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资讯 » 福州会馆知多少
扩展阅读
厦门在哪里修鞋 2025-05-23 08:08:06
西藏到杭州飞机要飞多久 2025-05-23 07:51:30

福州会馆知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8-04 07:42:21

A. 福州有哪些故事传说和对联谜语

海日宜晞发
天风为振衣 陈宝琛题福州岁寒楼别墅海天阁
细看洞中景
方知眼界广 福州永泰方广岩联,林素园撰
眼中沧海小
衣上白云多 福州鼓山联,林世壁撰
宅入先贤传
门听长者车 梁九山复集杜句改署福建福州黄巷老屋门联
座对贤人酒
门听长者车 梁九山手书杜句作福建福州黄巷老屋门联
万里海天臣子
一堂桑梓弟兄 明叶文忠(向高)撰京师福建福州会馆燕誉
安知住世君非佛
想是前身我亦僧 福建福州林阳寺——明·叶向高

百丈松楸驯鹿土
千秋圭节卧牛眠 福州:林则徐墓,在福州北郊马鞍村
半夜丝桐弹霁月
一樽竹史醉清风 陈宝琛题福州双门楼聚春园菜馆
碧涧生潮朝自暮
青山如画古犹今 福州:朱熹题西禅寺,在福州怡山
材拟圭璋方特达
文归雅正薄艰深 干隆题福建鳌峰书院鉴亭,位于福州
藏书岂为儿孙计
有志都教馆阁登 福州北后街环碧轩藏书楼联龚易图撰
长空有月明两岸
秋水无波行一舟 [清]林则徐题福州西湖宛在堂

春来赏雨延秋月
晓起劙桑夜课蚕 陈宝琛题福建观文书院,位于福州
登丘望海无涯思
摩石听松一适时 陈宝琛题福州岁寒楼别墅海天阁
地出灵泉润海表
天生石鼓镇闽中 ——福州望州亭

福建绅衿一马尾
漳州道府两头牛 嘲福州船政局兼马尾船长沈幼丹、漳州知府
公刘曾画生民策
司稼常担粒食忧 黄乃裳题沙捞越“新福建福州总公司”
古佛由来皆铁汉
凡夫但说是金身 福州:曾异题开元寺,在福州经院巷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福州:林则徐题鼓山

郊原雨足云归岫
台阁风清月在天 福州:叶季韶题西湖桂斋,在西湖步云桥旁
进退一身关社稷
英灵千古镇湖山 林则徐题福州小西湖李忠定公祠
君欲欺心神未许
汝敢昧己我难瞒 福州:涌泉寺,在鼓山半山腰的白云峰麓

屴崱峰高千壑秀
灵泉胜迹一水幽 福州:鼓山屴崱峰,俗称绝顶峰,可观日出
流连不尽登临兴
俯仰犹思去往情 福州鼓山联,佚名撰
龙门世泽华跗盛
鲸海威名草木知 梁同书寿尹文端(继善)之子为福建福州将

人世大难开笑口
肚皮终不合时宜 福建福州华严寺弥勒龛——近·陈宝琛

桑拓几家湖上社
芙蓉十里水边城 黄莘田福建福州小西湖
山川寄迹原非我
天地为庐亦借人 福州:林兆恩题金山塔

似我空为门外汉
伊人宛在水中央 福州:且菽园题西湖宛在堂
苔壑泉流松荫境
龙峰山抱水环腰 福州苔泉联蔡襄撰

一、朱熹与晦翁岩

话说那一年,朱熹前往长乐讲学,路经石龙岭时被一群歹人劫去衣物。这下朱熹算遭殃了,身无分文,举目无亲。当轿夫,当搬运工,一个文弱书生怎能干这等苦差事?只好化名李铁口在潭头街摆了个看命摊。这朱熹早年研究过麻衣相法,上晓天文,下晓地理;能知过去未来,能断吉凶祸福。没想到今天却派上用场,用它来混口饭吃。

一个外乡人,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意哪会好?朱熹摆了一天摊,只给两个人定时、合婚,挣得钱只够吃饭,连旅店都住不起,晚上只好寄宿在土地庙中。 第二天,朱熹刚在街边摆下摊,挂起招牌,迎面来了个戴黑巾穿蓝衫的书生,年纪20挂零。这书生叫刘砥,是额头乡首富。朱熹眉头紧皱,嘴里吱吱唔唔不敢出声。到现在他的早饭还没吃呢,肚中早唱起“空城计”了,真想赚两片铜板混碗饭吃。那书生哪知朱熹的心思,忙安慰道:“先生,你就直说吧,君子看命闻凶不闻吉。” 朱熹故意犹豫好大一阵,才叹了声气:“贵造命相很坏,印堂发暗无光,嘴唇尖削如鼠,是双蛇锁口。恕我直言。”话到嘴边又忍住了。他艰难地咽下一口从腹中泛上的酸水,又接下说:“不出三天,家中必有大难,命定求乞,三十四岁当死。”书生听后扔下几枚铜板,冷冷一笑:“我家有良田千亩,岂能成为乞丐?看命嘴,犬放屁。”说完拔腿就走。街上顿时围过来一大群闲人,朱熹从地上捡起铜板,怕砸招牌忙上前将那书生拦住:“公子留步!我李铁口祸福直断。如若不灵,三天后再来潭头街砸我招牌。我当街从你胯下爬过。” 这一席话果然镇住了半街人,这是哪路神仙?这么厉害?我们不妨也试一试?

这下朱熹时来运转,算命摊前门庭若市……

转眼三天过去了,刘砥一家无灾无难,吉祥平安。他记起三天前李铁口夸下的海口,特意来到潭头街找朱熹算账。朱熹眼尖,见刘砥找上门,心想:坏事了,三天前那番话是随口胡言乱语,为了混口饭吃迫不得以才这样说的。今天可得认真对付了。隔了半条街,他就向刘砥作揖:“公子别来无恙?”刘砥半天玩笑地抓起招牌说:“我今天特地来砸你的招牌。” “该砸该砸!”朱熹急出一身冷汗。好在他脑子转得快,眉头一皱,话头立即一转:“不过,在砸招牌之胶,能让老夫再看一次命相?”刘砥应道:“再看一次有何妨?” 于是朱熹装模作样又把刘砥从头到脚端详一番。最后一双目光停在他的脸上。只见对方印堂发亮嘴唇圆润。“公子,你的命相变了!”朱熹惊叹道:“过去是双蛇锁口,如今变成双龙抱珠。你这是大富大贵的命相。老夫敢断定公子你必定做了件大好事。不然你肯定逃不过此番劫难。”

