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前门属于北京几环内
前门的一般就是二环以里呢。因为北京没有一环,如果要说的话一环,就是护城河吧。
⑵ 北京前三门大街的前三门是指哪三个门
崇文门、前门、宣武门
前三门是北京城的正阳门(前门)、宣武门、崇文门合称。自东向西依次是崇文门、前门、宣武门。其中崇文、宣武各取是尚文尚武的意思。这三座城门因为位居于皇城之前,故称为前三门。贯穿于这三个门之间的大街,称为前三门大街。
正阳门位于京城南北中轴线上,是明清北京城的正南门,素有“国门”之称,就是咱老百姓常说的“前门”。元世祖忽必烈开始营建大都城,也就是今天北京城的前身。城周60里,辟11门,丽正门为其南正中之门。到了明代的正统四年(1439年),丽正门正式改名为正阳门。
崇文门经历元、明、 清三朝,东距正阳门约3公里。楼台连台高35.2米,屋顶是灰色筒壮绿琉璃瓦檐边。崇文门是京师九门之一,元代称文明门。明正统四年,1439年重修并加筑翁城,改名崇文门,取《易经》”文明以建“,其得刚健而文明,寓意崇尚文德之意,与宣武门相对称,左文右武。
宣武门为明、清时京师内城九门之一,建于明代,初称顺承门,正统四年改称宣武。为内城南门之一。在崇文门与宣武门的命名上遵循了古代“左文右武”的礼制,两门一文一武对应,取“文治武安,江山永固”之意。因为取武为意,城门守军训练用的护卫校场就设在宣武门外。
(2)北京前门是哪里扩展阅读:
前三门以及连接其间的城墙曾经是清朝老北京内、外城的分界线。民国后北京市的行政区域划分也是按照城墙划分的。外城分为五区,内城分为六区,前三门及其沿线被看做是内外区的分界线。解放后,内城分为四个区:西单区、西四区、东单区、东四区。外城分为三个区:前门区、崇文区、宣武区。2010年7月,崇文区并入东城区,宣武区并入西城区。
⑶ 北京前门叫什么名字
叫正阳门,俗称前门,原名丽正门,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城内城正南方向的门,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缘,前门大街北端,处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现存城楼与箭楼。
⑷ 北京前门是哪个门
北京前门是东城区前门大街是北京非常着名商业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坛、山川坛的御路,建外城后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民众俗称前门大街。大街长845米,行车道宽20米。明、清至民国时皆称正阳门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
⑸ 北京前门属于北京哪个区
前门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
现在是西城区网络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⑹ 北京前门是什么区
北京前门是东城区
前门大街是北京非常着名商业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坛、山川坛的御路,建外城后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民众俗称前门大街。大街长845米,行车道宽20米。明、清至民国时皆称正阳门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
⑺ 正阳门是北京哪个门
正阳门是北京内城的正南门。
正阳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原名丽正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最南端。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箭楼与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正阳门的作用价值:
