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资讯 » 福州乌山海拔高度多少
扩展阅读
从三亚发顺丰到天津多久 2025-07-28 05:57:50
深圳社保怎么登陆网站 2025-07-28 05:44:10
深圳哪里可以鉴别灵芝 2025-07-28 05:25:04

福州乌山海拔高度多少

发布时间: 2022-11-20 19:13:30

‘壹’ 福州乌山属于哪个区

福州乌山是属于鼓楼区的。

福州自古别称“三山”,乌山是三山之一。乌山又称乌石山、射乌山、道山,位于福州市中心南门兜西侧与于山、屏山鼎足而立,海拔86.3米,总面积27.3公顷,目前乌山开放游览的风景区面积为25公顷。

‘贰’ 福州有什么山

到福州,就先要知道福州有“三山”

1、于山

于山位于福州城区中心,最高处海拔58.6米,面积11.9公顷,整座山形状如巨鳌,于是有六鳌胜迹:揽鳌亭、倚鳌轩、应鳌石、接鳌门、步鳌坡、耸鳌峰。
于山,又名“九仙山”、“九日山”。相传战国时有一支“于越族”迁居于此,因而将这座山取名为“于山”。传说汉代有何氏九兄弟在山上修道炼丹,故又名“九仙山”,现在山上还有相关的古迹,如九仙洞、九仙观、炼丹井等。于山又称“九日山”,据说是汉武帝时闽越王无诸曾于九月九日在这里宴会而得名。于山为历代游览胜地,山上名胜古迹众多,有二十四景,如九日台、狮子岩、集仙岩、小华峰等。于山上有纪念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戚公祠、平远台、醉石、蓬莱阁,有严复读书处法雨堂。此外,还有不少小巧玲珑的亭榭,如万象亭、吸翠亭、补山精舍等。这些亭榭依岗峦起伏,隐约在松竹花卉之间,风景清幽,引人入胜。

2、乌山

乌石山,又称乌山、道山,屹立于福州市区中心,海拔84米,游览面积25公顷,林木参天,怪石嶙刚,风景幽美,相传汉代何氏九仙登高射乌鸦之地,故名。唐代时就是游览胜地,史书上称旧时山上有三十六处风景点。现有摩崖题刻两百余处,篆、隶、楷、行、草,各臻其妙。从乌石山东南侧的门坊进入,拾级登山便可看到一块大岩石,为天香台,是神光寺遗址,还有天台桥,而后可以见到八角型的道山亭、霹侨岩、石林等景,来到般若台铭后能目睹福州最早的摩崖石刻,然后是先薯亭、石壁观音、天秀岩、向阳峰上可眺望台江、仓山,无边景色尽收眼底,双梦峰之后的凌霄台是乌石山最高点,平台宽广,可容数百人;还有大士阁、古高群、乌塔等。

3、屏山

屏山在福州城北,海拔45米,方圆2平方公里。闽越王无诸筑城建都在山麓,古称越王山。后因历代州郡主要衙署都设在山南,以山为屏,故称屏山。传说,当年屏山被雷所劈,一半飞落台湾成“半屏山”。明朝曾于山上盖有楼,是当时福州最高的建筑物,又称镇海楼。登楼眺望,可极目闽江口。不幸此楼毁于“文化大革命”中。屏山南麓有宋代保存至今的木结构建筑——华林寺大殿,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与其相伴的还有一口古池,称为欧治池,是古代冶炼遗址;在屏山西北龙腰山处有福州第一泉之称的苔泉,泉水从贮存器壁中涌出;注入一口井中,泉水冷冽清甜,是泡茶、酿酒的上品。如今,又修建了新景点——屏山公园,园中重建古迹“胜会亭”等亭台楼阁,占地十公顷,成为游人们休闲游乐的场所。

‘叁’ 福州:乌山游迹

文|李伟志

    阳春三月是福州的梅雨季节,周末,顶着福州湿润的春雨,走进向往已久的乌山,乌山也称道山,留有很多历史上文人墨客的足迹和笔墨,也是福州的福地,目前是福建省和福州市两委、两市,四府的办公地点。

     福州自古别称"三山"。乌山是三山之一,为道教胜地,山顶有 吕洞宾 的道场。 经改造,目前乌山景区已和三坊七巷景区连成一片,成为福州市 鼓楼区 最重要的接待景点。

     乌山又称 乌石山 、射乌山,位市中心,与于山、 屏山 鼎足而立,被称为"福州三山"。相传汉代何氏九仙于重阳节登乌山揽胜,引弓射乌,故又称"射乌山"。唐天宝八年(749年),唐玄宗敕名为"闽山"。宋代熙宁年间,郡守 程师孟 又以此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为"道山"。

