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以前北京叫什么
扩展阅读
厦门体检中心在哪里 2025-07-15 13:44:48
杭州南至十堰火车要多久 2025-07-15 13:44:47

以前北京叫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5-15 03:44:13

1. 北京以前叫什么

北京(Beijing),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截至2020年,全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

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境内流经的主要河流有:

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等,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穿过崇山峻岭,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汇入渤海。北京的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北京市被世界权威机构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联合国报告指出北京人类发展指数居中国城市第二位。2020年,北京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10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

2. 北京以前的名字叫什么

北京以前的名字有燕都、幽州、北平等。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北京以前的名字叫什么

幽州是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北京一带。

明代洪武元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民国废顺天府,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3. 以前北京叫什么

以前北京叫的名字有燕都、幽州、京城、南京、大都、北平、京师、京兆。具体介绍如下:

1、燕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2、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北京一带。

3、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4、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5、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6、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7、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8、京兆,民国废顺天府,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3)以前北京叫什么扩展阅读

北京城的历史沿革:

明清北京城的前身为1264年营建的元大都城。1368年(洪武元年)八月,明朝将军徐达攻陷元大都。由于元顺帝不战而逃,城市未受到破坏,完整地保留了下来。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四子朱棣为燕王,就藩于北平。1379年燕王府竣工,1380年朱棣之国。

1398年,朱允炆继位,是为明惠帝,改元建文。1399年(建文元年)四月开始削藩,史称“建文削藩”。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于1402年夺得帝位,是为明成祖,于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1406年(永乐四年),开始筹划迁都北京,并在燕王府基址上营建西内。

1421年(永乐十九年)正式迁都北京。此后又在北京南郊修建了天地坛和山川先农坛。北京城建成后,曾多次面临蒙古瓦剌部的入侵,1476年(成化十二年)提出在京城外加筑外城的建议。

清代北京城基本沿袭明朝北京城的格局,但裁撤了皇城的设置,将明代皇城内的大量内廷供奉机构改为民居,同时将内城的大量衙署、府第、仓库、草厂也改为民居。同时将内城改为八旗居住区,令汉人迁往外城居住。

1911年清朝灭亡后,对北京城池进行改建,为改善交通和修筑环城铁路,先后拆除了正阳门、朝阳门、宣武门、东直门、安定门的瓮城,皇城城墙和东安门。1924年在内城城墙上新开和平门,1937年开辟启明门(建国门)和长安门(复兴门)。

1949年之后,对北京城池进行了大规模的拆除工作。朝鲜战争期间,为便于疏散民众,在内城城墙上增开了东四十条、小街、新街口等豁口。外城城墙、城门和角楼于1951年至1958年拆除。皇城的中华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地安门于1950年代拆除。。

4. 北京以前都有过什么名称

北京以前都有的名称: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永安、圣都、长安、春明、日下、京华、都门、帝州、帝台、王城、黄州、辰垣、天都、玉京、神京、京师、宛平、大都、京师、顺天府、北平等。

5. 北京在古代时候的名字叫什么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北京这一城市也有渊远的历史,北京在古代有许多名字,比如燕都,日下,幽都,春明,燕京,汗八里,北平等。直到明成祖朱棣成为皇帝后,把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名为顺天府,建立了北京城。并且将首都迁至北京,由此才开始正式命名为北京,并且一直作为后来王朝的都城,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的北京依然是中国的首都,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已然成为一座保留历史辉煌并且非常现代化的大都市,吸引了许多国内国外游客观光游览,甚至定居于此。

一、燕都与日下

古时候北京作为燕国的都城,故而得名燕都。战国时期,七国鼎立,燕国位居燕山附近,因此得名燕国,燕国的都城也就被称作燕都。这一名称可以从许多古籍典故中查询验证。而到了晋国时期,晋国的首都在洛阳,北京距离洛阳很近,因此得名日下。

6. 北京以前都叫过叫什么

北京以前都叫过燕京、幽州、北平等。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后,赵公被封于延丰。燕都得名是因为它是古代燕国的都城。在战国时期的七位英雄中,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九州之一。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有州始建于汉、魏、金、唐,均为北京所治。

京兆,民国废顺天府,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京昭区被废,北京改为北平。



(6)以前北京叫什么扩展阅读: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首都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六里河镇。遗址依然存在。黄帝后人于集,现居北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

北京市共辖16个市辖区,分别是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北京市人民政府驻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7号。

7. 北京原来叫什么名字

北京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在唐朝时期称为幽州。

北京各时期称谓如下: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

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7)以前北京叫什么扩展阅读

北京一些地名的由来:

1、窑

北京有很多窑,大北窑,黑窑厂街,刘家窑,大瓦窑,小瓦窑,崔家窑、鲍家窑、邓家窑、严窑、魏窑等。这些地名都带一个窑字是因为当时明成祖为了自身的政治需要,在公元1421年迁都北京。

