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资讯 » 05年龙王台风福州多少级
扩展阅读
深圳鹦鹉什么时候上广东 2025-05-16 17:21:37
深圳市生产电子的有哪些 2025-05-16 17:19:38
福州哪里检测过敏源最全 2025-05-16 17:17:30

05年龙王台风福州多少级

发布时间: 2022-09-20 22:48:14

‘壹’ 龙王台风是哪一年

龙王台风是2005年。
台风龙王是2005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9个热带气旋,也是第4个JTWC分级下的超级台风,最高风速达到60米/秒。“龙王”这个名字是由中国所提供,是指中国的雨神-龙王。
龙王于10月2日上午5时10分于台湾花莲县丰滨乡登陆,登陆时花莲气象站测出了每秒64.9米(相当于17级以上)的最大阵风,打破花莲气象站有史以来的纪录。同日10时于彰化县浊水溪口附近进入台湾海峡,再由金门附近进入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石井镇。

‘贰’ 前几年的福建台风龙王到底几级

最高风速:175km/h(95 kts)
(10分钟平均风速)
230km/h(125 kts)
(1分钟平均风速)
登路时台湾花莲县测是每秒64.9米就是17级以上

‘叁’ 2005年最大台风叫什么

台风龙王(2005年第19号超强台风)。
台风龙王(英语:TyphoonLongwang;菲律宾称为:Maring;国际编号:0519;JTWC编号:19w;JTWC分级:四级台风;台湾省气象局分级:强烈台风)是2005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9个热带气旋,也是本年第4个JTWC分级下的超级台风,最高风速达到60米/秒。“龙王”这个名字是由中国所提供,是指中国的雨神-龙王。
龙王前身于9月26日在日本硫黄岛东南偏南335海里处形成;同日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开始为这风暴发出警报。9小时后,它增强为热带风暴(约相当于台湾的轻度台风),并被命名为龙王。在9月27日上午9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它升级为台风。龙王其后持续增强,以西北偏西的移动方向朝向台湾。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于9月29日将此风暴命名为Maring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肆’ 2005年的台风名称和时间

1 强烈热带风暴玫瑰 持续日期 2005年1月13日—2005年1月18日
2 强烈热带风暴洛克 持续日期 2005年3月13日 —2005年3月17日
3 台风桑卡 持续日期 2005年4月20日—2005年4月26日
4 台风纳沙 持续日期 2005年5月30日—2005年6月14日
5 台风海棠 持续日期 2005年7月11日—2005年7月20日
6 热带风暴尼格 持续日期 2005年7月20日—2005年7月25日
7 强烈热带风暴榕树 持续日期 2005年7月21日—2005年7月31日
8 热带风暴天鹰 持续日期 2005年7月28日—2005年7月31日
9 台风麦莎 持续日期 2005年7月31日—2005年8月6日
10 台风珊瑚 持续日期 2005年8月10日—2005年8月14日
11 台风玛娃 持续日期 2005年8月19日—2005年8月27日
12 台风古超 持续日期 2005年8月20日—2005年8月25日
13 台风泰利 持续日期 2005年8月26日—2005年9月1日
14 台风彩蝶 持续日期 2005年8月29日—2005年9月11日
15 台风卡努 持续日期 2005年9月5日—2005年9月16日
16 强烈热带风暴韦森特 持续日期 2005年9月15日—2005年9月19日
17 台风苏拉 持续日期 2005年9月19日—2005年9月28日
18 台风达维 持续日期 2005年9月19日—2005年9月27日
19 台风龙王 持续日期 2005年9月25日—2005年10月3日
20 热带低气压 20W 持续日期 2005年10月7日—2005年10月8日
21 台风鸿雁 持续日期 2005年10月9日—2005年10月20日
22 台风启德 持续日期 2005年10月25日—2005年11月2日
23 热带风暴天秤 持续日期 2005年11月6日—2005年11月12日
24 台风布拉万 持续日期 2005年11月13日—2005年11月20日
25 热带风暴 25W 持续日期 2005年12月18日—2005年12月21日