    乌山,海拔86米,游览面积25公顷。其东麓在天皇岭处称第一山;西南麓在城外的部分称豹头山,亦作豹屏山。 乌山 乌石山 怪石嶙峋 ,林壑幽胜,天然形肖。景分山东、山西、山阴、山阳、山脊5路,36景最为奇,素有" 蓬莱仙境 "的美称

     乌山 于唐代时就已是游览胜地,山上有古人留下的200多处摩崖石刻,篆、隶、楷、行、草各臻其妙。其中唐代书法家李阳冰的《般若台铭》篆书,堪称一绝。  

    乌塔 位于乌山东麓,与于山白塔遥遥相对,它的前身系唐贞元年间 所建的"净光塔"。塔为八角七层,通高35米,每层塔壁均有浮雕佛像,共有46尊。经过修缮后,塔可登临。山上的道山亭中刻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所作的《道山亭记》,记述了乌山风景和福州风土民俗。

‘肆’ 乌山风景区的简介

乌山风景区,东与云霄县交界,北连平和大芹山,在官陂镇与红星乡、金星乡境内。因山外表呈乌黑色,故名。主峰海拔1050.6米,四周陡峭险要。地势呈南北走向,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20公里,面积约900平方公里。地质为燕山期间露出地表的晶润花岗岩、流纹岩构成。主植被为松和杂木,覆盖率50%。
1934-1949年,中国工农红军和洲击队在这一带活动并建 立革命根据地,是处先后为中国闽粤边特委和闽南地委机关驻地。乌山南、北侧分别有“乌山妈妈”吴阿柔和闽南特委书记卢叨的陵墓。作为革命历史胜地,乌山现存的景点包括有北蔗革命老区基点村、游击队电台室、《前哨报》印刷所、中共闽南地委交通总站旧址、坪坑伏击战、雷公陂地雷战遗址有及地委书记卢叨住所和闽南第八支队成立处等等 。

‘伍’ 乌山10岁能爬得上去吗

乌山10岁能爬得上去。乌山又称乌石山,位于市中心,与于山、屏山鼎足而立,海拔84米的乌山,10岁的小孩在大人的监护下能爬上去。

‘陆’ 福建彰州乌山你爬过吗

想起第一次去 给我太多的惊喜 山间溪水甘甜 奇石遍布 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原生态 卫生非常的干净 原生态景观 没有被开发过 非常值得来的一个好地方 深深爱上它了 下次还来 带上朋友们 好东西就是要与人分享

乌山,位于诏安、云霄、常山三县(区)交界处。因山外表呈乌黑色,故名。主峰海拔1050.6米,四周陡峭险要。地势呈南北走向,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20公里,面积约900平方公里。地质为燕山期间露出地表的晶润花岗岩、流纹岩构成。主植被为松和杂木,覆盖率50%

大家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关于爬乌山我就介绍一下。乌山位于诏安、云霄、平和三县交界处,总面积90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17米,光诏安境内就有300多平方公里,其核心区几乎没有村庄,犹如一张白纸可画最美图画。乌山自然景观独特,作为国家森林公园,又是全国红色 旅游 经典景区。

乌山自古就是义军活动区域。1934-1949年,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在乌山一带活动,并建立闽粤边革命根据地,先后为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和闽南地委机关驻地。闽粤边特委机关、《前哨报》编辑部、边纵第八队诞生地等一批革命胜迹和根据地创始人卢叨同志墓地都在这石头山里。,现在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当时的所在地都乌石山怪石嶙峋,林壑幽胜,天然形肖。

景分山东、山西、山阴、山阳、山脊5路,36景最为奇,素有"蓬莱仙境"的美称。从山的东南麓乌山路拾级登山,行数十步,就到天香台。向西折,为冲天台,是36奇景之一。在后壁镌刻楷书"古放鹤亭"4字。台旁还有宋程师孟的篆书石刻"冲天台"3字。"冲天台"畔有两方夹峙的大岩石,岩顶横着一块天然条岩,这就是"天台桥"。此桥奇险,据说只有"肯舍身"的人,才能登得上去。