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大量陕西工匠涌入北京,使得北京的窑逐渐增多,并几种在南城一代。当时的窑主要生产砖瓦,这些都是兴建新北京城的必需品。

2、南礼士路

在20世纪的前四十年,北京城通往门头沟等郊区的交通非常不便,于是在阜成门附近租驴前往,成了当时普通家庭的最佳选择。因此在阜成门附近出现了一条“驴市路”,专供行人租驴西去。而且当时在附近还有着名的白云观,此处经常举办庙会,于是骑驴游白云观就成了当时的时尚。

直到解放后,在调整地名时,由于此处已不再租驴,且“驴市路”不够文雅,就将此路改称礼士路,而此路的南段,就成了南礼士路。

3、五棵松

清代时,此处有提督邵英的墓地,周围有五棵高大的古松。当时的人们去往北京的西部十分不便,且常有土匪打劫,于是行人们就相约在五棵松树下碰头,然后结伴而行,五棵松这个地名于是从此叫开了。

后来1965年国家修建地铁,由于技术问题,使得这五棵松树相继死掉,为了纪念这个地名的历史意义,在此处补种了五棵松树。

4、苏州街

清朝的干隆皇帝喜好外出巡防,有一次他带着自己的母亲一起去了。此行是去苏州,这也是皇太后第一次游访江南,大开眼界。回到皇宫后仍然堆江南的美丽风景念念不忘,但由于年事已高,不能经常出游。

干隆皇帝事母至孝,于是决定将从万寿寺一直到海淀镇的沿线大兴土木,建成了一条长达数十里的苏式商业街,俗称苏州街。这条街道不仅修建得象苏州的街道,而且里面的买卖人也是干隆皇帝从姑苏城中挑选出来的,可谓原汁原味。

很可惜的是,这条街道在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的时候被焚毁,此后就名存实亡了。

8. 北京原来叫什么急急急!!!!!!!!!!

北京别名:

1、古代传说:幽陵、幽都

2、商朝:燕、蓟。

3、周朝:燕、蓟。

4、秦朝:广阳郡。

5、西汉:燕国、广阳郡、广阳国。

6、东汉:幽州广阳国广阳郡。

7、魏:幽州燕郡、燕国。

8、晋:幽州燕国。

9、后赵:幽州燕郡。

10、隋朝:幽州、涿郡。

11、五代:幽州。

12、辽朝:南京(燕京)析津府。

13、宋朝:燕山府。

14、金朝:中都大兴府。

15、元朝:大都路。

16、明朝:北京、京师、顺天府。

17、清朝:京师、顺天府。

18、民国:京兆、北平市。

(8)以前北京叫什么扩展阅读:

建制沿革: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改称中都路大兴府。至元九年(1272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从这一时期起,北京成为中国的首都。

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是为“行在”(天子行銮驻跸的所在,就称“行在”)且常驻于此,如今的北京也从此得名。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应天府则作为留都称南京。

清兵入关后即进驻北京,也称北京为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

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同年3月迁都北京,直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中国国民党北伐军攻占北京,张作霖败回东北,北洋政府下台。

民国伊始,北京的地方体制仍依清制,称顺天府。直至民国三年(1914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范围规格与顺天府大致相同,直辖于中央政府北洋政府。

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北平降格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且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和平协议,率领25万国民党军队投向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市,北京和平解放。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更名为北京。

9. 北京在古代叫什么

北京在古代先后被称为蓟城、燕都、燕京、幽都、中都、元大都、北平、京师、顺天府。

1.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又封尧之后人于蓟,在今北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

2.秦代设北京为蓟县,为广阳郡郡治 。

3.隋开皇三年废除燕郡。但很快在大业三年,隋朝改幽州为涿郡。

4.辽于会同元年(938年)起在北京地区建立了陪都,号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改号析津府。

5.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6.元朝时的北京称为元大都。

7.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

8.清兵入关后即进驻北京,亦称北京为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

(9)以前北京叫什么扩展阅读: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所在地,也是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国都、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首都 ,1949年10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10. 北京之前叫什么名字

以前北京叫的名字有燕都、幽州、京城、南京、大都、北平、京师、京兆。具体介绍如下:
1、燕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后,延都在延丰召见他,燕都得名是因为它是古代燕国的都城,在战国时期的七位英雄中,据说燕端口州因接近燕山而得名,它的首都叫“延都”。
2、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始建于汉、魏、金、唐,均为北京所治。
3、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家首都后,又称首都。
4、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南京将原来的幽州升格为幽都公馆,建于辽代都城南京,又名燕京。当时,辽国的首都是上海。
5、大都,元代以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1272年(元世祖九年)改称大都。
6、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元后,为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改名为元朝都城北平。
7、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8、京兆,民国废顺天府,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位于直隶中央政府京召区。其范围包括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京昭区被废,北京改为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