时间表

一月
1月13日
18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1W 于关岛阿加纳东南575海里(1,065公里)形成。
1月14日
18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1W 增强为热带风暴玫瑰。
1月18日
1800 UTC - 热带风暴玫瑰于日本南鸟岛东南偏南330海里(610公里)消散。
二月
二月没有热带气旋形成。
三月
3月13日
06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2W 于关岛阿加纳东南偏南355海里(660公里)形成。
3月14日
06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2W 增强为热带风暴洛克。
3月15日
1200 UTC - 热带风暴洛克进入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并由 PAGASA 定名为热带风暴 Auring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1500 UTC - 热带风暴洛克增强为 台风洛克。
3月16日
1200 UTC - 台风洛克于菲律宾Borongan以南登陆。
1800 UTC - 台风洛克减弱为热带风暴洛克。
3月17日
1800 UTC - 热带风暴洛克于菲律宾Culion西北115海里(210公里)消散。
四月
4月20日
12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3W于雅浦岛东南偏东275海里(510公里)形成。
4月22日
12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3W 进入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并由 PAGASA 定名为热带低气压 Bising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4月23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3W 增强为 热带风暴桑卡。
1800 UTC - 热带风暴桑卡增强为 台风桑卡。
4月24日
0000 UTC - 台风桑卡增强为 2 级台风。
0600 UTC - 台风桑卡增强为 3 级台风。
1800 UTC - 台风桑卡增强为 4 级台风。
4月26日
1800 UTC - 台风桑卡减弱为热带风暴并于硫磺岛西北偏西45海里(80公里)成为温带气旋。
五月
5月16日
0000 UTC - 低压区 96W 由 PAGASA 定名为热带低气压 Crising,位于 Surigao 以东180海里(330公里)。
5月17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96W 于 Surigao 以东145海里(270公里)消散。
5月30日
06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4W 于关岛阿加纳东南偏南290海里(540公里)形成。
18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4W 增强为热带风暴纳沙。
六月
6月1日
1200 UTC - 热带风暴纳沙增强为台风纳沙。
1800 UTC - 台风纳沙增强为 2 级台风。
6月2日
0000 UTC - 台风纳沙迅速增强为 4 级台风。
1800 UTC - 台风纳沙进入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并由 PAGASA 定名为台风 Dante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6月10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纳沙于名古屋东南275海里(510公里)成为温带气旋。
七月
7月4日
0600 UTC - 低压区 93W 由 PAGASA 定名为热带低气压 Emong,位于菲律宾 Samar Island Catarman 东北35海里(65公里)。
7月5日
0600 UTC - 热带低气压 93W 于吕宋东岸登陆。
7月6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93W 于吕宋以西海域解散。
7月11日
12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5W 于日本南鸟岛西南110海里(200公里)形成。
18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5W 增强为热带风暴海棠。
7月13日
1800 UTC - 热带风暴海棠增强为台风海棠。
7月14日
1200 UTC - 台风海棠增强为 2 级台风。
7月15日
0600 UTC - 台风海棠增强为 3 级台风。风暴进入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并由 PAGASA 定名为台风 Feria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1200 UTC - 台风海棠增强为 4 级台风。
7月16日
0000 UTC - 台风海棠增强为 5 级超级台风。
7月18日
0000 UTC - 台风海棠于台湾花莲登陆,强度为 3 级台风。
1800 UTC - 台风海棠穿越台湾后减弱为热带风暴。
7月19日
0600 UTC - 热带风暴海棠增强为台风,朝向中国东南沿岸。
1200 UTC - 台风海棠于中国东南沿岸登陆后,减弱为热带风暴。
7月20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6W 于威克岛以北330海里(610公里)形成。
06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6W 增强为热带风暴尼格。热带低气压海棠于中国江西消散。
7月21日
12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7W 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雅浦岛以北300海里(550公里)形成。
18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7W 增强为热带风暴榕树。
7月23日
1200 UTC - 热带风暴尼格于日本南鸟岛东北偏北 615海里(1,140公里)消散。
7月26日
热带风暴榕树于日本本州南岸及东岸掠过。
7月27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榕树于日本本州东北岸对开海域成为温带气旋。
7月28日
18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8W 于香港以南215海里(400公里)形成。
7月29日
12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8W 增强为热带风暴天鹰。
