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是什么时候叫“北平”的叫“北平”的时候,北京大学为什么没有改名叫北平大学
1368~1421年,还有1928~1949,这2段时间,你说的地方叫北平,不叫北京。
还有,北平大学和北京大学是同时存在的2个不同的大学/组织!
所以北京大学当然不会缺心眼去改个名字叫北平大学从而造成混淆。
北京大学开始叫北京大学是1912年,这时候根本没北平啥子事。
之后1937年北京大学南迁长沙,和另外2个学校合并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来又迁去西南,变为“西南联合大学”这期间指定也是没北平北京啥子事了。
而北平大学嘛,也就1927年,北洋政府想合并周边学院,成立一个“国立中华大学”出来,就因为北京大学坚决反对,最后就弄出了北平大学,实际上是若干个学校组成的松散组织。1946年的时候消亡。
‘贰’ 北京改为北平的时间是多少
不长,只有二十多年,1928年国民政府宣布北伐成功之后把北京改为北平,1949年建国之后又改回北京了,一共只有二十一年的时间吧。
‘叁’ 民国时期北京叫北平怎么回事
1928年,南京政府宣告成立,有人提出南京是民国的首都,北京不宜为”京“,所以将北京改为了“北平”。
北京其实原来一直是叫北京,这个叫法从元朝就开始。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朝覆灭,袁世凯统治时期还是叫北京,袁世凯死后导致了军阀混战。
后来蒋介石领导北伐,革命军攻占北京,北京由张作霖的北洋政府统治,这一时期北京新建了有轨电车系统,和一批优秀的文化教育机构,如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等。
1928年,北洋政府大帅张作霖由北京退回沈阳,途中在皇姑屯被炸死,由大帅的儿子张学良接手了他的位置,同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归顺于南京政府。
此后南京政府宣告成立。南京政府宣布告成之后,有人提出南京是民国的首都,北京不宜为”京“,所以将北京改为了“北平”。
(3)北京什么时候叫北平扩展阅读:
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同年3月迁都北京,直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中国国民党北伐军攻占北京,张作霖败回东北,北洋政府下台。
民国伊始,北京的地方体制仍依清制,称顺天府。直至民国三年(1914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范围规格与顺天府大致相同,直辖于中央政府北洋政府。
民国十七年(1928年)六月,北伐战争后,首都迁回南京,撤销原京兆地方,北京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后改为北平市,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
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北平降格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且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肆’ 北平哪一年改名叫北京
北平1930年改名叫北京。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北京失去首都地位。1928年,民国政府决定将北京改为北平特别市(相当于今天的直辖市)。设立市辖区,将全市分为15个区,各区以序号命名。原属的各县并入了河北省。城内的宛平县公署,迁至卢沟桥边的拱北城内,从这时起宛平县离开了北京城。
1930年6月,北平特别市改为北平市,降格为河北省的省辖市。半年后又重新升格为院辖市(相当于今日的直辖市)。北京城内被划分为10个区。城东的大兴县署迁到北京城南的黄村,从此大兴就成了北京的一个郊区县。
历史沿革
明朝洪武元年,即1368年9月12日,大都更名为北平府,取"北方安宁平定"之意,北平第一次成为北京的名称。后明成祖朱棣迁都,作为明朝的都城于明朝永乐十九年(1427年)改名为北京,与南京对应,形成"两京十三司",此为今名之始。
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定都南京。同年3月,袁世凯将临时政府迁至北京,北京再次成为首都。民国伊始,北京的地方体制仍依清制,称顺天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北平
‘伍’ 北平是哪一朝代开始命名的
北平是北京在历史特殊时期曾经使用的城市名称。北京最早于1368年9月12日称北平。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直到1949年9月27日,才又将北平改为北京市。
目录
沿革
明清时期
民国时期
首任市长
和平解放
阅兵仪式
编辑本段沿革
北京最早于隋朝(公元581年—618年)称北平(见《隋唐演义》 当中称罗艺为靖 北平
边北平王,即北平王罗艺[罗成父]),后于1427年作为明朝的都城改名为北京,北平早于北京近600年。 民国时于1928年6月20日又改为北平市。 日伪政府于1937年l0月12日又将北平改为北京,但实际上并未得到中国政府和广大人民的承认,北平的名称在此阶段仍在延用。 1945年日寇投降后,又改为北平。 直到1949年9月27日将新中国的首都定在北平后,才又将北平改为北京市。 因此,1928年6月20日到1949年9月26日这段时间,称北京为北平是准确的。
编辑本段明清时期