第一山景区在乌山的东部,这里的主要景点有:乌塔、石塔寺、映塔池、“第一山”题刻、“清隐”题刻、清隐亭、云霄亭、一笑亭和邓拓故居。

乌塔耸立在乌山景区的东麓,与于山西麓的白塔遥遥相对,是福州着名的地标性建筑“二塔”之一。乌塔前身系唐贞元十五年所建的“净光塔”,后经闽王王延曦重建。乌塔高35米,共八角七层,塔身层檐用叠涩手法建造,每层塔壁上都有浮雕或石刻,有很高的 历史 、文化、建筑艺术价值,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映塔池是一个不大的池子,是市民的放生池,池中有不少乌龟

第一山”,据清代的冯登府认定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真迹,且是美女簪花体。但也有专家认为是后世仿摹的。怪只怪米芾爱石及山,山山第一,“第一山”遍布全国各地,让人真假难辨。

以上是我的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福建彰州乌山你爬过吗?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在两年前爬过一次乌山虽说有点小累,但是到了天池你会感觉到没有白爬上来,首先说一下乌山位于云霄、诏安、常山等三县区的交界处,其中位于常山开发区的乌山天池景区,属于乌山的核心。

乌山天池素有小千岛湖之美称,女儿国是四座石峰托起的一池清水,水面300多亩,积水400万立方米,以天上落下的雨水聚集而成天池。天池为奇峰怪石所环抱,雄中带秀,独具魅力,别有神韵。

在这里多说一句如果你看过长白山天池,如果你看过新疆天山天池,等等天池……我觉得在看这个几乎差不多,如果你没看过,那这乌山绝对让你眼前一亮,实在太美丽了,我真恨自己没有更多的词汇,来描绘乌山的美了,总之还是一个值得来的地方。我是橙子v旅行,记得按时收看!

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我们是自驾去的乌山!这座山曾是红军革命根据地,不过千万别被“红色”给吓住,这是一座非常非常值得爬的山!如果你不喜欢爬山,也会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它不仅有山的高大上,还非常千奇百怪!因为它现在处于无政府状态,所以是不收费的,但在圈内很受好评!山的沿途风景很赞,景区硬件也不错,比如厕所设施干净、路的修葺完整、指示牌明晰等等。好,我们再重点说乌山,它因为出身于红色革命根据地,所以沿途景点有监狱、红军开会的地、红军住所等等,你可以忽略不计!只看各种奇异的山石、羊肠小道等等。当你到达顶峰,不用说,你也懂的!我们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复杂的,但你真正拥抱它时,你会是勇敢的、纯净的!哈哈,有点矫情了!总之,乌山完全不亚于中国四大名山,非常值得一爬!

福建巫山~(“除去巫山不是云”是重庆的那个巫山哦不是福建这个)乌山风景区,东与云霄县交界,北连平和大芹山,在官陂镇与红星乡、金星乡境内。因山外表呈乌黑色,故名。主峰海拔1050.6米,四周陡峭险要。地势呈南北走向,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20公里,面积约900平方公里。地质为燕山期间露出地表的晶润花岗岩、流纹岩构成。主植被为松和杂木,覆盖率50%。乌山,千米以上山峰如笏冲天,这里峰峦奇妙,景色天然,具有泰岳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峨嵋之清凉等名山的优点,又有雄、奇、秀、险、幽等特色,是游客猎奇、探险、寻幽的最佳去处。乌山还是原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所在地,电台处,军械所秘密通道等十多处革命胜迹可供人们游览。是中国南方一块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乌山如巨笏冲天,四周陡峭险要。丛崖、幽谷、深 涧、巨壑、构成了乌山独特景观。这里有可容纳2000人以上的龙床石、笋石、仙人灶盏、笔架山、五指山以及深不可测的石井、盘曲连绵数十里的天然隧道、石门垒天然屏障等自然景观,使人流连忘返。

1934-1949年,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在乌山一带活动,并建立闽粤边革命根据地,先后为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和闽南地委机关驻地,故有闽南革命摇篮之称。现区内还有闽粤边特委机关所在地、《前哨报》编辑部、边纵第八队诞生地等一批革命胜迹和根据地创始人卢叨同志墓地。周边独特的客家民俗风情,更给景区增添了神奇而迷人的色彩。