7月30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天鹰于中国海南岛登陆。
7月31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9W 于雅浦岛西北偏西130海里(240公里)形成。
0500 UTC - 热带风暴天鹰于越南南定附近登陆。
0600 UTC - 热带低气压 09W 增强为热带风暴麦莎。风暴进入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并定名为Gorio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1800 UTC - 热带低气压天鹰于越南北部消散。
八月
8月2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麦莎增强为台风麦莎。
8月4日
1000 UTC - 台风麦莎穿越日本八重山列岛。
1200 UTC - 台风麦莎增强为 2 级台风。
8月5日
1800 UTC - 台风麦莎于中国浙江附近登陆。
8月6日
0000 UTC - 台风麦莎减弱为热带风暴。
8月7日
1200 UTC - 热带风暴麦莎于中国江苏消散。
8月10日
0000 UTC - 低压区 93W 由 PAGASA 定名为热带低气压 Huaning,位于菲律宾 Samar Island Borongan 东北偏东320海里(590公里)。
1200 UTC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低压区 93W 定作热带低气压 10W。
8月11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0W 增强后,国际命名为热带风暴珊瑚。
2100 UTC - 热带风暴珊瑚穿越吕宋岛卡加延省北端。
8月13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珊瑚增强为台风珊瑚。
0600 UTC - 台风珊瑚于中国汕头附近登陆,减弱为热带风暴。
8月14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珊瑚于中国江西附近内陆消散。
8月19日
15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1W 在西太平洋水域中形成。
8月20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1W 增强为 热带风暴玛娃。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2W 于西太平洋水域中形成。
8月21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玛娃增强为台风玛娃。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2W 增强为热带风暴古超。
0600 UTC - 台风玛娃增强为 3 级台风。
8月22日
0000 UTC - 台风玛娃增强为 4 级台风,风速达每小时130海里,升级为超级台风玛娃。
0600 UTC - 超级台风玛娃仍然是 4 级台风,但风速降至每小时125海里,降级为台风玛娃。
8月25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古超于北太平洋成为温带气旋。
1800 UTC - 台风玛娃于日本登陆,强度为 2 级台风。
8月26日
06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3W 于雅浦岛东北方形成。
1200 UTC - 台风玛娃于东京湾附近登陆后,减弱为热带风暴玛娃。
8月27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玛娃于日本以东对开水域成为温带气旋。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3W 增强为热带风暴泰利。
8月28日
0600 UTC - 热带风暴泰利增强为台风泰利。
8月29日
0000 UTC - 台风泰利进入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并定名为台风 Isang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0000 UTC - 台风泰利增强为 2 级台风。
06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4W 于塞班以东365海里(675公里)形成。
0600 UTC - 台风泰利增强为 3 级台风。
1200 UTC - 台风泰利增强为 4 级台风。
18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4W 增强为热带风暴彩蝶。
8月30日
1200 UTC - 热带风暴彩蝶增强为台风彩蝶。
8月31日
0000 UTC - 台风彩蝶增强为 2 级台风。
1200 UTC - 台风彩蝶增强为 3 级台风。
1800 UTC - 台风泰利于台湾花莲登陆。
九月
9月1日
0000 UTC - 台风泰利于台湾海峡减弱为 1 级台风。
0600 UTC - 台风泰利于中国登陆后减弱为热带风暴。
1200 UTC - 热带风暴泰利于中国福州西面消散。
1200 UTC - 台风彩蝶增强为 4 级台风。
1800 UTC - 台风彩蝶增强为 5 级台风,升级为超级台风彩蝶。
9月3日
0000 UTC - 超级台风彩蝶进入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并定名为超级台风 Jolina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9月5日
1800 UTC - 台风彩蝶于日本鹿儿岛县登陆。
18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5W 于雅浦岛东面形成。
9月6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5W 增强为 热带风暴 15W。
0600 UTC - 台风彩蝶登陆后,减弱为热带风暴彩蝶
1800 UTC - 热带风暴彩蝶于日本隐歧岛西北偏西30海里(55公里)成为温带气旋。
1800 UTC - 热带风暴 15W 进入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并定名为热带风暴 Kiko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9月7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 15W 由日本气象厅命名为热带风暴卡努。
9月8日
1200 UTC - 热带风暴卡努增强为台风卡努。
9月9日
1200 UTC - 台风卡努增强为 2 级台风。
9月10日
0600 UTC - 台风卡努增强为 3 级台风。
1800 UTC - 台风卡努增强为 4 级台风。
9月11日