据北京档案史料记载,1368年(洪武元年)9月12日,明太祖朱元璋命大将徐达北征,攻占元朝都城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城,并将大都改名为北平府。 燕王朱棣(明成祖)发动靖难战争,1403年朱棣夺得皇位,先建好北平城,1421年(明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平,并将北平改为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南京作为留都。 清朝时北京亦称京师顺天府。清兵进关,又在北京定都,于是,金元明清两代长达800多年之久,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北京。
编辑本段民国时期
1928年北伐战争后,中国的首都迁到南京,北京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同时 北平
撤销京兆地方。1930年6月,设北平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这一时期,北京尽管不具首都的地位,但在文化教育方面仍有关键的优势,被国际人士称为“中国的波士顿”。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日本侵略者扶植汉奸王克敏、王揖唐等在此成立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将北平改名为北京。1945年8月21日,日本已投降,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取得北京,并重新更名北平。 1949年1月16日,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由傅作义率领的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9月21日,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自即日起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并确定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编辑本段首任市长
1928年3月13日,何其巩作为第二集团军总代表率部作战。6月初,北伐军占领北京、天津,统治中国长达16年的北洋军阀政权覆灭。1928年南北统一后,国民政府迁首都于南京,6月28日,改北京为北平特别市,设北平特别市政府,何其巩出任第一任市长。后长期担任中国大学校长。解放战争期间参与了策动十一战区起义工作,同时积极说服傅作义将军率部起义。北平解放后不久,中国大学因故停办。
编辑本段和平解放
北平和平解放谈判,始于1948年11月18日。当时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平津战 北平
役即将开始。北平和平解放正式谈判,先后进行了三次: 第一次谈判是在1948年12月中旬。当时平津战役已经打响,北平正在被军事包围。傅作义派崔载之为代表同李炳泉(中共地下党员)一起,带电台和报务员、译电员到三河县平津前线司令部所在地,与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进行了谈判。 第二次谈判是在1949年1月6日至10日。当时傅部主力35军被歼,平津战役胜负大局已定。傅作义派周北峰、张东荪到河北蓟县八里庄,同平津前线司令部领导人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和刘亚楼进行谈判,双方草签了《会谈纪要》。 第三次谈判是1月14日至17日。14日上午人民解放军向天津守敌发起总攻。当天傅作义派邓宝珊、周北峰作为全权代表,到通县西五里桥平津前线司令部,与林彪、聂荣臻、罗荣
‘陆’ 北京为什么原来叫北平
北京叫北平来源于明朝朱元璋时期 。
元朝末年,反抗蒙古统治者的农民大起义,如暴风骤雨席卷全国,朱元璋兼并了起义军陈友谅、张士诚的势力之后,占领了江南半壁江山,并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派大将徐达、常遇春帅师北伐。
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虽然元顺帝逃往了漠北,但其许多军队仍滞留在大都周围,时时威协着大都,元将领也速就曾兵临通州。朱元璋当即命令大将常遇春率重兵消灭大都周围的元军。
1369年6月,常遇春荡平了大都附近元的残余军队。战报送达朝庭,朱元璋便以“蓟北悉平”为名,将元大都改为“北平府”。这也就是北京也称北平的来历。
(6)北京什么时候叫北平扩展阅读: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于6月15日宣布“统一告成”。6月20日宣布改直隶省为河北省;陈立夫提出国民党首府在南京,北京不宜用京字,因改北京为北平,为特别市 。
1930年6月,北平被降为河北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这一时期,北京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在文化教育方面仍有相当的优势,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波士顿”。
1937年七・七事变后,7月29日,北平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日伪政府于10月12日,将北平又改为北京。