2017年4月份去过一次,游玩感受非常好,感觉了到福建人民的热情,政府发展 旅游 业决心。

乌山风景区是以红色革命为基调,开发了当年红军在当地革命生活工作过的遗址,如当年革命的秘密路线,当年地委办公地点,甚至监狱等等,非常值得带小朋友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乌山的风景也是非常美的,奇石林立,树木苍苍,山顶上的红旗岩更是险峻,爬上去可以一览众山小。

乌山也是驴友们的天堂,景区以为有很多未开发处女地,每年都吸引无数来此探险,攀岩,跳石等等。当然这种玩法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是漳州,朋友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第一次去乌山位于诏安云霄常山县交界处,四周陡峭险要,海拔1050.6米,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20公里,面积900平方公里,花岗岩石,流纹岩构成,松和杂木杂草,是一个 旅游 的好地方

漳州

标题有错别字,是福建省漳州市。乌山,位于诏安、云霄、两县(区)交界处。因山外表呈乌黑色,故名。主峰海拔1050.6米,四周陡峭险要。地势呈南北走向,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20公里,面积约900平方公里。地质为燕山期间露出地表的晶润花岗岩、流纹岩构成。

‘柒’ 福州乌山是东南方向吗

乌山又称乌石山,海拔86米,与于山、屏山如古鼎的三个鼎足,屹立于福州市区中心。乌山在西,于山在东,屏山在北。因此,"三山"成为福州的别称。

‘捌’ 乌山(一座山)在哪里

福州自古别称“三山”。乌山是三山之一。乌山又称乌石山、射乌山,位市中心,与于山、屏山鼎足而立。相传汉代何氏九仙于重阳节登乌山揽胜,引弓射乌,故又称“射乌山”。唐天宝八年(749年),唐玄宗敕名为“闽山”。宋代熙宁年间,郡守程师孟又以此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为“道山”。后程师孟延请福州前任太守兼福建路兵马铃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道山亭记》。一时洛阳纸贵,驰名远播。乌山可以从正面进入外,也可以从道山路处入乌山素有36奇观之称,从山东南麓拾级登山至天香台,又向西折至“冲天台”。相传唐刺史崔干游山,所携青田白鹤在此地冲天飞逸,后人建“放鹤亭”。亭子后崖石上镌有“古放鹤亭”4字,台侧亦有程师孟篆书“冲天台”,道劲有力。冲天台畔有两方夹峙的巨崖,崖顶凌空飞越一天然条岩,称天台桥。此桥险绝,据说只有“肯舍身”的人,才能登得上去。顺台阶又行数十步至道山亭,沿亭西下逶逛至天章台。元朝杰出诗人萨都剌曾咏有“晚凉上乌山,置酒天章台”的名句,篆刻在苍崖之上。过天章台奋力攀上一小山峰,峰顶有霹雷岩,此石长达9米,中分两半,微露一隙,据史载,唐嗣圣年间,有一高僧手持《华严经》在此诵读,突然“一夕雷雨大震,霹石为室,高僧遂宴坐其间”。霹雷岩由此得名。霹雷岩左面石岗上矗有一座长方形亭子。离亭约200步,一块崖石上镌刻着“乌石在、黎公在”6个楷书大字。此崖俗呼“黎公岩”。黎公即黎鹏举。明朝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侵寇犯闽,闽江口五虎要塞陷落,福州城危如累卵,当时身为指挥金事的黎公亲率将士,在马尾至闽安镇一线与敌寇浴血作战,杀得倭寇遍野,福州城垣危而复安。福州人因此刻石纪念这一位民族英雄。霹雷岩右方,原有一座清冷台,为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福建省最高长官--平章政事燕赤不华所建。“清冷”是静肃之意,意在勉励自己为国家干事。可是他华而不实,时常摆宴于此,到任数月,即身败名裂,亭台亦随之记废。由清冷台踏上数十层石阶至先薯亭。该亭为纪念明万历年间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华侨陈振龙和巡抚金学曾而建。陈振龙侨居菲律宾。菲律宾曾为西班牙殖民地,曾引种美洲印第安人发现的番薯。陈振龙为躲避菲律宾殖民当局的检查,将番薯枝条系于船底,带回大陆后鼎禒尺溉侔防踌狮穿饯,又在福州南台纱帽池辟地种植,当年即获丰收,后又经金学曾推广。金着有《金薯传习录》。从先薯亭北出即至“观音岩”,传说晚唐时岩壁遭雷火袭击,壁上显出隐隐约约的观音形象。岩畔有朱子楷书"福"字,长三四米,堪与鼓山“寿”字相匹。乌石山最高点为凌霄台,蔡襄曾写有《凌霄台诗》,其中:“缔结青云上,登临沧海滨”,传为绝唱。乌石山除36奇景之外,还有摩崖石刻200多处,最着名的首推华严岩侧的唐朝李阳冰《般若台铭》。李阳冰的篆字与秦代李斯齐名,被书法界称为“大小李”。《般若台铭》与浙江处州《新驿记》、绍云的《城隍记》、丽水的《忘归台铭》合称为天下四绝。此外程师孟、陈襄、赵汝愚、梁克家、叶向高等在乌山也皆有题刻。做为道教名山,乌石山历代建造的道观祠堂亦有不少。如纪念理学大师朱熹的“朱子祠”,纪念我省9位名学者杨时、游酢、胡安国、罗从周、蔡文才、蔡沈、黄干、真德秀的“九贤祠”;纪念明代抗侯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的“戚俞二公桐”以及“先薯祠”等。乌石山南麓灵鸳庵左,有南宋遗民游汶居所。游汶曾得罪奸相贾似道罢官,元初不仕,并自题其居曰“遗民浮宅”。他平素穿一布袍,自书其背日“遗民破袖”,其气节可与郑所南同誉。山之东北麓有“第一山”,邑人建“第一山房”。屋旁鳞次台,登其巅可望城中屋宇鳞次。石山刻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第一山”3字,宋朝状元黄朴曾居此并刻诗一首于石:“祖居山下自唐迁,故老相传七百年。若使儿孙能守分,免教沧海变桑田”。革命前辈邓拓也曾在这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如今“第一山房”已辟为“邓拓纪念馆”,古老的乌山,也为此而生色。

