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长城是哪个朝代修建的
北京长城是明朝修建的。在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朝对八达岭长城进行了长达八十余年的修建,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
北京长城是哪个朝代修建的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长城的八达岭段被称作“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
八达岭长城是接待中外游人最多的长城景区,也是接待世界各国元首、政府首脑最多的长城景区。
⑵ 长城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建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现存的长城,修建于明代,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穿越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8个省?市?自治区?
修筑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其主要目的在于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统一前北方互相争斗的诸侯小国各自建造的长城衔接起来,形成穿山越岭的北方边界的屏障,长达5000多公里,是抵御来自北方蒙古大草原上游牧民族骑兵袭击的壁垒,也是秦始皇自身权力和荣耀的一个有利证明?
汉武帝也曾多次修筑长城,用以保护河套?陇西等地,加强东西方交流,其长度达到了10000余公里?到明代,为防止前朝(元)残留势力南下,也不断修筑北方长城,全长达7300多公里,整个工程延续了200多年?在中国历史的其它时期,统治者也不同程度地修筑长城,长度相加超过50000公里?因此,长城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奇迹?
长城作为防御工程,所经地形极为复杂,根据地形又采用了不同的奇特结构,充分显示了华夏祖先的聪明才智,在世界古代工程史上可谓罕见?长城在重要道口?山口?山海交接处设立关城,即便于交通,又有利于防守?在墙身上每隔不远处建有突出的强台,用于左右射击?长城每隔一段距离,设有敌楼,用于存放武器?粮食和士兵居住,战时用作掩体?长城沿线还建有独立的烽燧?烽火台,用于在敌人入侵时,举火燃烟,迅速传递信息?
城墙沿着山坡起伏延伸,穿过沙漠和沼泽?土制的墙以石头为地基,表面用砖块贴饰?从了望台上能看到烟雾信号,而在晚上利用篝火,这样消息能以罕见的速度横越全国?自修建以来,长城就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长城的守失关系着许多朝代的更替,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伴随着长城内外着名战役的发生,英雄人物云涌而出,大大丰富了这座亘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如战国时代的赵国名将李牧,后代为纪念其功绩,在雁门关修建了李牧祠以为纪念,至今其遗址尤存?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长城的故事,其中最着名的是孟姜女哭长城,在山海关还建有孟姜女庙,前来参拜的人络绎不绝?
⑶ 北京现存的长城是哪个朝代修建的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
修建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周代。当时周宣王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曾修建了列城和烽火台。公元前七八世纪,许多诸侯国都修建了自己的长城,以防邻国的人侵。最早建筑的是公元
7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长城以自卫。据文献记载和遗迹显示:楚长城西起湖北竹山,跨汉水,越邓县、内乡岳山至沁阳,总长近500千米;齐长城起于今山东平阴,经泰安、莱芜、章丘、淄川、临胸、安丘、诸城,至胶南入海,总长达500千米;魏长城起自华山,沿黄河北行,长300千米;燕长城有两道,南长城长约250千米;北长城长约650千米。这时的长城长度都较短,从几百千米到l000~2000千米不等,史称“先秦长城”。
公元前22l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为了巩固统一帝国的安全和生产的安全,防御北方强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隶主的侵扰,便大修长城,在把秦、燕、赵等国北部的长城连接起来的基础上,还加以增筑、扩建,筑成西起临洮东达辽东的秦长城。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其中以汉、金、明三个朝代的长城规模最大。
汉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全长近一万公里,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黑龙江北岸,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至今,散布在新疆至河北数省、自治区之间的汉长城烽火台遗迹仍处处可见。此后,北魏、隋朝都有修筑长城的记载。公元5~7世纪,北魏、北齐、北周相继修筑的长城各有650、l000和l500千米。公元l2世纪,金代也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至外贝加尔地区修筑长4000多千米。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没间断过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工程延续200多年。明朝初期修建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祁连山麓,全长7300多千米;中叶以后经过修缮的自山海关至嘉峪关一线的长城比较完好,便被人误为是历史上长城的起点、终点。清朝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现存长城主要为明长城。