0600 UTC - 台风卡努于上海以南120海里(220公里)的中国东部登陆,强度为 2 级台风。
1800 UTC - 台风卡努减弱为热带风暴。
1800 UTC - 热带风暴卡努于中国消散。
9月16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6W 于越南东面形成。
18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6W 增强为热带风暴韦森特。
9月18日
0600 UTC - 热带风暴韦森特于越南顺化西北75海里(140公里)登陆。
1200 UTC - 热带风暴韦森特减弱为热带低气压韦森特,并于内陆消散。
9月19日
0900 UTC - PAGASA 开始为热带干扰 Labuyo 发出警报。
9月20日
0000 UTC - 日本气象厅开始为一热带低气压发出警报。
1200 UTC - 热带干扰 Labuyo 增强为 热带低气压 17W。
12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8W 于日本南鸟岛西南220海里(410公里)形成。
9月21日
0000 UTC - 热带低气压增强为热带风暴苏拉。
03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7W 增强为热带风暴达维。
9月22日
0300 UTC - 热带风暴苏拉增强为台风苏拉。
1800 UTC - 台风苏拉增强为 2 级台风。
9月24日
2100 UTC - 热带风暴达维增强为台风达维。
9月25日
0900 UTC - 台风达维增强为 2 级台风。
2000 UTC - 台风达维于中国海南万宁市登陆。
2100 UTC - 台风苏拉减弱为热带风暴。
9月26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苏拉在日本对开海域成为温带气旋。
0000 UTC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开始为日本冲绳岛东南偏南335海里形成的热带低气压 19W 发出警报。
0900 UTC - 热带低气压 19W 增强为热带风暴龙王。
9月27日
0300 UTC - 热带风暴龙王增强为台风龙王。
0900 UTC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热带风暴达维的最后警报,该风暴位于河内西南偏南90海里。
0900 UTC - 台风龙王增强为 2 级台风。
1800 UTC - 台风龙王增强为 3 级台风。
9月28日
0600 UTC - 台风龙王增强为 4 级台风。
9月29日
0000 UTC - 台风龙王进入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并定名为台风 Maring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1200 UTC - 台风龙王增强为超级台风龙王。
9月30日
0900 UTC - 超级台风龙王减弱为台风龙王。
十月
10月1日
2100 UTC - 龙王台风(Maring)在台湾花莲登陆,强度4级
10月2日
1335 UTC - 龙王台风(Maring)在中国福建省登陆
2100 UTC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布龙王台风的最后公告:龙王台风在台湾的台北西方370公里消散。
10月6日
0000 UTC - 海南岛当地的单位开始发布海南岛附近有新的低压形成。
10月7日
1500 UTC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约在海 南岛西南方的20W,发布热带低压警报。
2100 UTC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热带低压20W发布最后的警报,此低压当时位于越南顺化市西北偏西方55海浬处。
10月9日
1200 UTC - 日本气象厅开始对热带低压21W发布警报。
10月10日
0000 UTC - 热带低压21W进入菲律宾警戒范围,并依菲律宾的台风命名系统,将之命名为Nando。
0600 UTC - 热带低压21W (Nando)增强为热带风暴鸿雁(Nando)。
10月11日
1500 UTC - 热带风暴奇诺基(Nando)增强为鸿雁台风(Nando)。
1800 UTC - 日本气象厅发布鸿雁台风(Nando)强度增强到2级。
2100 UTC - 日本气象厅发布鸿雁台风(Nando)强度增强到3级。
10月12日
0900 UTC - 日本气象厅发布鸿雁台风(Nando)强度增强到4级。
10月15日
2100 UTC - 日本气象厅发布鸿雁台风(Nando)强度转变成3级。
10月16日
0900 UTC - 日本气象厅发布鸿雁台风(Nando)强度增强到4级。
10月19日
0300 UTC - 鸿雁台风(Nando)行进到较高纬度的日本。
10月28日
2100 UTC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开始对热带低压22W发布警讯,15小时候日本气象厅发布海上警报。
10月29日
0000 UTC - 热带低压22W升级为热带风暴启德.
10月30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启德升级为台风启德.
0300 UTC - 台风启德转为2级。
十一月
11月2日
0300 UTC - 热带风暴启德在越南河内东南偏南方205 海浬登陆
1500 UTC - 各单位持续对热带风暴启德发布警报,并慢慢在河内西南偏南方60海浬消散。
11月7日
0900 UTC - 热带低压23W在雅浦岛西北偏北方75海浬形成。
2100 UTC - 热带低压23W升级为热带风暴 23W。
11月9日
0900 UTC - 热带低压23W(Ondoy)增强为热带风暴 23W(Ondoy)。
11月10日
0300 UTC - 热带风暴23W (Ondoy)定名为热带风暴天秤(Ondoy).
circa 1600 UTC - 热带风暴天秤(Ondoy)在菲律宾北边登陆。
11月11日
0300 UTC - 热带低压天秤(Ondoy)在台湾附近消散。
11月13日
1500 UTC - 热带低压24W帕劳西南偏南方形成。
11月14日
0000 UTC - 热带低压24W被PAGASA命名为热带低压Pepeng。
11月15日
0600 UTC - 热带低压24W(Pepeng)升级为热带风暴24W(Pepeng)。
11月16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24W(Pepeng) 被定名为热带风暴布拉万(Pepeng)。
11月17日
0000 UTC - 热带风暴布拉万(Pepeng)转为布拉万台风(Pepeng).
11月20日
大约0000 UTC - 热带风暴布拉万(Pepeng)菲律宾东北方登陆
1200 UTC - 热带低压布拉万 (Pepeng)菲律宾北方消潵,警报也停止发布。
十二月
12月18日
1500 UTC - 热带低压25W在婆罗洲北方形成。
12月19日
大约0300 UTC - 热带低压25W(Quedan)增强为热带风暴25W。
12月20日
0600 UTC - 热带风暴25W(Quedan)的警报停止发布。

