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福州大学有个紫什么园
福州大学有个紫荆园。
紫荆园是福州大学学生生活区,里面包括学生宿舍,食堂,超市。其中紫荆园的食堂最为出名,有网红食堂之称,环境和菜品都十分出色。
福州大学有5个食堂:玫瑰园、紫荆园、丁香园、京园、朝阳餐厅。推荐菜品:玫瑰园的莆田卤面、蛋包饭、兰州拉面;紫荆园的快餐、沙茶面;丁香园的水果捞、蜜雪冰城;京园的麻辣香锅、黄焖鸡、淳百味;朝阳餐厅的牛排、泡椒田鸡,酸菜鱼,烤肉饭。
B. 福州建成长者食堂430多家 提供餐位近1.8万个
幸福养老从餐桌开始
全市共建成长者食堂430多家,提供餐位近1.8万个
27日, 福州市 长者食堂开放活动在鼓楼区屏山社区“长者食堂·学堂”举行。放眼全市,430多家长者食堂、1.8万个餐位正托起老人们晚年“稳稳的幸福”。
11点刚过,77岁的陆丽华就招呼着邻居来到屏山社区“长者食堂·学堂”用餐。她轻车熟路地点了椒盐大排、红烧冬瓜、炒上海青和榨菜肉丝汤。“三菜一汤才10元,不仅饭菜香、环境好,活动空间也大,吃完饭就可以回家休息,省了许多麻烦事。”陆丽华说。
在福州,有不少老人和陆丽华一样曾经面临着一日三餐这件“麻烦事”。据统计,我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34.71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9.75%。解决老年人用餐难问题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重要环节。
“想要长者食堂办得有品质,先要解决场所问题。我市优先在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等现有养老服务设施嵌入建设长者食堂。”福州市民政局党组拦竖成员、副局长赵艺萍表示,在此基础上,各地盘活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社区的存量用房,无偿用于建设长者食堂,让长者食堂的选址更靠近老龄人口密集区域。
台江区苍霞新城社区长者食堂就合理利用了经整治腾清、系统梳理后的小区架空层,不仅为老年居民解决“用餐难”的问题,还能为居民议事会、少年读书会、邻里茶话会等活动提供场所。
同时,各类政策措施的不断出台也为长者食堂的长效运营提供支持。福州市对符合条件的长者食堂可按照规定享受相关税费优惠,用水、用电、用气、厨余垃圾处理等执行居民生活类价格,并根据各长者食堂不同情况给予5~30万元不等的建设补助和示范补助。
在一系列保障、激励措施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国企单位、社会组织参与长者食堂运作。位于晋安区桂溪社区“福粥”长者食堂正是由福州城投集团携手晋安区岳峰镇打造的,不仅将智慧化设施融入长者食堂,还以“中心厨房+长者助餐点”模式扩大了食堂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在多元化力量的支持下,长者食堂提供的不只是一口热饭,而是更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长者食堂·学堂”模式也因此诞生。
各社区依托长者食堂,因地制宜打造社区老人公共活动空间:鼓楼区中山社区长者食堂立足闽越王城遗址冶山所在地的特色资源,带领老人们走向户外,开展古迹游学吵衡顷活动;晋安区鼓山镇长者食堂引进致福社工定期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与健康、亲子教育、家庭教育讲座以及才艺课……“长者食堂·学堂”的功能不断拓展,成为了老年人增长知识、学习技能、连接社会的平台。
“我经常和姐妹们一起参加长者学堂的活动,有书法课、绘画课……别提多开心了。通过这些活动,我也认识了不少新朋友,生活更升陆加丰富多彩了。”家住中山社区的陈珠妹老人说。