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人的性格
北京人的性格大大咧咧、豪爽洒脱、善良、包容、爱面子。
1、北京人大大咧咧,重视政治,轻视商业,但是最近些年北京人的商业意识也在增强,头脑变得相当灵活,在“精明”上与上海人有一拼。
2、山东省离北京是比较近的,所以山东人去北京旅游也相对比较方便。而北京人给山东人的评价就是豪爽,性格很大方,要是投机了很快就能和你无话不谈。
5、真的北京人都好个面子,再讨厌谁面儿上也会过得去,而且北京人耍贫嘴的时候,你不会觉得他烦,反而会觉得他很有意思。他们自己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但是给别人花钱的时候都很大方。
2. 北京人的相关评价
根据我国现代戏剧大师曹禺先生同名话剧改编的电影《北京人》已与1998年制作完成。该片由北京金合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大连华丰企业集团和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曹禺先生的几部名着《雷雨》、《日出》、《原野》都曾先后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在观众中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而这部创作于1940年的《北京人》,同样享誉中外,终于被搬上银幕,的确令人振奋。
其实,本片的策划及制作过程也颇为艰辛。制片人黎静于1996年从曹禺先生那里购得版权,历经两年集资,才终于建立起摄制组。为保证影片的优质,摄制组特别请来北影女导演秦志钰及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林洪桐联合编剧,三易其稿完成剧本。着名演员吕丽萍在片中饰演曾思懿,程前饰演曾文清,制片人黎静则穿上30年代的服装亲自扮演素方。
不少专家在看过片子之后,认为此片的改编继承了北影厂名着改编精致考究的好传统,保持了原作含蓄、深沉、诗化的风格和意境,并称赞吕丽萍饰演的女主角思懿十分到位,显示了她一贯扎实的表演功力。同时,专家们也坦诚地指出了影片的不足之处。着名导演谢飞认为:“把原来三个小时的话剧压缩成只有一个半钟头的电影,节奏是加快了,但人物之间的关系未能充分展开。”而影评家黄式宪也指出:“影片中素方对文清的感情变化铺展得不够,以致影响了影片最后的悲剧感。”
程前来南京,兴致勃勃谈起电影《北京人》在美国摘取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双城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的情景。
作为世界电影的重要展映活动,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双城国际电影节已办了35年,有来自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部电影参加。根据曹禺名剧拍摄的《北京人》是唯一一部来自中国大陆的故事片。片中程前、吕丽萍、黎静分别扮演大少爷曾文清、大少奶奶曾思懿、表妹愫方。影片叙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京一个破落封建大家庭行将崩溃瓦解时三代人之间发生的种种故事。
在明尼苏达大学自然博物馆电影厅,当片尾歌《鸽子飞了》唱完,全场掌声雷动。一位年长的女教授赞叹:“太美了,像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样!中国的电影不止只有张艺谋。”一位老学者对剧组表示要帮助修正英文字幕,让《北京人》更加完美。几天之后,《北京人》获得最高荣誉之一---最佳故事片奖,并再次在明市公开放映。