在北京城诸门中,正阳门规制最为隆崇,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军事防御、礼仪制度和建筑艺术的形象体现,也是老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正阳门作为北京仅有的一座城楼、箭楼保存完好的封建帝都之门,既是历史文化遗存,也是北京古都特色的绝佳载体,人文蕴涵深厚。
正阳门作为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以其无声的建筑语言,不仅向世人展示出封建社会都邑城垣中的一个局部,而且,在古代建筑、文化艺术、民俗礼仪、王朝历史等方面,都有其独立的存在意义与研究价值,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
⑻ 北京九门是哪九门
北京九门分别为北面的德胜门、安定门;东面的东直门、朝阳门;南面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又称前三门;西面的西直门、阜成门。古代官职九门提督中的九门正是指这九门。
北京九门简介
朝阳门:元称齐化门,门内九仓之粮皆从此门运至,故瓮城门洞内刻有谷穗一束,逢京都填仓之节日,往来粮车络绎不绝。
崇文门:元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崇文门以瓮城左首镇海寺内镇海铁龟着名。
正阳门:元称丽正门,京人俗称”前门”,与地安门(俗称后门)南北呼应。瓮城中关帝庙为九门之首,故人称“正阳关帝”。正阳门因皇帝龙车出入此门,正阳门又称”国门”。
宣武门:元称顺承门(讹传顺治门)明永乐十七年,南拓北京南城墙时修建,沿称元“顺承门”之名。正统元年明政府重建城楼,增建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工程竣工。
阜城门:元为平则门,与朝阳门东西两方遥遥相对,京西门头沟,斋堂的煤车多出入此门,故瓮城门洞内由煤栈客商募捐刻梅花一束记之。
德胜门:元为健德门,为出兵征战之门,寄语于“德胜”二字。
安定门:元称安贞门。此门为出兵征战得胜而归收兵之门,京都九门中有八门瓮城内建筑关帝庙,唯安定门内建真武庙,在诸门中独具一格,从1924年拍摄的照片看,建筑整洁,布局精练。
东直门:元祟仁门,此门为京华九门中最贫之门,以郊外盆窑小贩,日用杂品占据瓮城为主,但瓮城庙中的药王雕像极为精细,市人称“东直雕像”。
西直门:元称和义门,是东直门的姐妹门,“高亮赶水”的传说人人皆知,更兼玉泉山到皇城的御水车都走此门,故瓮城门洞中刻有汉白玉水纹石雕一块,京人皆知“西直水纹”。
⑼ 北京城内唯一保存完整的城门是哪个
在我的记忆里,北京有句俗语叫“前门楼子九丈九,四门三桥五牌楼”,这说的就是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最南端的正阳门。被人们称为中轴线上的青龙。
正阳门规格高于其它八门,素有“四门三桥五牌楼”之说。那这“四门三桥五牌楼”是什么意思呢?
四门:指正阳门共有四个门洞,即城楼门洞、箭楼门洞、瓮城两侧的东、西闸门各一个门洞。而其它八门均只有两个门洞,即城楼门洞和瓮城单侧闸门的门洞,箭楼皆无门洞,只具备防御堡垒的功能。
三桥:指箭楼前方护城河上的正阳桥,其实是一座石拱桥,但宽阔的桥面被栏杆分隔成三路通道,居中的通道正对着箭楼门洞,称为御道,只有皇帝才能通行。
五牌楼:指正阳门前那座“六柱五间”的跨街牌楼。在明代京城九门都建有牌楼,唯独正阳门牌楼的规格最高,有五个开间。如今只有正阳门牌楼得到复建。
正阳门的主要建筑有:城楼、箭楼、瓮城、雉堞和女儿墙、马道、铺舍
正阳门城楼
正阳门城楼坐落在砖砌城台上,城台上窄下宽,有明显的收分,宽95米,厚31.45米,高14.7米,城台南北上沿各有1.2米高的宇墙,占地3047平方米,城台上以城砖海墁。城楼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楼脊饰龙头兽吻,每面有檐柱、老檐柱和金柱三层柱子,朱红梁柱,金花彩绘,楼上楼下四面均设门,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上下设回廊,上层前后装菱花格隔扇门窗,下层为朱红砖墙,明间及两侧正面各有实榻大门一座。
城楼两端沿城墙内侧设斜坡马道一通上下。通面宽41米,通进深21米,楼身宽36.7米,深16.5米,高27.3米,整个城楼通高43.65米,为老北京所有城门楼中最高者。城楼外侧重檐以上悬挂木质大门匾。城门洞为拱券式,开在城台正中,五伏五券,内券高9.49米,宽7.08米,外券高6.29米,宽6米。
箭楼
