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今年如何高考
扩展阅读
怎么从天津站到滨海机场 2025-05-15 03:30:45

北京今年如何高考

发布时间: 2022-05-08 04:46:42

❶ 我现在卡在复读班同学和原来班同学之间怎么办

6月7日,2021年高考开启,几乎每一年,第一位走出考场的学生,都会受到众人的追捧和羡慕,因为在绝大多数家长的眼里,提前走出考场的孩子,必定是学习优异的尖子生。
让我们来看看,今年高考第一个交卷的人都是哪些“大神”。
11点04分,北京人大附考点第一个出来的考生是一个帅帅的男生,他的表情极为淡定,云淡风轻的为大家讲解北京的作文考题。
海南侨中考点第一个交卷男生,长得也太帅了吧!
号称是杭州高考第一个交卷的男生,他是体育特长生,已经有大学招收了,所以他与其他考生相比压力应该小得多,而且大概率不是学霸,被问到作文写的怎么样,他说就是随便瞎写的。
太原五中考场第一个走出来的考生,一个人高大的身影显得孤寂而苍茫。
总算是走来了一位女生,来自于莱芜一中考场,这个胖胖的小女孩迈着自信的步伐,脸上自带学霸气质。
济南九中考点,第一个出来的是一位梳马尾姑娘,一路小跑,豪横!
郑州某考场第一个冲出来的是一位红衣少年,自信到不要不要的,被问考得怎么样?大喊一声:考得非常好!
这些第一个走出考场的考生往往自带光环,受到大多数考生家长和网友的膜拜,看他们这么自信的样子,清华北大应该没跑了。
那么,提前交卷的高考生真的都是学霸吗?那可未必,第一个出来的人,如果不是学霸,往往就是学渣。
相关阅读
15年前 那些高考故意0分的考生怎么样了?
我是甜瓜。
2021全国高考报名1078万人,再创新高。
其中,河南第7年蝉联“高考第一大省”,报名125万人,比去年再增9.2万人。
这几天,网上看到一些照片,很感慨。
拍的是即将高考的同学们:
5月21日,云南大理连发多次地震,最高震级6.4。
当地高三的学生们在露天“教室”备战高考。
云南考生在户外备考
眼下的广州,疫情仍然严峻。
按考试人员的不同情况,划分了“七类人群”,包括:确诊者;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红码、黄码和发热考生;普通、社会考生还有试务人员与家长。
2021高考,是63.6万广东考生的人生大考,更是全社会的一次大考。
广东考生在接受检测
河北邯郸一高三班,全员穿上了“战服”,
背后用英文写着:“战斗的时候到了!”
我还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幕:
密密麻麻的笔记
堆积如山的书本
漫天飞舞的试卷
吃饭时也不忘看题
拼尽全力的我们
这是一群辛苦拼搏的中国孩子,
稚嫩的肩膀,扛过了一路难以想象的辛苦和压力。
中国高考,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
我给国外的同事看了这些照片,
他们惊讶地咧嘴,说:好辛苦!
我说:是很辛苦,却也很值得。
学海无涯,苦作舟,但我们为何非要吃这样的苦?
因为值得。
01
高考写8000字檄文的“白卷”女孩
如今怎么样了?
2006年,高考考场。
河南南阳,考生都聚精会神的答题,
只有一个女孩例外。
开考前已反复强调不能用双色笔答题,但她就是用蓝色和黑色笔“双色作答”。
考试规定不允许在密封线外写字,她却直接将笔名“碎心飞魔”,写在了密封线外。
规定不准在试卷上乱画,她却在空白处写上了“建议体会”。
这场考试,她全程没有作答,而是反顺序四科在考卷上写满了自己对“中国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的不满”。
四张试卷,每张两千多字,共写了近8000字。
她叫蒋多多,家住河南南阳市卧龙区王村乡蒋庄村。
蒋家有15亩地,收入只够供一个孩子上学,而家里却有三个孩子。
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学,父亲做起了兼职保险业务员,每天早出晚归跑业务,家里能下地干活的只有蒋多多和母亲。
这个只有150多人的小村,只出过2名大学生,蒋多多也曾承载着全家的希望。
蒋多多
贫寒之家,父母却勒紧裤腰带让孩子们读书。
从小到大,他们始终叮嘱“好好学习”,因为他们不想女儿和自己一样,一辈子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