‘伍’ 台风龙王多少级,

台风龙王

2005年第19号超强台风
超强台风龙王是先于9月27日增强为2级台风,同日再增强为3级台风。翌日下午1时,这风暴继续增强为4级超级台风。不过随后强度逐渐减弱,于9月30日下午5时,龙王被降级为台风。

台风龙王(英语:Typhoon longwang;菲律宾命名:Maring;国际编号:0519;JTWC编号:19w;JTWC分级:超级台风;台湾中央气象局分级:强烈台风)是2005年太平洋台风季编号第19号的热带气旋,也是本年第4个JTWC分级下的超级台风,最高风速达到每小时125海里(每小时230公里)。“龙王”这个名字是由中国所提供,是指中国的雨神-龙王。

‘陆’ 中国历史以来最大的台风

截止2018年末,中国历史以来最大的台风的是台风威马逊。

超强台风威马逊(英语:Typhoon Rammasun,国际编号:1409,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9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Glenda)为2014年太平洋台风季第九个被命名的风暴。“威马逊”(泰语:รามสูร)一名是由泰国提供,是指当地神话的雷神。

超强台风威马逊(140kt)登陆中国海南省文昌市后,打破了2006年第8号台风桑美(130kt)的记录,成为建国以来登陆中国最强台风,登陆时17级以上,录得最低气压899hpa。

威马逊两度出现临岸急剧增强的情况,分别在穿越菲律宾中部及中国海南岛前出现,造成海南、广东、广西的59个县市区、742.3万人、468.5千公顷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65.5亿元,并导致南宁发生海变,城市内部被淹,损毁严重。

(6)05年龙王台风福州多少级扩展阅读:

2014年19日,“威马逊”重创广东西部地区,广东湛江徐闻县海安镇的大片香蕉林被刮倒。

2014年18日下午至19日早晨,超强台风“威马逊”先后在中国海南、广东、广西三省区三次登陆,最大风力达17级的“威马逊”是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沿海最强的台风。

在海南,台风“威马逊”致全省19个市县不同程度受灾,大批民房被吹倒,农作物、基础设施损失严重,一些道路、桥梁被摧毁。受灾最严重的市县为文昌、海口、琼海、澄迈、定安。