刘砥听了也怔住了,心想:“这李铁口果我不含糊!他记起三天前发生的那件事。世间的事就有那么巧,你说怪不怪?” 三天前,他离开潭头街回家。算命的话他并未放在心上。走着,走着,他来到偏僻的河边,抬头见前面一株大树上悬着一件东西,摇晃着,定睛一看,高喊:“有人上呆了。”嘴里叫喊,双脚大步奔过去,把那人解了下来。一看,原来是位年轻的孕妇。等那女人醒过来便问她:“娘子为何轻生?” 那女人未曾开口先流下眼泪,叹道:“今春黄河决堤,家乡遭了水灾。丈夫带奴家到这里投亲不遇。上半个月,丈夫不幸病故。埋葬好丈夫,奴家身上一文不名,只好横下心来走这条绝路,幸遇公子搭救。”

他一想:“救人救到底,半途撒手,这孕妇与肚里的孩子还是要死的。”于是,他将那孕妇带到家里,请医生为她看病抓药。临走时,还送了不少钱给那女人。这件事神不知鬼不觉,这李铁口怎么知道呢?看来,此人并非等头之辈。想到这,刘砥放下招牌,竖起大拇指,称赞道:“神,神!” 朱熹摇头苦笑:“一派胡言竟也能当真?我正准备金盆洗手呢!”刘砥向朱熹深深地鞠了一躬,“请先生赏脸,到寒舍一叙可好?”朱熹满脸含笑,答应了,便跟刘砥来到额头。朱熹见刘砥是个正人君子,才将自己真实的身份告诉他,还向他讲述此番离奇的历险记。刘砥见客人就是朱熹,别提有多高兴。他马上唤出胞弟刘砺。兄弟俩跪在地上各自向朱熹磕了三个响头,正式成为朱熹的弟子。

从此,朱熹就留在额头。他在村后额头岩白鹿洞外筑了间精舍,开馆授徒。在朱熹精心教导下,刘砥刘砺两兄弟先后中了进士,金榜题名。从此额头乡改名二刘乡。朱熹开馆授徒的额头岩也改名晦翁岩。真是村以人名,人又以村而益彰也。长乐民间故事分享第二篇
朱熹种墨竹
在朱熹当年讲学的地方长乐三溪紫阳阁外,有一片墨竹林。一丛丛竹竿漆黑如墨,婷婷玉立,婀娜多姿。据说全中国只有三溪这儿才长有墨,这墨竹还是朱熹亲自栽种的呢。

当时朱熹刚从二刘辗转来到三溪讲学,见山上只有松、梅二友,便吩咐刘砥、刘砺两兄弟从晦翁岩移来一丛绿竹,栽在紫阳阁外。每天,朱熹讲学结束之后,将写字时剩下的余墨、洗砚水泼在阁外竹丛上。日久天长,竹子就染成黑色的了,连新生的幼竹也墨黑如漆。朱熹好生欢喜,亲自点了点数,整整九九八十一株。这可是世间的珍稀品种啊!这事很快传遍长乐,传遍八闽大地。许多人特地跑到三溪看墨竹来了。一时三溪村游人如鲫。好稀奇的墨竹啊,墨黑如漆的竹身衬着翠绿的叶子在轻风中摇曳,如同一群风姿绰约的妙龄靓女,真是人见人爱。好多商家财主爱不释手,纷纷向朱熹提出要用重金购买墨竹。朱熹总是面带微笑耐心规劝:“我劝你们还是别买的好。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物。买了你们也种不活,即便栽活了也会变种。”客人们半疑半信,只好乘兴而来败兴而去。

此事传到邻村一个叫邱八的财主的耳朵中。这人心肠歹毒,一肚子坏水。他居然花高价请了当地几个歹仔去偷掘墨竹。那歹仔头叫刘二,家就住在三溪村西头,离紫阳阁不足三百步。他大哥在与元军作战中以身殉国,家中仅剩一个年近花甲的老母。那刘平日游手好闲,时常和一批无赖恶少聚众赌博、打架斗殴。村中的人们都像躲瘟疫似的躲着他。那一夜,天上星月无光,地上寒风凛冽。刘二带丰一群歹仔,各自带上镐头、锄头偷偷窜到紫阳阁下。谁知一行人刚拢近那片墨竹林时,只听“嗖”的一声,从竹林中蹿出一条丈二长水桶精的大蟒蛇,吓得那伙人七魂去了五魄,哭爹叫娘,扔了锄头、镐头没命地跑。有的摔断腿,有的跌折胳膊,有的砸破脑壳。刘二见事情败露,自觉无颜见人,连夜下海当海匪去了。从此没人再敢来偷竹了。村里人就说这墨竹是天上神物,玉帝派大蟒蛇来保护它。朱熹怀着虔诚的心情在紫阳阁岩头写下“溪山第一”四个大字。字体古朴苍劲,与阁外墨竹林相映成趣。

再说刘二的老母,听说儿子干了这种丢人的事后羞愧交加。好忍受不了晚年凄凉的生活和邻里的嘲笑,在梁上拴了根吊绳一走了之。刘家没有后代,尸体扔在破茅房中大半个上午了也没人收拾。朱熹心地善良,亲自领着学生来帮助料理后事。可是朱熹囊空如洗,这丧事又怎么办得起来呢?

此事传到邱八的耳中,他马上派大管家赶到三溪求见朱熹,提出愿出每根一百两银子的天价购买五根墨竹。朱熹正愁无钱料理丧事,听那大管家讲明来意后却又为难起来,只见朱熹背着手在墨竹林里溜达了好大阵后,才咬着牙开了腔:“罢,卖了!反正墨竹长在三溪。”

那大管家千恩万谢,掘了五根墨竹后留下一张五百两银票就走了。当晚,地上又窜出五根墨黑如漆的幼竹。一数,总共还是九九八十一根,真是神了。朱熹购买了一具棺木,替刘二的娘换上一套新装,还亲自为死者写了副挽联:
老松阅世忘年岁
丛竹生孙较短长
出丧那天,村中男女老少身披孝服前来为刘二老母送行。送葬的队伍刚出村东头,就被跪在路中央一位披麻戴孝的男人拦住了。原来是刘二闻讯赶回来奔丧。他见父老乡亲不计前嫌为自己母亲送葬,深受感动,扑在棺木上号啕大哭:“娘啊,我对不起你,对不起父老乡亲。”哭毕,他跪在朱熹面前,掏出一把匕首,当众削下自己的右手食指,决心今后要改恶从善。朱熹忙扶起刘二。为他拭净脸上的泪水,这时鞭炮齐鸣,纸钱飘飞,朱熹领着众乡亲把刘二老母的棺木送入墓地。