蒋多多很争气,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随后,她考上了南阳八中,一所市级重点高中。
直到高二,她的成绩仍处中上,这让父母满怀希望。
变化,就发生在高二下学期。
一次偶然,蒋多多忽发灵感写了篇小说,她悄悄拿给上大学的表姐看,表姐看后觉得写得不错,提议发给报社看能否发表。
没想到,稿件寄出后,真被一家报社发表了一小段,
这让蒋多多深受鼓舞,她觉得自己“有才华”,其后更生出无限兴趣,并想象着自己可以“出书、当作家。”
于是,进入高三后,她几乎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写作上,全然忘记了学习。
《开学伊始》《天凉好个秋!》《魂断北京城》《睡美人复仇记》《网中人》……一部接一部,所有的作业本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字迹。
她说自己写了“大概100多万字”。
有同学看过她的“着作”后,夸她有才华,
这赋予了她极大的信心。
而同时,她的成绩开始一落千丈,这引起了老师和家长的注意。
其后,老师多次找她,规劝“专心学习,高考后再发展兴趣”,母亲也严厉地要求她“不要再写了!”
但越是压抑,少女的心就越深陷其中。
她表面上收敛,实则暗暗计划着要在毕业前“出书”。
当然,她的“小心思”没有瞒过众人,在遭到了老师、家长的一致批评,她开始“恨”上了高考。
“我这么有才华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参加高考呢?为什么必须考规定科目呢?如果只考写作多好……”
高考前,蒋多多已自知成绩一定不好,
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我要交白卷,要写下万字檄文抨击高考!我要成为0分考生,这样肯定会引起关注,我可能会红,可能会真的成为一名作家!”
高考前一个月,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备战,
蒋多多却在狂翻报纸,累积“高考檄文”素材。
考试当天,父亲特意准备好陪她去考试,她却断然拒绝了,无奈的父亲只能偷偷地去了,躲在考场外看着女儿,祈祷她一切顺利。
开考后,蒋多多故意用双色笔答题,她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素材一泻而下,反顺序四科倒写,足足写了近8000字来抨击高考。
她故意还将笔名“碎心飞魔”写在了装订线外。
落笔,她自觉十分快意,但走出考场,压力就来了。
考场外,卸下包袱的考生们一身轻松,
蒋多多的心里却开始打鼓。
其他同学们议论着“今年的考题不太难!你觉得呢?”
她只能无比尴尬,因为她根本连题都没有看过。
走出考场,守候多时的父亲迎了上来,关心地问“考得怎么样?”
她怔怔地说不出话,良久终于憋出一句:“考上是不可能了,我自有打算!”
她的打算,其实就是“打工”。
不想回家,不敢面对父母,不愿面对询问。
高考前,她就开始偷偷地攒钱,为了省钱,每天只吃一个包子,父母给的生活费都被她积攒下来,当作出门打工的路费。
填报志愿结束当天,她就独自乘车去了郑州。
到达郑州,已是次日凌晨。
她给在郑州的姐姐打电话,却因关机,联系不上。
于是,她就在郑州火车站的广场上游荡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姐姐联系上她,得知她的想法,批评她“太幼稚”,不准她一个人出去。
而叛逆的她,却偷偷离开了姐姐的住处,独自一人前往了山东菏泽。
到菏泽,已是次日凌晨1点,她在火车站枯坐到天明。
车站里,不少来来往往地人问:“小姑娘干什么的?是不是想找工作?”
她都警惕地一言不答。
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她开始轧马路在市区到处寻找小广告,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落脚处,但始终没有结果。
身上的钱花光了,她只好失望而归。
原来,这世上不光是理想和现实间的差距,
现实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同样可以让人崩溃。
