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什么时候成为首都
还有从明朝开始,北京作为了中国的首都。那个传统是朱棣留下的。永乐皇帝是个好皇帝,因为当时北方战乱严重,挨着蒙古。所以,“天子守国门”,对北方的政局稳定和安定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过明清两代的建设,北京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了。但是,但是的国民政府因为他的统治中心在南方,也因为南方的经济较北方发达,所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但是,有人说,南京没有“王气”,历代在南京定都的朝代都没长久,蒋介石也证明了这个传说。呵呵...
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人民解放军进入当时的北平城,中央军委也随之进入。
1949年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当时对于首都的提议很多:
1、延安。理由是延安是我党的老根据地。
2、哈尔滨。这是我们解放的比较大的城市之一,有着相当好的工业基础。李济深等民主人士初到解放区就一直在哈尔滨。而且,与当时的苏联联系紧密。
3、西安。古都,有特色。
4、南京。这是一个政治形象的问题,考虑到安全因素,未得到多数人的赞同。
5、北平。这是大多数的意见。而且,很快就得到大多数代表的同意。于是,决定定都北平,并改名北京!
2. 历史上从什么时候开始定都北京的
1949年9月27日。
1949年9月27日,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出席会议代表623人,一致举手通过定都北平,并自当天起正式改北平为北京。
两个月后,北京市的第一届人民政府诞生了。从某种角度说,这本不是第一届市政府。1949年元旦,北平市军管会和政府正式宣告成立,那才是中共领导下的北平的第一届政府。
(2)北京什么时候成为都城扩展阅读
人民政协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
首先,它标志着中国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革命大团结在组织上的最后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机构从此产生。
其次,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基,为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作了全面的准备。
第三,人民政协这一组织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兼收并蓄的传统精神,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3. 从古至今北京有几次被定为都城
历史上定都北京的朝代只有三个:(1)元朝。公元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第二年定都于大都(今北京)。(2)明朝。明成祖朱棣登上帝位后,为了加强北方的军事防御力量,1417年开始营建北京,花了三年多时间完工,公元1421年迁都至北京。(3)清朝。公元1644年,明王朝被农民军推翻。清军入关后,清王朝开始统治全国,随即迁都北京。
4. 北京历史上几次被定为首都
北京是燕、前燕、辽、金、元、明、清和新中国8代的首都
[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安阳)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至今仍保存比较完整的古老都市。北京作为全中国的统一政治中心虽然只有700余年的历史,但是作为一个古老城市,以及区域性的方国都邑来说,则至少有3000余年的历史了。北京在古代称蓟城,先秦时期曾是燕国都城;秦为广阳郡治所;西汉先后为燕国、幽州燕郡、广阳国、广阳郡治所;王莽时改广阳国为广有郡、蓟县为伐戎,蓟城仍为治所。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年)省广阳国并于上谷郡,和帝永元八年(96年)复置广阳郡,蓟城又恢复为广阳郡治所。自曹魏以下,蓟城或为幽州燕郡治所,或为燕国治所。十六国时期,前燕鲜卑慕容儁还曾一度在此建都6年(352—357年)。隋大业三年(607年)废幽州为涿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为幽州,治所均仍在蓟城。唐代,蓟城又称幽州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废幽州为范阳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范阳郡为幽州,蓟城仍先后为郡、州治所。辽会同元年(938年)升幽州为南京,建为陪都,又称燕京,蓟城则称南京城或燕京城。金朝灭辽以后,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年)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扩展其东、西、南三面,次年竣工。贞元元年(1153年),改燕京为中都,迁都于中都城。元朝灭金以后,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十二月决定以金中都城东北的原辽、金离宫为中心,修筑新城,次年(1267年)正月兴工。至元九年(1272年)命名为大都,定为京师。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大都城基本竣工,历时18年。明初改元大都为北平。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改北平名北京,为陪都。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北京为京师,宣布迁都。清朝也将北京定为都城(1644年9月)。建国后,北京又作为首都出现在东方古国-中国。]
5. 北京第一次作为首都的时间(朝代)