长城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以明长城为例,在万里长城防线上分设了辽东、蓟、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九个军事管辖区来分段防守和修缮,称作“九边重镇”,每镇设总兵官作为这一段长城的军事长官,受兵部的指挥,负责所辖军区内的防务或奉命支援相邻军区的防务。明代长城沿线约有100万人的兵力防守。总兵官平时驻守在镇城内,其余各级官员分驻于卫所、营城、关城和城墙上的敌楼和墩堡之内。
⑷ 八达岭长城是哪个朝代修建的
明朝
现在的八达岭长城,建于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年),对八达岭长城进行了长达八十余年的修建,共1300多里。并将抗倭名将戚继光调来北方,指挥长城防务,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
明长城的八达岭段被称作“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
⑸ 长城是哪一年开始建造的
万里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世纪)。公园前214年,秦始皇派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人攻击匈奴,将秦、赵、魏、燕各国修筑的旧城墙连接起来,从临洮到辽东绵延万里,从此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为了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方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了“诸侯互防长城”,用以自卫。
其中,秦、赵、燕三国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以后历代君主几乎都加固增修。
(5)现在位于北京的长城是什么时候修建的扩展阅读
万里长城90%正在死亡:
近年来长城的现状不断受到外界的关注。尽管自长城1958年对外开放以来接待了上亿的游客,还作为国家外事礼宾接待场所,但对外的是北京内八达岭的长城,还不到长城的十分之一。长城真正的主体恰恰是那些蜿蜒在高山峻岭之间的残垣断壁,它们占90%。
铁路、高速公路、地方道路等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长城保护的首要威胁。有些地方在进行基础建设时,若与长城遗存冲突,直接将长城墙体破坏。
比如公路、广场的建设等;有的地方为了引资建厂,大规模破坏长城遗存搞区域开发;不少居民为了开垦田地,扩大种植面积,或修建生产路,将长城墙体铲削破坏;或利用长城夯土的坚固性在墙体中掏挖窑洞,用于居住或圈养牲畜。
⑹ 北京长城是什么多少年修建的
长城建造花了282年才完成。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始修于燕王,历史长达2000多年。
长城发展起源:春秋战国时期,燕赵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最早的长城。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修建长城超过5000公里的有二个朝代:
1)秦始王时修筑的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2)是汉朝修筑的西起河西走廊,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在1万里以上。
传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冰道运石等。
⑺ 现在的北京长城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清末以后,居庸关关城建筑逐渐荒废;1992年昌平县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为保护文物,对关城建筑进行了全面修复,再现了昔日的雄姿。
居庸关长城在北京昌平县境内,距北京市区60公里,是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古代北京西北的重要屏障,形势险要。
然而,这个汉代关始设立的开口,历尽沧桑,残损严重,渐渐失去公众的关注。历时4年、耗资上亿元的居庸关长城修复工程已竣工,居庸关长城已于1998年3月正式对游人开放。
(7)现在位于北京的长城是什么时候修建的扩展阅读:
在文化方面,长城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上也起了重要作用。长城的修建和戍守,长城区域的争战,反而促使了中国古代汉族和十几个少数民族进行了广泛的融合。
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南匈奴归汉,实现了中原农业区的华夏汉族与北方畜牧民族的汇合,这便是中华民族的形成之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内蒙古阴山一带汉代城堡遗址的考古发现,说明汉与匈奴的和平往来,并没有完全被万里长城和军事堡垒所遮断。
唐代,唐太宗大破突厥军后,使数十万降众居住在边境长城沿线一带,设置六个都督府,任命突厥人为都督。突厥人接受了汉族先进的经济和文化,进一步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⑻ 现在的北京八达岭长城是在哪个朝代修建的
长城大部分是明朝重新修建的,所以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是在明朝建立的
⑼ 八达岭长城是哪个年代修建的
八达岭长城建于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年),对八达岭长城进行了长达八十余年的修建,共1300多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