此次丧事办得既风光又节俭,仅用去二两银子。朱熹见刘二家一贫如洗,又拿了十两银子给刘二,让他做点小生意。刘二听从朱熹劝导。果然改恶从善,金盆洗水。朱熹又将剩下的四百八十八两银子如数交给村祠堂,交代乡老用这些钱赡养孤寡老人。他还不收分文束修(这个字是月字底),招了十余名贫寒的三溪农家子弟,教他们读书写字。每天上完课,让这些学生帮助村中的老劈柴挑水。在朱熹的教化下,三溪的乡风越来越好。年老孤独的人,每日只要将菜篮挂在门前,就有人代为买菜。水缸的水快用尽时,只要将缸盖揭开,就人有代为挑水。这种乡风一直流传到今天。

再说那邱八,后来把墨竹带到临安,当作贡品献给朝廷,被皇上封了个七品芝麻官,候补闽清知县。谁知那墨竹种下不到两个月,竹竿的颜色就褪了。皇上龙颜大怒,立即降旨将邱八凌迟示众。

三溪紫阳阁外如今仍有墨竹。不少人从这里掘了墨竹移栽到家中,大都种不活。活了的过两三个月后,竹子也褪尽了墨色。更有趣的是从朱熹种竹到今天,一千多年过去了,那丛墨竹仍旧只是九九八十一株。一株不增,一株不减。你说奇怪不奇怪?长乐民间故事分享之第三篇

徐承禧自题求雨诗
光绪二年,长乐调来个新知县,叫徐承禧。徐知县刚上任,下长乐一带就遇上百年不遇的旱灾。五十余天滴雨未下,土地龟裂河底朝天,连榕树都耷拉着枝丫。百姓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纷纷结伴到县衙请徐知县为民祈雨。

徐知县听了民众的呼声后,胸中憋者股闷气。这徐知县是江宁(南京)六合监生,幼年时接受了当时西方的新思想,不信邪,不信鬼,自然也不相信祈雨这一民间陋俗。然而公开反对显然违背民愿。这该怎么办?……天气闷热,连从江边吹来的风也是热辣辣的,带着种烤焦的烟叶的味儿。徐知县吸了口干燥的热风后,驱散了胸中的闷气,脑子开始变清醒了:天气这么干燥,这雨一时半刻是下不了的。天不下雨,祈雨不灵,那时就好办事。一条在他心中酝酿许久的方案也考虑周全!想到这里,徐知县嘴角漾出一丝让人不易觉察的微笑:“好吧,就依你们一回。”

祈雨先要沐浴斋戒,然后脚穿芒鞋,坐上拆去遮阳盖的四抬大轿前往三溪天龙井。天龙井离县城有五十里路。路途遥远。五更鸡刚鸣,徐知县就乘轿出发了,到达天龙井时,已日出三竿了。溪边,早搭起座高达三丈三尺的祈雨坛,上面摆着不少猪头羊头。听说知县要来祈雨,老百姓争相赶来观看,沿溪两岸跪满了民众,万头攒动。传说这天龙井底下蛰伏着一条乌龙。祈雨十分灵验。

徐知县在一群绅老陪伴下健步登上祈雨坛,燃香拜过天地后,在烈日下跪着祷告……随着一声螺号长鸣,人们纷纷搬起祭雨坛上的猪头羊头扔到溪中。顿时鞭炮鸣鼓喧天。沿溪两岸万众齐声呐喊:“龙王爷快下雨!龙王爷快下雨!”喊声震天动地。赤日炎炎似火烧,蓝天底下不见一丝纤云。整个大地像笼罩在蒸笼中似的,闷得人透不过气来。徐知县额上开始沁出串串豆粒大的汗珠,他望了望四周跪着祷告的民众,心中却火灼似的疼,连声默念:愚蠢呀愚蠢!

知县祈雨过后三日,依然赤日炎炎,不见半点雨丝。第四天一早,县衙门外出现了一道白字诗:
徐老真不通,祈雨祈南风。
白天好晒霉,夜晚好凉风。
这首白字诗很有韵味,百姓争相观看。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不到半天时间传遍整个县城。衙差急忙揭下这首白字诗呈给徐知县。徐知县微微一笑,望也不望一下白字诗,连击数下巴掌:“妙哉!此乃天助我也!”竟乐得手舞足蹈,站在一旁的衙差也跟着傻笑。

见衙差转身要走,徐知县忙又将他唤住:“且慢走!”语毕,他从几案上抓起把狼毫笔,随手也写下一诗,叫衙差贴在原来地方。那诗是这样写的:
百姓你莫癫,本县不是仙;
祈雨体民意,靠人不靠天。
徐知县的诗同样吸引了不少百姓围观,并且也很快传诵开了。通过此番祈雨,人们也从中受到一次很好的教育,明白老天是靠不住的。徐知县见时机成熟了,开始着手实施他的方案。他召集来了各村乡绅,发动下长乐一百另八乡民众自筹银子修浚陈塘港,清理东、西两湖。原来长乐虽然地处闽江南岸,但正中央绵亘着一座长达百余里的董峰山,挡住了闽江滚滚东流之水。下长乐数万十亩土地平日灌溉全靠陈塘港,东、西两湖。陈塘港多年失修,四处漏水,东、西两湖淤积严重,原先一千余亩的湖面现今剩下不足三百亩,一遇天旱,数十万亩望天田便颗粒无收。徐知县一接任,就准备修浚陈塘港,清理东、西两湖。但此时大清王朝尾了。官贪民困,各地兵荒马乱,国库空虚,寅吃卯粮。官府哪里能拿出这一大笔钱来?只好交这一计划暂搁下了。没想到这场大旱帮了徐知县的忙。

绅老们听徐知县畅谈兴修水利的一席话后齐声称赞,更为他的一片爱民之心所感动。各村纷纷捐着出祠堂银。徐知县当场捐出一年俸银。银子不够,官府又张贴布告:凡受益田地,每亩收捐银半两,没钱的可以等下季收成时用稻谷抵替。很快就凑足了银子。众人拾柴火焰高,下长乐一百另八乡民众仅用三个月时间就修浚了陈塘港,清理完东、西两湖。第二年,尽管仍是大旱之年,下长乐一带郊原水足,田园丰收。金峰市场上一斗米只卖四个铜钱。

列位现在要问:那第一首诗白字诗是究竟是谁写的?这一首诗也是徐知县写的。他会写好几种字体,写成后让师爷找人在夜深人静时贴到衙门外。第一首诗算投石问路,第二首诗如同煽风点火。因为这时百姓已开始觉悟了。就这样,徐知县没花官府一文钱就为长乐民众办了一桩实事、好事。至今长乐人民仍然怀念这位心地善良的清官。长乐村西,有一条小溪。溪上有一座小桥,千百年来,当地人都叫它“降龙桥”。说起它的来历,却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不知那朝那代,在溪边的一座祠堂里,一位老秀才教着十多位蒙童。这些蒙童都是十二、三岁光景,正是贪玩的年龄。其中有二位生得与众不同。一位面如重枣、眼如铜铃,其父为他取了一个单名——霸。另一位姓金,本村人氏,也是一个单名,叫做恩。长得是眉如刀剑、鼻如山梁,透着一股豪侠之气。二人平时十分要好。