回到南阳后,蒋多多不敢回家,整天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转悠,晚上就到亲戚家借宿一晚。
甚至有两天,她跑到南阳师院校园,准备在长明灯教室过夜,但因为教室没开,她只好到女生宿舍楼下,坐了两整夜。
那时的她,怀抱希望也备受煎熬。
如果批卷老师不按违纪处理,那自己的事可能就不够轰动,可能就不是0分,那所有的准备和冒险,岂不都白费了吗?
15年后,她回忆当时的情形:
“那一段压力特别大,好几次想死。”
终于,她还是熬到了6月23日,班主任打来了电话。
母亲问:“是不是出成绩了?”
班主任严肃地说:“不是,让蒋多多明天到校一趟。”
第二天一早,蒋多多就到了校,老师递给她一张“考试违规处理决定书”,让她签字。
那一瞬间,她几乎跌坐在地上,忙问:
“怎么只有一门违规呢?应该是全都违规啊!”
然后,她颤抖地将自己故意违规的事说了出来,
班主任沉默地看着她,许久叹口气说:
“上级只发了这一门。”
蒋多多急哭了:“不对,我四张卷全用了双色笔,应该都是0分啊!怎么就文综一门0分呢?!”
后来,她才知道,随手做的选择题和违规试卷并不在一起,因此其他三门选择题加在一起得了114分。
蒋多多慌了,她哭着求老师给她指条路,
但事已至此,老师也只能摇了摇头。
蒋多多仍然不敢回家,对父母的愧疚让她无法自拔。
那年夏天,她主动联系了媒体,希望通过舆论能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
确实有几家媒体来了,但感兴趣的内容并非教育问题,而是蒋多多个人的问题。
父母最后是通过报道才得知了女儿的事,
二老失望后仍表示:“砸锅卖铁,让娃复读一年。”
然而,蒋多多看着满面风霜的父母,最终摇了摇头。
蒋多多的父母
后来,学校和南阳相关部门送来了书,她收下了。
而当地教体局、妇联、乡政府给她送来的衣服和500元钱,她说什么都不收,被硬留下后,她逼着母亲让已经走出很远的乡政府员工冒雨回来,把钱拿走。
那天,她哭得很伤心,边哭边说:
“如果是精神上的鼓励,我心存感激;但物质上的帮助,特别是直接送钱,是对我的侮辱,我不会接受。”
其后,蒋多多曾求姐姐帮忙打印“作品”,并将其中一部分传给了一些出版社,然而却再没有等到回音。
她还曾把小说发到网上,依然水过无痕。
2007年,南阳市卧龙区王村乡蒋庄村。
雨后的田野湿漉漉的,踩过去,两行深浅的脚印。
被疯长的麦苗淹没的芝麻地里,蒋多多和母亲蹲在芝麻地里,吃力地薅着草。
7月的正午,阳光炙热。
阳光下,她满头大汗,两手泥浆。
母亲在旁边催促着:“快点薅,再晚就撂荒了。”
那是19岁的蒋多多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转眼15年过去了,
那个爱好写作的重点高中毕业生,再没写过一本书。
后来她早早地嫁了人,婚后生活在农村,
重走着父母曾拼命将她推离的路。
再见蒋多多,她正从繁重的农活中抬起头,
我问她:“后悔吗?”
她怔了一下,几乎是没有迟疑地点了下头。
我问她:“能否看看你曾经写过的书?”
她摇摇头,将眼睛望向面前的田野。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不是这样不好,只是她本可有更多选择。
人的一生,看起来很漫长,
但实际上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那几个关键点。
我想她真正后悔的,是没多读些历史,否则便知:
在隋唐科举制度出现之前,魏晋南北朝的门阀们就早已垄断了知识,让平民根本无法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是科举制度的出现,让寒门士子也可以通过科考改变命运。
高考制度,虽不完善,
却是从古至今,
留给寒门的唯一清晰可见的通路。
02
2008年的“白卷”男孩,还好吗?
2008年高考,安徽考场。
一名19岁的考生故意在每张试卷的答题卡背面写上了“我的名字叫徐孟南,我的考号是×××……”
然后,在题纸上洋洋洒洒写满了所谓“教育宣言”,
最后,以交白卷的方式,轰动全国。
徐孟南,1989年生人,家中贫寒。
家中四个孩子,全靠父母务农拉扯供养。
从小,徐孟南的成绩还不错,但高二开始,便抵触学校课程,成绩逐渐下降。
