中校长 1976-1982 北京一中名誉校长 1949年1月北平解放,4月11日徐楚波代表人民政府接管北平市第一中学,并担任校长。学校定名为北京市第一中学校 徐楚波,人民教育家,1949年九月参加了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会议。建国后历任全国政协二届委员;第三、四、五届常任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委;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市人民政府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市分会常务理事;副主任理事。
张幼成
后调任教育局局长、东城区区长
李世濂
后调任新华社国际部主任北京
汤朝晖
任166中这所区重点校的副校长、书记。两年前,一中原校长邓少军调任25中校长,汤朝晖被任命为一中的校长。编辑本段发展状况
学校坚持以“教育改革促发展,教育科研求创新”的发展战略。在不懈的改革、探索的实践中,学校逐步形成了“构建学生的健全人格,打好学生的发展基础”的教育理念和“尊重学生自主,倡导人文教育,重视环境熏陶,强调道德实践”的教育主张。学校明确提出了“优秀的初中毕业生,经过三年高中培养,应当成为人格发展和身心发展兼优,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兼优,人文素养和科学(自然)素养兼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优秀高中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学校教学管理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统一,遵循“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原则,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以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方式,发展“人文素质教育”、“自主性发展”的育人特色,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研究性学习,为全面实施新课程做准备。

㈨ 北京一中高中怎么样

北京一中的高中教学楼有一座.没有实验楼.总的来说硬件设施还不错,但高中的学校风气不好,学习氛围和环境不太好.
24中比1中要好很多,24中高中的老师要比1中的老师负责任,虽然24中录取分数线不算很高,但师资力量还是很雄厚的.(我不是1中的,也不是24的.只是用事实来说话)
建议你最好转校.
北京24比北京一中要好 有重点班 但好象没有分班考试 所以不用担心考什么 而且象这种2类学校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区别并不大

㈩ 北京一中初中很差吗

不是很差,一般吧
北京一中纯粹是因为校史长,是崇祯十七年(迫真)由满清建立的学校,但是因其教学水平一般,所以并不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