话说某年四月的一天午后,老先生犯春困,不觉在教案上打起盹来。李霸见有机可乘,便对金恩说,我们何不出去嬉一会。金恩正有此意。于是二人便悄悄溜出大门,来到绿茵茵的小溪滩上玩耍起来。正玩得兴头之上,李霸忽然跳了起来,不顾溪水寒泠,涉过齐膝深的小溪,往对岸冲去。原来,对岸沙滩上卧着一个如鹅卵大小的蛋。李霸捡起蛋,满脸洋溢着笑意,回到了金恩的身旁。金恩感到好奇,定要仔细看看。一个不愿,一个要看,渐渐地争夺起来。李霸东躲西藏,慌乱无措中,把蛋连壳吞咽下肚。然后做着鬼脸,朝着金恩晃动双手,一脸得意。

突然,满脸得意的李霸现出痛苦之色,两眼发赤,汗如雨下,口中连连狂叫,直痛得在地上打滚。狂乱中,李霸滚进溪中。不知为何,李霸的身子一碰到溪水,疼痛就消除了,只是感到口渴的要命。他便大口大口地喝着溪水,不过一顿饭的功夫,整条小溪便被他喝得见了底。望着被自己喝干的溪底,李霸意犹未尽地站了起来,整个身上噼啪噼啪地响着,头上冒出了角,身上长出了鳞。口中连连嚎叫:“我要变成巨龙也!”金恩由同情到惊呆,现在已经十分镇定。看到李霸这好同窗变成这副怪样,发怒道:“你好好地也就罢了,如作恶,我定要学好法术,把你除掉!”李霸变成虬龙后,便一刻也停顿不住,腾身而起,呼呼地向着北方而去。所过之处,狂风大作,大雨倾盆,大树折断,房屋倒塌,人烟之处一片哭声。不过几个时辰,虬龙便来到了江西五岭山,潜伏在深山中修炼了。

再说金恩眼见李霸变成恶龙,腾飞而去,肯定去深山修炼,将来必成祸害。于是他立下决心,要寻师学艺,为民除害。第二日,金恩即拜别先生和父母乡邻,往峨眉山寻师去。金恩一路餐风露宿,直走了半年多,来到四川峨眉山地界。

金恩听人说峨眉山是一座仙山,上有神仙高人。心想,今日来到仙山,肯定能寻到师傅,便把一颗半年多悬挂着的心放了下来。在山脚摘些野果充饥后,找一个丛草厚处躺下身子,便沉沉地睡了过去。不知睡得多少个时辰,迷糊中,只觉一阵狂风刮过身边,金恩“嗖”地一下坐直身子,只见一只猛虎,朝他扑将过来。金恩本能地一躲,然而朝着山坡滚了下去,躲过了猛虎锋利的一爪。猛虎因长时间未曾进食,今天碰到如此美味,怎肯轻易放过。便“嗖嗖”地从高坡上往下猛扑。就在金恩眼看被猛虎撕咬的紧急关头,一位白发老人从天而降,驱走了畜生。金恩惊飞的魂魄刚收进胸腔,顾不得道谢救命之恩,朝着白发老人倒地便拜。原来,这位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得道的峨眉老祖。当峨眉老祖问清金恩的身世和来到峨眉的缘由后,面露喜色道:“看你虽然瘦小,却天资聪颖,又有为民除害之志,我且答应你。”金恩欢天喜地地随师傅峨眉老祖来到一处险峻的洞穴,安下心来学习法术。

金恩在峨眉山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知不觉已过了三年。这三年中,李霸变成的虬龙也在刻苦修炼。在江西境内,穿山进谷,掀起多少恶浪。所过之处,洪水漫天,淹没了多少良田,毁坏了多少庄稼,使万千百姓流离失所。

一天,峨眉老祖屈指一算,发现虬龙作恶太过。心中有意叫徒弟金恩前往除害,便由身边小童叫来金恩。待金恩拜过师傅,峨眉老祖对金恩言道:“金儿,你在山上学道已有三载,下面虬龙作恶太甚,你愿不愿意下山,降伏恶龙,为民除害?”金恩大喜过望,心中想,三年夙愿就要实现,哪有不允之理,便连连点头一口应承。峨眉老祖见徒儿应允,便吩咐小童拿出秘藏宝物,一为斩妖剑,一为铁蜈蚣,赠与金恩:“你带在身边,如此,如此,赶快去吧!”

金恩当即拜别师傅,不过几个时辰,腾云来到江西地界。只见村庄里房屋成片坍塌,瓦砾成堆,良田毁坏,成为沙滩,百姓们衣不蔽体,艰难度日。真是满目疮痍,惨不堪言。看到如此景象,金恩除恶之念更加迫切。于是,驾着云头四处探查。一日,来到一处高山之颠,睁着朗目张望,只见离此约有五里之地的正前方一处山谷之上,浓云密布,轰隆之声不绝于耳,金恩断定恶龙十有八九在此,于是一个跳跃便飞向虬龙藏身之谷。只见溪边、山边人畜断首离肢,山羊、麂、鹿等动物横七竖八,溪流中的水也染成了血红一片。正当金恩四处张望之时,忽听一声巨吼,山岳震动,森林呼啸,一条巨龙从溪中翻腾而起,朝着金恩张牙舞爪冲来。金恩大吃一惊,定了定神,只见此条巨龙正是同窗李霸当初所变。便大喝道:“李霸,你这畜生,现变为巨龙,也该想想前身,尔等如此作恶,该当何罪!”虬龙一见金恩,想起当初变身之时金恩所说的话,心中大为恐慌,今日相遇,金恩必定有备而来,便压住恐慌之心,斗胆答道:“我们乃有同窗之谊,凡事可以商量,不要失去旧情,我成今日光景,也怪你当初抢怪蛋急迫。此是天意,望你见谅。”

金恩闻听此言,更是火冒三丈。心想,李霸现乃巨龙,早已失去人性,哪还有听规劝之心。便不再饶舌,咬牙切齿,举着三尺青锋斩妖剑,朝着虬龙三寸喉部猛力刺去。这边虬龙把头一摆,避开剑锋,须发戟张,眼如铜铃,爪若钢钩,瞭牙外露,张牙舞爪,口喷毒液,朝着金恩盘飞而至。金恩使出峨眉剑法,上下左右,有如一团火球,护住身心,并不时觑隙朝着虬龙致命处劈刺。一人一龙奋力拼搏,一直斗了三百余个回合。直斗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金恩越战越勇,斩妖剑显出神奇,一道金光,直射虬龙双眼。虬龙只觉眼前金光直逼,顿时头昏目眩,天旋地转。心中所念,如不及早抽身,必将毙命于此。于是,虚晃一枪,一声长吼,趁机掉头而去,使出吃奶之力,顺着浙江方向,紧裹团团乌云,腾空而跑。

