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知名现代建筑有哪些
鸟巢 水立方
世贸天阶 在建国门秀水街附近
还有国家剧院 在天安门斜对面
还有新央视大楼(外号铁裤衩) 东三环
西直门13号城铁入口的嘉贸购物中心也很现代 附近还有个大楼也很好
中央广播电视塔
北京财富中心
银泰中心
北京电视中心
京广中心
京城大厦
国贸中心
奥运会五棵松篮球馆
世纪坛
中国科技馆
北京展览馆
农展馆
军博
⑵ 北京世界闻名着名的现代建筑
位于西长安街的国家大剧院,建议你沿着长安街沿线走一遍,有很多现代建筑。
西直门公交换乘站
北京西站候车大厅
首都机场候机厅
白石桥国家图书馆
潘家园首都图书馆
亚运村,
北三环中国科技馆
丰台体育馆,奥体中心,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文物级的
颐和园
北海
天坛
故宫
⑶ 北京有哪些着名的现代化建筑
1、中央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原"北汽摩厂址"),紧临东三环,地处CBD核心区,占地 19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最高建筑234米,工程建安总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主楼(CCTV)、电视文化中心(TVCC)、服务楼及媒体公园。项目建成后,中央电视台将具备200个节目频道的播出能力。
⑷ 北京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现代建筑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经济发展非常快的同时,古建筑也有过很多,毕竟是历经了好几个朝代的皇城,而要说现代建筑的话,估计只有鸟巢或者水立方了。这两座建筑是在我国举办奥运会期间建立起来的,除了里面的空间特别大之外,还具有很浓郁的仪式感,见证了从申奥成功,到奥运会结束的过程。
⑸ 现代着名建筑有哪些
现代着名建筑有:
1、水立方:
埃及吉萨大埃及博物馆1000万平方米的博物馆被一个巨大的人工表皮所覆盖,并根据现有的场地形状、边界特性及交通流线等使用流程来塑造空间。
将建筑与沿着峭壁的基地沙漠景观融为一体。空间流线组织被设计成单向的、连续空间的运动,经过7个展面,有不同的流线穿越博物馆,并且在以时间为序的历史关键。
⑹ 北京的现代建筑都有哪些
国家大剧院,央视大楼,水立方,鸟巢。
⑺ 中国十大现代建筑
中国十大现代建筑?钢琴”坐落在安徽淮南新城区,建筑主体为黑色钢琴造型,楼梯则设计成透明提琴造型。
这架“钢琴”占地1100平方米,最高处16米,均由透明的玻璃和钢结构组成。
白天,黑色镜面的琴身和旁边依靠的透明小提琴呈现出优雅迷人的画面。而日落之后,小提琴和钢琴的边框被灯光勾勒出的线条更显迷人。
这座浪漫的建筑落成之后吸引了不少外地情侣千里迢迢前来取景留念。
2.北京银河soho
银河SOHO地址位于东二环朝阳门桥西南角,拥有总建筑面积33万多平方米,包含166000平方米的写字楼及86000平方米的商业区域。
这座融动的优美建筑群不但营造了流动和有机的内部空间,同时也在与此毗邻的东二环上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地标性建筑景观。
设计的主题是借鉴中国院落的思想,创造一个内在世界。
3.常州武进莲花馆
它坐落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占地面积3.5公顷,该公园旨在为节庆活动的提供使用场所。
该建筑坐落于现存的人工湖旁,是三个莲花造型的综合体,其中中间的莲花穹顶采用蓝色玻璃幕墙打造,呈不规则的格式形状,看上去犹如含苞待放的“花蕊”。
莲花会议中心将成为象征武进成长和繁荣的代表性标志。
4.湖州喜拉登酒店
湖州喜来登酒店,它像一个倒U状的马蹄,类似于传统中国画中描绘的旧桥,很有创意。
白天看它是一座雅致的建筑物,到了晚上开启从地板到最高层一圈一圈的LED灯,其多变的灯光倒映到夜晚的太湖湖面上,流露出一种奢华的风情。
5.抚顺生命之环
生命之环坐落于辽宁抚顺市沈抚新城。其外径为170米,内径150米,结构顶高度为153.98米,钢结构总重3500吨。
整座结构采用钢结构网架,并覆盖金属幕墙,安装有1.2万只LED灯。"生命之环"寓意连接天圆地方,贯通天上人间,其无论是高度还是形式都是世界独有的。
虽然生命之环寓意传统,但其造型却极具科幻色彩,给人无限遐想,有的网友认为它更像一枚被无限放大的魔戒,有的人则认为它更像一座星际之门。你们觉得呢?