3. 我想请上海人谈谈对北京人的印象
[转的] 一个上海女孩眼中的北京
北京,在我小时侯的记忆里,代表着神秘、神圣。如果说要用颜色来形容中国的城市的话,可以毫不犹豫地用“金色”两字来替代。应该说,中国的所有大中城市中几乎没有一个北京那样,可以明确地用某一种颜色进行描绘。这可是北京所独一无二的象征之一。住在繁华的上海,对祖国首都自有着一番向往。不仅因为北京是中国首都、政治文化中心,而且它还有着世界奇迹之一的长城、烽火台以及透露出神秘色彩的紫禁城。可以说,身为一个中国人,若不去首都走一遭的话,可谓一大憾事。
趁着大三暑假,我去北京玩了一次,实现了我小时侯的梦想。
作为一名外地人,自然对一个陌生的城市(尤其是首都)有着某种敏感的直觉,会不经意的对北京与自己所住的城市——上海作一比较。
也许是各自的发展背景不同,北京带有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因此在这里你会强烈地感受到一股政治的气息。这里的人们对国家大事可谓津津乐道,从他们每晚上7 :00雷打不动地收看《新闻联播》这一现象可见一斑。而在上海,就离政治远了点儿,而且本身肩负着发展经济的使命,因此这里的人们更加关注经济、金融的发展,这可从股市里的人头攒动这一景象体现出来。
其次是城市建筑和整体感觉。北京由于是明清建都之地,留有许多古建筑,因此给人的感觉是安宁、安详、庄严的。而如果你到过上海,到过浦东,你就会强烈地感受到繁华的气息、城市跳跃的脉搏以及在这里寻求发展的年轻人的跃跃欲试的表现。北京是气派的,上海是雅致的。
从两地人的衣着来看,北京人穿着较随意。若从另类角度来看,年轻人的穿着可谓有着自己的个性,是属于嬉皮的一种。而在上海,看到更多的是系领带、穿西服的上班男士,穿着职业套装或时髦装的白领丽人。某种意义上的另类打扮并不很多,即使有的话,能展现出自己个性的也不多,应该属于雅皮一类。那种感觉并不很强烈,而是透着某种雅雅的、悠悠的感觉。
北京拥有悠长的历史,从其发展的轨迹可感受到这颗心脏的有节奏、规律的跳动,它给你安定感;而上海虽然发展历史不长,但从张爱玲的小说、陈丹燕的《上海的风花雪月》中一样可追寻上海所走过的足迹。沿着这条足迹,你可以感受到上海处于每一个时代中所具备
的强烈的时代感。所以,我喜欢上海,我也喜欢北京。
http://www.oldbj.com/saybj/saybj00056.htm
4. 如何评价曹禺的话剧《北京人》
在《北京人》里,你会发现作家克制了许多,绝少直抒胸臆式的表达,而是冷静的只从人物本身塑造上着手,让作品自己说话。这一点,从曹禺的几篇序和后记中也可以看到。曹禺自己在经历了前几部剧作的练习后,开始厌倦了常规的强烈戏剧冲突的作法,转而追求更为平淡但更加真实、贴近一般人生活的创作,这也是他对话剧的追求——契诃夫式的平淡隽永,《北京人》就是这种自觉追求下的产物。另外一点,从题材上说,也是一个突破。《雷雨》《日出》《原野》所写的,都是一些传奇故事,这里的传奇指的是相对一般的人们来说,他们很难碰到这些事。而《北京人》则回归到普通人的家长里短,所写的事,也是常见的家庭矛盾。
5. 北京人怎么样
不错!我去北京的时候,在地铁内问坐几号线有几个青年学生送我地图、其实也有不咋地的人、毕竟感觉上像是少数,正符合那句话:“哪都有好人、哪都有坏人、哪都有不咋地的人”
在北京或者是哪里不要说北京人不好!其实还是有脾气不好的、例如那次有一个哥们在北京开了个马自达,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骂北京市民,北京市民全体愤怒了!那个网上可以找得到的!当时为了找这个人算账,北京一些气愤的群众都冲击PCS!所以北京市民会这样做也是正常的。因为无论在中国的任何一个省会、省会的下属城市去讲人家不好,人家要来算账那也是无可厚非的!都是火命种子!