金恩在蛾眉山吃了三年苦头,苦练收魔法术,为的是今天能一举歼灭虬龙,眼看就要大功告成,那由虬龙自由来往,于是,驾起祥云,朝着虬龙逃跑方向紧紧跟上。虬龙慌不择路,循着旧路,向东直奔,经玉山,过衢州,直向龙游而来。在龙游上空见有一条小溪蜿蜒曲折,忙从高空落下,潜入小溪,顺流而逃。所过之处,掀起了多少风浪,伤及了无数众生。此情此景,更触怒了金恩,他加速法力直追。怎奈虬龙逃命心切,又加上山溪蜿蜒曲折,虬龙遇水如虎添翼,渐渐地把金恩甩在了后面。

峨眉老祖虽在万里之外,这边金恩斗虬龙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了然于胸。此时他看到金恩被虬龙远远的甩开,如不及时设法,虬龙定会寻机隐藏,销声匿迹,到时三年的心血化为乌有,岂不对自己的名誉大大损伤。于是急忙唤来执法小童,如此这般吩咐一番。执法小童听从师傅教导,火速来到长乐村西,取来一块红岩石,镇在村口,伸出食指,遥空划动,红岩石上顿现闪耀着金光的五个大字“泰山石敢当”。执法小童布置好“泰山石”,来到小桥上,在桥墩上帖上“灵符”,然后盘坐在桥上,口中念念有词。

执法小童刚布置完毕,虬龙刚好飞到。他正欲穿村而过,只见村口一道金光挡住了去路。虬龙定神一看,金光之中一块石碑高大屹立,“泰山石敢当”五个大字显出无比威力。虬龙知道不妙,一个转身,直向小桥而来,竟欲穿过桥洞,遁水而去。不料执法童子双手合十,口中吐出震耳的咒语,挡住了去路。虬龙一个翻跃,盘转身子,向后撤退。此时,金恩已经追到。虬龙见前有追兵,后有护将,只有提起精神,一声巨吼,腾起长身,伸出巨爪,从高空直向金恩狂抓而下。金恩看到虬龙这架势,心中一惊,知道虬龙乃是拼死战法,便急忙架起斩妖剑,护住头部,取出铁蜈蚣,投向空中。虬龙一见铁蜈蚣,情知不妙,再斗下去也是枉然,便落到地面,点头投降。金恩把虬龙锁住,关在小溪边的翠屏洞中。
至今,金恩使用的铁蜈蚣还插在桥梁中。从此,长乐桥被人们叫作“降龙桥”。

B. 从石景山到西城区西直门半壁甲街30号福州会馆怎么走

地铁1号线 → 地铁4号线大兴线20.4公里
步行约1.2公里,到达八角游乐园站

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10站, 到达西单站

步行约320米,换乘地铁4号线大兴线

乘坐地铁4号线大兴线,经过4站, 到达新街口站

步行约770米,到达北京福州会馆

北京福州会馆

C. 福建美食有什么小众冷知识

福州人设宴或家饮,不喜欢用白酒、红酒,而是用本地的青红酒。


-END-

如果说佛跳墙里的那些山珍与海鲜,代表了福州人的山海盛情,这是福州菜的骨骼,那么红糟一定就是让福州菜成为盈盈美人的血肉肌肤。

一勺红糟入菜,那赤红油亮的色泽,和糟香四溢的口感,足以让远行的游子瞬间泪下。

D. 福建名胜古迹对联

001 长沙赋鵩
太白骑鲸 沈葆桢挽福建福州杨仲愈
002 聚多冠盖
春满壶觞 福州聚春园联,佚名撰。此联系藏头联
003 碧海开龙藏
青云起雁堂 朱熹题福建古田蓝田书院
004 丹青山外寺
红白雨中花 福州:于山,在福州市内
005 非夸金色相
但羡石肝肠 界泉题泉州清源山弥陀岩
006 海日宜晞发
天风为振衣 陈宝琛题福州岁寒楼别墅海天阁
007 海天浔厦屿
子弟工农兵 题福建厦门鳌园
008 花草春常在
虫鱼万象观 福建厦门集美鳌园
009 净地何须扫
空门不用关 福建宁德天王禅寺——当代·释智圆//澳门菩提园,始建于清道光
010 揽图窥万象
立石纪重光 傅作义题厦门集美解放纪念碑,在鳌园中央
011 浪击龙宫鼓
风敲梵刹钟 福建厦门莲花庵,位于厦门鼓浪屿
012 冷冷清清雪
茫茫渺渺峰 福建闽侯崇圣禅寺——现·许涤新
013 明千秋大义
为国家除奸 福建龙海木棉庵
014 佩韦遵考训
晦木谨师传 朱熹题建阳考亭书院,在建阳考亭村,朱熹曾于此讲学
015 强国先强种
养民在养生 福建厦门鳌园
016 是是非非地
冥冥晓晓天 福建泉州城隍庙
017 溪流石作柱
湖影月为谭 朱熹题福建福鼎石湖书院
018 细看洞中景
方知眼界广 福州永泰方广岩联,林素园撰。方广岩,在永泰葛岭镇,岩为洞穴
019 眼中沧海小
衣上白云多 福州鼓山联,林世壁撰。林世壁,【明】嘉靖年问福州才子
020 此地古称佛国
满街皆是圣人 朱熹题泉州开元寺,在泉州西街
021 万里海天臣子
一堂桑梓弟兄 明叶文忠(向高)撰京师福建福州会馆燕誉堂联
022 安知住世君非佛
想是前身我亦僧 福建福州林阳寺——明·叶向高
023 百丈松楸驯鹿土
千秋圭节卧牛眠 福州:林则徐墓,在福州北郊马鞍村。驯鹿土:有福有禄之人所在地
024 碧涧生潮朝自暮
青山如画古犹今 福州:朱熹题西禅寺,在福州怡山,为福州五大禅林之首
025 不必文章称大士
虽无钟鼓亦观音 李贽题泉州清源山赐恩岩,在清源山左侧
026 藏书岂为儿孙计
有志都教馆阁登 福州北后街环碧轩藏书楼联龚易图撰
027 长空有月明两岸
秋水无波行一舟 [清]林则徐题福州西湖宛在堂
028 长桥支海三千丈
明月浮空十二栏 ——福建厦门鼓浪屿千波亭
029 出没浪涛三万里
笑谈古今几千年 厦门鼓浪屿,在厦门市西,岛上怪石嵯峨,迭成洞壑,海水扑击
030 初地引人徐入胜
好山一望始开怀 连江青芝山,在连江以南,山上盛产灵芝
031 春报南桥川迭翠
花香翰苑野图新 朱熹题福建古田蓝田书院
032 地出灵泉润海表
天生石鼓镇闽中 ——福州望州亭
033 公刘曾画生民策
司稼常担粒食忧 黄乃裳题沙捞越“新福建福州总公司”
034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撰
035 古佛由来皆铁汉
凡夫但说是金身 福州:曾异题开元寺,在福州经院巷
036 桂接碧檐相掩映
斋连丹阁自从容 福州:西湖桂堂
037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福州:林则徐题鼓山
038 郊原雨足云归岫
台阁风清月在天 福州:叶季韶题西湖桂斋,在西湖步云桥旁
039 解经遗迹踪犹在
过化尊神泽未湮 龙海白云岩书院,在龙海白云山下,为宋代学者朱熹任漳州知府时建
040 戒为定根空五蕴
坛垂象教入三摩 许祖武题泉州开元寺。定根:禅定的根本
041 金炉不怕千年火
银烛长明万户光 福建福清石竹寺进香亭——郑宗华
042 金山挂月窥禅径
沙鸟听经恋法门 福建安溪龙门镇金沙岩
043 进退一身关社稷
英灵千古镇湖山 林则徐题福州小西湖李忠定公祠, 在闽侯县中房乡大嘉山,祀李纲
044 经翻贝叶云生榻
定入蒲团月绕檐 萨镇冰题福建厦门万古岩寺
045 九曲初通三岛爱
万山遥拜一峰尊 武夷山:黎士宏题九曲溪,发源于三保山,入武夷山,注于崇溪
046 君欲欺心神未许
汝敢昧己我难瞒 福州:涌泉寺,在鼓山半山腰的白云峰麓,为福州五大禅林之一
047 历代诗人归品藻
千秋杰阁傍溪山 叶筠潭题 邵武诗话楼。 品藻:品评辞章
048 屴崱峰高千壑秀
灵泉胜迹一水幽 福州:鼓山屴崱峰,俗称绝顶峰,可观日出
049 流连不尽登临兴 俯仰犹思去往情
福州鼓山联,佚名撰
050 千秋大雅扶轮手 一片寒泉荐菊心
朱景英题邵武诗话楼,在福建省邵武县,宋代严羽等文人曾在此谈诗
福州鼓山
地出灵泉润海表 净地何须扫
天生石鼓镇闽中 空门不用关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私来由