2008年,第一次参加高考的徐孟南交了“白卷”,他觉得自己很有想法,渴望以这样的方式获取媒体关注,然后宣传他自创的所谓“教育理念”。
最终,他总分161分,顺利落榜,
他的“教育理念”,无人认同。
此后,落榜的徐孟南辗转在全国各地的工厂:组装广告箱、制造井盖、包装卫浴产品、生产说明书……
脏活累活,干了个遍。
期间他多次试图换工作,都因只有高中学历而被拒之门外。
徐孟南的高中毕业证
在汗流浃背的车间,在咬紧牙关的搬扛中,
他一次次痛哭失声后,终于明白了为何父母勒紧裤腰带也要让自己参加高考。
吃尽生活的苦后,他明白了“读书才是最好的选择”。
2012年7月,23岁的徐孟南结婚了,
但这桩婚姻只在疲于奔命的日子中坚持了4年,便草草结尾。
2017年末,徐孟南下定决心重回考场,10月23日,他回到老家蒙城报了名,边打工边备战2018年高考。
在工厂里,会戴上耳机抓紧时间学习
曾经他的成绩可以上二本,
但十年光阴,早已今非昔比。
最终,他被一所中专录取了。
曾义无反顾交白卷的徐孟南,前往中学劝学
如今,已经32岁他,中专即将毕业。
当年同窗苦读的同学,很多都已风生水起,
而他,必须用更艰辛的努力,去追回失去的一切。
再见徐孟南,是在一家中学的门口,
他挂着横幅在劝学,上面写着:
“0分注定是错误,是伤害,请勿模仿我们。”
有同学路过,好奇地看着,
他会一次次认真地说:
“知识改变命运,一定要珍惜机会。”
这个道理,他用人生最好的10年,才终于弄懂。
03
那些年交过的白卷
2007年高考,湖南浏阳考场,
18岁的陈圣章交了白卷,4门科目全0分。
顺利落榜后,他做过药品推销、保险公司业务员、公益活动策划、夜总会营销员等……一直摸爬滚打,每样工作都很艰辛做不长久,频繁跳槽。
其后,他做了两次生意,都以失败告终。
如今,他开卡车运方土,早七点开工,晚10点收工。
‍网络示意图
可怕的不是辛苦,而是三十已过,我却越发迷茫。
再见陈圣章,他对高考零分的行为不再“豪情万丈”。
经过生活的打磨,他说:自己当时想得“太简单”,“一个人的作用很有限,难以改变现状”。
2008年高考,云南镇雄考场,
18岁的吉剑交了白卷。
他生于贫苦农家,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成绩最好的,父母一直寄予厚望。
从小,吉剑就很有数学天赋,数理化都很棒,
但他偏科严重,英语不管如何学都学不好。
2007年高考,吉剑名落孙山。
父母借钱供他复读,但吉剑明白,英语就是他通往大学路上的一道高墙,很难逾越。
于是,在复读期间,他拼命地写数学论文,寄往各地高校,希望能够获得破例招生。
然而,他并没有收到一所高校的回信。
于是,他开始对高考制度充满恨意。
2008年的高考,吉剑不仅违规将名字学号都写在了试卷上,还狠狠地抨击了高考制度,并写下了他对数理化的认识。
高考后他一直辗转各地打工,
餐馆杂工、建筑小工,海报派发……
他睡过公园长凳,捡过垃圾换钱。
兜兜转转了数年后,幸运的他通过电商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生活逐渐步入了正轨。
但回想起最初的打工生活,他泣不成声,称自己“像狗一样活着”。
再见吉剑,是在杭州,
在商场翻滚多年,早已褪去了曾经的稚气。
提及往事,他说:“高考对普通人而言,还是个公平的上升通道。所以冲动的学生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毕竟在没想清楚自己的人生前,高考还是人生很重要的事,千万不要为了博眼球,就把高考当儿戏。”
2010年高考,又一个白卷考生诞生了。
他叫张皎,也曾是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但在考上重点高中后,与周围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让他产生了厌学和抗拒。
那年的考场上,他在每张试卷中都留下了“破釜沉舟、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不生则死”这16个大字。
也如他所愿,张皎以0分高考成绩,一举成名。
他之后立下豪言壮语:“10年成为中国首富。”
可之后,他却走上了犯罪道路,
求职屡屡受挫,制作伪卡消费套现,被判入狱。
太渴望成功却走错了道路,
目空一切的少年,葬送了自己。
人总是在真正失去后,才知道自己失去的究竟是什么。
04
他一路乞讨进大学