6. 为什么人们对北京人评价很臭很不好全国人对北京人存在偏见是怎么回事
哈哈哈,不是人们对北京人有偏见,而是部分北京人对外地人有偏见,部分北京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用歧视性的话称呼外地人,所以对北京人印象不好
7. 如何评价北京猴爷,东城杨道,西城牛道
猴爷是开古董店的,去年受疫情影响,生意不好,抖音上做的正经古玩类视频没人看,所以才做这种哗众取宠的视频。杨道貌似也是因为退休金太少不够花才做直播当网红,牛道直接把拍地道战视频当成生意,就是个埋汰北京人的小丑。
看完了侯爷的视频,让人真的很反感,平常里我们没人这么说话,就是言行举止上看得出是北京的,但是没有这种过分夸大强调的,像他这种腔调以及过分夸大的使用北京土话,给我们的感觉很别扭,有种外地人刻意去学北京话的别扭感觉。
如果大家想知道北京人正常怎么说话,可以以后来北京去坐出租车,大部分还都是北京司机,什么叫北京的范儿,不是说会说几句北京土话,穿着马褂儿戴着清朝帽子就是了,而是从日常中的言行举止中流露出来的。
其他:
抖音,是由字节跳动孵化的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该软件于2016年9月20日上线,是一个面向全年龄的短视频社区平台。
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通过抖音短视频App你可以分享你的生活,同时也可以在这里认识到更多朋友,了解各种奇闻趣事。
抖音实质上是一个专注年轻人的音乐短视频社区,用户可以选择歌曲,配以短视频,形成自己的作品,它与小咖秀类似,但不同的是,抖音用户可以通过视频拍摄快慢、视频编辑、特效等技术让视频更具创造性,而不是简单的对嘴型。
抖音平台一般都是年轻用户,配乐以电音、舞曲为主,视频分为两派:舞蹈派、创意派,共同的特点是都很有节奏感,也有少数放着抒情音乐展示咖啡拉花技巧的用户,成了抖音圈的一股清流。
以上内容参考:抖音-网络
8. 在北京的外地人对北京人评论一下
我是北京人,我想说,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北京,是全中国人民的首都,同时也是北京人的家乡,北京人,和全国的老百姓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一样得奔波挣钱,养家糊口,没本事的照样住不起房子,没钱的照样过着穷苦的日子,当然素质同样也是有高有低。所谓首都人,这三个字很大程度是外地朋友加上去的,确实,加上了首都这两个字的光环,让北京人看起来更牛气,可这两个字的份量很重,因为这两个字,全国人民都在看着北京人,挑北京人的理。但是我想说,如果你要挑理,那你永远都会有挑不完的理,因为北京人太普通了,北京人也有罪犯,北京各个看守所里关押的大部分都是北京人。北京也有很多很多没上过大学的人。北京人也有很多一张嘴就脏话连篇的。我们北京人只是土生土长在北京的人,北京是我们的家乡,她是不是首都这根本就无所谓,因为她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我们和全国人民一样,都是中国人。有人说北京人排外,说挤兑外地人,我不否认有这样的现象,但确实并不是所有北京人都这样。客观来说,这是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的通病,本人去深圳也同样遭受过冷遇。我拿北京举例,北京是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人流量是巨大的。08年奥运,在北京举办,可以说北京人沾了奥运的光儿,城市环境好了,很多广场都能看上大屏幕液晶了,宣武区的臭河也不臭了,城中村的居民也住上楼房了,甚至上公共厕所也不收费了。家家户户挂国旗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量外地外国朋友涌入北京,给北京治安带来空前的压力,可就在奥运前夕,为了迎接奥运所安装的地灯,被一伙酒后的外地朋友一连毁坏了十多盏。类似事件更是屡见不鲜。有一句话,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北京人不丢自行车就不是北京人,这话说的没错,很现实,单说我们家就丢过四辆,而偷自行车的团伙百分之八十都是外地朋友,每当过春节,回家过年的一些外地朋友,因为没挣到钱,总想顺手牵羊带点东西,使这期间北京治安异常的乱。这些事件无疑使北京人排外埋下了深深的恶果,激化了矛盾。很多朋友都认为北京人牛,北京人应该怎么怎么样,那你说,一个三天两头丢自行车,挤公交丢手机的平凡人,有什么可牛的。当然,我上述的那些人,在外地朋友中是少数的,是啊,到哪都是好人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省市,乃至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所以北京人也是一样的,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9. 北京的人性格如何