福州西湖李钢祠
进退一身关社稷
英灵千古镇湖山

福州西湖开化寺
桑柘几家湖上社
芙蓉十里水边城

福州乌山琵琶亭
一弹流水一弹月
半入江风半入云

福州林则徐墓
风清华表翔无鹤,云护佳城关玉鱼
百丈松楸驯鹿土,千秋佳节卧牛眠

福州洪塘金山寺
日夜长浮,不用千篙争上水
干坤屹立,独能一柱砥中流

福建连江百洞山
初地引人徐入胜 莲岫耸奇观,喜百洞垒垒,从此振衣绝顶
好山一望始开怀 虎门留战绩,叹大江滚滚,更谁击楫中流

福建永泰方广岩
石室云开,风大地山河三千世界
水帘风卷,露半天楼阁十二栏干

厦门浪屿日光岩
浪击龙宫鼓
风敲梵刹钟

厦门太平岩
石为迎宾开口笑
山能作主乐天成

厦门中岩
中隐春深飞野鹤
岩泉石瘦响寒林

厦门集美鳌园
花草春常在 乔木认前痕,劫后能酬经始志
虫鱼万象观 菁莪期远荫,老来犹报济时心

福建郑成功祠
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江山,为天下读书人顿增颜色
驱外夷出境,自壁千秋新事业,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邵武熙春山
放开眼孔,看晓日才上,夜月正圆,山雨欲来,溪云初起
洗净耳根,听林鸟争啼,寺钟答响,渔歌唱晚,牧笛催归

武夷山小桃源
喜无樵子复观奕
怕有渔郎来问津

武夷山石湖涧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应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福建晋江县草庵
万石峰中月色泉声千古趣
八方池里天光云影四时春

晋江五里桥
世间有佛宗斯佛
天下无桥长此桥

福建惠安崇武古城
嘘吸沧溟涵地脉
吐吞日月镇天池

漳州南山寺
石骨金身何处来,无始无终自在
慈云法雨从空下,亘天亘地悠然

漳州白云岩书院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
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福建漳浦县海月岩石佛
海气凝云,云气结成罗汉泪
月光映水,水光返照菩提心

福建龙海木棉庵
明千秋大义
为国家除奸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陕西潼关
华岳三峰凭槛立
黄河九曲抱关来
陕西汉中天汉楼
到此最高,看芳树春流,一览兼收秦蜀景
何须更上,诵好山云影,五言已尽宋元诗
西安古寒窑
十八年古井无波,为从来烈妇贞媛,别开生面
千余载寒窑向日,看此处曲江流沙,想见冰心

E. 福州名胜古迹对联,记得写出处

浙江温州江心寺 长与流芳,一片当年干净土
宛宛浮玉,千秋此地妙高台
江西南昌滕王阁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何如
南昌百花洲 枫叶荻花秋瑟瑟 闲云潭影日悠悠
江西庐山绝顶 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
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
江西吴城望湖亭 地以人传,溯自周郎习战,苏子题词,仙吏将才,千古各成奇
迹 天留我住,放教彭蠡风帆,匡庐瀑布,水光山色,一时都入壮观
九江庚楼 半壁江山,六朝雄镇 一楼风月,几辈传人
九江浔阳酒楼 世间无此酒 天下有名楼
九江烟水亭 请看世事如棋,天演竞争,万国人情同剧里
好向湖亭举酒,烟波浩渺,双峰剑影落樽前
江西大庚挂角寺那堪吟白傅诗,琵琶人老,枫荻秋声,叹几个迁谪飘零,相逢处且休说故宫繁
华,他乡沦落 此便是邯郸道,虽梦初醒,黄梁久熟,觉毕生功名富贵,霎时间都付与微茫烟
水,缥渺江波
广州白云山 海上生明月 山中有白云
广州云泉山馆见山风山水乐水似隐非隐仙非仙
肇庆市鼎湖山庆云寺钟楼山气半归湖泪雨涛声遥答渡头钟
肇庆鼎湖山半山亭客游图画里僧语水去间
到此处才进一步愿诸君勿废半途
九龙青山禅院十里松杉围古寺百重云水线青山
白云白鸟飞来去青史青山自古今
上海豫园湖心亭野烟千叠石在水渔唱一声人过桥
上海豫园得月楼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上海陈公祠昔时未读五车书,雅量清心,温如玉,冷如冰,是大将实是大儒,使天下
讲道论文人愧死此日竟成千载业,忠肝义胆,重于山,坚于石,忘我身不忘我主,任世间
寡廉鲜耻辈偷生
江苏扬州平山堂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岭壑尤美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扬州史可法墓心痛鼎湖龙,一寸江山双血泪魂归华表鹤,二分明月万梅花
扬州史可法祠殉社稷在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
上梅花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老臣心
江苏清江禹王台洪水想当年,幸怪锁洪湖,十万户饭美鱼香,如依夏屋清时思俭德,祝神来清浦,
千百载永勤沐泽,共乐春台
苏州虎丘白居易祠唐代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苏州范仲淹祠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观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苏州张旭祠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兑传八法酒狂称草圣,满常风雨,岁时宜奠三杯
苏州网师园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苏州沧浪亭短艇得鱼撑月去小轩临水为花开
苏州闲吟亭千朵红莲三尺水一弯明月半亭风
南京莫愁湖胜棋楼烟雨湖山六朝梦英雄儿女一枰棋
人言为信,我始欲愁,仔细思量,风吹皱一池春水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如何结局,浪淘尽千古英