那些轻松坐进考场,却任性交白卷的人比,
朱阅阳的高考之路,一波三折。
2014年8月31日的广州,闷热难耐,
这天,是新学期开学的前一天,
一群孩子们正在家长的陪同下参加“开笔仪式”,
然而,就在不足百米之外,
12岁的朱阅阳,正在独自乞讨。
馆内,同龄人在拜孔子、点朱明智,好不热闹……
馆外,是朱阅阳的心急如焚,
明天就要开学了,学费还没有着落。
天气异常酷热,他没舍得买一瓶水,
有同龄人好奇地过来看,他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小手却一直死攥着笔,在面前的纸上写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没有人,比他更知道这两句诗的意义。
此时,父亲带着8岁的弟弟在中山八路乞讨,
母亲和哥哥,在另一条街边磕头讨生活。
命运,从未眷顾过他的家。
父母都是残疾人,哥哥出生就患有小儿麻痹。
朱阅阳和弟弟,是家里仅有的“正常人”。
乞讨,是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
图片来源:新快报
底楼逼仄的出租屋,十几平米,蜗居着一家五口。
每天爸妈和哥哥在外乞讨,
放了学,他便趴在家门口的地上写作业,
最深的贫寒,连一方书桌都是遥不可及的梦。
除了校服,朱阅阳从没穿过一件新衣,
但他总能想尽办法从学校拿回新的奖状,
渐渐地,贴满了整面墙……
拼命读书,是他能向命运所做的唯一反抗。
周末,别的孩子都去科技馆、动物园,他却主动外出乞讨,帮家里减轻负担。
2017年8月,阅阳的中考成绩出来了,
成绩很好,但5万学费,让全家一夜未眠。
第二天,爸爸对他说:“阅阳,5万元实在是拿不出来,可能这就是咱们的命,要不早点出来打工吧”。
但朱阅阳不认命,他说:“爸,我可以找一所最便宜的读吗?我想参加高考,想上大学……”
话没说完,眼泪就已打转。
看着孩子的眼神,那一刻全家决定撑到底。
每天3元饭费,阅阳也拼命勒紧肚子,攒出一元租书。
知道儿子的难处后,老朱没吭声,
但那天之后的每个中午12点,他都会拖着残疾的身体把饭菜送到学校,隔着围墙看儿子吃完再回家。
一天,阅阳回家,看到妈妈正趴在路边乞讨。
烈日当空,他实在心疼,就站在妈妈身边撑伞。
妈妈气得一直推他:
“你快走!你这样我怎么能要得到钱呢?”
当时,阅阳的眼泪落了下来,“我不管!我不走!”
那个闷热的下午,母子俩一趴一跪,直到天黑。
当晚,他在日记中写道:
“若生活处处是高墙,
你越不过,大不了就凿。
只要凿出缝,就会透出光。”
2020年7月,高考成绩发布。
朱阅阳以607分考上了一本重点,广东工业大学。
看到大学录取通知书,
饱经风霜的一家人露出了最灿烂的笑容:
“原来梦想,真能实现!”
图片来源:新快报
6年苦读,那个沿街乞讨的沉默少年,终于为自己赢得了一张改变命运的入场券。
有人说,即便拼尽全力,他也不过站在别人的起点。
命运公平吗?
当然不。
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但假如你不是那个被偏爱的人,
除了奋力一搏,你别无选择。
甜瓜说
又一年高考,当我们再度与当年的白卷生对视,
每一双眼中,都盛满了悔意,无一例外。
“当初,我要是好好读书,就好了。”
然而,当他们遍尝艰涩,殷殷叮嘱后来者,
却仍有许多“不信邪”的孩子,重蹈覆辙。
是的,读书很苦,但不读书的人生会更苦。
曾有篇《华为年薪百万聘用8名博士》的文章霸屏,
这8位博士,最高年薪201万,最低年薪89.6万。
这8位博士,两位出身寒微,一位来自偏远山区。
读书,真能改变命运。
应试教育,谁是真正的受益者?
答案是:寒门子弟。
所以,别埋怨学习难,那是你翻身的牌;
别抱怨读书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曾经的我,也觉得高考难、读书苦。
可一路走过千山万水后才发现:
那段心存期待,拼尽全力的时光有多纯粹和美好。
只可惜,现在的我再也回不去了。
但幸好,干坤未定,你们仍可成黑马。
所以今朝高考,最好的祝愿都给你们,愿你们:
怀鸿鹄之志,心向往之,终而至之;
山河染心,岁月成碑,
为国、为家,不负青春韶华。
高考加油!
—THE END—
内容:北国小甜瓜原创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点个在看,高考加油

