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的古称有哪些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古称有以下称号:
1、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
2、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
3、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4、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5、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1)北京被称为什么扩展阅读:
北平”一词,最早源于战国时燕国置右北平郡。
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北平,张作霖退回关外。后被日本关东军谋刺于皇姑屯,东北易帜,北洋政府结束运作。
北伐战争后,中国的首都回迁南京。撤销平津地方,改名为北平特别市。
民国十九年6月,北平降格为河北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相当于今日的直辖市。这一时期,北平虽不再是首都,但在教育方面仍有关键优势,拥有国立的北平大学,清华大学等着名高校,被国际人士称为“中国的波士顿”。
⑵ 北京的别称都有什么
北京别名:燕京、幽州、京城、南京;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2)北京被称为什么扩展阅读: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是世界着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
地处华北大平原的北部,北纬39度56分、东经116度20分,东面与天津市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省相邻。
北京土地面积16410.54平方公里,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北运河、拒马河等。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⑶ 北京以前都叫过叫什么
北京以前都叫过燕京、幽州、北平等。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后,赵公被封于延丰。燕都得名是因为它是古代燕国的都城。在战国时期的七位英雄中,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九州之一。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有州始建于汉、魏、金、唐,均为北京所治。
京兆,民国废顺天府,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京昭区被废,北京改为北平。
(3)北京被称为什么扩展阅读: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首都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六里河镇。遗址依然存在。黄帝后人于集,现居北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
北京市共辖16个市辖区,分别是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北京市人民政府驻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7号。
⑷ 北京被称为什么
首都。
北京,简称“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所在地,中国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国都。1949年10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⑸ 北京的古称是什么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5)北京被称为什么扩展阅读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所在地,也是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北京位于东经115.7°—117.4°,北纬39.4°—41.6°,中心位于北纬39°54′20″,东经116°25′29″,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毗邻渤海湾,上靠辽东半岛,下临山东半岛。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
201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5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18.9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2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7.9%。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1877.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6.5%。常住人口出生率7.96‰,死亡率4.95‰,自然增长率3.01‰。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23人,比2014年末增加12人。2015年末北京市户籍人口1345.2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11.8万人。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⑹ 北京别称是什么呢
燕京。
北京的旧称,始于唐朝。从公元759年开始,先后有四个历史时期称今北京为燕京。燕山,北宋末年曾对北京重新命名为燕山府。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全国第二大城市。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世界着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北京简介
北京市位于北纬39度56分,东经116度20分,地处华北大平原的北部,东面与天津市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省相邻。2020年11月1日零时,北京常住人口为2189万人。北京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
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匀,东北部和西南部山前迎风坡地区为相对降水中心。北京市被世界权威机构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联合国报告指出北京人类发展指数居中国城市第二位。
2020年,北京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1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一点二。北京地处中国北部,华北平原北部,东与天津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相邻。
北京是世界着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所在地。
⑺ 北京被称为什么城
北京被称为四九城。
1、京城自明代后形成“里九外七皇城四”的建设格局。“里九外七皇城四”是指北京内城有九座城门,外城有七座城门,皇城有四座城门。内、外、皇城统一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行政区。
2、清代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将汉民全部驱至外城居住,腾出内城住八旗军队及所携家眷。这样,一个北京城被人为地划分成两部分,内城成为军事驻防地兼家属区,外城则是单纯的居民区。
3、内城、外城泾渭分明,旗人、民人界限森严。当时的八旗很为自身的特权地位自豪,称自己的所居地为“四九城”,来标明自己是拱卫紫禁城的高于他人的特殊群体,以区别居住在外城的民人。
4、这个“四九城”,即皇城的四个城门、内城的九个城门的总代称。由此可知现在以“四九城”代替“北京城”的称谓,是不全面的。从地域上看,它把外城排斥在外;从历史来源上看,它是因民族歧视而产生的区域概念。
5、四九城是指皇城的四个城门、内城的九个城门的总代称。皇城四门分别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而内城的九门分别是正阳门(前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6、四九城现在已经不仅仅指朝阳、宣武、崇文等城区,已被引申为北京。四九城饱含了人们对北京文化、情怀以及安静和谐氛围的怀念。
⑻ 北京的别称是什么
燕京、蓟城、涿郡、幽州、北平。
北京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辽代以后,是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 它集中地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名胜古迹很多。如故宫、景山、北 海、中南海、颐和园、天坛、地坛、长城--八达岭、慕田峪长城、周口店中国猿人和山顶洞人遗址等。
(8)北京被称为什么扩展阅读:
北京是明成祖朱棣篡政后,迁都北平后改的,意与南京相对之意。1368年8月,明大将徐达率大军攻占了元大都。虽然元顺帝逃往了漠北,但其许多军队仍滞留在大都周围,时时威协着大都,元将领也速就曾兵临通州。
朱元璋当即命令大将常遇春率重兵消灭大都周围的元军。1369年6月,常遇春荡平了大都附近元的残余军队。战报送达朝庭,朱元璋便以“蓟北悉平”为名,将元大都改为“北平府”。这也就是北京也称北平的来历。
北京地区上古时称幽陵,夏朝时称冀州,周朝时称蓟,春秋战国时是燕国的都城,故称燕京。秦置广阳、渔阳,西汉设幽州,东汉为广阳、蓟县,北魏称燕都,隋改涿郡,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就从这里开始。唐改称范阳,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就是从范阳起兵的。
唐以后又一度称幽州。辽建都在上京,把这里作为陪都称幽都,也称南京,因此地在上京之南。金朝建都于此,称中都,并对其进行了扩建。这是北京八百余年建都史的开始。
⑼ 北京号称什么之都
北京被人称呼为“帝都”。北京叫“帝都”,是因为北京是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政府最高部门的所在地。自古以来,北京就是古代绝大多数朝代的都城,是皇帝和最高领导人居住的地方,所以称呼为“帝都”。
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境内流经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等,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穿过崇山峻岭,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汇入渤海。北京的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有二十多个别称。截至2020年,北京市共辖16个市辖区,分别是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