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高考怎么填报志愿
2021新高考改革,随着产生的选科、填报志愿规则发生变化,对于学生、家长都是新的挑战。新高考志愿填报这件事情一定要有家长的参与和操心!志愿填报决定了孩子以后大学四年的学习甚至未来的职业生涯,下面跟大家讲解一下新高考填志愿的方法,仅供参考。
2021年江苏省本科批次全部合并,不再设一本线、二本线、只划一个本科段的分数线,通过合并批次,可以进一步增加考生的选择范围和空间,同时也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发展。
目前能确定的是,院校+专业组会有很多,因此梯度的拉开要比老高考模式下梯度更加明显,以江苏省为例,老高考模式下8个志愿的梯度保持在15分左右就非常高了,常见的都是设3个梯度,冲、稳、保之间3分作为梯度,新高考下这个梯度就需要加大,总分变为750之后,考生的成绩密度就没有480时候那么集中,因此要在梯度上下大工夫!
家长要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学习各种基本的常识性问题,不要考虑以往的专业优先、院校品牌优先、大学所在城市优先等人为设置的因素,给孩子把大方向定下来,设置不同层次的方向院校作为备选,专业选择上要多元化准备,城市也是一样,要关注更多的城市和大学。
⑵ 2021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有哪些
①新高考志愿填报新模式更侧重于专业而非院校在目前实行的新高考省市中,主流志愿填报模式基本单位的一种是“专业(类)+院校”模式。需要考生先考虑专业,专业是根本和基础,再去选择大学,取消了专业服从调剂,不存在考生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被退档。过去,主要是以学校为单位,再在学校的基础上选择若干个专业,学校是根本和基础。即院校+专业的传统志愿模式基本单位将不再适用。代表省市:山东、浙江。
志愿填报模式的另一种是“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模式。考生可填报若干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又可以填报N个具体专业,允许“服从调剂”。但需要明确是否能够安全进组,以及服从调剂后能够接受组内其他专业的问题。代表省市:北京、天津、海南、上海。
②新高考怎么选喜欢的专业
高考结束了随之而来就是报考志愿问题。俗话说的好考的好不如报的好,这句话确实也是有这个道理。就是在报考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报考自己喜欢的专业。有很多人就上了这个当,报的专业考上了最后不是最喜欢的。因为不喜欢的专业,你到时候在工作的时候也不感兴趣呀,也不会去努力的。
⑶ 新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则
一、新高考的特点
新高考特点是取消文理科,实行“3+3” 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统一高考成绩和自主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2020年实行新高考省份有6个,分别是上海、浙江、海南、北京、山东和天津。
艺术类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和专科批三个录取批次,录取批次未发生变化。体育类分为提前批和常规批两个录取批次。其中普通类和体育类不再划定本科、专科分数线,改为划定一段线、二段线。普通类划有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代替改革前的自主招生控制参考线。艺术类划定本科文化控制线和专科文化控制线。以上是山东新高考志愿填报批次发生的变化,其它省市新高考批次变化可具体参考其招生官网。
⑷ 2021年新高考省份,该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填写,根据自己的喜好 ,你自己在县排名的相应位置 ,和自己喜欢的学校 相对应好 ,看是否能进去 。
⑸ 2021年高考志愿如何填报
今年的高考在万众瞩目中落下帷幕,过完高考这一关,学生们还面临着踏入大学的最后一重关卡——志愿填报。俗话说“”,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不亚于高考,是影响每一位考生人生轨迹的大事。
2021年,对于一些实施新高考政策元年省份的学生来讲,在志愿填报方面有着不小的考验。在志愿填报时,如果不懂政策、不懂规则、不懂院校、不懂专业很可能导致没有被理想的学校录取,甚至滑档、退档、落榜、复读......那么在新高考政策下,志愿应该怎么填,需要注意哪些地方,才能尽量不浪费辛苦考取的每一分呢?
#2021高考志愿填报#高考志愿填报
高考的独木桥都度过了,在志愿填报这一环,万不可让12年的努力白费,多一份慎重就多一份稳定,多一份了解就多一份选择,距离志愿填报还有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认真研读政策,了解志愿填报方式,才是助力自己走进心仪大学的正确方法。
⑹ 北京新高考志愿填报怎么填
一般情况下我们填报志愿的参考有两个方法,一个就是线差法。线差就是高校录取分数线与当年本省批次录取分数线的差值(两条线的参考省份就是,你在哪儿考的试,你就是看哪个省的线,但是借读生的批次线在原省),这个方法我比较推荐,不过有些同学说可能每年难度不一样,所以波动比较大,误差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说,这些都只是预测,肯定不是绝对的,如果还是不太妥当,那就建议结合参考另外一个方法。就是“位次法”,位次法就是你当年所考的分数在全省学生中的排名,并且参考往年学校的排名进行甄别对比,这个就没有那么多计算的环节,一比就知道o不ok。为了稳妥起见,建议大家二者都参考一下,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⑺ 北京新高考实施第一年志愿怎么报
【导读】本周六,北京近5万名考生就可以查询高考成绩了,志愿填报也将拉开序幕。今年北京实行的新高考不分文理科,志愿填报首次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志愿设置也有一些变化,那么北京新高考实施第一年志愿怎么报呢?