北京第一次作为首都的时间是在元朝时期。
大蒙古国成吉思汗麾下大将木华黎于嘉定八年攻下北京,遂设置燕京路大兴府。元世祖至元元年改称中都路大兴府。
至元九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也就是元大都。元大都成为全中国的交通中心,北到岭北行省,东到奴儿干都司,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从这一时期起,北京成为中国的首都。
(5)北京什么时候成为都城扩展阅读:
北京市山区面积10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62%,平原区面积为6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38%。
北京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北京市平均海拔43.5米。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
北京西部为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最高的山峰为京西门头沟区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最低的地面为通州区东南边界。
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
6. 北京是什么时候开始就成首都了
北京从春秋中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开始,就是燕国的首都,直到公元前226年燕国被强大的秦国所灭,当时北京叫做蓟城,蓟城一直是燕的都城。据考古学家考证,当年的蓟城就在现北京城区的西南部。公元938年,蓟城成为辽的陪都。金于1153年迁都燕京,改名中都。1267年,蒙古族首领忽必烈下令在中都城的东北郊筑建新城。四年后这位首领即在兴建中的都城内登上皇帝的宝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元朝。从此,北京取代了长安、洛阳、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并延续到明、清两代。1911年10月10日,中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第二年二月清帝被迫宣告退位。至此,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溃亡,北京作为帝都的历史到此结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生的共和国的首都,古城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7. 北京在哪些朝代作为过都城
北京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和古都之一。作为燕国都城的最早记载见于《史记》,到元、明、清三代,北京成为国都,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北京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而这些人文古迹更是荟萃中华文化之精髓,集中华厚重底蕴之大成。宏伟的万里长城和规模宏大的紫禁城闻名世界;颐和园、北海、香山等皇家园林的优美景致和瑰丽建筑更是令人留连忘返。而其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名山、森林、草原、溶洞、温泉、河湖不一而足。现代化的标志摩天大厦更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北京这个古老的城市正以其新生的活力、独特的魅力向世界发出邀请函。
北京故宫
8. 北京是从什么时候被作为都城
北京,位于华北大平原的西北边缘,地处平原与山地交界地带,西、北部群山环抱,东南一带古代为大片沼泽,后形成冲积平原。它的西南角接近太行山下,是通向华北平原的门户;北部为燕山余脉,西北和东北可通过南口及古北口等山谷通往内蒙古高原和松辽大平原。雄伟险要的地理环境,使之成为天然的军事要地。
古称北京为“燕”和“蓟”,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有周武王封召公于燕的记载,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春秋战国时期,蓟城是“战国七雄”
之一的燕国的都城。从秦汉到隋唐,它一直都是军事重镇,也是汉族和少数民族进行贸易的大都会,虽然地名更改多次,但城市的基本地理位置变动不大。
辽代称北京为“南京”,也称“燕京”,以之作为辽国的陪都,但北京真正成为都城,是在金朝。
金灭辽之后约30年,于贞元元年(1153年),正式将都城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迁到北京,改称“中都”。这是北京从军事重镇和贸易中心成为政治中心的转折点,此后,元、明、清三代均以北京为首都。
金中都是在辽南京城的旧址上扩建而成的,其位置在今北京城的南部,俯瞰近似正方形,周长约15公里,每边各有三座城门。皇帝居住的宫城位于城内中部偏西南处,呈规整的长方形。金大定十九年(1179年)又在城东北郊建立了离宫——大宁宫(其中心部位,在今北海公园琼华岛和团城一带)。
9. 北京最早被定为都城是在什么朝代
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北京一直是中国北方重镇和地方中心;自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又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上都、元大都、明、清国都。1949年10月1日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10. 北京是什么时候被定为中国首都的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更名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