南京清凉山六朝金粉微风后一味清凉上月时
无锡蠡园景宜楼烟水老渔情,任凭人事沦桑,且消受物外田园,眼前风景湖山故乡好,占得天然图
画,更近傍旧卢门巷,黉舍弦歌
无锡梅园客为坝上寓公,到此好吟千树雪我是江南驿使,折来聊寄一枝春
镇江金山江天一览亭天镜照晴空,谪仙去后来坡老石钟留胜迹,小姑依旧对彭郎
镇江挹江亭来时觉幽奥到此豁心胸
徐州留侯祠五世报韩终有恨一时兴汉本无心
湖南长沙屈原祠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
长沙屈原贾谊二公祠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以天行地大文章
湖南桃源县陶渊明祠六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
湖南桃源县桃花源山绝境此何来,版图原非刘氏土避秦电休问,世家本属晋时人
湖南岳阳岳阳楼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湖南宝庆双清亭云带钟声穿树出风摇塔影过江来
长沙城心阁四面云山都到眼万家灯火最关心
湖南岳阳小乔墓铜雀锁春风,可怜歌舞楼台,千古不传奸相冢杜鹃啼落月,也为英雄夫婿,三更犹
吊美人魂
湖北武汉黄鹤楼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黄鹤楼一览亭大江东去千峰翠爽气西来两袖青
黄鹤楼太白亭揽胜我长吟,碧落此时吹玉笛学仙人渐老,白头何处觅金丹
景点上联下联
福州鼓山地出灵泉润海表天生石鼓镇闽中
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
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私来由
福州西湖李纲祠进退一身关社稷英灵千古镇湖山
福州西湖开化寺桑柘几家湖上社芙蓉十里水边城
福州乌山琵琶亭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福州林则徐墓风清华表翔无鹤,云护佳城关玉鱼百丈松楸驯鹿土,千秋佳节卧牛眠
福州洪塘金山寺日夜长浮,不用千篙争上水干坤屹立,独能一柱砥中流
福建连江百洞山初地引人徐入胜好山一望始开怀
莲岫耸奇观,喜百洞垒垒,从此振衣绝顶虎门留战绩,叹大江滚滚,更谁击楫中流
福建永泰方广岩石室云开,风大地山河三千世界水帘风卷,露半天楼阁十二栏干
厦门浪屿日光岩浪击龙宫鼓风敲梵刹钟
厦门太平岩石为迎宾开口笑山能作主乐天成
厦门中岩中隐春深飞野鹤岩泉石瘦响寒林
厦门集美鳌园花草春常在虫鱼万象观
乔木认前痕,劫后能酬经始志菁莪期远荫,老来犹报济时心
福建郑成功祠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江山,为天下读书人顿增颜色驱外夷出境,自壁千秋新事
业,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邵武熙春山放开眼孔,看晓日才上,夜月正圆,山雨欲来,溪云初起洗净耳根,听林鸟争啼,寺钟
荅响,渔歌唱晚,牧笛催归
武夷山小桃源喜无樵子复观奕怕有渔郎来问津
武夷山石湖涧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应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福建晋江县草庵万石峰中月色泉声千古趣八方池里天光云影四时春
晋江五里桥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
福建惠安崇武古城嘘吸沧溟涵地脉吐吞日月镇天池
漳州南山寺石骨金身何处来,无始无终自在慈云法雨从空下,亘天亘地悠然
漳州白云岩书院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福建漳浦县海月岩石佛海气凝云,云气结成罗汉泪月光映水,水光返照菩提心
福建龙海木棉庵明千秋大义为国家除奸
浙江杭州西湖岳坟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杭州西湖岳飞庙爱国尽忠,武穆英灵长在旧容新貌,西湖美景增辉
奇祸陷风波,南宋山河才半壁精忠贯日月,西湖俎豆足千秋
杭州西湖秋瑾墓丹心应结平权乐碧血常开革命化
化身作自由神,姓氏皆香,剑花飞上天去呕心为长吉语,龙鸾一啸,诗草还让君传
杭州西湖灵隐山龙涧风迥,万壑松涛连海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杭州西湖灵隐天王殿峰峦或再有飞秋,坐山门老等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杭州西湖烟霞洞倘他日蜡屐重来,须记取山中松径携一片红云归去,莫错认世外桃源
杭州西湖冷泉亭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杭州西湖韬光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杭州吴山城隍庙八百里源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杭州刘庄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行
杭州龙井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杭州云栖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杭州净慈寺云间树色千花满竹里泉声百道飞
杭州西湖楼外楼客中客入画中画楼外楼看山外山
杭州苏公祠欲共水仙荐秋菊长留学士住西湖
杭州西湖孤山寺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明月自来去空潭无古今
绕廓荷花三十里拂城扬柳一千株
杭州西湖湖心亭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烟霞笼别墅,茑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
杭州西湖秋月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杭州放鹤亭水青石出鱼可数人去山空鹤不归
杭州四照阁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
浙江普陀山兰若即清,竹林亦静诸天不老,大地皆春
浙江永嘉东山张园池楼面壁拓幽居,一角永嘉好山水筑楼存古意,千秋康乐旧池塘
景点上联下联
黄州赤壁月色如故江流有声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安徽安庆大观亭倚槛苍茫千古事过江多少六朝山
安徽凤阳谯楼王孙不归,芳草何曾歇城廓犹是,白云无尽时
安徽采石矶太白楼吾辈此中惟饮酒先生在上莫题诗
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
山东济南趵突泉画阁镜中,看幼作神仙福地飞泉云外,听写成山水清音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北京韩愈祠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着千秋
北京陶然亭烟笼古寺无人到树倚深堂有月来
长戈满地,一亭独幽,客子河梁携手去把酒问天,陶然共醉,西山秋色上衣来
北京颐和园涵虚堂碧通一径晴烟润翠涌千峰宿雨收
北京颐和园谐趣园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
北京颐和园养云轩天外是银河,烟波宛转云中开翠幕,山雨霏微
北京潭柘寺题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北京碧云寺恐坏云根嫌地窄喜看山色放墙低
河北山海关孟姜女庙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海水朝(潮),朝朝(音召)朝(潮),朝(音召)朝(潮)朝(音召)落浮云长(涨),长长
(音常)长(涨),长(音常)长(涨)长(音常)消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十年幕府悲秦泪一卷唐诗补蜀风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成都武侯祠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心悬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目击三分鼎,东连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
重庆云顶寺云间天上顶上园光
四川乐山凌云寺秋云留远寺明月照深林
峨眉圣积寺半天开佛阁平地风人家
峨眉洪椿寺意静不随流水转心闲还笑白云飞
四川新都桂湖秋色横眉,桂树丛中招隐士湖光照面,荷花香里坐诗人
四川眉山三苏祠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广西桂林独秀峰五咏堂户外一峰秀窗前万木低
异代景前修,想石榻摊书,竹林怀友新堂还旧观,对半潭秋水,一柱奇峰
桂林桂山书院桂林无杂木山水有清音
贵阳城北关头桥说一声去也,送别河头,叹万里长驱,过桥便入天涯路盼今日归哉,迎来道左,喜
故人见面,握手还疑梦里人
陕西苏武庙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妆来赢属国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
封侯
陕西潼关华岳三峰凭槛立黄河九曲抱关来
陕西汉中天汉楼到此最高,看芳树春流,一览兼收秦蜀景何须更上,诵好山云影,五言已尽宋元诗
西安古寒窑十八年古井无波,为从来烈妇贞媛,别开生面千余载寒窑向日,看此处曲江流沙,想见
冰心
云南昆明西山高山仰止疑无路曲径通幽别有天
昆明西山飞云阁半壁起危楼,岭如屏,海如镜,舟如叶,城廓村落如画,况四时风月,朝
暮晴阴,试问古今游人,谁领略万千气象九天临绝顶,洞有云,崖有泉,松有涛,花鸟林壑有情,
忆八载星霜,关
河奔走,难得栖迟故里,来啸傲金碧湖山
昆明华亭寺 听鸟说甚 问花笑谁
昆明华亭寺钟楼 绕寺千嶂,松苍竹翠 出门一笑,海阔天空
昆明黑龙潭 两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昆明翠湖公园海心亭 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 何时闲了,与明月对影而三
昆明太华寺 一幅湖山来眼底 万家忧乐注心头