‘玖’ 福建乌山海拔多少

拖乌山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气候寒冷,是凉山州的北大门

‘拾’ 谁介绍一下“福州乌山”

乌山又称乌石山,海拔86米,游览面积25公顷。唐天宝八年(749年),敕名为闽山。宋熙宁初郡守程师孟登山揽胜,认为此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为道山。其东麓在天皇岭处称第一山;西南麓在城外的部分称豹头山,亦作豹屏山。
乌石山怪石嶙峋,林壑幽胜,天然形肖。景分山东、山西、山阴、山阳、山脊5路,36景最为奇,素有"蓬莱仙境"的美称。
乌山
从山的东南麓乌山路拾级登山,行数十步,就到天香台。向西折,为冲天台,是36奇景之一。在后壁镌刻楷书"古放鹤亭"4字。台旁还有宋程师孟的篆书石刻"冲天台"3字。"冲天台"畔有两方夹峙的大岩石,岩顶横着一块天然条岩,这就是"天台桥"。此桥奇险,据说只有"肯舍身"的人,才能登得上去
顺台阶再行数十步,就是道山亭。此亭也是程师孟所建,并立了道山亭题刻。当时他还约请前任福州太守兼福建路兵马领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道山亭记》。由于曾巩文章的张扬,道山亭更驰名远近。
从道山亭沿石岗西下,至天章台。这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吟咏“晚凉上乌山,置酒天章台”诗句的所在。篆书天章台3字石刻依然跃于石上。过天章台,攀上一小峰,峰上有“霹雳岩”。此石长达10米多,分裂成两半,中留缝隙。
霹雳岩左面石岗上高矗着一座长方形亭子,是纪念明代抗倭名将黎鹏举的黎公亭。离亭200多步,还有一块形如幞头巾的岩石,刻有“乌石在,黎公在”6个楷书大字,俗称黎公岩。黎鹏举,字冲霄,安微合肥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任指挥佥事,时倭寇侵犯,闽江口五虎门陷落,福州形势危急。黎鹏举亲率一支水师,在马尾罗星塔、闽安镇一带大歼顽敌,使福州转危为安。后人建此亭,永纪他的功绩。
霹雳岩右方,原有一座清冷台,通往山下便是清冷门,这是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福建省最高长官--平章政事燕赤不华所建。清冷是静肃的意思,意在勉励自己为国家干事。可是他说归说,做归做,时常宴乐其间,早把清冷抛之九霄云外。任职数月,他便身败名裂,亭台也随之倒塌。只有楷书镌刻“清冷台”留存至今,的确是极大的讽刺。
由清冷台踏上30多级石阶,就到先薯亭。先薯亭是为纪念明万历年间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归国华侨陈振龙和福建巡抚金学曾而建的。陈振龙原籍福建长乐,迁居福州。早年往吕宋(今菲律宾)经商,在当地发现一种薯类,清甜可口,可充粮食,就想方设法将它引回福州,并在巡抚金学曾的帮助下,试种推广。当时福建正逢饥荒,番薯的试种、推广,使人们度过了饥荒。金学曾还在总结陈振龙父子经验的基础上,写成中国第一部有关番薯的专着《金薯传习略》。从此,番薯逐渐推广到全国各地。