自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三次以上的台风有12个,1990年8月台风“yancy”四次登陆我国;其中,三次登陆我国三个省份的有7个,和“威马逊”一样登陆海南、广西、广东的一共有2个,分别是1971年7109号台风和1984年8410号台风。

“威马逊”首次登陆时风速达60米/秒,此前登陆中国大陆地区风速超过50米/秒或以上的台风还有“桑美”、“莎莉”、“马格”、“温黛”、“卡努”、“妮娜”、“珀西”等,均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柒’ 台风龙王的灾害影响

1、台湾

台湾有1个人被倒塌的房屋压死,此外还有1人失踪。农渔牧损失约新台币7.5亿元。全台有约76万户停电。本次风灾以花莲县灾情最为严重。

2、福州

中国福州有86位武警被龙王造成的急流冲走,10月4日,其中寻获50具尸体;2005年10月,福州人都记得“龙王”台风的肆虐,强降水造成山洪暴发,冲击福州市区,造成福州市区138平方公里受淹,最深达5米,96个居民小区停电,81条公交线路停运。

2005年10月2日5时10分,台风龙王于台湾花莲县丰滨乡海岸地区登陆,登陆时花莲气象站更测出了每秒64.9米(相当于17级以上)的最大阵风,打破台湾花莲气象站有史以来的纪录。

(7)05年龙王台风福州多少级扩展阅读:

龙王 前身的风暴于9月26日在日本硫黄岛东南偏南335海里处形成;同日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开始为这风暴发出警报。9小时后,它增强为热带风暴(约相当于台湾的轻度台风),并被命名为龙王。在9月27日上午9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再把它升级为台风。

龙王其后持续增强,以西北偏西的移动方向朝向台湾。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于9月29日将此风暴命名为Maring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如以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叙述,超强台风龙王是先于9月27日增强为2级台风,同日再增强为3级台风。翌日下午1时,这风暴继续增强为4级超级台风。不过随后强度逐渐减弱,于9月30日下午5时,龙王被降级为台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台风龙王

‘捌’ 福建省福州市哪一年台风最厉害

福建省福州市2005年台风最厉害。

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我国把南海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

(8)05年龙王台风福州多少级扩展阅读:

台风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为赤道以北、日界线以西,亚洲太平洋国家或地区对热带气旋的一个分级。

过去我国习惯称形成于26℃以上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s)为台风,按照其强度,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玖’ 龙王台风是0几年的

台风龙王(英语:Typhoon longwang;菲律宾命名:Maring;国际编号:0519;JTWC编号:19w;JTWC分级:超级台风;台湾中央气象局分级:强烈台风)是2005年太平洋台风季编号第19号的热带气旋,也是本年第4个JTWC分级下的超级台风,最高风速达到每小时125海里(每小时230公里)。“龙王”这个名字是由中国所提供,是指中国的雨神-龙王。

‘拾’ 2005或2006年的台风名称及风级

01.台风 (玫瑰) 11级
02.台风 (洛克) 11级
03.台风 (桑卡) 10级
04.台风 (纳沙) 16级
05.台风 (海棠) 17级
06.台风 (尼格) 9级
07.台风 (榕树) 11级
08.台风 (天鹰) 10级
09.台风 (麦莎) 15级
10.台风 (珊瑚) 11级
11.台风 (玛娃) 16级
12.台风 (古超) 10级
13.台风 (泰利) 16级
14.台风 (彩蝶) 17级
15.台风 (卡努) 15级
16.台风 (韦森特) 10级
17.台风 (苏拉) 14级
18.台风 (达维) 15级
19.台风 (龙王) 17级
20.台风 (鸿雁) 16级
21.台风 (启德) 13级
22.台风 (天秤) 10级
23.台风 (布拉万) 12级
(以上为2005年)

1、珍珠 14级
2、杰拉华 8级
3、艾云尼 16级
4、碧丽斯 11级
5、格美 13级
6、派比安 12级
7、玛利亚 12级
8、桑美 17级
9、宝霞 10级
10、悟空 11级
11、清松 8级
12、伊欧凯 17级
13、珊珊 16级
14、摩羯 17级
15、无名 8级
16、象神 16级
17、贝碧嘉 10级
18、温比亚 10级
19、苏力 13级
20、西马仑 18级
21、飞燕 16级
22、榴莲 18级
(以上为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