❷ 北京高考政策

法律分析:从2020年起,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6门科目选择3门进行高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

❸ 孩子学籍在河北,上学也在河北,高二时因积分落户转为北京户籍,如何办手续在北京高考

你问:孩子学籍在河北,上学也在河北,高二时因积分落户转为北京户籍,如何办手续在北京高考?
我看了2022年报名条件,其中有这一条:因升学原因将户口迁入我市集体户口的学生,除下列情况可在限定范围内报名外,其他情况不得报名:体育类中专校集体户口的应届毕业生,只能参加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考试;艺术类中专校集体户口的应届毕业生,只能参加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建议你去落户地所属教育局招生办咨询一下,早做准备!

祝你好运!

❹ 北京高考时间2022具体时间科目安排

北京高考时间2022具体时间科目安排如下:

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包括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学考等级考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由考生自主选择3门参加考试。考试时间为6月7日至6月10日。

其中,外语考试分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六个语种,由考生任选一种。统考英语听说考试与笔试分离,实行计算机考试,一年两次考试,第一次考试于2021年12月11日进行,第二次考试于2022年3月19日进行。其他外语(非英语)考试使用全国卷,听力考试一年两考,第一次考试于2022年1月8日进行,第二次考试于2022年6月8日进行。

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英语听说考试满分50分,其他外语(非英语)听力考试满分30分,取两次听说(听力)考试的最高成绩与其他部分试题成绩一同组成外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学考等级考科目成绩按要求进行折算,每科目满分100分。

语文、数学、英语及学考等级考各科目均实行网上评卷。

2022年北京市高考报名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或符合《2022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京招考委〔2019〕17号)规定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或在北京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侨民(须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❺ 北京高考体育考什么项目女生

女生必考项目为800米跑,选考项目为仰卧起坐或前置实心球二选—,篮球运球、排球垫球、足球运球三选—。
高考体育考试项目分为身体素质项目、辅助技术项目、专项技术项目三部分。专业考试成绩满分为300分。
在高考体育考试之前,考生需要认真学习考试规则,以及所需要参加的各个考试科目的得分标准,这样能使自己更容易,更准确地获得高分。

❻ 北京异地高考新政策2021

法律分析:子女报考北京市高等职业学校入学考试,应提交父母的下列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1在京居住证:北京市户口簿、居住证或工作居住证。

2户籍证明:父母子女在同一户口簿内,提交户口簿;父母子女不在同一户口簿内,须提供北京市公证处出具的子女出生证明、独生子女证明或亲子关系证明。

法律依据:《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高考工作方案》 (1) 应用条件

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考北京市高职院校。

1农民工持有有效期内的北京市户籍证、居住证或者工作居住证。

2农民工在北京有合法稳定的住所。

❼ 北京高考最新政策

法律分析: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由于高考加分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会的议论。教育部出台的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和“优先录取”3种加分形式。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