乌石山的摩崖石刻计有200多段。最着名的要数华严岩侧的李阳冰"般若台铭"篆书石刻。这是闽中最早的摩崖石刻。石刻高5米,宽2米,小篆,共24字,字径43厘米。李阳冰的篆字与秦代李斯齐名,被称为"大小李"。这块石刻与浙江处州的射驿记、缙云城隍庙记、丽水忘归台铭合称为天下四绝。
乌石山上宋代的石刻较多。许多着名的官吏和文人,如程师孟、陈襄、湛俞、赵汝愚、朱熹、梁克家等,都在山上留下诗文和题记。天秀岩旁,还留有明朝宰相叶向高草书诗刻一首:"槛外林光连百雉,天边江影落双虹。峰传薛人今何在?樽入平原酒不空。"运笔疾如龙蛇飞舞。在清冷台西,有"饮岚"2字石刻,也系篆书,字径50厘米,是清代画家广陵禹之鼎题。
从先薯亭北出,可观赏到石壁观音。相传此处原有一天然岩石,在1000多年前遭雷火袭击,岩壁上显现隐隐约约的现象。后人便将其加工成浮雕的观世音像。不完整的部分用泥土补足,成为一组石雕与泥塑结合的艺术品。这组浮雕佛像且有晚唐风格,是福州一带较早的古代雕刻艺术。
乌石山还有一尊石壁观音,明嘉靖初也因雷火轰击而成,后人在此建大士阁。现存建筑物是清光绪年间重建的。大士阁分正殿、客堂、别殿,外围宫墙,有着名的蒙泉,清冽泉水渗于附近岩石隙间,现在这儿开设茶厅。
鸦浴池在石壁观音西南,也是雷火击成的小石池。池宽广约2米,池内有泉,大旱不涸。古时每到黄昏,"夕阳萧疏,群鸦乱浴于此",故称为鸦浴池。鸦浴池泉水清冽,是极好的沏茶矿泉。历代名人曾在这儿品泉,清代孟超然夸它:"不须陆羽茶经记,也算人间第一泉。"
天秀岩在鸦浴池前方,背倚薛老峰,由一组挺拔奇伟的大岩石构成。天秀岩的名字原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燕赤不华将元顺帝皇太子所赐的"忠孝文武"4字刻于此处岩上,以得天独秀自诩。100多年后,薛逢(唐咸通中为侯官令,有政绩)的后人在此重建薛老庄。明万历年间,福州诗人多借庄中结社吟诗。宰相叶向高也曾应薛氏后人邀请,在此唱和,并留下草书诗刻一首。
沿石板路步至向阳峰,可眺望台江、仓山景色。从向阳峰转北,可达双峰梦,双峰梦山巅有两块巨石伏地,远望如两人沉睡于幻梦之间。两石之后有凌霄台,凌霄台是乌石山的最高点,台面宽广,可容数百人。旧时重阳节,人们便在此登高、放风筝。宋代书法家蔡襄曾写下《登凌霄台诗》,诗中有"缔结青云上,登临沧海滨……子夜先看日,阴崖得后春,三山空锁碎,万落自埃尘……",描述乌山的峭拔挺秀,同时也说明800年前福州南台还是一片旷野,故登乌山可观日出和望闽江激流风帆。凌霄台东,有三块天然大岩石相互撑架成一个大岩洞。洞内可坐数十人,岩石上刻有"石天"两个大字,取以石为天的意思。石天周围有不少名人题刻,大多是四五百年前的作品。
乌石山上历代建造的纪念性祠堂不少。如纪念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的朱子祠,纪念福建省九位着名学者杨时、游酢、胡安国、罗从周、李侗、葵文才、蔡沈、黄干、真德秀的九贤祠,纪念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的戚俞二公祠,纪念陈振龙的先薯祠等。乌石山弥陀寺还是福州人民反对英帝国主义霸占该寺的斗争遗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