F. 游戏方世玉中的福州会馆怎么找

进入福州城 一直顺着大道走到底有一个丁字路口,右拐到洗剑池

往左走的路上就可以找到到福州会馆,福州会馆的门前有一个门迎你点他说话他会告诉你这里就是福州会馆。门前还有一个摆摊的。

G. 如何坐公交,地铁去北京的福州会馆

地铁2号线12.0公里
北京站
步行约550米,到达北京站

乘坐地铁2号线,经过9站, 到达西直门站
步行约950米,到达北京福州会馆
北京福州会馆

H. 林则徐对 福州的影响

林则徐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他辗转天南海北而心系家乡,眷念故土,在北京的日子里,他与“联乡谊、聚乡情”的福州会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名字镌刻在福州会馆里乡会试题名版中。他手书的对联也高悬在会馆那雕梁画栋之间。而他的爱乡义举则在福州会馆的历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林则徐13岁中秀才,19岁中举人后获得了进京会试的资格。自嘉庆九年(1805年)始,至嘉庆十五年(1810年),三次入京赶考,均下榻于福州会馆,对会馆的社会作用,极为赞赏。对福州会馆更是一往情深。林则徐于第三次会试榜列第14名,复试为一等,殿试获二甲第四名。中进士后先任翰林院庶吉士,后钦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协修,开始了长达9年的京官生活。

在北京,林则徐把福州会馆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他的许多社交活动都在福州会馆进行,积极参加会馆的各项公益活动,会馆遇到困难时,他竭尽全力,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始终不忘养育他的故土。他对福州会馆倾注的深情中,蕴含着对家乡绵绵不尽的思念。炽热的爱乡情怀,像闽江的波涛,时时涌动在林则徐那爱国的博大胸襟中。

我们可以从《林则徐集·日记》中,来追寻他曾在福州会馆留下的足迹。

嘉庆十八年五月,“二十一日。晴。下午赴福州会馆公饯叶芷汀、廖仪卿,晚归”;十二月“二十六日。已未。阴。往会馆贺王冬江掣得广西融具缺。”“十三日。晴。上午至福州馆晤同乡董乐庵先生。”乡音、乡情成了喝闽江水长大的林则徐梦牵魂系的情结。

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二日,阴……下午福州会馆中司馆者年终交代设席,赴之。”“二十四日。阴,甚寒。书福州会馆楹帖。”嘉庆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丙戍。晴。接受会馆交代。”寥寥数言,但林则徐身为京官却热爱家乡,热心公益事业,且乐此不疲、不摆架子的形象清晰可见。正因为他办事认真,精明能干,一度被同乡推举主持福州会馆的馆务。

在风浪迭起、险像环生的宦海中,林则徐把福州会馆作为自己人生的一座避风港,他把对家乡的浓浓深情融进会馆那亲切熟悉的乡音中。他竭尽全力,为家乡,为乡亲无私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其中最令福州人民感念的是林则徐捐出微薄的笔润用于福州新馆装修。福州新馆原为陈若霖府宅,陈若霖辞官告归之时,将府宅捐赠给同乡会作为福州新馆馆址。为了装修陈宅,同乡会向旅京闽籍京官、商贾募集资金。可林则徐当时虽为京官,但官卑职低、俸禄微薄,全家食宿用度亦不宽余。时常靠卖字,作应时文章换钱来补贴家用。但当他得知福州新馆急需修建资金,不顾劳碌为他人代缮书折、作应酬文章,换取微薄的笔润。林则徐不顾家境贫困,将笔润所得全部捐赠同乡会用于新馆装修,此举获得闽籍旅京人士广泛赞誉,并纷纷效仿,踊跃捐赠,使福州新馆尽快为乡民提供服务。

1850年林则徐逝世的消息传至北京,闽籍旅京同乡闻知十分感伤。为纪念林则徐爱国、爱民、爱乡之举,乡亲们特在福州新馆内设“桂斋”(名源于林则徐福州故居),并塑像祀之,香火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