法律依据:《国家教委关于高考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

第一条 普通高中会考已经结束的省,经省教委研究并报省政府同意,可按照我委教学〔1990〕012号文确定的高考科目,有步骤地实施高考改革试点。

第二条 各高等学校,应按照我委高校学生司发出的教学司〔1990〕061号文提出的系科、专业选组建议,确定高考科目组。除经批准外,一般不宜另作选择,以保证改革试点取得经验。

第三条 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工作满两年者,经所在单位批准,可直接参加高考。但职业高中的应届毕业生应按5%左右推荐(具体办法另定),直接报考高等院校。

第四条 高等艺术院校附属中学的应届毕业生须参加省级普通高中会考中政治、语文、历史、地理、外语五科的考试。考试及格并达到规定等第(另定)要求者,可直接参加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考试;报考高等艺术院校的普通高中毕业生,须通过九门高中会考课程(其中政治、语文、历史、地理、外语须达到国家教委规定等第)后,方可参加高等艺术院校及系科的专业考试。学校按有关规定进行录取。

❽ 北京高考政策内容

法律分析:2024年北京高考政策内容可以参看《北京市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法律依据:北京教育考试院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发布的《北京市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四、招生章程 高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制订本校的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会公布有关招生信息的必要形式。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涉及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招生计划分配的原则和办法,预留计划数及使用原则,专业教学培养使用的外语语种,身体健康状况要求,进档考生的录取规则(如对加分成绩的使用、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有关程序,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证书种类及其他信息,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 高校的招生章程必须经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招生政策规定核定后方能向社会公布,公布后不得擅自更改。有关高校制定的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办法须符合相关规定,且不得与本校招生章程内容相违背。高校特殊类型考试工作方案和招生办法经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确定后,报属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学校法定代表人应对学校招生章程及有关宣传材料的真实性负责。高校依据招生章程开展招生工作。 高校应按教育部要求将本校招生章程上传至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阳光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及管理平台(http://gaokao.chsi.com.cn)。

❾ 北京高考新政策2021

法律分析:从2020年起,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6门科目选择3门进行高考。即“语数英+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任选3科)”

法律依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三)开展高考综合改革

1.统一高考招生改革

(1)统考科目。从2020年起,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

(2)英语考试。从2018届考生起,英语听力分值保持30分不变,与统考笔试分离,实行机考,一年两次考试,安排在每年12月和次年3月进行,取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从2021年起,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总成绩分值不变。

(3)成绩构成。从2020年起,参加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考生的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其中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即高校招生录取总分满分值为750分。

参加高职(专科)统一招生录取的考生,采用“统考+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招生模式,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组成。招生高校根据各专业培养需求从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定2门,所选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考生成绩需达到合格。

(4)录取方式。实行高考志愿考后知分填报,普通批次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平行志愿投档。在总结本科二批与本科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经验基础上,2019年将本科一批与本科二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

2.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

除统一高考外,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包括高职自主招生、单考单招等形式,推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逐步使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招生的主渠道。高职院校对普通高中生和中职生分别制定测试办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考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中生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情况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中职生在文化课笔试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3.综合评价录取改革

充分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在部分高校探索开展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改革试点,综合评价录取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面试成绩、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总成绩的60%。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院校范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做好政策宣传解读

(三)强化高考综合改革的基础保障

高考综合改革对普通高中的基本设施、教师队伍和考试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师资、教室等教育资源面临严峻压力。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支持,做好我市高考综合改革相关条件的保障工作。

❿ 北京高考数学多长时间

2个小时。
2021北京高考数学考试时间为:6月7日下午15:00至17:00,共2个小时。
高考数学试卷时一般选择题和填空题每道题的答题时间平均为3分钟左右。做大题时,基础题型每道题的答题时间平均为10分钟左右,难题可以适当多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