1945年8月21日,国军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收复北京,日寇在北京投降后,又改为北平。
1949年9月,新中国将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并确定北京是首都。
‘柒’ 为什么北京要改为北平(民国时)
原因:
1928年北伐战争后,中国的首都迁到南京,北京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同时撤销京兆地方。1930年6月,设北平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
这一时期,北京尽管不具首都的地位,但在文化教育方面仍有关键的优势,被国际人士称为“中国的波士顿”。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在此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且将北平改名为北京。1945年8月21日,日本已投降,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取得北京,并重新更名北平。京有京城之意,也曾被侵华日军加以利用,定都南京的国民政府更其名为北平也在情理之中。
(7)北京什么时候叫北平扩展阅读
建制沿革
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同年3月迁都北京,直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中国国民党北伐军攻占北京,张作霖败回东北,北洋政府下台。
民国伊始,北京的地方体制仍依清制,称顺天府。直至民国三年(1914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范围规格与顺天府大致相同,直辖于中央政府北洋政府。
这一时期,北京新建了有轨电车系统,和一批现代的文化教育机构,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协和医学院等。
民国十七年(1928年)六月,北伐战争后,首都迁回南京,撤销原京兆地方,北京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后改为北平市,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
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北平降格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且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21日,入侵北京的日本军队宣布投降,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接收北京,并重新更名为北平。北平市所辖范围较之前顺天府、京兆地方及今日北京市为小,大致包括今西城区、东城区全境,朝阳区大部、海淀区南半部、石景山区南部和丰台区北半部。
‘捌’ 北平什么时候改名叫的北京
北京最早于1368年9月12日称北平,后于1427年作为明朝的都城改名为北京,北平早于北京近60年。 民国时于1928年6月20日又改为北平市。 日伪政府于1937年l0月12日又将北平改为北京,但实际上并未得到中国政府和广大人民的承认,北平的名称在此阶段仍在延用。 1945年日寇投降后,又改为北平。 直到1949年9月27日将中国的首都定在北平后,才又将北平改为北京市。 因此,1928年6月20日到1949年9月26日这段时间,称北京为北平是准确的。
‘玖’ 北京在历史上第一次叫北平市什么时候
北京最早于隋朝(公元581年—618年)称北平(见《隋唐演义》当中称罗艺为北平王,即北平王罗艺--罗成他爹),后于1427年作为明朝的都城改名为北京,北平早于北京近60年。
‘拾’ 北京在民国时叫做北平,在元朝时它叫什么
北京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称谓,唐代称为幽州。北京不同时期的称谓如下:燕都。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后,召公被封于延锋。幽州曾经在汉、魏、金、唐时期建立,今天由北京统治。首都北京,一般指首都。北京成为首都后,也被称为首都。在南京,辽太宗会师元年(938年),原幽州升格为幽都府,名南京,又名燕京,为辽国都城。元代的大都,重建了以北海公园为中心的新城。从元世祖到元朝第九年(1272年),改名为大都,俗称元大都。
五棵松在清朝时期,这里有应劭总督的墓地,周围有五棵高大的古松树。当时,人们去北京西部非常不方便,土匪经常抢劫。于是,行人在五棵松树下相遇,携手同行。五棵松这个名字从此被叫走了。后来国家在1965年修建地铁的时候,五棵松的树木因为技术问题相继死亡。为了纪念这个地名的历史意义,五棵松的树木被重新种植在这里。清朝干隆皇帝喜欢出去苏州街巡逻。有一次他带着他的母亲。这一趟是去苏州,也是太后第一次来江南,让人大开眼界。回到皇宫后,我仍然记得江南的美景,但由于年老,我不能经常旅行。干隆皇帝对母亲极其孝顺,于是决定从满居集到海淀镇修建一条苏式商业街,俗称苏州街。这条街不仅建得像苏州的街道,而且里面的买卖双方都是干隆皇帝从姑苏市挑选的,可谓正宗。不幸的是,这条街在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时被烧毁,从此名存实亡。参考来源:网络-北京参考来源:人民日报在线-北京部分地名由来:南里石路原名“时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