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资讯 » 福州建城已有多少年历史
扩展阅读
天津豆腐脑如何做 2025-05-14 07:21:13
国庆去厦门玩做什么攻略 2025-05-14 07:06:36

福州建城已有多少年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8-25 21:37:40

‘壹’ 福州市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块金字招牌有何意义

文化底蕴。福州是福建省省会,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1986年,福州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给福州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意义。

‘贰’ 福州是几线城市,福州到底属于几线城市

福州,属于二线城市。别称榕城,简称“榕”,隶属于福建省,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省会,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历史上曾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

这种荣誉在全国绝无仅有!

;

‘叁’ 福州历史上建城的具体年份是什么时候

考古发掘证明,距今5000~7000年前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福州地区就有氏族部落长期定居。“闽人”就是当时的土着居民。距今约4000年前,即公元前21世纪末至公元前16世纪初的夏朝时期,这里的闽族居民已和中原地区的华夏族有了联系。至周代,这里与中原的关系更加密切。它不仅向周朝进行朝贡,而且也进入了奴隶社会。战国中期(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践六世孙无疆为楚威王击败杀死,越国开始瓦解,王族南奔,部份越人入闽,与闽族融合成为闽越族。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向福建进军。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废闽越王无诸为君长,在福建地区设闽中郡。秦末,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无诸率闽越族人先是反秦,继而佐刘邦攻项羽。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汉复封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福州成为闽越国的都城。无诸依冶山建城,人称“冶城”。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今建瓯市)侯官、东安二县设晋安郡,福州为晋安郡的郡城,第一任郡守严高改建郡城,时称“子城”。南朝、隋唐时,福州曾作为丰州、泉州、闽州的州城。唐武德六年(623),析建州闽县等地复设泉州(即今福州市)。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改设福州都督府,从此,福州就定了名。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王审知随其兄王潮率兵南下,占领福建全境,创立闽国,定都福州。王审知安置中原移民,选用贤能,兴文重教,浚湖拓城,减税撤卡,发展海外贸易。唐天复元年(901年),王审知在子城外环建大城,设八城门、九便门、三水门,称“罗城”,全部用印有“钱纹”图案的城砖砌城。罗城内除官吏居住外,还让百姓按规定地段修建住宅,分段围以高墙,称之为坊,这便是“三坊七巷”的雏型。开平元年(907年),在大城南北增筑月城,大城夹在其中,人称“夹城”。因南门外一带地势低洼,又建城墙以防洪。是时全城略呈圆形,越王山(屏山)、九仙山(于山)、乌山均被圈入城中,福州因而别称三山。后来,王审知的儿子王延钧立国号“大闽”,将福州改称为“长乐府”。北宋开宝七年(974年)福州刺史钱昱在夹城之外增筑外城。南宋绍兴之后,金兵猖獗,中原涂炭,福州被视为“武陵桃源”,避乱者渐次而来,典章人物,极一时之盛。南宋末,益王赵昰登基于福州,升福州为福安府,作为行都。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设福建行中书省于泉州,三年后迁返福州。明代,统治者轻徭薄赋,奖廉肃贪,鼓励垦荒,发展生产,福州经济恢复,纺织业、商业、航海业复苏。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唐代的夹城与宋代的外城基础上砌石城以防倭,此为府城。此城沿用至辛亥革命后才陆续被拆除。明末,清兵入关,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位,称福州为天兴府,又称“福京”,作为行都。明清时,福州为福州府府治。

‘肆’ 福州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简称榕城,因榕树茂密得名,沿海城市,海上贸易也比较成熟,GDP在全省第二(第一是泉州),经济在省内较为发达,地貌为平原结合山地,但是森林覆盖率非常高,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多元化经济,早已经摆脱了当初以务农为主的时代,民风淳朴,吸引不少外来人口来比务工,多次被评为宜居城市。

福州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底蕴,名人辈出,如冰心,林觉民,陈景润,陈绍宽等各方面的近现代史名人。但是,福州还做过五次首都或许陪都,闽越国的时候在福州建都;而在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 闽越王王审知在福州建都;而到了南宋最后一位皇帝 在福州称帝,行宫位于福州仓山区林浦村,现在遗址也保持的较为完善;而到了南明 隆武政权 在福州称帝 改福州为福京 称 为天兴府;最后一次就是在1933年,国民革命军第十九陆军蔡廷锴和多名将领因不满蒋介石,在福州宣布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福州为首都,当然政权就存在三个月左右。这五次首都或许陪都,连很多老福州都不完全知道。

福州还有很多景点,如五A级景区三坊七巷,石鼓名山,森林公园,西湖公园等,欢迎来美丽的福州做客!

‘伍’ 福州地名的来历是什么

福州历史悠久,建城已有2200多年,“福州”一词是由唐代开元年间始用,并延用至今。 战国秦汉时期,福州闽族先民与越王勾践后裔融合形成闽越族地方政权。汉武帝平定闽越,迁民于江淮之间后,福州这一繁荣的地方王国曾一度凋零衰落。

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早在秦汉时期名为“冶”,而后因为境内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历史上曾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

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滨江滨海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陆’ 福州的城市历史有多久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唐开元十三年设福州都督府始称福州。五代梁开平二年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成了福州的别名。
五次定都---无诸定冶城、闽国定都福州、南宋赵昰定行都、南明朱聿健定临时王都、中华共和国临时首都。
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张伯玉,亲自在衙门前种植榕树2棵,并号召百姓普遍种植后满城绿荫蔽日,暑不张盖,故又有榕城之美称。宋末北方动乱,端宗皇帝在福州即位,改名福安府,明末唐王朱聿键,也在福州登基,改名天兴府,又称福京,使福州先后两度成为临时京都。明清两代福建省为福州府府治。从民国年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福州均为福建省省会,其中1933年,福建事变时期,曾一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政府的"国都"。
六次建城---无诸建冶城、严高建子城、唐建罗城、梁建夹城、宋拓外城、明建府城
福州历史悠久。首先,距今5000多年至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已寓居于今平潭县壳丘头。随后,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和青铜时期,原始民族部落在闽江下游沿岸的昙石山、黄土仑等地长期定居。其土着居民为"闽人"。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六世孙无疆为楚国所败,王族南奔,进入福建与闽族人结合,史称"闽越人"。又传七代至无诸,自立为闽越王;秦时将其降为君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助汉灭楚有功,复封为闽越王,建立闽越国,都东冶,在今福州冶山一带创"冶城",至今2200周年。经过晋代"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唐末五代"十八姓从王",宋代"政治中心南移"等3次中原人与闽越人的大融合,福州经济、文化日益发展,城池不断扩大。晋代修"子城",唐末五代连续筑"罗城"和"夹城",宋朝拓"外城",明初砌"府城"。这前后6城,奠定了福州城区"三山鼎立、两塔对峙"的传统格局。其次,福州从秦代设闽中郡,而后一直是福建的政治中心。自晋代起屡作郡城、州城,至元朝确立了省城的地位。特别是先后5度建过帝王都,其中古代有闽越国都,闽王王审知王都和宋末、明末的两次临时京都;1933年"福建事变"中,又定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的国都。第三,福州从汉代起即有海外贸易。三国吴开始建立造船基地。唐朝,这里与泉州并成为国际贸易港。宋代为全国造船中心。明朝对外贸易进入鼎盛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累次在这里候风、补给、增员,然后扬帆远航。戚继光抗倭,在这里创下光辉业迹。近代辟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成为中国东南的重要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