⑻ 北京当代着名的十大建筑物是哪十个
北京于20世纪50~90年代曾3次评选十大建筑:
50年代的十大建筑是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革命博物馆、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钓鱼台国宾馆、中国美术馆、华侨大厦(已被拆除,现已重建)、北京火车站 、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工人体育场和工人体育馆
80年代的十大建筑是国家图书馆、国际展览中心、中央彩色电视中心、首都国际航空港候机楼、国际饭店、大观园、长城饭店、中国剧院、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北京地铁东四十条车站。
90年代的十大建筑是中央电视塔、奥林匹克中心及亚运村、北京新世界中心、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外语研究与教学出版社办公楼、恒基中心、新东安市场、国际金融大厦、首都图书馆新馆。
“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2009年9月24日揭晓,荣获“北京当代十大建筑”称号的有:
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国家体育场、国家大剧院、北京南站、国家游泳中心、首都博物馆、北京电视中心、国家图书馆(二期)、北京新保利大厦、国家体育馆。
1、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建筑面积90多万平方米,新增机位99个;新建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世界上最大的客机空客A380也能够顺利起降。此外,新建北货运区,相应配套建设场内交通系统,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油、通导、航空公司基地等设施。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T3)航站楼主楼由荷兰机场顾问公司(NACO)、英国诺曼·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负责方案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管理和施工图设计,民航机场(成都)电子工程设计所负责弱电/信息系统专项设计。
2、国家体育场
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举行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奥运会后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体育场由雅克·赫尔佐格、德梅隆、艾未未以及李兴刚等设计,由北京城建集团负责施工。体育场的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场馆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8年3月完工,总造价22.67亿元。作为国家标志性建筑,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结构特点十分显着。体育场为特级体育建筑,大型体育场馆。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1级。
2014年4月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审委员会从中国1000多座地标建筑中,综合年代、规模、艺术性和影响力四项指标,初评出二十个建筑。最终由此产生十大当代建筑。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为初评入围建筑之一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项目场馆,国家体育场改造工程将于2020年初开工。
3、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侧,是亚洲最大的剧院综合体。中国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 。
国家大剧院从1958年第一次立项到2007年12月22日正式运营,经历了49年,设计方案经历了三次竞标两次修改,总造价30.67亿元 。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设计方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占地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0.5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设有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以及艺术展厅、艺术交流中心、音像商店等配套设施 。
4、北京南站
北京南站,位于中国北京丰台区,由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是北京的第二大火车站,也是北京面积最大、接发车次最多的火车站。
老北京南站始建于1897年。2006年5月10日,老北京南站正式开始封站改造。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通,新北京南站正式重新启用。
截至2017年8月,北京南站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有24条股道、13座站台,其中从北往南依次为:普速场设到发线5条、3座站台;高速场设到发线12条、6座站台;城际场设到发线7条、4座站台。
5、国家游泳中心
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它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水的立方”([H2O]3)方案。其与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
国家游泳中心规划建设用地629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000-8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0平方米,长宽高分别为 177m ×177m ×30m。
2008年奥运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承担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等比赛,可容纳观众坐席17000座,其中永久观众坐席为6000座,奥运会期间增设临时性座位11000个(赛后将拆除)。赛后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游泳、运动、健身、休闲于一体的中心 。
6、首都博物馆
都博物馆简称首博,位于北京长安街西延长线上、白云路的西侧,复兴门外大街16号,原馆址是“北京孔庙”。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博物馆,是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属中国省市级综合性博物馆。
截至2015年末,首都博物馆总建筑面积63390平方米,常设展览藏品数量为5622件,展馆有地上五层、地下二层。先后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北京电视中心
北京电视中心是北京电视台新台址,为北京市60项重点工程之一,并被列入2008奥运行动规划。项目占地面积约3.61万平方米,按照规划控制规模为25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建筑面积约19.7万平方米,建筑安装投资约20多亿元人民币。
8、国家图书馆(二期)
中国国家图书馆新馆是国家“十五”重点文化工程建设项目。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经过中铁建工集团3年多的紧张施工,2008年9月9日正式开馆。这座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将成为世界最大的中文文献收藏基地,同时也是国内最先进的信息网络服务基地。 二期新馆开馆后,国家图书馆新增读者座位2900个,日均接待读者能力增加8000人次,馆舍面积达25万平方米,成为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莫斯科图书馆的世界第三大图书馆。
国家体育馆该工程主要由体育馆主体建筑和一个与之紧密相邻的热身馆以及相应的室外环境组成。 该场馆内设有固定座位数18000个及临时座位数2000个。在奥运会期间,赛时功能为竞技体操、蹦床、手球的场馆,在残奥会期间的用途则是轮椅篮球的比赛场馆。奥运会后,国家体育馆作为北京市一流体育设施,成为集体体育竞赛、文化娱乐于一体,提供多功能服务给市民活动中心。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项目场馆,国家体育馆已经初步形成改造方案,2018年底前将开始改造。
⑼ 北京标志性建筑有哪些
北京标志性建筑有:
1、国家体育场(鸟巢)
国家体育场(鸟巢)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占地20.4公顷,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9.1万人,举行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
体育场的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