北京文化方面非常发达。好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各种各样的艺术门类,北京都有。难免的里面就会有大量以北京人为题材的作品出现。在很多的艺术种类里面都能看到鲜活的北京人性格。可能在很多人的朋友圈也有北京人的存在,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谈谈北京人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点,特别突出的是北京人见面,尤其老北京人,一拱手愿意称爷。看看现在的北京市,就像一个大的移民城市,全国各地的人都有,不在像以前那样。这个见人称爷,是老北京留下的一些传统。这个传统就是跟住在天子脚下有关的,过去皇城里面住着的皇帝:康熙爷、顺治爷、慈禧老佛爷,见到官差得交官爷,侃大山的叫侃爷,拉着板车的叫板爷,有的什么都不是的,大夏天光着膀子的叫膀爷。所以北京人有个与众不同的“爷”文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特点呢?首先北京人很讲礼,互相见面都很有礼貌。过去旗人见面,我们可以从电视剧里面看见,给您请安之类的吉祥话数不胜数。那么什么的样的人才见面称爷呢?爷一般都是同辈的尊称,再者往往是同辈之间才这样称呼,要是差着辈的可能叫小爷们,或者是岁数大点的叫老爷子。
而且在北京生活很长的时间的人们应该都知道,北京人很少称呼人为你的,如果用这样的称呼,说明两者之间已经剑拔弩张了,可能会引起冲突,一般来说都是用您。但是这个您字是第二人称的尊称,还有一个第三人称的尊称“怹”这个也是北京人的一大特点。而且“您”字的用途广泛,就连两人吵架有时候都带着这个字呢!当然这个老礼也是传自清朝的八旗子弟。
第二点,北京人自尊自爱的心理强烈。刚才说到了侃爷,《茶馆》这部话剧典型的反应了北京人说话的风格。北京人的这个侃跟其他地方的不一样,嘴皮子特溜,而且话不落在地上,有时候话里还透露一股损劲儿。北京人说话还跟天津和东北人不同,天津人说话有时候把自己绕进去,自我解嘲。北京人是永远骂别人,不能说自个儿,自己的地位永远比别人高一块。但北京人也发明了很多心的词汇,着名的文学家王朔叫发明了“倒爷”,意思就是投机倒把的人,倒买倒卖。
10. 你对北京人的印象怎么样
北京仁儿啊。没什么特别印象。讲理讲面局气什么的,那都是骨子里带的。家教严的,出门说话都不能带脏字。做人邋遢做事吊儿郎当,经常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实际上都很热心。尤其问路时,那回答真是绝了。七拐八拐弯弯绕,大体方向也许没错但是你一定会听晕。老北京基本不会在城里做生意卖东西,因为开不了几天一定会黄的。京油子之说那是误传,京畿之地谈天说地你不绕圈的说话被别有用心之人听去那是要掉脑袋的。从清朝的文字狱到后来的文化大那啥都是如此。正所谓嘴下有德。北京人只找本地人结果那是有渊源的,因为以前上户口父母双方有一方是外地的,户口要落在外地。外地户口在北京是上不了学的啊。在看待外地人上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歧视之说。但是网上一群地域黑以讹传讹的那些。你们省省吧,自己没见识过北京人就敢出来胡说造谣?黑或不黑,北京人就在那里不骄不躁。愿意交朋友的您来,推心置腹哪怕一嘴炉灰渣子。想黑我们的你滚,就算是专家教授也他妈的狼子野心。来北京的外地朋友,为了生活大家都不易。也别提为了建设北京,那都是扯淡。就是为了挣钱为了自己有个好生活。每天也别一直忙着,到点下班几个邻居找个阴凉地。喝喝小酒,聊聊自己老家的风土人情。不也是一种生活。总而言之,这就是一个北京人的态度,也是我打小看北京人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