正阳门的箭楼是最能体现古代军事防御思想和技术水平的建筑,为一砖砌堡垒式建筑,雄踞于砖砌城台之上。城台高约12米,上窄下宽,亦有明显收分。城台正中辟券门,与城门相对,五伏五券,门洞内设"千斤闸",南侧宽10米,北侧宽12.4米,占地面积2147平方米。
箭楼上下四层,楼顶为灰筒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式,饰绿琉璃脊兽。南、东、西三面辟箭窗,以作对外防御(射击)之用,南面四层,每层13孔,东、西各四层,每层4孔,连抱厦2孔,共辟86孔。箭楼的结构为前楼后厦,面阔七间,宽62米,进深20米;北出抱厦庑座,面阔五间,宽42米,进深12米,整座楼通高35.37米。在明清北京城垣的箭楼中,唯正阳门箭楼辟门,亦最为高大雄伟。形式比较独特,一直被看成是老北京的象征。
铺舍
铺舍是城垣顶上驻军值班房,供守城兵士休息或堆放守城武器等之用。明代称为铺舍房,清代称堆拨房。基本上是每座"马面"之后的城垣顶上即筑有一所,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为硬山式。陈宗藩《燕都丛考》中记述:内城垣上有"旗炮房九所",分布在九座城门楼旁,"堆拨房一百三十五所,储火药房九十六所";外城垣上有"堆拨房四十三所"。
很多关于北京的电视剧都有过正阳门出现在电视剧场景中作为背景,把正阳门作为一个地标性建筑来展示。甚至有的电视剧的名称都有正阳门,例如《正阳门下》、《正阳门下的小女人》,都是反映了北京某个年代的历史记忆。通过正阳门来反映了时代的变迁,突出了新旧时代的强烈对比。
在北京城诸门中,正阳门规制最为隆重,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军事防御、礼仪制度和建筑艺术的形象体现,也是老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正阳门作为北京仅有的一座城楼、箭楼保存完好的封建帝都之门,既是历史文化遗存,也是北京古都特色的绝佳载体,人文蕴涵深厚。
正阳门作为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以其无声的建筑语言,不仅向世人展示出封建社会都邑城垣中的一个局部,而且,在古代建筑、文化艺术、民俗礼仪、王朝历史等方面,都有其独立的存在意义与研究价值,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
⑽ 北京前门属于北京几环内
2环。
正阳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 原名丽正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最南端,毛主席纪念堂南边。
处于北京道路路网的核心位置,围绕旧城而建,全长32.7公里,建有29座立交桥,全线为全立交、全隔离的城市快速道路。
沿线共建朝阳门桥、建国门桥、东便门桥、广渠门桥、光明桥、左安门桥、玉蜓桥、景泰桥、永定门桥、陶然桥、开阳桥、右安门桥、菜户营桥、白纸坊桥、广安门桥、天宁寺桥、西便门桥、复兴门桥、月坛南桥、月坛北桥、阜成门桥、官园桥、西直门桥、积水潭桥、德胜门桥、鼓楼桥、钟楼北桥、安定门桥、雍和宫桥、小街桥、东直门桥、东四十条桥32座桥。除天宁寺桥、菜户营桥以外的29座立交桥。
(10)北京前门是哪里扩展阅读:
正阳门(前门)的建筑布局:
正阳门,原名丽正门,原由瓮城墙连为一体,后因修路分割成了两个部分。但一般人们也把大栅栏那个地方叫做前门,范围是正阳门和它前面的珠宝市、大栅栏等区域,而正阳门是指正阳门城楼和箭楼的统称。处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正阳门箭楼、城楼、瓮城、正阳桥和五牌楼是一组布局合理、造型庄严、气势凝重的建筑群。
北京正阳门规格高于其它八门,素有“四门三桥五牌楼”之说。
四门:指正阳门共有四个门洞,即城楼门洞、箭楼门洞、瓮城两侧的东、西闸门各一个门洞。而其它八门均只有两个门洞,即城楼门洞和瓮城单侧闸门的门洞,箭楼皆无门洞,只具备防御堡垒的功能。
三桥:指箭楼前方护城河上的正阳桥,其实是一座石拱桥,但宽阔的桥面被栏杆分隔成三路通道,居中的通道正对着箭楼门洞,称为御道,只有皇帝才能通行。
五牌楼:指正阳门前那座“六柱五间”的跨街牌楼。在明代京城九门都建有牌楼,唯独正阳门牌楼的规格最高,有五个开间。如今只有正阳门牌楼得到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