今年高考志愿填报新变化
变化 1
首次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
统考统招本科阶段的志愿填报与录取投档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院校专业组由院校根据不同专业(或专业类)的人才培养需要和选考科目要求设置,是本科志愿填报与录取投档的基本单位。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多个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同一院校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也可分设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中。
变化 2
志愿设置有所不同
今年,本科提前批依旧分艺术类和普通类,但艺术类、普通类志愿设置分别由去年的A、B、C三段合成为A、B两段。本科普通批依旧设置为平行志愿,但今年考生可以填报30个志愿,去年为“考生可以填报16所平行志愿高校”。
变化 3
文理不分科选择范围增加
在“3+3”不分文理的报考模式下,选科组合打破了文理科的限制。对北京考生来讲,院校专业组的选择面会更宽更丰富,最大程度满足考生的专业兴趣需求。
怎样避免滑档和退档
每年的高招录取过程中,都会出现滑档和退档的现象,令考生追悔莫及。怎样才能避免滑档和退档呢?
滑档指的是填报的所有志愿都不符合投档条件,档案在当批次未投出,其主要原因是填报志愿与自身能力不相符。退档指的是投档后,由于某种原因出现档案退回的情况,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考生总分高于院校专业组录取线而没有达到专业线并且不服从调剂;二是高考总分达到相应批次录取线,但相关科目或考生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
无论遭遇滑档还是退档,结果都是档案留待下一批次投出。为了避免这两种情况发生,进入理想高校和专业,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要做到:知己、知院校和知程序。知己,就是要知道自己想报什么志愿,能报什么志愿。知院校,就是要清楚目标高校和专业的相关情况和近三年的录取情况。知程序,就是要清楚院校专业组的含义和录取批次与投档规则等招生程序。
投档规则分为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两类。顺序志愿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进行投档,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对未完成计划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对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录取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根据考生所填报志愿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专业组。打个比方,顺序志愿就是在公交车(院校)前排队,坐满即停止上车(停止投档);这一轮没上车的到还没坐满的第二辆车(第二志愿)那里排队。平行志愿就是在公交站场外按分数先排队,按照你车票(志愿表)上志愿的先后顺序,依次看哪辆车(院校)有空座位你就上车。
在此,我建议考生根据“冲、稳、保”的原则来填报志愿,即报考预估投档线与自己的分数相比略高、相当和低一些的院校,既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又能够保证不滑档。填报顺序志愿时,建议采用“稳”和“保”的原则,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冲”的原则。填报平行志愿时要注意,平行志愿中各个志愿在录取过程中也是有顺序的。投档时,按照平行志愿中的顺序依次检索,符合条件的志愿出现即投档。投档后,后面的志愿就无效了。所以,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要根据录取分数对志愿进行排序,录取分数高的志愿排在前面,录取分数低的志愿排在后面。这样,一方面保证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又避免出现排在前面的低分志愿先录取、后面的高分志愿无法录取的情况。
志愿表中每个院校专业组的最后一个选项都是:是否服从调剂。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如无特殊原因,填写服从调剂。这是因为不服从调剂的后果是退档,而退档的结果只能是进入下一批次的投档。
以上就是小编发布的“北京新高考实施第一年志愿怎么报?” ,想了解更多内容,关注小编持续更新。
⑻ 在目前实施新高考的14个省份中,该如何进行志愿填报
今年河北,湖北,湖南等城市采用了新高考模式,有些科目分数发生了变化,还加入了学业水平考试。新高考也意味着填报方式也有所差异,采用新高考的省市在填报志愿时需要以院校专业组单位进行填报,意思就是一个专业加一个院校。学生可以选择同一个高校下的不同专业,也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中的不同高校。
有些家长不想浪费孩子每一分成绩,所以会去外面花钱,请专业填报老师帮忙,其实没必要这么做。这些机构只是为了赚钱,然后用各种往年资料忽悠家长与学生,如果真的不懂,可以青椒学校老师。
高考查分时出现0分是怎么情况?
高考出现0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成绩太好,国家为了抑制媒体炒作高考状元,就会隐藏学生的成绩,显示0分得同学会显示排名。另外就是真正0分,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考试时出现违规,或者压根就没有参加考试。高考成绩目前很多省份已经公布了,相信很多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我觉得无论考多少分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实在不满意可以选择复读。
⑼ 新高考的志愿如何填报
关于志愿,希望以下几点可以帮到您:
一、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二、录取批次关系
由于招生学校在客观上存在差异,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实行分批录取的方法,分为提前录取、第一批录取、第二批录取、艺术类高职、专科录取。
(1)提前录取的院校,指军事院校、公安部所属院校和少量国家教育部特批的院校、艺术院校及招收艺术专业的院校、体育院校及招收体育专业的院校。
(2)第一批录取的院校,指全国的重点本科院校、进入“211”工程的院校和经批准的少量一般本科院校。
(3)第二批录取的院校,一般本科院校。
(4)艺术类高职录取院校
(5)专科录取的院校,指全国(含北京市)的专科类院校和招收专科学生的本科院校。
在录取中,以上每批录取院校之间按批次顺序录取,互不影响,只有上一批结束后,才能开始进行下一批录取。
三、在录取工作中,会出现一些院校或专业不能满足招生计划,还有一些线上考生因填报志愿不合理而未被录取的情况。对此,在各批次录取结束时,如高等学校计划未完成,高校一般会有如下做法:
对已经达到该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且有该校第一志愿的考生降分补录;
对已经达到该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且有该校第二志愿的考生降分补录;
如仍未完成招生计划将通过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开剩余计划征集志愿,电话或者网上填报;
如生源仍不足的高校将有可能进一步降分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